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网我的世界客户端:国际新闻 2011-9-1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5:06:27
国际新闻 国际热点
  1. 1.美国3千亿增加就业
  2. 2.33国家禁止进口月饼
  3. 3.美重提台湾防卫承诺
  4. 4.英国名人替身聚餐
  5. 5.巴西发生森林大火
  6. 6.首尔火车站挤满乘客
  7. 7.美大规模电力故障
  8. 8.印度一火车走错路
  9. 9.基里巴斯快被淹没
  10. 10.泰勒珠宝将拍卖

“9·11”十周年 美国全面戒备阅读原文

任意挑出十年前的某一天问美国人,这一天你在做什么?几乎没人能给出答案。但如果这一天是十年前的9月11日,却几乎每个美国人都能记得自己在做什么。对有些人而言,这一天的记忆尤其惨痛。因为这一天,世界从此改变。美国东部时间9月8日晚...... 全文↓

“9·11”十周年 美国全面戒备阅读原文

来自:网易  2011-09-10 05:06 |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任意挑出十年前的某一天问美国人,这一天你在做什么?几乎没人能给出答案。但如果这一天是十年前的9月11日,却几乎每个美国人都能记得自己在做什么。对有些人而言,这一天的记忆尤其惨痛。因为这一天,世界从此改变。

  美国东部时间9月8日晚,CNN原本在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关于就业促进计划的讲话,突然插播了一条新闻:未经证实的消息显示,有三名恐怖分子已经经由阿富汗进入了美国,纽约和华盛顿可能再次成为袭击目标。

  美国白宫发言人杰伊·卡尼8日说,美方当前已处于高度戒备状态,正在采取所有必要措施防范“9·11”十周年前后可能发生的袭击。

  据美国最新一项民调结果显示,58%的纽约市民认为纽约很可能或有可能再遭恐怖袭击。

  奥巴马下令加大反恐力度

  美方8日称,这一情报“具体可靠”。有官员称,该情报可信度极高,威胁程度在1到10级中大约处于5或6级。据悉,恐怖威胁的目标直指纽约或华盛顿特区,但也不能排除其他城市。

  美军特种部队今年5月击毙“基地”组织头号人物本·拉登,在他住所获得文件和电脑信息,显示这一组织考虑在“9·11”十周年纪念日发动袭击。

  白宫官员透露,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天上午已听取了上述情报的信息,全天也不断收到最新情况。奥巴马已下令美国反恐官员加大反恐力度,防止在“9·11”十周年前后出现恐怖袭击事件。

  警方严查可疑车辆

  纽约警察局宣布在地铁内设置更多安全检查设备,增派嗅爆犬,部署更多辐射监测设备,严密监视任何可能发生的恐怖袭击。纽约市警方长官凯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新措施包括警方“在曼哈顿郊外接受重武器训练,应对全市范围内的(紧急情况)。”凯利说,施行的额外轮班时间,将使纽约周边地区巡逻警力有效增加约三分之一。他们将负责检查渡船、地道、桥梁与其他标志性建筑。他说,警方将加大对非法停泊车辆拖走的力度,在停车场增加对炸弹的检测,在地铁增大对包裹的检查力度。

  华盛顿市警察局局长凯西·拉尼尔当天宣布,所有首都警察将在11日前后每天工作12小时,凡是停在可疑地点的车辆将一律被拖走,以加强警力防范恐怖袭击。

  X档案

  基本资料

  恐怖分子有3名,都来自巴基斯坦部落地区。有一人系“中东血统”,至少有一人是美国公民。应该是在8月中旬后进入美国

  交通工具 可能开着一辆卡车

  袭击目标 纽约或华盛顿

  袭击方式 针对桥梁和隧道发起的汽车炸弹袭击

  幕后主使 拉登的继任者、“基地”组织头目扎瓦赫里

  影像 恐怖袭击后,纽约世贸大厦成了一片废墟

  奥巴马:打着“改变”旗号成功上位

  1997年至2004年,奥巴马一直担任着伊利诺斯州参议员,所以在恐怖袭击发生时,还轮不到他这个“小喽啰”来显山露水。不过从政治层面来讲,“9·11”对奥巴马来说是个机遇。

  2009年,奥巴马打着“改变”旗号顺利走上了总统的宝座。有专家甚至认为,没有“9·11”事件,恐怕就没有现在身为总统的奥巴马。在将拉登击毙后,奥巴马成了“9·11”事件的终结者。

  布什:

  那一刻起,我成了战时总统

  这起恐怖事件发生时,布什正在佛罗里达州一所小学里听孩子们讲故事,就在白宫办公厅主任卡德到其耳边告诉他“第二架飞机撞向世贸,美国正在遭到攻击”后,他才从“第一起撞机为意外事故”的想法中醒悟过来,当时一脸惊愕的表情被摄入镜头,成了外界经常探讨的经典一幕。

  对于那一刻,布什估计永远也不会忘记。“正是从那一刻起,我从一位侧重国内问题的总统变成了战时总统。坦白地说,我从来没预料到会是这样,而且这也不是我在宣誓就职后想要经历的。”他近日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

  那次事件对布什来说,最艰难的莫过于下达击落遭劫客机的命令。后来传来了美国联合航空公司93号航班在宾夕法尼亚州尚克斯维尔坠毁的消息,机上40多人全部遇难。刚接到消息时,布什很担心是自己的命令带来了这一惨剧。

  在任期间,布什多次信誓旦旦地表示要活捉拉登,不过直到2009年1月他告别白宫时都未如愿。在今年5月拉登被击毙后,布什并没有感到十分开心,“只是产生一种完结感——我非常感激正义得到了伸张。”

  切尼:

  被特工抓着肩膀送进掩体

  今年8月30日,美国前副总统切尼出版了他的回忆录。在后“9·11”的世界里,切尼是美国政府最重要人物之一,有人称他为“影子总统”。

  切尼一切行为也许都源于“9·11”那天感受到的震惊和无助。当时在办公室看到袭击画面后,他拿起电话,想找布什,此时特工跑进来,抓着他的肩膀把他送进了掩体。一位老朋友说,恐怖袭击后切尼完全变了个人。

  朱利安尼:

  鼓励纽约人站起来的“美国市长”

  凭着在“9·11”恐怖袭击发生后“处变不惊”的态度和“悲天悯人”的形象,前纽约市长朱利安尼击败布什和拉登,成为《时代》周刊2001年的年度封面人物。人们尊称他为“美国市长”。

  灾难发生后,朱利安尼第一时间站出来面对媒体。他的那番没有仇恨、给纽约人以鼓励和信心的演讲,使他成为引领纽约从废墟与灾难中站起来的旗手。2001年12月31日,在鲜花与掌声中,朱利安尼离任,他开始在商界大展拳脚,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百万富翁。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朱利安尼考虑东山再起,可能会在新罕布什尔州与共和党内人气较高的罗姆尼一决高低,以争取获得党内提名,参加明年总统大选。

  相关热词: 十周年美低调处理  911之后的美国  航班录音再曝光 


-----------------------------------------------------------------
以上正文预览由 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news.163.com/11/0910/05/7DILKB530001121M.html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俄轰炸机围绕日本飞行一圈 日韩战机集体拦截阅读原文

“俄罗斯轰炸机竟绕着日本飞了一圈,这简直是前所未见的公然挑衅!”9日,日本《产经新闻》以这样的标题,报道此前一天俄军的一次军演。在这次演习中,俄罗斯两架战略轰炸机,无视尾随的日本战机,绕着日本列岛飞了整一圈。日本媒体8日便对这次军演...... 全文↓

俄轰炸机围绕日本飞行一圈 日韩战机集体拦截阅读原文

来自:腾讯网  2011-09-10 04:01 |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俄罗斯轰炸机竟绕着日本飞了一圈,这简直是前所未见的公然挑衅!”9日,日本《产经新闻》以这样的标题,报道此前一天俄军的一次军演。在这次演习中,俄罗斯两架战略轰炸机,无视尾随的日本战机,绕着日本列岛飞了整一圈。

   罕见接近日领空演习

  日本媒体8日便对这次军演进行了报道,报道称,俄军预计从7日到本周末,在远东空中演习,俄军已为演习划出一定空域,并通报国际民航组织,提醒民用客机勿闯入。报道估计,俄军可能会进行战斗机、轰炸机及侦察机的飞行演习,甚至发射导弹。

  日媒体称,俄军这次演习“前所未有的”接近日本领空。报道称,俄军演习区域接近日本北海道稚内海域及知床半岛海域。

  “俄方在离日本领空如此近的地方设置演习区,恐怕还是第一次。”日本防卫省官员称。这名官员称,在离日本如此近的地方演习,很可能会对北海道各大机场的进出港航班造成影响。日本外务省内也有官员要求“立即向俄政府提出抗议”。

  日本媒体当时预计,在日俄因为北方四岛之争关系紧张之际,俄军机可能会在四岛附近进行“示威飞行”,还可能南下太平洋,去美军关岛基地兜一圈。报道称,为防不测,自卫队已强化警戒。

   俄大动作超出日媒想象

  但是,事态发展超出了日本媒体想象。9日,日本媒体报道,俄军已于8日开始演习,但其轰炸机并未南下太平洋,而是8日清晨在日本西部的对马岛附近出现。在接近日本领空后,两架编队飞行的图-95远程战略轰炸机折向西,飞往日本最南部的冲绳。抵达冲绳后,两架轰炸机再掉头北上,经太平洋,沿日本东部沿海飞行至北方四岛国后岛附近。随后,俄军一架伊尔-78空中加油机与两架轰炸机会合,并为后者加油。加油完毕后,两架轰炸机越过北海道与俄方萨哈林岛之间的宗谷海峡,南下日本海,在再次飞抵对马岛附近后,轰炸机掉头北上,返回俄罗斯。

  日本电视台称,“虽然自卫队战机紧急起飞尾随,但俄方轰炸机仍在中途加油后连续飞行了14个小时,尽管并未入侵日本领空,但绕着日本飞了一圈,实属罕见。”

  《产经新闻》则报道称,俄轰炸机绕着日本飞一圈,还在北方四岛附近加油,“显然是一种公开挑衅”。

  日防卫省官员感叹,“俄轰炸机此举实属闻所未闻,今后的俄军动向,也难预测。”

   日韩战机集体起飞拦截

  9日,日媒还确认,俄军在千岛群岛、堪察加半岛,以及日本海西北部共4处地点举行了空战及导弹发射演习。

  除了日本战机,韩国战机也一度起飞尾随俄轰炸机。日媒称,日韩两国共出动了10架战机。(百千)

   ■ 反应

   日要求俄方勿刺激国民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藤村修9日表示,日本将通过外交渠道表达对俄空军轰炸机绕日飞行的不安。

  藤村修说,日方将依据俄方反应采取相关措施。“这不是俄方战机第一次绕日飞行,但此次飞行距离之远和空中加油都是之前没有过的。”

  此前一天,藤村修还警告俄罗斯,不该在“异常接近”日本空域和有争议岛屿的地方举行空军演习。

  日本新外相玄叶光一郎当天也与俄外长拉夫罗夫通电话,称俄军的举动“让日本国民怀疑俄方的意图”,玄叶要求俄方“克制刺激日本国民的举动”。

  对日方不满,俄罗斯武装力量空军发言人德里克9日回应称,俄军机所有飞行都严格遵守国际规定。

  “空军以前和现在进行的所有飞行,包括8日图-95战略轰炸机在太平洋中立水域上空的飞行,都严格符合中立水域领空使用的国际规定,并未侵犯他国国界。”德里克说。

  (百千)

   ■ 背景

   俄向日本新首相示威?

  日媒体称,俄罗斯罕见地出动轰炸机绕日本飞行,很可能是向日本新首相示威。

  最近一年以来,俄罗斯高官接二连三访问日俄争议的北方四岛,引发日俄关系紧张。而俄方也强化了对日军事威慑。不仅在俄方占据的北方四岛强化军备,还多次派出战略轰炸机“故意”接近日本领空。日本媒体称,仅最近两个月内,俄罗斯的轰炸机接近日本领空就多达六次。

  日本媒体称,日本刚刚更换首相,新首相野田佳彦也强调要保卫日本领土,俄军在日本家门口举行军演,并派出轰炸机“挑衅”,明显是为了给首相野田一个“下马威”。

  8日,野田正在福岛第一核电站视察,而此时俄轰炸机也正好沿着福岛海域北上。

  《产经新闻》还报道称,除了俄军“挑衅”,最近中国的侦察机,在东海也“越线”飞行,“这被视为是中俄试探野田政府外交立场之举。”

  俄总理普京最近还决定,将在俄太平洋舰队部署最新型的核潜艇。

  相关热词: 俄成功试射导弹  俄罗斯客机坠毁  俄罗斯溴泄漏事故 


-----------------------------------------------------------------
以上正文预览由 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news.qq.com/a/20110910/000102.htm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阿驻华大使支持阿富汗战争 称美国是好伙伴阅读原文

“9·11”恐怖袭击10周年的纪念日即将来临,而在1个月后,阿富汗战争也将迎来10周年。为对过去的10年进行反思,本报记者专访了阿富汗驻中国大使苏尔坦·艾哈迈德·巴辛。巴辛一开始就否定了“阿富汗战争”的叫法,而将之界定为“一场发生在阿富汗...... 全文↓

阿驻华大使支持阿富汗战争 称美国是好伙伴阅读原文

来自:腾讯网  2011-09-10 02:41 |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喀布尔街头,3名阿富汗学生走在满是尘土的路上,看起来像是刚刚放学。他们的衣着都很朴素,脚上甚至穿着破旧的拖鞋。 摄:赵海建 党建军

喀布尔街头,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似乎感受不到战争与自己的距离。摄:赵海建 党建军


 

  “9·11”十周年之际 阿富汗驻华大使接受本报专访强调:

  “9·11”恐怖袭击10周年的纪念日即将来临,而在1个月后,阿富汗战争也将迎来10周年。为对过去的10年进行反思,本报记者专访了阿富汗驻中国大使苏尔坦·艾哈迈德·巴辛。巴辛一开始就否定了“阿富汗战争”的叫法,而将之界定为“一场发生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他坦承,尽管这场战争已经过去10年,但阿富汗现在还存在一些安全问题,特别是在一些边境地区。但他强调,并不能因此认为阿富汗是恐怖主义的避风港。

  人物档案

  牛津高材生 长期做媒体

  苏尔坦·艾哈迈德·巴辛,1955年1月1日出生,生有4子1女。牛津大学毕业,获法律、传媒等专业学位,精通达利语、普什图语、英语、俄语和法语。长期从事媒体工作,曾任阿富汗巴赫塔通讯社社长。

  在2006年至2009年期间,他担任阿富汗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著有多部作品,包括《阿富汗国际关系研究》、《阿富汗人民院》等,《阿富汗人民院》曾在英国出版。

  展望

  十年了,反恐形势依然严峻

  据新华社电 “9·11”事件发生十年来,在国际社会不断加大反恐力度的同时,世界各地一幅幅严峻图景依旧清晰:

  欧洲极右势力抬头。其代表性事件是挪威极右翼分子布雷维克今年7月22日制造的爆炸和枪击案,共导致77人死亡;

  在中亚和南亚,阿富汗的反恐行动尚未扭转困局。巴基斯坦反恐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印度恐怖袭击事件时有发生;

  中东一些国家成为恐怖主义组织转移和扩散的目的地之一,恐怖活动不断升级;

  西非撒哈拉沙漠边缘的萨赫勒地区“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活动频繁。它们绑架西方国家公民,并对阿尔及利亚、马里和毛里塔尼亚等国边境的安全部队发动袭击;索马里正在成为东非恐怖主义活动策源地之一,最大的反政府武装“伊斯兰青年运动”公开宣布效忠“基地”组织。

  在俄罗斯、东南亚、拉美,反恐形势都不容乐观……

  分析人士指出,国际反恐形势面临诸多挑战有多种原因:

  ——恐怖袭击趋向个体化,恐怖组织趋于分散化、多中心化,因而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和突发性。

  ——恐怖组织“网络化”,网络联系和影响力比有组织形态的恐怖势力威胁更大。

  ——更为重要的是,国际社会治理恐怖主义根源的力度还需加大。

  态度

  巴辛大使非常“欢迎和支持”美国的这一行动,而且这种态度在10年之后依然未变,“只有阿富汗塔利班的集权政权倒台,我们才享受到自由”。他认为,不仅仅是阿富汗,其实整个世界都能享受到打击恐怖主义的好处。

  支持美国的阿富汗战争

  但未料一打就是10年

  巴辛没有想到的是,这场战争竟然打了整整10年。他对此有自己的解释:“塔利班是一个组织,并不是一个人,要最终消除它带来的威胁确实需要多一点时间。希望这场战争能够早点结束。”

  事实上,阿富汗正在这10年间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我们在阿富汗接触到的大多数人都承认,与10年前相比,阿富汗发生了许多值得肯定的变化。而在巴辛看来,阿富汗的积极变化体现在所有方面。他说:“推翻塔利班政权之后,阿富汗政府几乎是白手起家。由于没有自己的安全部队,政府官员的安全只能依靠国际武装力量来保护。现在,虽然装备还不行,但阿富汗已经有一支20万人的军队,也有了自己的警察和安全机构。在塔利班统治时期,女孩子不能去上学。但现在阿富汗有几百万的学生,其中超过30%的学生都是女孩子。在塔利班时期,女人甚至不能独自上街,但现在已经有女性进入了议会,也有女性在外担任大使。塔利班时期还不允许人们看电视,当时只有一个电台,但阿富汗现在有30个电视台和上百个电台,它们覆盖全国非常活跃。阿富汗政府还修建了大约4500公里的路,其中有很多是中国人帮助修建的,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绩,在塔利班时期是难以想象的。”

  巴辛也意识到,要想让阿富汗人享受高标准的生活,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或许,再有一个10年也不够。

  驻军

  巴辛对美国的“帮助”充满了感激:“他们打败了塔利班,帮助阿富汗建立了新的政府和各种机构。他们还在阿富汗投资了几十亿美元。我们感谢他们的支持。”

  他还说:“2014年以后,美军不会在阿富汗拥有军事基地,但会继续保留一部分士兵在阿富汗提供训练。”

  美国是一个“好伙伴”

  但它不会赖在阿富汗

  尽管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对美军常常“出言不逊”,但在巴辛眼里,美国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好伙伴”。在他看来,美国在10年前发动的这场“发生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也有其合理性,因为“在美国的恐怖袭击事件是由阿富汗人参与策划的”,而且“美军是根据联合国的决议来到阿富汗担当反恐责任的”。

  但巴辛认为,美国在阿富汗的行动其实也是其必须承担的责任。他说:“打击恐怖势力是包括美国在内的整个国际社会的责任,这其中就包括在阿富汗打击恐怖势力。”

  按照美国最初的愿望,他们将完全消灭塔利班势力,并最终在阿富汗建立起真正的民主政权。如今,美国已经决定从7月份开始从阿富汗撤军。这就给人留下一个疑问:“美军在这场战争中到底是赢了还输了?” 巴辛认为,就目前来说,美国虽然没有完全实现当初的目标,但至少已经基本实现了。

  与阿富汗政府一贯宣称的观点一样,巴辛也认为“现在是美国人将责任交给阿富汗人民的时候了”。但他又表示,阿富汗要走的路还很长,美国还有责任和义务来继续支持阿富汗人民来重建他们的国家。

  但问题是,美军在2014年之后还要不要继续驻留阿富汗?根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美阿之间正在接近达成一项协议。根据该协议,数以千计的美军士兵将留在阿富汗直到2024年。对此,巴辛表示,“2014年以后,美军不会在阿富汗拥有军事基地,但为了安全需要,会继续保留一部分士兵在阿富汗提供训练,但他们也不是永远待在阿富汗,会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重建

  巴辛一直在很执著地向记者表达一个观点,那就是,无论是在这场所谓的反恐战争还是阿富汗重建过程当中,阿富汗政府都是主角。“美国人打败了塔利班,但重建工作主要由阿富汗人民承担的,美国人只是起了辅助作用。”

  巴辛希望,国际投资者,不仅能帮助阿富汗创造就业机会,而且能帮助阿富汗政府和人民独立自主管理所有的行业领域。

  阿富汗政府一直是“主角”

  美国人只是起了辅助作用

  根据路线图,美军从今年7月份开始撤军,阿富汗政府从2014年开始全面接管安保工作。阿富汗政府准备好了吗?巴辛对此显得信心十足。他说:“为实现这个路线图,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我们充满信心。阿富汗士兵在战斗中是最勇敢的,他们很自豪地保卫自己的国家,这是他们对自己国家的责任。”

  在巴辛看来,要在阿富汗实现和平稳定,有三个前提。首先,要摧毁“基地”组织和恐怖主义在阿富汗的根基和网络;其次,要确保外国不干涉阿富汗内政;最后,阿富汗需要拥有一支装备完善、训练有素的安全部队。

  让巴辛感到纠结的是,即便阿富汗士兵果真像他说的那么勇敢,其装备仍然过于落后。他因此呼吁:“国际社会应该继续给阿富汗提供装备,今天,阿富汗的部队仍然没有重武器,他们很需要。此外,我们还需要空军。”同样需要国际社会援助的还有经济。“我们希望国际社会帮助阿富汗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我们有丰富的资源,价值几千亿美元,但这些资源需要建设基础来开发。我们希望国际社会来投资。”

  很显然,如果缺乏足够的经济能力,阿富汗政府能否独自承担安保问题还是个问题。巴辛认为,帮助阿富汗维持稳定对国际社会也是有好处的。“恐怖主义对所有国家都是威胁,尤其是周边国家。如果有人认为可以将恐怖主义当做统治国家的工具,那将是一个很大的错误。所有运用这个错误政策人都知道这个代价是什么。所以,我们需要其他国家朋友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巴辛希望,国际社会特别是那些重建产业的投资者们,不仅能帮助阿富汗创造就业机会,而且能帮助阿富汗政府和人民独立自主,将来能够自己管理所有的行业领域。因为“我们不可能永远依赖国际社会的捐助”。

  和谈

  巴辛表示,阿富汗政府对塔利班采取的是一种“边打边谈”的策略。他说:“首先,阿富汗政府会一直战斗到最后,直到消灭恐怖主义。其次,阿富汗政府也欢迎所有参与阿富汗重建以及参与民主政治进程的组织和个人。所以,一方面会有战斗,另一方面也会有和谈。”

  他认为,除了和谈,塔利班已经别无选择。如果塔利班不想加入和谈,阿富汗政府会一直对他们进行军事打击。

  阿政府的策略是以打促和

  塔利班除和平外别无选择

  在阿富汗的和平进程当中,塔利班势力显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威胁。事实上,塔利班近期也是动作频频,卡尔扎伊包括其弟弟在内的许多亲信都遭到“定点清除”。

  就在本报记者抵达阿富汗的第三天,卡尔扎伊的一名高级亲信就在喀布尔的住所内遭到枪杀。与此同时,有关阿富汗政府甚至美军方面与塔利班和谈的信息也在不时传来。

  巴辛承认,阿富汗政府在喀布尔以外的地方上的力量还很薄弱。“在地方上有自己的问题,很多地方政府能力不够,没有办法来保护自己的人民。所以,阿富汗政府计划在地方推行更多的涉及民生的项目,以此来改善地方政府的统治。”

  但他强调,阿富汗不存在分离主义的问题,也没有解体的危险。因为,“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联系很紧密,所有地方省长都由卡尔扎伊政府来任命,不存在地方政府抵抗卡尔扎伊政府命令的情况。”

  在塔利班问题上,邻国巴基斯坦的态度同样是阿富汗绕不过去的问题。在我们后来的采访中,许多阿富汗人对来自巴基斯坦境内的塔利班势力表示了不满,甚至连阿富汗的塔利班成员也称他们的名声被巴基斯坦塔利班给搞坏了。

  在谈到这一问题时,巴辛显得有些谨慎。他说:“在过去,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在这个问题上已经进行过很多的合作,也建立了很多的合作机制,卡尔扎伊总统和巴基斯坦领导人之间也达成了很多的协议。阿富汗、巴基斯坦和美国之间也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多的合作,将来还会在这方面进行更多的合作。”

  中国

  巴辛对中阿之间经贸合作表示了不满,认为还远远不够。“中国政府和人民很富有,经济在不断发展,发展就需要资源,阿富汗有丰富的资源。如果中国的公司能够到阿富汗取得更多的资源,对中国也会更有利。去非洲以及其他投资也很好,但是离中国很远,而阿富汗近在咫尺。中国人会被阿富汗各地方的人欢迎,而不会被憎恨。”

  中国是阿最好的邻居

  需要中国更多的投资

  在巴辛眼里,中国是阿富汗“最好的邻居”。他说:“中国是好朋友、好邻居。我们有6个邻国,如果让我选择,中国排在第一位。”巴辛对此进行了解释,首先,阿富汗和中国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其次,阿富汗曾经遭受许多国家的侵略,但中国从来没有侵略过阿富汗。“中国是一个大国,但我们总能感受到来自中国的友好。我们也因此尊重中国人民,并信赖来自中国的友谊。”

  2007年,中冶集团获得阿富汗埃纳克铜矿开采权,这笔35亿美元的投资是阿迄今最大的外国投资。事实上,中国已经成为阿富汗最大的经贸投资者。但巴辛对中阿之间经贸合作。


-----------------------------------------------------------------
以上正文预览由 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news.qq.com/a/20110910/000064.htm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英国王室否认王妃凯特怀上龙凤胎阅读原文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美国八卦杂志《星周刊》早些时候报道英国威廉王子的娇妻凯特已有身孕,还是龙凤胎。不过,这则消息8日遭到英国王室否认。《星周刊》先前引述消息来源称:“当凯特告诉威廉王子她怀孕时,威廉松了一口气,差点乐昏了头...... 全文↓

英国王室否认王妃凯特怀上龙凤胎阅读原文

来自:人民网  2011-09-09 16:52 |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美国杂志《星周刊》称英国王妃凯特已怀上龙凤胎

 

资料图:英国王妃凯特与丈夫威廉一道出席活动,向刚从阿富汗归国的英国士兵颁发勋章。

 

  中新网9月9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美国八卦杂志《星周刊》(Star Magazine)早些时候报道英国威廉王子的娇妻凯特(Kate Middleton)已有身孕,还是龙凤胎。不过,这则消息8日遭到英国王室否认。

  《星周刊》先前引述消息来源称:“当凯特告诉威廉王子她怀孕时,威廉松了一口气,差点乐昏了头”。

  不过,威廉夫妇的发言人随即向另一家八卦杂志《我们周刊》(Us Weekly)否认了这项消息。发言人说:“就算消息是真的,也应该由我们发布,而不是八卦杂志。”

  威廉王子(现称剑桥公爵)去年11月曾说:“我们要先办好王室婚礼,之后再想孩子的事。不过很明显,我们想要拥有一个家庭。”


-----------------------------------------------------------------
以上正文预览由 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world.people.com.cn/h/2011/0909/c226638-2821081032.html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印度警方称克什米尔地区5人因新德里爆炸案被捕阅读原文

据外电报道,印度警方9日宣布,已在克什米尔地区逮捕5名与新德里爆炸案有关的人员。7日,印度首都新德里高等法院遭遇炸弹袭击,事件造成13人死亡,90多人受伤。事后,一个据称名为“伊斯兰圣战运动”的组织发来邮件宣称对此事件负责。警方调查经...... 全文↓

印度警方称克什米尔地区5人因新德里爆炸案被捕阅读原文

来自:腾讯网  2011-09-09 16:14 |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印度新德里市民抗议袭击事件。


  据外电报道,印度警方9日宣布,已在克什米尔地区逮捕5名与新德里爆炸案有关的人员。7日,印度首都新德里高等法院遭遇炸弹袭击,事件造成13人死亡,90多人受伤。

  事后,一个据称名为“伊斯兰圣战运动”的组织发来邮件宣称对此事件负责。警方调查经得出,邮件发自克什米尔地区一家网吧。拥有该网吧的两名兄弟及一名雇员已在8日被警方逮捕。随后又有两名大学生被捕。据警方称,这两名学生在邮件发出时正在这家网吧内。

  警方表示,网吧店主告诉调查人员称他们没有顾客记录,而学生是该店的主要顾客。

  美国表示,伊斯兰圣战运动是一支与基地组织有联系的恐怖组织,曾在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制造多起袭击。但是多年来该组织在克什米尔地区并不活跃。

  目前调查人员还不能确定这封邮件是否发自伊斯兰圣战运动组织,也不清楚到底是谁策划并实施了此次袭击。


-----------------------------------------------------------------
以上正文预览由 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finance.qq.com/a/20110909/005402.htm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寻找辛亥革命中华侨华人的足迹---加拿大温哥华将举行辛亥革命文物展阅读原文

由加拿大中华邮币学会、加中工贸理事会、全加华人联会联合主办的《华侨为革命之母真品真迹展》,暨加拿大温哥华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主题展览会,将于10月8—10日在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举行。展会组委会负责人、加拿大中华邮币学会理事长陈伯仰先生...... 全文↓

寻找辛亥革命中华侨华人的足迹---加拿大温哥华将举行辛亥革命文物展阅读原文

来自:人民网  2011-09-09 08:47 |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组委会展示部分展品实物及照片


  人民网温哥华9月8日电 由加拿大中华邮币学会、加中工贸理事会、全加华人联会联合主办的《华侨为革命之母真品真迹展》,暨加拿大温哥华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主题展览会,将于10月8—10日在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举行。

  展会组委会负责人、加拿大中华邮币学会理事长陈伯仰先生介绍,《华侨为革命之母真品真迹展》将从华人华侨支持辛亥革命的角度,采用真品真迹展览方式举办纪念活动,在海外华人华侨纪念辛亥革命百年活动中独树一帜。本次活动意在将弘扬辛亥精神,凝聚中华力量,让华人华侨特别是青少年了解百年前加美两国华人华侨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据悉,活动主办机构将在9月全面开展“征集辛亥革命展品,寻找支持辛亥革命人物活动”。加中工贸理事会主席伍泽涌先生表示,展品征集活动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孙中山与温哥华华侨交往、辛亥革命百年真品、辛亥革命百年真迹、孙中山海外足迹。

  展览会开幕后,各类有关辛亥革命的珍贵文物,如纪念币、纸币、字画、纪念品、纪念邮票、首日封、图片、历史报刊、回忆录等都将与观众见面。其中,最主要的展品为加美两国华人华侨支持辛亥革命的各类代表性人物及事件。整个活动期间,组委会将为参展方免费提供展位和其他必要服务。

  展会组委会成员、温哥华老华侨代表伍侠儒先生透露,正式展会期间将有众多关于辛亥革命的珍贵实物首次对外展出。目前,组委会已收集到了相当数量的展品。展会期间还将免费播放历史记录片及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原声演讲录音。

  据悉,《华侨为革命之母真品真迹展》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温哥华总领事馆、温哥华中华会馆、加拿大华人社团联席会、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图书馆的大力支持。温哥华伍胥山公所、加拿大海外珍藏及钱币邮票会、加拿大列治文华人社区协会、加拿大华人情绪健康协会等二十多家华人社团参与了协办工作。


-----------------------------------------------------------------
以上正文预览由 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world.people.com.cn/GB/15625939.html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美国执法官员:正防范恐怖分子单独发动袭击阅读原文

美国安全部门9月8日表示,他们收到可信度极高的情报,表明有恐怖分子正策划在9·11十周年纪念前后发动袭击,目前已锁定三名嫌犯。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乔治·利特尔说,包括五角大楼在内,所有美军设施都将提高警戒级别,严防恐怖袭击...... 全文↓

美国执法官员:正防范恐怖分子单独发动袭击阅读原文

来自:腾讯网  2011-09-10 02:24 |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卡德向布什耳语。

 

当年的孩子们都已长大。

 


  美国安全部门9月8日表示,他们收到可信度极高的情报,表明有恐怖分子正策划在9·11十周年纪念前后发动袭击,目前已锁定三名嫌犯。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乔治·利特尔说,包括五角大楼在内,所有美军设施都将提高警戒级别,严防恐怖袭击。

  2001年9月11日,发生了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从此之后,美国吹响了长期反恐战争号角。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表示:“十年反恐战争花了美国一万亿美元”。

  十年之后的现在,在美国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和失业率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美国总统奥巴马8日面对国会参众两院议员发表讲话,呼吁国会批准《美国就业法案》,总计涉及4470亿美元,以减少税收等方式刺激就业。

  21世纪的头十年对美国而言,是内外交困的十年。前半段的“反恐战”主题,后半段的“反危机”重任,美国过得又苦又累又烦。政治极化、经济倒退、贫富分化、民意分裂、国力衰减,使美国经历了“失去的十年”。

  十周年防范措施

  美军提升警戒级别

  本周日,是“9·11”恐怖袭击十周年纪念日。“大祭”将近,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乔治·利特尔说,包括五角大楼在内,所有美军设施将提高警戒级别,以防范恐怖分子趁“9·11”恐怖袭击十周年之际发动袭击。利特尔说,本月7日至11日,所有美军设施将提升警戒级别。

  发布全球旅行警告

  美国国务院已向美国公民发布全球旅行警告,要求在国外居住和旅行的美国人保持警惕。警告有效期至2012年1月2日。提升警戒级别不是针对特定威胁作出的反应,而是一种谨慎防范措施。

  警惕“独狼”行动

  司法部长埃里克·霍尔德称,敦促美国公民向地方执法机构报告所有可疑活动,同时告知人们“9·11”纪念活动前将看到更多执法官员参与安保行动。一名美国执法官员说,执法部门正小心防范恐怖分子作为个体单独发动“独狼”行动。

  面对安全威胁 全国戒备

  纽约、华盛顿等大城市恐怖威胁加剧

  袭击目标

  直指纽约等大城市

  美方8日称,这一情报“具体可靠”,而多家美国媒体也在当天晚些时候刊登或播出了这一“突发新闻”。有官员称,该情报可信度极高,威胁程度在1到10级中大约处于5或6级。据悉,恐怖威胁的目标直指纽约或华盛顿特区,但也不能排除其他城市。

  美国国土安全部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正如人们所知,从本·拉登住处搜集到的情报显示,基地组织对诸如9·11十周年这样的重要纪念日表现出兴趣,不过“无论如何,我们都会严肃对待所有的威胁报告,我们已经采取并将继续采取所有必要措施来避免任何危险发生。我们继续要求美国人民在即将到来的周末保持警惕”。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情报官员透露,官方正在讨论是否需要提升安全警戒级别,但还没有最终决定。美国总统奥巴马听取了有关该情报的汇报,已下令加大反恐力度,防止在十周年前后出现恐怖袭击。

  7日,美国国防部已宣布全面提升其国内军事基地的警戒级别,以防止恐怖分子借纪念日之机发动恐怖袭击。而国土安全部8日声明是美国政府第一次确认面临现实恐怖威胁。美国国务院2日还发布“全球旅行警报”,呼吁在国外生活或旅行的美国人保持警惕。

  奥巴马

  全天跟进情报更新

  一名白宫官员说,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8日早晨获知相关情报,全天跟进情报更新,要求反恐部门提高警戒,应对恐怖威胁。

  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8日说,纽约警察局、联邦调查局和整个情报系统“高度警惕,因为我们知道恐怖分子视(“9·11”)纪念日为再度发动袭击的时机……今后3天我们要睁大双眼”。“我想强调,这一消息现在没有得到确认,”布隆伯格说,“我们严肃对待这一威胁。”

  纽约警察局宣布在地铁内设置更多安全检查设备,增派嗅爆犬,部署更多辐射监测设备。按纽约警察专员雷·凯利的说法,警方会更加关注隧道、桥梁、基础设施以及地标性建筑、宗教建筑和政府大楼。

  布隆伯格表示,纽约警察局将调度一切可能的资源,确保城市安全。但是不必改变正常日常作息,纽约拥有全世界最好的警察系统,在过去十年间至少挫败13起恐怖袭击。他还表示,纽约公交系统特别是地铁系统已提高了安全警戒措施,9日上班他会和8日一样,选择地铁出行,彰显地铁依旧安全。

  国土安全部发言人马特·钱德勒说:“这类(威胁)报告有时可信,需要高度警惕;有时缺乏可信度,不太可能真实反映处于图谋阶段的实际(恐怖袭击)阴谋……无论如何,我们会严肃对待每份威胁报告,已采取并将持续采取所有必要步骤,以削减所有威胁。”

  另有不愿透露姓名的美方官员称,恐怖分子计划利用汽车炸弹对目标城市发动袭击。情报显示,嫌犯有三人,都来自巴基斯坦部落地区,已经进入美国。

  他们之中有一人系“中东血统”,至少有一人是美国公民,三人可能开着一辆卡车。官方表示,他们目前还没有确定嫌犯究竟是谁,但已在8月中旬之后进入美国的人中进行排查。

  之前报道显示,密苏里州堪萨斯城等地接连出现卡车失踪案,警方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搜索。调查人员怀疑可能成为恐怖分子的袭击工具。另一名执法机构消息人士表示,卡车已经找到,没有证据表明它关联恐怖威胁。堪萨斯城当地警官说,恐怖威胁非常可信,当局正在追捕任何涉嫌其中的策划者。据称,拉登的继任者、基地组织头目扎瓦赫里是这次恐怖阴谋的幕后主使。

他们眼中的9·11

美国人“惧恐”心理趋弱

美国一项民意调查结果8日发布,美国人对再次遭遇恐怖袭击的惧怕心理相比前几年趋弱。 民调结果显示,36%的受访者非常担忧或有些担忧“美国今后几个月遭恐怖袭击”。这一数字2006年时为62%。

康涅狄格州一家私立大学的民调主管莫里斯·卡罗尔说:“美国人对再发生一次‘9·11’的恐惧心理大幅减弱。”而对于曾经亲身遭受“9·11”恐怖袭击事件的纽约人而言,未来几个月并不轻松。民调显示,58%的纽约市民认为,纽约很可能或有可能再遭恐怖袭击。

九成阿富汗人不知9·11

《华尔街日报》8日报道,近日美方在阿富汗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92%的阿富汗人不知道9·11是什么,剩下的人虽然知道9·11事件,但大都认为这是美国政府的阴谋,是美国人侵略阿富汗的借口。

值得注意的是,受访对象并非来自穷乡僻壤,而是居住在首都喀布尔、南部坎大哈省和赫尔曼德省的年龄介于15岁至30岁的青年人,他们中既有普通老百姓,也有与联军并肩打击塔利班的政府军。分析人士称,美军士兵每天就出现在这些阿富汗人的生活中,但他们却对9·11抱着这样的看法,这一点应当引起政府深思。

美国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8日说,制造“9·11”恐怖袭击后十年,“基地”已“囊中羞涩”。虽然这一恐怖组织仍在尽力筹钱,但其资金供应链大多已被斩断。

“十年前,‘基地’的背后,是一个财富捐赠者的巨大网络,他们从常规金融系统中转移资金,用以支持实施致命恐怖袭击,”盖特纳8日在华盛顿举行的反对恐怖主义金融研讨会上说。

“而如今,‘基地’四处寻找稳定财源,”盖特纳说,“它已不再拥有那个随便挑一张就能给它转移资金的名片盒。”

在美国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和失业率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美国总统奥巴马8日晚间向国会两院议员公布了总额达4470亿美元的就业刺激计划,超过了人们之前预期的3000亿美元。然而,奥巴马雄心勃勃的计划能否在共和党控制的国会得到通过,美联储究竟将拿出哪些切实可行的救市方案,一切还都是未知数。

面对经济低迷 两党角力

奥巴马公布4470亿美元刺激计划

新计划内容多为减税

新公布的就业刺激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减税。根据方案,工人和工商业业主所需支付的工资税将削减一半,企业雇佣新员工、增加员工工资或扩大生产规模也将享受减税政策。预计这项税收改革将花费政府大约2500亿美元。

计划建议投入350亿美元,防止教师、警察、消防员等紧急情况从业人员失业。这项措施将遏制地方政府解雇雇员,抑制失业率上升。计划还包括为可能失去失业保险的约600万人提供失业津贴。

奥巴马还建议,政府投入1550亿美元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使高速公路、铁路与机场现代化,让数十万名建筑工人重新回到工作岗位。新刺激方案还包括减轻普通劳动者的房贷压力等。

奥巴马在讲话中说,他的计划将为全国3.5万所学校带来生机,将使每个州都有数千名教师回归工作岗位,每个年收入约5万美元的中产阶级家庭一年少交1500美元的税。本月19日,奥巴马还将宣布一项新的削减赤字的方案。

从规模上看,这次刺激就业计划可以与2009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经济刺激法案相比。那次8250亿美元的计划分别在3年多内投入。而这次新的一揽子计划大部分将在2012年投入。

民主党共和党分歧严重

总统提出的新计划还有待国会参众两院批准。奥巴马在讲话中多次暗示,希望中止党派争执,使就业法案在今年年底前获得通过。专业人士指出,对于正在积极筹备2012年总统大选的奥巴马来说,新刺激计划的成败对于他能否连任十分关键。

美国目前的失业率高达9.1%,而经济增长幅度仅为1%。据盖洛普民调显示,奥巴马的支持率已经跌破40%,是其就任以来的最差成绩。在民主党的传统“票仓”加利福尼亚州,竟然有75%的选民对奥巴马政府处理经济和就业问题的方式不满。

美国媒体称,奥巴马在讲话中不断给国会施加压力,促其通过新计划,同时,他把眼下美国经济一团糟的局面部分归咎于国会不支持他一贯主张的改革措施。如果新计划没能奏效,奥巴马肯定会责怪国会没有全力支持他的方案。

新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对工薪阶层和小业主的减税政策,然而在此之前共和党并不支持这种做法。上个月,民主党和共和党就提高债务上限问题争执不休,令美国民众十分失望。如今,奥巴马再过“国会关”仍面临许多波折。专家预计,共和党把持的国会应该不会否决奥巴马的方案,但肯定会对其施加干扰,最后通过的版本可能会缩水。

其实,早在奥巴马当晚演讲开始前,民主党与共和党的角力就已上演。白宫本月初宣布奥巴马将在7日晚间发表这一演讲,但7日晚间恰好是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共和党人、国会众议长博纳以7日进行演讲的后勤、安保工作难以协调为由,将演讲时间推迟到了8日,当地媒体认为共和党赢得这轮对决的首次交锋。

此外,共和党众议员乔·沃尔什等议员当天拒绝参加奥巴马的演讲,理由是奥巴马滥用职权。他们认为,美国总统向国会参众两院议员发表讲话只适用于国情咨文和发生战争等突发重大事件场合,而不应用来宣讲政治和经济主张。

他们与布什共同经历9·11

十年前,当纽约世贸中心大楼遭遇恐怖袭击的消息传来时,时任总统小布什正在佛罗里达州萨拉索塔市的布克小学访问。当时,他正与16名7岁左右的小学二年级学生一同朗读课文《宠物山羊》。英国《每日邮报》9月8日报道,如今,这些学生已经是17岁左右的高中生,都对当年的情景记忆犹新。

他们记得,白宫办公厅主任卡德突然跑进教室,躬下身在布什耳边私语了几句,布什的脸部表情一下子变得严峻。随后,他努力保持常态,继续跟随学生们阅读。

现在就读于萨拉索塔高中的里弗斯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他的眼神有些茫然,似乎知道什么事正在发生,但竭力不表现出异样。”

现在高中担任摔跤队队长、将赴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化学工程的杜布罗奇说:“当时我太小了,当我长大后,这个事件帮助我对世界有了新的看法,帮助我更快成熟,我开始懂得世界每天都在发生政治事件、战争、种族灭绝,这个事件帮助我了解到这个世界并不完美。”

正在萨拉索塔军事学院就读的格雷罗则回忆说:“他当时好像要急着上厕所的样子,又似乎听到了世上最坏的消息。但是我们那时只有7岁,我们不确定发生了什么。”


-----------------------------------------------------------------
以上正文预览由 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news.qq.com/a/20110910/000060.htm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国际刑警组织发红色通告 要求逮捕卡扎菲阅读原文

据报道,9月8日,荷兰海牙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莫雷诺-奥坎波请求国际刑警组织向其成员国发出红色通告,将卡扎菲等3人逮捕并引渡到海牙。他表示,卡扎菲被捕“只是时间的问题”。早些时候,利比亚反对派“全国过渡委员会”也做出了同样的表态...... 全文↓

国际刑警组织发红色通告 要求逮捕卡扎菲阅读原文

来自:腾讯网  2011-09-09 11:37 |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国际刑警组织在其网站上对卡扎菲等三人发布了红色通告,要求各成员国协助将其逮捕



  中新网9月9日电 综合报道,国际刑警组织9日正式发出红色通告,要求该组织各成员国协助逮捕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其子赛义夫和原情报部门负责人塞努西。

  据报道,9月8日,荷兰海牙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莫雷诺-奥坎波请求国际刑警组织向其成员国发出红色通告,将卡扎菲等3人逮捕并引渡到海牙。他表示,卡扎菲被捕“只是时间的问题”。早些时候,利比亚反对派“全国过渡委员会”也做出了同样的表态。

  9月9日,国际刑警组织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针对卡扎菲等3人发放红色通告的消息,称通告将被发至全球188个该组织的成员国。据介绍,国际刑警组织签发的国际通告共有7种类型,其中红色通告为该组织最高级别通告,要求该组织成员国基于某国司法部门或国际法庭签发的逮捕令,逮捕受到通缉的嫌疑人并将其引渡。

  国际刑警组织秘书长罗纳德 诺布尔(Ronald Noble)说,该组织将协助国际刑事法院以及由“全国过渡委员会”为政权代表的利比亚当局进行合作,逮捕卡扎菲。

  今年3月,国际刑警组织曾就卡扎菲及其15名家人或亲信发出橙色通告,以此来警告成员国有关卡扎菲等人及其资产的流动将会带来的危险,协助成员国落实安理会规定的制裁措施,并为国际刑事法院调查利比亚问题提供帮助。

  6月27日,国际刑事法院批准了检察官莫雷诺-奥坎波提出的申请,对卡扎菲等三人签发了逮捕令,指控其犯有危害人类罪。据介绍,这是国际刑事法院历史上第二次对在任国家元首签发通缉令。

  国际刑事法院主审法官莫纳根(Sanji Monageng)表示,有充足的理由表明卡扎菲父子对迫害、谋杀利比亚平民事件负有责任。

  国际刑事法院是根据联合国1998年7月17日外交全权代表会议通过的《国际刑事法院规约》(又称《罗马规约》)的规定,于2002年成立的。到2010年3月,已有111个国家加入《国际刑事法院规约》,成为国际刑事法院的成员国;另有37国签署该规约,但并未获各自立法机构批准。

  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俄罗斯和美国均未加入《国际刑事法院规约》。

  利比亚反对派攻占首都的黎波里后,卡扎菲去向不明,近日有消息称,卡扎菲及一些高官进入了邻国尼日尔,但卡扎菲随后已通过媒体发表录音讲话,对此予以否认。他将反对派斥为“雇佣军、叛徒”,称将在的黎波里等地展开战斗,最终击败北约和反对派武装。


-----------------------------------------------------------------
以上正文预览由 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news.qq.com/a/20110909/001226.htm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美国和墨西哥部分地区发生大面积停电阅读原文

负责加州南部电力供应的圣迭戈天然气和电力公司在网上发表声明说,停电可能是由于亚利桑那州电力系统故障引起的,与恐怖袭击无关。持续高温天气导致用电量大可能对电力系统造成了不良影响。事故原因目前仍在调查中。该公司在推特网站上发布消息说...... 全文↓

美国和墨西哥部分地区发生大面积停电阅读原文

来自:腾讯网  2011-09-09 10:15 |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新华网洛杉矶9月8日电 (记者 郭爽)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亚利桑那州以及墨西哥部分地区8日下午发生大面积停电,约500万人受到影响。

  负责加州南部电力供应的圣迭戈天然气和电力公司在网上发表声明说,停电可能是由于亚利桑那州电力系统故障引起的,与恐怖袭击无关。持续高温天气导致用电量大可能对电力系统造成了不良影响。事故原因目前仍在调查中。

  该公司在推特网站上发布消息说,目前正在全力抢修,但次日才有可能全面恢复上述地区供电。该公司还提醒民众不要将便携发电机插在插座上,并应关闭冰箱冰柜门防止食物变质等。

  南加州爱迪生公司发言人戴维·桑对媒体说,亚利桑那州到加利福尼亚州一条高压线因故障跳闸导致南加州地区停电。停电导致位于南加州地区的圣奥诺弗雷核电厂的两个核反应堆自动关闭,没有对工作人员和公众造成安全问题。

  圣迭戈郡发言人迈克尔·沃克曼说,圣迭戈郡于当地时间15时40分开始大面积停电,导致交通瘫痪,大量商铺关门,几小时内情况仍无好转。该地区所有的学校次日都将因断电而停课。

  圣迭戈国际机场发言人丽贝卡·布卢姆菲尔德说,停电事故发生后,只有部分航班依赖机场后备电源起降,其他出港航班目前已全面停飞,机场无法为旅客提供食物和水。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亚利桑那州以及墨西哥部分地区8日下午发生大面积停电,约500万人受到影响。


-----------------------------------------------------------------
以上正文预览由 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finance.qq.com/a/20110909/004864.htm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加拿大多伦多市拟禁售鱼翅 华人业者称不切实际阅读原文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在法国著名导演雅克·贝汉、雅克·克鲁佐德执导的重量级纪录片《海洋》中有这样的片段:被切去背鳍、胸鳍、尾鳍的鲨鱼又被丢回了海里,伤口淌着血,无力游动,只能慢慢沉到海底。这样一个描述杀鱼取翅的画面,应该...... 全文↓

加拿大多伦多市拟禁售鱼翅 华人业者称不切实际阅读原文

来自:网易  2011-09-09 19:52 |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中广网北京9月9日消息(记者邢斯嘉)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在法国著名导演雅克·贝汉、雅克·克鲁佐德执导的重量级纪录片《海洋》中有这样的片段:被切去背鳍、胸鳍、尾鳍的鲨鱼又被丢回了海里,伤口淌着血,无力游动,只能慢慢沉到海底。 这样一个描述杀鱼取翅的画面,应该打动了很多人。

  也许是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电影中的场景在现实中的存在,就在今天,加拿大多伦多市议员将举办有关议题论证的听证会。其实,今年以来,北美地区都轮番准备对鱼翅Say No,禁翅立法也带来了外界诸多争议。

  


  割掉鱼翅后被扔进大海的鲨鱼,由于不能游动,鲨鱼无法活动氧气,所以虽然在水中,实际鲨鱼是一点点的窒息而死的。(编者注)

  据加拿大媒体报道,加拿大绿党倡议从城市渥太华开始,主导全国禁止贩卖和食用鱼翅的行动,随后多伦多市议员Glenn De Baeremaeker今年六月初提出倡议全面禁售鱼翅产品,尽管在市议会上遭到否决,但有关议员坚持在10月份的议会上再次提交有关鱼翅禁卖令的立法议案。

  按照要求,多伦多市执照及标准委员会当地时间9月9号举行听证。引发业界关注。预计多伦多华商会将代表经营鱼翅的华人海味和餐饮业主出席听证,并邀请国会议员詹嘉礼一同出席新闻发布会,呼吁联邦国会理性处理多伦多市政府有关禁翅动议与联邦政府容许捕鲨法规的抵触问题。

  只在多伦多禁止对经营者来说有失公平

  据悉,多伦多华商会已经收集过万名市民签名,反对禁止贩卖和食用鱼翅的动议。多伦多华商会会长张小惠说:华商会一直大力支持环保和生态平衡,只是反对多伦多市政府立法禁翅。因为如果联邦政府带头在全国禁止贩卖和食用鱼翅,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做法,如果只在多伦多,那么对经营者来说有失公平。

姚明在公益广告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编者注)

  事实上,类似的情况在美国加州等地也在上演。鱼翅禁卖议案5月份在众院通过,如果加州州长布朗签署法案,那么2013开始加州将再也吃不到鱼翅。

  法案在北美引发争议,支持方说,在美国有这么多东西可以吃,可以选择,为什么要杀鲨鱼,吃鱼翅。鲨鱼数量20年来持续减少,每年千万条鲨鱼死亡。割掉鱼翅再把鲨鱼放归海洋,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加州众议员方文忠:7300头鲨鱼每年遭到杀害,以这个比例在我们有生之年,鲨鱼将会绝迹了。

  对此张小惠质问:如果多伦多通过禁翅立法,加拿大的捕鲨业就会结束吗?捕鲨人士不是还需要贩卖鲨鱼的肉、骨、肝、脂肪来营生吗?

   华人老板们:这个禁令存在文化上的盲点

  一些反对捕鲨人士也认为,法案推行仍有漏洞,原因是在当地,除鱼翅以外,鲨鱼其他部位仍然可以在市场合法出售。不禁鲨肉禁鱼翅,唐人街华人老板们自然觉得很不公平:我觉得这个禁令存在文化上的盲点。

  所以反对方认为,法案有违文化传统,而且过分干涉人们饮食自由。消费者意见:这是中华文化,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希望它能保留。#

  支持者以不人道宰割鲨鱼鳍和保护濒临绝种鲨鱼为理由,反对者则认为禁食鱼翅抹杀华人传统饮食文化,是出于政治动机多于保护海洋生态。一些中餐馆连月来已关注事态发展,最坏的打算是不再售卖鱼翅羹。保护生态与商业利益之间,禁翅立法分量几分?

  监管地捕鲨与禁翅议案相互矛盾

  据了解,多伦多的中餐馆中,有超过50%的餐馆常年向客人出售鱼翅菜色,一旦立例禁翅,将对华人海味餐馆业收入造成一定损失。拥有多家高级酒楼的马松林表示,他几家食府日常鱼翅菜色消费约占全部营业收入总额的四成左右,禁翅对经营业界是一种打击。也有餐饮业人士认为,禁鱼翅后,难保黑市偷运入境,有的餐馆会暗地里向顾客提供,情况好比现在餐馆供应某些野味一样。

  就商业角度、生态平衡而言, 全球均有严格的法例禁止捕捉部分受保护的鲨鱼;每个国家也有法例规定捕获鲨鱼及鲨鳍的比例。比如在美国水域捕鲨取翅非法。不过,如果在国际水域取翅,美国方面法律无可奈何。出于这样的原因,加州从鱼翅市场入手,打击鱼翅交易。而在加拿大,渔业部规定,渔民只可保留4呎以上的鲨鱼,并必须完整无缺运返港口经官员检查,确保合乎法例规定之后,渔民才可以将鲨鱼搬上岸屠宰及取鳍。而眼下人们想不通的,或许并不在商业或生态本身,而是加拿大现有的允许有监管地捕鲨与禁翅议案之间的自相矛盾……

 




-----------------------------------------------------------------
以上正文预览由 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news.163.com/11/0909/20/7DHLT3NG00014JB5.html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热带风暴“李”引发洪水 美东海岸13万人疏散阅读原文

8日,由热带风暴“李”带来的暴雨在美国东部地区引发洪水,致使宾夕法尼亚、纽约以及马里兰州的13万人被迫疏散。被疏散的人群中有65000人来自宾州东北部城市威尔克斯—巴里,另有35000人来自周边的县。这些人受到州内萨斯奎哈纳河不断升高的...... 全文↓

热带风暴“李”引发洪水 美东海岸13万人疏散阅读原文

来自:腾讯网  2011-09-09 11:06 |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威尔克斯—巴里市市民正在监视萨斯奎哈纳河的水位。


  据外电报道,8日,由热带风暴“李”带来的暴雨在美国东部地区引发洪水,致使宾夕法尼亚、纽约以及马里兰州的13万人被迫疏散。

  被疏散的人群中有65000人来自宾州东北部城市威尔克斯—巴里,另有35000人来自周边的县。这些人受到州内萨斯奎哈纳河不断升高的水位的威胁。州内至少已有3人死于洪水。

  美国东海岸从弗吉尼亚到马萨诸塞州的居民均收到了洪水警告。当地铁路和高速公路已被关闭。

  萨斯奎哈纳河水位预计将在当地时间8日晚间升至40.7英尺(约12.4米)。威尔克斯—巴里市的堤坝能够拦阻的水位为41英尺(约12.5米)。当局已下令沿河城市在晚8点后实行宵禁。

  与宾夕法尼亚州接壤的宾汉姆顿和纽约有2万居民被命令撤离。纽约州内还有多座城市的居民被疏散。此外,马里兰州也有超过11000人被迫疏散。


-----------------------------------------------------------------
以上正文预览由 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finance.qq.com/a/20110909/004403.htm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美国纽约全城排查车辆防袭击阅读原文

美国纽约警察9日在时报广场、火车站、巴士总站以及通往纽约市的主要桥梁、隧道等交通枢纽对汽车进行全面排查,严格的安检措施造成几个主要交通枢纽堵塞。纽约州州长科莫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说:“我已经向国民自卫队、大都会捷运局、港务局下达命令,在纽约市...... 全文↓

美国纽约全城排查车辆防袭击阅读原文

来自:腾讯网  2011-09-10 04:26 |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新华网纽约9月9日电 (报道员李大玖)美国纽约警察9日在时报广场、火车站、巴士总站以及通往纽约市的主要桥梁、隧道等交通枢纽对汽车进行全面排查,严格的安检措施造成几个主要交通枢纽堵塞。

  纽约州州长科莫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说:“我已经向国民自卫队、大都会捷运局、港务局下达命令,在纽约市关键的基础设施附近部署更多警力,包括世贸遗址、宾州车站、大中央车站、桥梁隧道,以确保安全。”

  在时报广场,警察用警车堵住了进入广场主要街道,对进入广场的车辆进行检查,并禁止卡车进入广场。纽约市的主要交通枢纽和一些著名景点附近都能看到警力显著增加,警察随时拖走马路上违章停车的车辆。

  卡车司机丹尼尔·哈丁在时报广场附近说,他已经两次被要求停车接受检查,三次被要求绕道了。而30多岁的女子莉莎·伯恩斯说,她从乔治·华盛顿桥开车到曼哈顿,在收费站之前被警察拦住要求检查,到了时报广场又遇到一次检查。

  美国白宫8日晚间发布消息称,最近从巴基斯坦部族地区获得一项“可靠但未经证实的”情报称,有3人在8月进入美国,计划利用汽车炸弹于“9·11”十周年前后在纽约或华盛顿发动袭击。美国白宫发言人杰伊·卡尼说,美方当前已处于高度戒备状态,正在采取所有必要措施防范“9·11”十周年前后可能发生的袭击。


-----------------------------------------------------------------
以上正文预览由 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finance.qq.com/a/20110910/000529.htm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利反对派攻入拜尼沃利德与卡扎菲部队展开巷战阅读原文

据美联社消息,利比亚反对派“全国过渡委员会”一名高级官员9号在拜尼沃利德以西70公里的一处检查站表示,对拜尼沃利德实施围城的反对派武装已经从东、南等方向攻入城内,并在距离市中心大概一公里的地方同卡扎菲部队发生交战。至少有3名...... 全文↓

利反对派攻入拜尼沃利德与卡扎菲部队展开巷战阅读原文

来自:腾讯网  2011-09-10 06:48 |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中新网9月10日电 据外电报道,对拜尼沃利德实施围城的利比亚反对派武装9日突然攻入城内,并与城内的卡扎菲部队展开巷战。

  据美联社消息,利比亚反对派“全国过渡委员会”一名高级官员9号在拜尼沃利德以西70公里的一处检查站表示,对拜尼沃利德实施围城的反对派武装已经从东、南等方向攻入城内,并在距离市中心大概一公里的地方同卡扎菲部队发生交战。至少有3名卡扎菲支持者被打死,4人受伤,7人被捕,而反对派方面则有1人死亡,4人受伤。

  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此前宣布的攻城最后期限是10号,但围城的反对派提前一天发动了攻城战。对此,反对派解释说,这是由拜尼沃利德城内的卡扎菲部队率先挑衅引起的。当天,城内的卡扎菲部队向城内的反对派发射了火箭弹,再加上反对派部队担心城内平民的安全,因此决定提前攻城,事实上,并未接到全国过度委员会的命令。据反对派介绍,城内大约有600名效忠卡扎菲的武装人员。

  另据路透社消息,利比亚反对派军事发言人艾哈迈德?巴尼9号通过电话向媒体透露,位于拜尼沃利德东南侧的卡扎菲家乡苏尔特当天也发生交火。巴尼说,苏尔特城内的支持者向城外的反对派武装发射火箭弹,反对派被迫还击,至少有一名反对派武装人员被打死。

  8日,利比亚反对派“全国过渡委员会”武装高官宣称,控制通往苏尔特的战略要地“红山谷”,当地距离苏尔特以东约60公里,是效忠卡扎菲军队防守的主要地区之一。9日,效忠卡扎菲军队已向当地发起了反攻,发射火箭弹,意欲夺回失地。

  利比亚“国家过渡委员会”执行局主席吉卜里勒曾表示,希望通过谈判劝降驻守在苏尔特、拜尼沃利德、塞卜哈等地的卡扎菲军队,和平占领这些地方,但如果遭到攻击,反对派武装也会开火回作战。

  巴尼表示,交火事件证明双方的停火谈判已经破裂。


-----------------------------------------------------------------
以上正文预览由 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news.qq.com/a/20110910/000226.htm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埃及再次爆发大规模示威活动要求加快改革阅读原文

埃及首都开罗等一些主要城市9日再次爆发大规模示威活动,示威者要求政府加快改革步伐,要求军方确立移交权力的时间表。新华社记者在开罗市中心的解放广场看到,9日午后,数万名示威者聚集在广场,他们用路障将广场周边道路封锁,广场附近的内政部...... 全文↓

埃及再次爆发大规模示威活动要求加快改革阅读原文

来自:腾讯网  2011-09-10 00:22 |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新华网开罗9月9日电 (记者 李来房 毕晓洋)埃及首都开罗等一些主要城市9日再次爆发大规模示威活动,示威者要求政府加快改革步伐,要求军方确立移交权力的时间表。

  新华社记者在开罗市中心的解放广场看到,9日午后,数万名示威者聚集在广场,他们用路障将广场周边道路封锁,广场附近的内政部大楼前有大批警察守卫,此前一直在解放广场值守的军警已经撤离。

  示威者打出“自由、公正”的横幅,主要诉求与以往抗议大致相同,包括确立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向民选政府移交权力的时间表、停止军事法庭审判平民、修改议会选举法、清除现政府公共部门的前政权官员、释放拘押的抗议者、总检察长和内政部长辞职等。

  这是8月底穆斯林斋月结束以来埃及最大规模抗议活动。埃及第二大城市亚历山大和东部的苏伊士省等地也举行了抗议活动。一些示威者试图向苏伊士省政府大楼行进,遭到军警阻拦,双方发生冲突。

  此次抗议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包括“革命青年联盟”和“四月六日青年运动”等20多个世俗团体和政党。埃及目前最大的政治力量穆斯林兄弟会、萨拉菲派穆斯林和新华夫脱党等此前宣布抵制此次示威。反对抗议的人士认为,民众大部分诉求已经得到满足,应该给政府时间保证过渡顺利进行,恢复正常社会秩序。

  埃及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7日发表声明,表示允许和平游行,但将果断应对任何制造混乱、袭击军事或重要设施的企图。

  2月11日,执政近30年的穆巴拉克因抗议活动被迫辞去埃及总统职务,把权力移交给军方,议会两院随后解散。埃及军方7月批准议会选举法,确定议会选举投票将在10月或11月举行,并表示将保证选举自由和透明,尽快移交权力。


-----------------------------------------------------------------
以上正文预览由 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news.qq.com/a/20110910/000013.htm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日本金星探测器可能无法进入预定轨道阅读原文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9日说,由于日前“晓”号金星探测器主发动机的喷射试验并未获得预想的推力,“晓”号很可能无法进入环绕金星的预定轨道。2010年5月21日,日本H2A火箭运载该国首个金星探测器“晓”号在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升空。日本宇宙航空...... 全文↓

日本金星探测器可能无法进入预定轨道阅读原文

来自:新浪网  2011-09-09 23:59 |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新华网东京9月9日电(记者蓝建中)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9日说,由于日前“晓”号金星探测器主发动机的喷射试验并未获得预想的推力,“晓”号很可能无法进入环绕金星的预定轨道。

  2010年5月21日,日本H2A火箭运载该国首个金星探测器“晓”号在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升空。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于同年12月8日宣布,在轨道调整过程中,由于“晓”号的反向喷射装置出现故障,导致它“遥望金星,匆匆走过”。

  此后,研究人员曾利用备用零件在地面进行试验,推测“晓”号探测器的主发动机推力,以期在4年后再次让其进入环绕金星的预定轨道。本月7日,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发出指令,对“晓”号探测器的主发动机进行约2秒的喷射试验。日本专家曾预计,该发动机产生的推力应相当于其原有水平的60%至70%,但最终获得的推力只相当于预测水平的八分之一。凭借这样的推力,很难按计划将“晓”号送入适合观测金星气象活动的轨道。

  目前,日本航天专家已修改了预计本月14日进行的第二次“晓”号主发动机喷射试验的内容,准备加紧评估其主发动机的现状。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指出,虽然利用“晓”号探测器上控制飞行姿势的小发动机也有可能将其送入环绕金星的轨道,但将该探测器送入最初预定轨道的可能性已经很低。


-----------------------------------------------------------------
以上正文预览由 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news.sina.com.cn/w/2011-09-10/000323134692.shtml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查看更多国际新闻#hot_search a{color:#4e5d80;text-decoration:none;}#hot_search a:link{color:#4e5d80;text-decoration:none;}#hot_search a:hover{color:#4e5d80;text-decoration:underline;}#oth_con{width:750px;font-family:Arial;margin-bottom:15px;font-size:14px;overflow:hidden;zoom:1;}#oth_con h3{margin:0;line-height:40px;font-weight:normal;font-size:14px;color:#afafaf;}#oth_con img{width:95px;height:130px;border:0;}#oth_con dl{padding:0;margin:0;}#oth_con dt{margin-right:10px;float:left;}#oth_con dd{width:245px;padding:0;margin:0;float:left;}#oth_con dd ul{padding:0;margin:0;line-height:26px;}#oth_con dd li{background:url('http://cache.soso.com/img/news/rss_news.gif') -256px 5px no-repeat;width:235px;padding-left:10px;list-style:none;overflow:hidden;white-space:nowrap;}#oth_con dd li a{color:#215098;text-decoration:none;}#oth_con dd li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oth_con dd li a.red{color:#c03;}#oth_con .oth_conL{width:375px;float:left;}#oth_con .oth_conR{width:375px;float:right;}#s_search{width:750px;padding:5px 0;clear:both;overflow:hidden;text-align:left;font-size:14px;}#s_search img{border:0;}#s_logo{height:47px;padding:0px 8px 0 0;float:left;}#s_search_form{float:left;padding-top:8px;}.search_input{width:348px;height:22px;padding:4px 0 0 2px;margin-right:5px;border:1px solid #69c;font-size:16px;font-family:Arial;}.search_button{width:70px;height:29px;line-height:25px;margin-right:1px;font-size:14px;cursor:pointer;}#s_feeds{width:100px;float:left;padding:15px 0 0 1px;}#s_feeds li{float:left;background:none;padding:0;border:none;}#s_feeds a{margin:0 6px;}.text{clear:both;line-height:24px;}#soso_qmail_tips_0702{ width:708px; border:1px solid #E0E0D0; background-color:#FBF6DD; padding:10px 15px;}#soso_qmail_tips_0702_h1{ font-size:14px; padding:0; margin:0; font-weight:bold;}#soso_qmail_tips_0702 span{ font-size:12px; font-weight:normal; padding:0 10px; }#soso_qmail_tips_0702_content{line-height:20px; font-size:13px; color:#494949; margin:5px 0 0 0;}【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回顾» 1996年9月10日,《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诞生。9月10日,联合国大会第50届会议以158票赞成、3票反对、5票弃权通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