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碧桂园西苑站:要上大学了,我有些无所适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34:57
         对于收到大学《入学通知书》的学子而言,要想顺利适应大学生活,就要提前做好准备。不然,一旦离开家乡、离开中学校园、离开舒适的家庭生活,从倍受呵护的掌上明珠,变成高素质、高知识层次群体中的普通一员难免茫然失措,无所适从。

  近日,一个自称“小愁”的男生借助“帮帮我”短信平台求助。

  昨天,我收到武汉寄来的录取通知书。虽不是梦寐以求,也算是期待之中。当初,只有一个愿望,锁定“985”工程大学,哪怕进不了北京、留不了天津,也要“物”尽其用,“分”有所值。绝不“掉价儿”。

  如今《通知书》到了,进入开学“倒计时”,一想到真要离开美丽的滨海城市,投身“火炉”,却又万般不舍,心里酸溜溜的,再也潇洒不起来了!

  专家观点

  做好开学前的四点准备

  “小愁”的心情可以理解。城市中长大的孩子,都有较深的恋家情结,他们过惯了处处靠父母打理、事事由父母包办的生活。尽管填报外地院校貌似“自愿”,但并没有从心理上做好独自面对生活的准备。

  再有,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社会区域,容易产生内聚力,即认为自己居住的地方才是最好的,从而产生排外心理。这不仅是一种偏见,而且是认识狭隘和生活闭塞的表现。其实,“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只要能在适应校园环境、调整人际关系、提高生活能力、有效管理时间等方面加以规划,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就能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

  第一,由家庭到学校,生活环境要适应。

  从某种角度说,参加高考的孩子在进入大学之前,均生活在一个没有干扰、没有批评,只有鼓励、倍受呵护的“无菌”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呆久了,会以一种“雾化”眼光看世界,以为生活很简单,成功并不难,愿望可实现。“雾化”的感觉(或者叫错觉),容易使人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而一旦以“自我为中心”的话,就会苛求他人,抱怨环境。如不及时走出“雾化”地带,则无法适应大学生活,难以进入学习状态。

  第二,由“唯一”到“之一”,身段需调整。

  每一个走进大学的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里的中心人物,但在强手如林的集体中,都难以成为中心人物,不仅如此,有些人还将面临名次下降的现实,如不正确看待,容易让人感到沮丧。若想融入集体,既要接受现实,还要善于发现他人长处,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他人“强悍”,在学业上不要苛求自己超过他人。只有这样,才能降低由“唯一”到“之一”造成的心理落差,与同学和室友和睦相处,感受大学生活乐趣。

  第三,由依赖到独立,生活能力要提高。

  曾经有许多像“小愁”一样的新生怀着对大学校园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离开家门。然而,一旦离开父母,才知道竟有那么多的生活琐事需要打理。诸如洗衣、打饭、管理生活用品、预算生活支出等等。每天忙来忙去,还常常丢三落四,顾此失彼,陷入重重包围之中。由此可见,“大一”新生,不仅要利用黄金时间认真读书,还应改变角色单一状态,提高生活能力。

  第四,合理分配时间,不被杂事牵绊。

  建议可以根据时间“四象限”管理法,将日常学习和相关事情进行排序,以便分清轻重缓急,加以取舍。所谓时间“四象限”法是美国管理学家科维先生提出的一个时间管理概念,他把一个人所要从事的工作按照“紧急”和“重要”两个不同梯度进行划分,由此分为四个“象限”,依次为○1既紧急又重要,○2不紧急但很重要,○3紧急但不重要,○4既不紧急也不重要。鉴于每个人的情况不同,“紧急”与“重要”的内容也有所区别。

  一般情况下,可将生病就医、近期重要考试(或者没有补救机会的考试)、排除手机或电脑故障、处理突发事件等,纳入既“紧急”又“重要”之列。一旦出现即刻解决,不要拖拉,不然的话,就会留下遗憾,甚至没有补救余地。

  其次,应将课业学习、建立人际关系、锻炼身体、阅读老师指定专业书目、料理宿舍、洗衣服等任务列为“不紧急”但“重要”之范围。这是“四象限”理论的重点,也是时间管理的难点。科维先生提醒人们要把充沛的精力和时间投放在眼下看起来好像“不急”,但实际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事情上。比如:课业学习看似不急,但却是一个学生未来立足社会、占据职场的重要资本,只有趁在校期间将专业基础夯实,日后才有可能将各种与之相关的知识有机连接,融会贯通,为自己赢得更大发展空间。假如平时不努力,只等考期逼近,临阵磨刀,即使侥幸过关,但凭借一把只“光”不“快”之钝刀,能在职场拼杀中发挥作用吗?若是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记住了几个术语、几个条目,岂能成为嫁接新知识的主干?

  再次,对于“紧急”但不“重要”的事,诸如观看比赛、同乡聚会、迎来送往、社团活动(必须履行职责的任务除外),需要分辨轻重缓急,敢于说“不”。一个人学会选择,才能掌握时间。当然,这不意味着让你与周围的人绝缘,如果认为有必要去做的话,也应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切忌有求必应,来者不拒。大学期间(一般在17至24岁之间)正值一个人智力发展的顶峰期,若能将宝贵精力用在学习上,那么,相对于你的人生而言可谓事半功倍。

  第四,对于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尽量不做,或者按照时间表去做。比如:每次上网前,事先想好搜集哪些信息、浏览哪个网站、用多少时间完成作业、更新博客、为QQ群留言等,根据工作量预设时间表,时间一到即刻停止(完成作业除外),只有能够自我约束,才能留住时间。

  希望即将离开父母、走进校园的新生朋友们,充分利用开学前的这段看似闲散,实则宝贵的时间学习理财常识、收拾房间、打理行装,建立自我管理意识,看一些与个人专业相关书籍,一旦有了前期准备,定能不枉千里求学之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