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钧太极刀音乐下载:“十年陈股香之一”——上海金陵》(2001年04月03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3:44:17
在今年公布的近十年来沪市成长性最高的10支股票中,上海金陵以超过22倍的回报率排名第三,它也是这十支股票中唯一一支自上市以来没有过一次涨停记录的股票。有人曾经编了一句顺口溜来描述上海金陵:“没有暴涨,只有长涨,猛然回首,羊儿变象”。这支股票造就了一大批百万富翁,上海某国企的办公室主任应福康就是其中的一个。
"我们说,买了股票就是买未来。买股票上海人就叫买董事长”, 应福康在1992年买入上海金陵股票5千股,通过配送和转配股,到2001年已增持到近12万股,回报率达2230%。作为上海金陵的老股东,在上海华夏证券举行的一次股东座谈会上, 应福康侃侃而谈:“上海金陵1992年上市,我是第一批上海金陵的股东,作为我呢,是一个长线投资上海金陵的人,我看好上海金陵。”
在公众场合,他总是忘不了向投资者宣传长线投资理念。他说,如果说中国证券市场十年利好由无数绩优公司与获利的投资者的命运组成,那么,他与上海金陵的故事算是其中的一部分。应福康告诉记者:“我和的上海金陵关系已经有八年多了,在我的脑海里,这是抹不去的一段资本运作的情结。”
应福康与上海金陵的不解之缘开始于1992年,当时上海金陵、原水股份等五只股票上市,应福康通过认购证摇签,中了2000股上海金陵股票,对上海金陵一无所知的应福康就这样成了上海金陵的股东。
应福康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买的时候我就想到上海金陵看一看去,后来我去看了,当时在浦东,他们也是个大集体企业。一看,也只不过如此。“当时上海金陵是一个以生产电视机的调谐器为主的厂家,净利润仅700多万元,净资产1亿元,在上海名不见经传。因此,应福康考察回去之后,就将3000股上海金陵股票全卖了。应福康想起当时的决定:“不管369 ,抛 ,拿了钱就走,不管 ,后来买了手机。”
就在卖了上海金陵股票不久,应福康偶然在报纸上发现,上海金陵公司原来是国内生产电视调谐器的龙头老大,调谐器的销售供不应求,而当时彩电生产销售也是十分兴旺。这时,应福康感到上海金陵的业绩肯定会不错,应长期持有。于是,他倾其所有,以每股10元的价格,买进了5000股上海金陵,再次成为上海金陵的股东。
然而,仅过了几个月,上海的媒体开始纷纷报道,上海金陵将放弃生产调谐器,全面转向电子元器件生产的高新技术领域。应福康急了,他想不通上海金陵为什么要丢掉怀中的金娃娃,而去另觅生路?在一天的时间里,他连续好几次去上海金陵打探情况。应福康接着说:“他们办公室的同志就说了,你不是来了好几次了吗,怎么又来了,我说我怎么能不来,我是你们的大股东,我自以为是大股东,实际上我当时数量,也不是很大,但是毕竟是钱嘛,所以我说我是回家,他们都笑了,结果 ,他们的董事长佘宝庆正好走过 ,他说:'这位投资者你贵姓?’我说'我姓应,叫应福康’,'应先生你好,你好’。人家告诉我这是佘宝庆,是董事长,我说我能不能和你谈一谈,他当时就和我谈了。”
应福康所说的余宝庆,现在仍是上海金陵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在上海企业界以目光敏锐,经营稳健而知名。上海金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佘宝庆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时说:“公司当时90%以上的利润,90%的以上的人员,90%以上的销售,都是跟一个调谐器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说命系一器。而且这个调谐器又是跟彩电行业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尽管当时的利润很好,销售量也很大,但是大家感到这是风险非常大的一个产业结构,所以决定退出,花了2到3年的时间全部退出。”
用余宝庆的话来说,上海金陵当时是在市场的舞台上,掌声最热烈的时候谢幕的。激流勇退的上海金陵,此后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迅速组建起了以“金陵”命名的房地产、出租汽车、运输广告、旅游、贸易等七个全资子公司。1995年,上海金陵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了2亿多元,比1992年增长了3倍,净利润2900多万元,比1992年增长了近4倍,净资产达2亿多元,翻了一番。
佘宝庆对当时的决定感到满意,说:“现在看来,这个决策至少目前看来还是比较切合金陵这样一个实际情况的,也是带来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当时与余宝庆有过一次交谈的应福康,从那以后,安心做起了上海金陵的股东。到1995年,上海金陵的业绩成倍增长时,通过送配和转配股,应福康的股票也由最初的5000股增持到了24000股,按1995年7月31日股价计算,应福康当时投入的5万元,已变成了36万元。
应福康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对上海金陵来说,我的评价就是,好得不能再好了,赚大钱了。作为我来说是获利丰厚,一直拉阳线,资金拉阳线。所以买了(股票)以后要长期持有。”
就在应福康对上海金陵赞不绝口的时候,1996年,上海金陵开始了大规模的资产经营,仅用3亿多元人民币,就先后收购兼并了上海微型电机厂等10家国有、集体企业,收购了上海阿尔卑斯电子有限公司等6家中外合资企业50%以上的股权,全面向电子网络、计算机领域进军。应福康安下去的心又悬了起来,这些收购的企业行不行,会不会影响上海金陵的发展?那段时间,应福康只要听说上海金陵收购了什么厂,他就风风火火地跑去看,以至于上海金陵上上下下的人都认识了他。“从门房到高层的领导,以及到一般的员工对我都说,应老师来了,老应来了,所以我真的是到娘家的那种感觉。”应福康说起这件事情就想乐。
回娘家的感觉虽然好,但应福康正是感到疑惑,金陵收购这样的企业,准备怎样让它们盈利,上海金陵的董事长余宝庆的一席话让他释然了。佘宝庆说:“我们对自己企业的定位,就是要把它的产业全部更换成高新技术 。比如我们讲的网络工程,网络产品这样一个领域,还有智能电表这样一个领域。”
在收购兼并企业时,上海金陵玩了一个绝招,那就是引进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对于亏损的企业在一年内不能扭亏,就勒令其从上海金陵股份有限公司的行列里退出。上海金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佘宝庆介绍说:“对亏损的企业,我们坚决地把它处置掉,或者转让掉,或者重组,或者关闭,或者停止营业,就是亏损的企业,如果解决不了它的亏损问题,那就解决这个亏损企业。”
由此,平均每年有一家子公司从上海金陵股份公司退出。这样也使上海金陵公司打了一场漂亮的收购兼并战。到目前为止,收购兼并十几家企业,平均投资回报率都在30%以上。从而使上海金陵成为了一家高成长性的公司。据有关部门统计,在1990年到2000年上海上市公司的十大牛股中,上海金陵以总股本扩张迅速,但主营业务收入每股收益和净利润同步增长的骄人业绩,名列第三。
应福康说:“金陵它在近八、九年,一直是处于一种上升通道,就像它的标记一样的,我说的是什么呢,这个标记就是W底,你看,啊 ,W底。”
几天前,上海金陵公布2000年度年报,每股收益达0.51元,这又让应福康感到十分高兴。像往常过节一样,他拿出了上海金陵公司送给他的果盘,准备庆贺一翻。他说上海金陵已经长大了:主营收入由1992年的7000多万元,上升到8亿多元,净利润由700多万元上升到2亿多元,净资产由1亿多元增长到近10个亿。伴随着上海金陵的成长,他也得到了十分丰厚的回报,当年投资的5万元,按目前每股18元计算,已变成了210多万元。对“长线是金”这句话理解十分深刻的应福康,由此为金陵,也为广大的投资者写了一首诗:股市从来有牛熊,问我哪得乐无穷。管它东南西北风,咬定金陵不放松。
从表面看,应福康的致富似乎仅仅是因为运气好,如果他当初选错了股票,也可能会血本无归。但是,应福康告诉记者,虽然不是每一只股票都能做长线投资,但是有丰厚回报的股票总会具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征:比如主营业务与净利润同步增长;总股本规模扩张迅速,但每股收益稀释并不明显;把发展主业作为获得增长的根本动力,而不去盲目跟随市场热点等等。一旦挖掘出了这样的股票,剩下的,就是要用情专一,放长线才能钓大鱼。(《经济半小时》记者 曾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