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束和百雀羚哪个好:关于2011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各个医院都相应做出什么反应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57:42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定.(草案)

一、基本原则:
目前规范指导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文件及依据有三个,即卫生部下发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04)、《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2009年3月)、《中国国家处方集》。根据卫生部和地方各级医药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要求临床各专业使用抗菌药物必须遵循上述三个文件的指导原则,并且各科室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制定各自的“抗菌药物使用细则”。
各临床科室的全体医师,要认真学习三个文件,在日常使用抗菌药物时,严格按照文件规定的原则和制定的“菌药物使用细则”选择使用抗菌药物。

【管理措施】科室没有制定抗菌药物使用细则的,扣除该科室当月全部绩效工资的n%,直至制定出该细则为止。

二、抗菌药物的分级使用管理:
1、非限制使用的抗菌药物:一般对轻度与局部感染患者应首先选用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临床医师可根据诊断和患者病情开具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处方。
2、限制使用的抗菌药物: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或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敏感时,可选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患者需要应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经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签名。
3、特殊使用特殊使用的抗菌药物:患者病情需要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经抗感染或有关专家会诊同意,处方需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签名。

【管理措施】有越级是使用抗菌药物的,每查处一次,扣除当事人所用药品金额的n倍,扣除科室所用药品金额的n倍。

三、使用抗菌药物时对病历书写的要求:
在决定给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时,病历中针对抗菌药物的使用应该包括下述7项描述内容:
1、体征: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描述(症状、体征、各项辅助检查等);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理由依据及必要性的描述。
2、病原体:对病原体的判定(经验性的判定、细菌培养结果的判定);
3、选药:选择某种抗菌药物的依据分析(经验性选择的依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的适应性等);
4、用药记录: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在72小时后,必须有用药效果观察分析;抗菌药物使用一周时,必须有用药小结。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超过48小时的,应有分析说明。
5、结论:抗菌药物停药时,要有小结;抗菌药物更换品种时,要有相应的分析描述。
6、二联:抗菌药物使用二联时,要有分析描述,要有充分的理由。
7、三联:抗菌药物使用三联时,要有病例讨论记录或会诊记录,要有充分的理由。

【管理措施】每查出一份不符合要求的病历,扣除当事人******,扣除该科室******


四、要积极遵循抗菌药物的序贯式治疗和降阶梯治疗的原则:
对于严重感染或者需要相对较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应该积极遵循抗菌药物的序贯式治疗和降阶梯治疗的原则,要充分认识两个原则的意义。
1、序贯式治疗指开始时先用注射剂,病情改善后再改用口服剂。
2、降阶梯治疗指开始时使用广谱抗生素,以覆盖所有可能的致病菌,随后根据微生物学检查结果调整使用更有针对性的抗生素(一般就是窄谱品种)。

【管理措施】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没有体现出上述治疗原则的,每查出一例,扣除当事人******,扣除该科室******

五、细菌药敏试验送检率的要求:
1、非手术科室细菌药敏试验送检率不低于使用抗菌药物患者总数的30%。
2、院内感染的患者,在非手术科室,细菌药敏试验送检率不低于50%;在手术科室出现切口感染者,细菌药敏试验送检率不低于80%。

【管理措施】送检率不达标的,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扣除该科室******

六、抗菌药物使用率的要求:
1、在非手术科室,治疗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应不高于60%。
2、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费用,抗菌药物的费用,不得高于该科室用药总费用的X%。

【管理措施】1、达不到管理目标的,每升高一个百分点,扣除该科室******
2、查出有故意滥用抗菌药物的,扣除当事人******,扣除该科室******

七、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
要进一步加强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严格掌握临床应用指征,控制临床应用品种数量。
1、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经验性治疗可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
2、其他感染性疾病治疗,要参照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或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选用该类药物。
3、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4、对已有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要慎重遴选,使用中密切关注安全性问题。

【管理措施】有违反该规定的,每查出一例,扣除当事人所用药品金额的n倍,扣除该科室所用药品金额的n倍。

八、抗菌药物术后预防性应用的具体规定:
要严格控制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
要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有关规定,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改变过度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的状况。对具有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的,参照《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见附件)选用抗菌药物。也可以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在有充分的依据情况下,合理使用其他抗菌药物。
Ⅰ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确需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用药起始与持续时间。给药方法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对手术前已形成感染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应按治疗性应用而定。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超过48小时者,应在病历中有相应的分析说明记录。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手术名称 抗菌药物选择
颅脑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 第一代头孢菌素
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 第一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
乳腺手术 第一代头孢菌素
周围血管外科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腹外疝手术 第一代头孢菌素
胃十二指肠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阑尾手术 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
结、直肠手术 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
肝胆系统手术 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
胸外科手术(食管、肺)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心脏大血管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泌尿外科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
一般骨科手术 第一代头孢菌素
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关节置换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妇科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涉及阴道时可加用甲硝唑
剖宫产 第一代头孢菌素(结扎脐带后给药)
注:1. 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第一代头孢如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第二代头孢如头孢呋辛。
2. 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 1-2g;头孢拉定 1-2g;头孢呋辛 1.5g;头孢曲松 1-2g;甲硝唑 0.5g。
3. 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使用。
4.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也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

【管理措施】违反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规定的,每查出一例,扣除当事人所用药品金额的n倍,扣除该科室所用药品金额的n倍。

八、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督检查.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常规监督检查每月一次,出现一项不符合本规定的问题,做出相应处罚。
2、每季度统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排序,包括抗菌药物用量前十名排序、医生处方和医嘱抗菌药物前十名排序等,进行全院公示,同时分析原因。对于排序前三名的药品视具体情况给与淘汰、暂停、限量等处理;对于前三名的医师抽查分析病历,评估用药的合理性等。
3、主管院长、职能科室随机查房、查处方、查药品账目时发现问题的,根据情节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