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大师课陈果唱的歌:主题凝练?语言考究——读郭冬报告文学《难回故里》有感……王敬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3:55:10

主题凝练 语言考究

——读郭冬报告文学《难回故里》有感

王敬东

    近读《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1年5月号郭冬的报告文学《难回故里——一个台湾老兵的故事》,认为是难得一见的报告文学佳作。《难回故里》讲述的是一个令人心酸心碎的寻亲故事。一位思念大陆亲人的台湾老兵,以半个世纪的时间,不懈地来大陆寻找自己的家,然而,遗憾的是最终没有找到归宿。一个人的传奇包含着一群人的辛酸与泪水,从而揭露了社会的弊端和人性的痼疾。

    笔者认为《难回故里》有三个鲜明的艺术特色:

    首先是主题凝练。作者自2005年春开始写本文,原名是《团圆》,但始终觉得所写内容仅仅是一个故事,一个老兵渴望亲情的故事。这不是作者所想要的,她不希望温习一个悲凉的故事,而希望将人物的命运放在历史里,使这个故事具有历史的回声。于是,修改。就像作者从事学科科研那样,查阅了很多史料,把这些内容作为人物的背景来写,使人物厚重起来。2006年春节完成第二稿后,放了两三个月,再看时,就有了距离,感觉像看一篇陌生的稿件那样,觉得内容松懈。于是,再修改,再沉淀……

    作者在高校教书,文学评论是其立身之本,她所写的一篇评论《转型期市民文学形象反思》中,提到过改造国民性问题。不经意间,这些理论研究成果对她的创作起了作用。2010年再看《团圆》时,作者一下找到了构思的角度,舅舅为什么“难回故里”?作者后来在小序中写道:“当舅舅在台北荣总医院辞世时,我清楚,夺走舅舅生命的,剥夺他回家意愿的,不仅仅是病魔,甚至不仅仅是众所周知的两岸局势”,是什么呢?是淤积在中国大陆和台湾两地的国民劣根性。我们的国家,尽管经历过高昂“人”的解放旗帜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大陆经历过“文革”后“发现人,研究人”的新时期阶段,然而,中国两地民众,特别是教育层次较低的群体,还是难以蜕净封建母体遗传下来的封建基因,常常呈现出双重人格。因此,身陷国民劣根性包围的舅舅,想回老家回不去,想留在北京有人阻挠,即使在台湾也受到包围,最后竟被大陆追赶到台湾的女子堵截在台湾。2010年10月完成三稿后,作者知道这个构思是她想要的了。真是“吟安一个字,掐断数根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作者长思久考的写作态度与古代诗人贾岛、孟郊的苦吟精神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精于构思的作者,经过修改沉淀、否定之否定,凝练出“难回故里”的主题。她将自家(舅舅)的一件小事,一个台湾普通退伍老兵的寻亲经历,以小见大,针砭现实,让我们读到了成千上万台湾老兵“难回故里”的辛酸史,读到了当时台湾社会和政局的冷酷,读到了大陆故乡亲情的冷漠,读到了根除国民劣根性的不易……

    其次是行文颇讲章法。作者舅舅的故事本身就有很强的传奇性,她在文中试图将这些故事编排成所能够达到的最佳组合。有了上面的立意和构思以后,材料的组织就有了依据,作者采用了小说的写法来写,一个波澜一个波澜地设置多个情节,将悬念放在每一情节之后,一个矛盾一个矛盾地向上推,直到把人物的命运推到绝境。写作过程中,作者注意采用空间转换、大度跳跃、意识流、蒙太奇等多种手法,将舅舅的故事写得千回百转,风生水起,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再次是语言考究。作者的语言功力源于长期的磨砺。由于作者喜欢朗诵,多年来,所写的任何作品,都习惯读着写,写后读,边读边改,这样,不仅能够挤压掉文字中的水分,而且可以避免“一顺边”的句子出现。作者还注意学习郭沫若先生提倡的语言的音韵节奏,要求自己的表达富于音乐感、节奏感。平常写任何形式的东西,作者都注意构思和语感的衔接,总要先读昨天写的东西,读出声音来,看用词是否响亮、是否流畅等等。据说编辑们编发此稿时未作任何增删,对作者干净考究的文字功力很是赞赏。

    作者发表过数百万字的作品,且多次获奖,可见有较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功力,相信今后会奉献给读者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作者王敬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资深编辑)

 

责任编辑   张颐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