颀长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愿与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49:20

愿与行

  佛教十分讲究发愿,著名的有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有药师如来一十二愿,还有海尘婆罗门的五百大愿。发愿的这些主人公现在的情况如何呢?阿弥陀佛在西方成就了极乐净土,药师如来在东方建立了琉璃世界,而所发五百大愿的海尘婆罗门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如今他的功德也早已圆满,成为十方三世佛弟子的导师,娑婆世界的教主。

  什么是愿呢,按照佛学大词典的注解:“志求满足,故云愿也”。说成大白话,就是一心一意追求满足。那么应该追求一种什么样的满足呢,这个就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来看待了。愿是心的一种行为,常说的心愿、愿望,便属于这类情况。当这个心中所追求的东西追求到了,就叫做满愿、如愿。前面说的三位佛祖现在都已圆满,可以说是如愿的。那么是不是只要发了愿就能满愿呢?发愿之后该做什么呢?作为一个佛教徒,这些问题都是务必要搞清楚的。

  发了愿必须要有相应的行为配合才可以,佛法叫“造业”,比如早晨肚子饿了,你心里想着要去餐房吃饭,但身体就是不往那个地方去,还是吃不到饭。上面提到的几位佛祖,不是说发了愿之后就放着不管了,发了愿之后,才是真正的开始,发愿到满愿之间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加行。这样的发愿才有意义,才有价值,否则都是纸上谈兵、自欺欺人。

  愿是行为的驱动器,而行动是愿的落实;愿是行的目标和方向,行是愿的实践和升华;愿是内心的意念,行是身口的执行;愿是理论,行是实践;愿是内心抽象的思维,行是思维具体的展现;有愿而没有行的配合,愿是空愿;有行而没有愿的指引,行是盲行;愿与行的关系是互相依存、相互作用。试想,饿者没有想要吃饭的愿望,会有吃饭行为的产生吗?病者没有身体康复的愿望,会去医院找医生看病吗?好比是织布,必须是经线和纬线组合搭配,紧密连结,这个布才能织出来,愿就是经线,行就是纬线;再比如种地,要有种子,还要去栽种,种子即便再优良,没有播种、施肥、浇水、田间管理,一样没有好的收成,愿就是种子,行就是耕耘。发愿是因,行持是业,满愿是果。

  愿对于修行有什么作用呢?“发愿者誓也。如许人物,若不分券,物则不定。施众生善,若不要心,或恐退悔,加之以誓。又无誓愿,如牛无御,不知所趣。愿来持行,将至行在。”愿使修行的目标明确笃定,不会轻易退转,产生精进的力量,摄持所有的善法凝聚于一个方向,这样容易成就。没有愿力的摄持,所有的善行就成了一盘散沙。

  我们所熟知的开国总理周恩来,小的时候发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愿相会于中华腾飞时”这样的大志愿。可以说,这两个愿伴随了他的一生。在任何情况下,他都没有背离他所发的这些愿望: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爱国爱民、无私奉献,最后,依旧是在他志愿的指引下,他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境界。可见,愿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成就,生命境界的提升是多么重要。

  在修学的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就是:遇到困难难突破,勤奋修行难恒久。导致这两个问题的因素很多,比如境界太强猛,超过自己承受范围;比如外缘复杂,诱惑太多;比如戒定功夫不够火候等等。但是,归根到底还是与当初自己的所发的愿有关系。如果愿发好了,发得真切圆满,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会迷失的。我们常说的‘永不退转’,就是指在困难面前不退、在诱惑面前不转。之所以会“退”、会“转”,就是愿不够深、不够真、不够大、不够广。有两个公案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舍利弗尊者是具有大神通的阿罗汉,可谓已入圣位。他在成就圣位前多生多劫跟随佛修行,有一世曾在善知识的引导下发菩提心,行大乘行。他看见身边的同行善友纷纷发菩提大愿,也跟着发愿广修布施,造福救度众生,但他的愿并没有经过深刻的抉择思考,只是受身边环境的影响。一天,他在路上遇到一个悲伤痛苦的人,了解后才知道,这人的亲人得了重病,需要治疗,但是找不到相应的药。尊者就问他需要什么药,那个人说需要人的眼睛做药引子,尊者一听,二话没说,就把自己的眼睛挖出来,递给那个人。那个人一看连忙说,错了,需要的是左眼,而不是右眼。尊者一听,稍加犹豫,挥手把自己的左眼摘下来了,把两只眼睛一起送给这人。这个人接过眼睛,举到鼻子跟前一闻,说是味道太臭了,怎么能够做药引子呢?话说完,把眼睛扔到地上,又用脚使劲踩了几下,然后扬长离去。舍利弗再也忍不住了,对自己说:众生刚强顽劣,太难度化了,我不再救度了。这就是舍利弗挖眼受辱的故事。

  另外一个,是释迦牟尼佛割肉喂鹰的故事。当年,世尊曾发下重愿,要舍身布施众生,为这些众生种下将来得度的种子,也以此来圆满自己布施的功德。一天,一只老鹰追逐一只小鸽子,鸽子无处可藏,就藏到了世尊的衣袍下。老鹰追来,问世尊鸽子的去处,从不妄语的世尊如实回答。于是老鹰要求世尊交出鸽子,以便自己餐食充饥。世尊慈悲,不愿交出鸽子,让一条生命丧生;但是老鹰苦苦相逼,并且对世尊说,自己若不得食物,也将饿死,那样岂是世尊的慈悲?最后,老鹰对世尊说,除非拿与鸽子同样重量的肉来交换,否则就要交出鸽子。这时世尊就对老鹰说,愿意割取自己身体的肉,来喂食老鹰。世尊开始拿裁割自己身体的血肉,然而,无论割取多少,也不能与鸽子的体量相等。原来鸽子和老鹰是两位天帝下界来考验世尊,故意变现成的。他们运用神通,使得世尊割下的血肉永远无法满足分量,称重量的天平一直向鸽子那边倾斜。然而,世尊信守诺言,为救鸽子,继续以刀割身,最后肉尽血干,发大舍心,跳上称盘,以自己的生命去换取鸽子的生命。这时天平终于平衡了,两位天神现出原形,赞叹、供养世尊,因为至诚布施的缘故,世尊身上割掉的血肉在瞬间得以恢复。

  上面两则公案,值得推敲。舍利弗同样是发了愿,但是在困难面前心生退却,偃旗息鼓;而世尊勇猛前进,不惜生命、无怨无悔,最终成就佛道。开始心同,结果殊异,原因在何处呢?就在于发愿不同。舍利弗最初的发愿是成就罗汉,主要是自我解脱,获得安乐,虽然随顺着善知识的引导、环境的熏染而发救度众生的心,但不够深刻和真切;而世尊则是发了圆满的菩提大愿,以救度众生为己任,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是不惜任何代价的。这就决定了世尊在困难面前毫不犹豫、毫无畏惧。可以说,愿的大小,决定了行动是否能够彻底并经受考验。愿就像一个能够火种,在行动的燃烧中实现火种的价值。

  那么我们当下该如何发愿、如何行持呢。个人的理解是:广发正愿,安住当下,以愿导行。总的方向是朝着究竟的佛果涅磐,为利众生愿成佛,这个总的原则不能变。此外,每人个别的发愿要结合每一个人的现实缘起,这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发的愿才既有可操作性,又能对自我、团体乃至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样的善业才能造得很扎实。比如在家学佛的同修,要辅助家庭这个现实来发愿、来行持,可以发愿通过自己的行持给家人以欢喜和帮助,从而引导带动他们也走上学佛的道路。怕的就是与家人搞对立,搞得家人因为自己的学佛而增添无尽的烦恼。

  另外,菩萨修行是生生世世的事情,着急是不可取的。现代人易犯的毛病就是急功近利,这是典型的不信因果的表现。没有因,哪来果;因没有缘的配合,果也难以产生。发愿就是种因,发大愿的同时,多发一些既随顺这些大愿,又能够实现的、让自己在当下有收获的、与师法友和合的愿,更能利于当下的修学。

  发愿对当下的提升和未来的解脱都是至关重要,行持则是真正带领我们走上解脱道路的汽车、轮船。在如法依止师长的前提下,广发正愿,精进行持,最终一定能够获得究竟的解脱,成就无上圆满的果位,利益无量的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