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又铭吻戏视频:“911阴谋论”是如何由盛转衰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18:35

“911阴谋论”是如何由盛转衰的


日期:2011-09-12 作者:黎文 来源:文汇报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编译/黎文
    
    《大众机械》(Popular Mechanics)采访了70多位航空、工程和军事方面的专家,对流行的“911阴谋论”的主要观点逐一驳斥。文章指出,所有关于政府卷入“911”事件的所谓科学证据都是虚假的。
    
《大众机械》杂志对“阴谋论”的反驳
    
    “911”事件已经过去整整10年。10年来,有关“911”事件的“阴谋论”潮起潮落,不绝于耳。
    
    在“911”调查委员会主席托马斯·基恩看来,人们很难精确地指出“阴谋论”到底是在何时达到登峰造极的,或许是在2006年的某个时候。回顾“911阴谋论”由盛转衰的轨迹,美国著名的网络时政杂志《石板》(Slate)称有三个值得记忆的日子:2004年7月22日,“911”调查委员会发布最终调查报告;2005年2月3日,美国《大众机械》杂志(Popular Mechani cs)一篇5500字的檄文摧毁了“911阴谋论”者的主张;2008年8月21日,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提交调查报告推断,是喷气式客机燃烧产生的火焰破坏了世贸双子楼的结构,导致它们最后坍塌。
    
    单凭事实是不足以击垮“911阴谋论”的,与细节的准确性相比,拥趸的可接受性与阴谋论本身吸引力的关系要密切得多。上述报告发布后,“911阴谋论”者总是能编制出新信息、选择新的角度与观点来诠释着这一“世纪阴谋”。因此,“阴谋论”总有“引人入胜”之处。
    
    如果不是一位古怪的百万富翁花300万美元为自己的新书《痛苦的疑问》(Painful Questi ons)打广告,《大众机械》杂志的那篇文章恐怕也没有机会发表。这位富翁是坚信“911阴谋论”的,他不惜血本想证明世贸双子楼是被炸毁的,五角大楼也并非被一架飞机所撞。当《大众机械》的编辑梅格斯看到那些质疑“911最终报告”结论的广告时,他说:“我想,好吧,我们是《大众机械》杂志,100年来我们一直在报道周围发生的事件,报道飞机坠毁,报道如何建造摩天大楼。就让我们来回答那些所谓的‘痛苦的疑问’吧。”
    
    于是,《大众机械》采访了70多位航空、工程和军事方面的专家,对流行的“911阴谋论”的主要观点逐一驳斥。文章指出,所有关于政府卷入“911”事件的所谓科学证据都是虚假的。《大众机械》杂志一时洛阳纸贵。
    
    “我们是最早严肃看待‘阴谋论’的媒体,并且非常直接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梅格斯说,“得到的反馈是充满敌意的。”其中,反犹太复国主义的“阴谋论”者克里斯托弗·博尔恩发表了一个报告,声称他发现了有百年历史的《大众机械》之所以与政府一起掩盖这场世纪犯罪的秘密:该杂志社一位名叫本杰明·切尔托夫的年轻职员是时任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迈克尔·切尔托夫的侄子,《大众机械》杂志社企图通过新闻报道来漂白罪恶阴谋。
    
    尽管杂志社的报道出炉时迈克尔并不在位,尽管本杰明与这位传说中的远房亲戚从未谋面,但仅凭皮相的联系,擅长穿凿附会的“阴谋论”者就认定其中有阴谋。
    
    《大众机械》的相关报道最终成书,书名是《揭穿“911”神话》(Debunki ng 9/11Myths),其中包括对300多位证人和目击者的采访,他们都抱怨“阴谋论”分子利用自己说过的一些话来编制所谓的“阴谋论谎言”。作为回应,《新珍珠港事件》(TheNew Pearl Harbor)的作者、颇受推崇的“阴谋论”者大卫·雷·格里芬在2007年又写了一本新书  《驳揭穿  “911”神话》(Debunki ng 9/11Debunki ng)。
    
“阴谋论”者如何宣传和调查“真相”
    
    “阴谋论”者坚信,制造阴谋的人总是不想把事情搞大。《跨过卢比肯河:石油时代末期美国的衰退》(Crossi ng the Rubi con:TheDecl i ne of the Ameri can Empi re at the End of the Age of Oi l)一书的作者迈克尔·鲁珀特是一名“911事件”的“阴谋论”者,他在书中指出,只有几十人提前知道了那场精心安排的“911”袭击事件,并且,他们出于严苛的保密誓言一定会保持缄默。
    
    问题是,从“阴谋论”者的指控来看,如果所有被指参与过掩盖真相的人和机构都计算在内,那么这场“阴谋”的同谋者数量就会不断膨胀。“阴谋论”者还得把中央情报局、司法部、联邦航空局、北美防空联合司令部、美国航空、联合航空、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大众机械》杂志和其他媒体、联邦和宾夕法尼亚州等地的地方执法部门、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等都算到同谋的名单里,“911”调查委员会恐怕更是不能遗漏的共犯。
    
    这些同谋中,有些甚至比曾任“911”调查委员会主席的菲利普·泽利科更起作用。2004年,泽利科担任布什政府顾问,“911”遇难者家属代表因此要求他辞去“911”调查委员会主席之职,虽然泽利科顺利通过了有关他任职布什政府的各项调查,但由他领导的“911”事件调查报告却饱受怀疑。
    
    泽利科认为,“阴谋论”者往往很较真,对事情的各个方面关心过度并沉溺其中,他们很难心平气和地与意见相左但更为核心的人员讨论一些重要问题。“他们不会真正听你讲,你表达你的立场,而他们像磁带一样自顾自地循环播放自己的观点。”
    
    2001年,一个“阴谋论”者在公共场合告诉泽利科一个所谓的“事实”,即那些“911”劫机者依然活着。格里芬也在他的《“911”委员会报告:遗漏和曲解》一书的开头抛出了劫机者还活着的“事实”。其实所谓“活着”的劫机者只是一些和真的劫机者同名的人。
    
    “阴谋论”者的另一个共同点就是:过分沉溺于细节的争辩,夸大那些在铁证面前不堪一击的反面证据的重要性。比如,格里芬坚持认为“911”调查委员会公布的遇难者在飞机上和家属的通话记录是政府为了欺骗家属而用变声技术伪造的。
    
    致力于寻找“911”“真相”的建筑学家和工程师理查·盖奇是这些假设的有力传播者。2006年3月,盖奇在一场广播讨论中听到,格里芬引用消防人员的证据指控世贸中心其实是被定向爆破的。盖奇震惊地“只能靠边停车”。随后,他想去聆听格里芬次日在奥克兰的讲演,但是现场人山人海,他只能收听现场直播。此后短短几个星期内,他制作了PPT,开始到处宣传“阴谋论”。两个月后,他还创建了“建筑师和工程师寻找‘911’真相”组织,宣传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对世贸中心的调查是一场欺骗,并请求进行“独立调查”。已经有超过1500名拥有执照的建筑师和工程师在请愿书上签名。与格里芬一样,盖奇质疑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历时3年、耗资1600万美金的调查,并认为100多位调查委员会人员、独立学者和顾问都在参与掩盖罪行。该组织还要求联邦大陪审调查“911”调查委员会成员和调查项目合作者,并要求“‘911’调查报告上出现过名字的人都要被调查”。
    
    美国杨百翰大学教授斯蒂文·琼斯和丹麦科学家尼尔斯·哈里特还出版了同行审查报告支持盖奇等人的“阴谋论”。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们采用一种叫纳米铝热剂的化学物质进行动静相对较小的爆破实验。琼斯和哈里特在论文中提出:他们在世贸中心废墟上发现了爆破实验中所使用的铝热剂的痕迹。格里芬和盖奇以此作为证据,推断世贸双子楼是因为爆炸而倒塌的。但是,他们的论文遭到了不少同行的质疑。刊登论文的期刊编辑因为此论文未经他同意就刊发而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