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式有帽檐的帽子钩法:命理風水堂--陰宅風水/擇墳/陰陽風水 陰宅風水 墳墓風水/地理風水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18:34
陰陽宅風水理論基礎知識3
主題詞:陰陽宅風水 五行 八卦 風水之龍脈 風水之龍法
陰陽宅風水之五行

   五行學說,最早見於《尚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愛稼穡。”五行之間相生相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見圖,圓圈線表示相生。五角線表示相剋。五行學說具有樸素的唯物辯證法思想,它貫穿於我國古代思維現象的各個領域。
  風水術認為,相地奧妙,盡在五行之中。山川形勢有直有曲,有方有圓,有闊有狹,各具五行。概其要,惟測其氣驗其質而已。質以氣成,氣行質中。地理千變萬化, 關鍵在五行之氣。
風水五行有許多分類:
  正五行,其訣云:東方木,南方火,西方金,北方水,中央土。正五行用以定方位。 八卦五行,其訣云:震庚亥未巽辛木,乾甲兌丁巳丑金,坎癸申辰水,離壬寅戌火,坤乙艮丙土。八卦五行以司形局。這是以八卦配合干支而論其所屬。震屬木,庚納配於震,亥朱合於震,故庚未俱屬木。冀屬木,辛納配於冀,故辛亦屬木。乾屬金,甲納配於乾,故甲屬金,兌屬金,丁納配於兌,巳丑合於兌,故丁巳丑亦屬金。坎屬水,外陰而內陽,故坎之外三爻癸配之,而癸亦屬水,申辰以合於坎而屬水。離屬火,外陽而內陰,故乾之外三爻壬配之,而壬亦屬火,寅戌以合於離而屬於火。坤屬土,乙納配於坤,故乙亦屬土。艮屬土,丙納配於艮,故丙亦屬上洪範五行,又名宗廟五行、大五行。其訣云:甲寅辰巽大江水,戌坎申辛水亦同,震艮巳三原屬木,離壬丙乙火為宗,兌丁乾亥金生處,丑癸坤庚未土中。洪範五行以窮山音。它以八卦交通,演而伸之為二十四位五行變化之情。所謂八卦變通,十分複雜,是由爻變而成:甲本屆木,納於乾宮與坤交,以坤之上下二爻,交換乾之上下二爻,化成坎象,甲隨坎化,遂屬水。乙本屬木,納於坤宮,與乾交,以乾之上下二爻,交換坤之上下二爻,化成離象,乙受離化,遂屬火。丙本屬火,納於艮宮,艮與兌對,以兌之下爻,交換良之下又,化成離象。丙隨離化,遂屬火。丁本屬火,納配艮宮,兌與艮對,以兌之上爻;交換良之上爻。化成乾象。丁受乾化,遂屬金。庚本屬金,納配於震,震與巽對,以巽之下爻,交換震之下爻,化成坤象。庚受坤化,遂屬土。辛本屬金,納配於巽,巽與震對,以震之上爻,交換巽之上爻,化成坎象。辛受坎化,遂屬水。壬本屬水,納配於離,離與坎對,以離之中爻,交換坎之中爻,化成乾象。壬受乾化,本當屬金,因納於離火,火焰金消,不能自立,退而附於離,遂屬火。癸本屬水;納配於坎,坎與離對,以離之中爻,交換坎之中爻,化成坤象。癸受坤化,遂屬土。 以上三種是最常用的五行,此外又有:
  四經五行。木居東,火居南,金居西,水居北,各有其位,惟土不屬四方而居中宮,風水術講究坐山、向上,捨棄中宮。所以,五行實際上只用了四行,故稱四經五行。
  三合五行。由四經中以類合而得名。寅午戌合成火局,已酉丑合成金局,申子辰合成水局,辛卯未合成木局,由生旺墓三方結合而成,故名之三合五行。
  四生五行。四隅有四長生,甲木長生在亥,丙火長生在辰;庚金長生在巳,壬水長生在申,乙木長生在午,丁火長生在酉,辛金長生在子,癸水長生在卯。
  雙山五行。兩字同宮合干支,以納音五行為標準。如民丙辛合寅午戌為廉貞火,巽庚癸合巳酉丑為武曲金,坤壬乙合申子辰為文曲水,乾甲乙合辛亥卯為貪狼木,俱屬二字合為二宮,故名之雙山五行。 玄空五行。取生入克入,生出克出,以定吉凶。玄為神明變化,空為無所倚著。立穴定向,全憑虛靈之水法,水性玄空。有訣云:丙丁乙酉原屬火,乾坤卯午金同生,亥癸艮甲是木神,戌庚丑未土為真,子寅辰巽辛兼已,申與壬方是水神。
  此外,又有向上五行、納音五行、星度五行‘渾天五行、河圖五行、宿度五行、甲子五行、天干五行、地支五行,不勝枚舉。
  風水中對五行的運用一直很混亂。宋代的褚泳在《祛疑說》指出:“向為先子卜地,遍叩日者,就參地理之學,雖各守其師說,深淺固朱易知。但二十四位之五行,亦有兩說,莫之適從。自古所用大五行,雖郭璞《元經》亦守其說,謂之山家五行。然先輩皆謂莫曉其立法之因,既無可考之理,古今豈肯通用而不疑者哉?近世蔣文舉只用正五行以配二十四位,壬癸亥子為水,丙丁已午為火,一如三命六壬之說,自謂得楊人參筠之學。又有蜀中一家,謂是希夷先生之傳,亦以子亥為水,已午為火,與蔣說同,而獨以壬位為火。”希夷先生即陳摶,他傳授的五行與楊筠松傳授的五行有同有異,沒有完全統一。
清朝康熙年間,湯若望、杜如預等人在選擇榮親王葬期時,不用正五行,而用洪範五行,使山向、年月俱犯忌煞,得罪了皇帝,險些殺頭。可見,選擇五行是很嚴肅的事情。
  風水師認為,五行是陰陽之綱領,造化之權衡。拔砂、放水、辯方;立向都得依靠五行。劉基在《堪輿漫興》敘述:“金星形體淨而圓,弓起渾如月半邊。秀麗罵生忠義士,高雄威武掌兵權。木星身聳萬人驚,倒地人看一樹橫。有水令人身貴顯,歌斜不正反遭刑。漲天水星浪交加,或落平洋曲似蛇。智巧聰明多度量,蕩然無制敗人家。火星作祖似蓮花,貪巨相承宰相家,只有開紅堪作穴,亦須平地出萌芽。土星高大厚而端,牛背屏風總一般,若在後龍兼照穴,兄弟父子並為官。火南水北木居東,西有金星土在中。此謂五星來聚講,天壤正氣福無窮。”五星中,金星頭圓而足闊,木星頭圓而身直,水星頭平而生浪,火星頭尖而足闊,土星土平而體秀。用圖可表示為:不僅是地形取決於五行,風水術中的所有理論都要以五行為指導。《管氏地理指蒙》說:“推星必由於五行,言天必由於五土,仰佑善之五音。”此書又說:“五行之五位,五方之五色,五性之五神,五正之五德,五象之五獸,此皆不可差而不可易。”為什麼風水要如此重視五行?此書論述說:“葬者乃五行之反本還元,歸根覆命,而教化之達變也。嗣續因之,而盛衰消長。”子孫的禍福,取決於葬者的五行。五行盛,子孫長;五行衰,子孫消。
陰陽宅風水之八卦
  八卦是由陰陽派生出來。《易·系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分別是≡乾、坤、震、 艮、離、 坎、 兌、 巽。它們代表許多自然現象,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巽為風,坎為水,離為火,艮為山,兌為澤。以之推衍,乾又可以作為君、宗、門、首、德等;坤又可以作為臣、城邑、田、宅、陸;震又可為主、坦道、善、左;冀又可為女、風俗、床;坎為江河、大川、淵、井、寒泉;離為戶、牢獄、灶;臣為石、廟、宮室、穴;兌為妹、右、西等。
  八卦主要用於表示方位。先哲把空間分成四維四隅,共八個方向,以八卦分別代表八個方向。《周易·說卦》指出:“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齊乎巽,巽,東南也。齊也者,言萬物之潔齊也。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勢也。聖人南面而聽天下,響明而治,蓋取諸此也。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焉,故曰致役乎坤。兌,正秋也,萬物之所說也,故曰說言乎,戰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故曰勞乎坎。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依照這段文字,我們可以畫出方位圖(一),這就是文王后天八卦。據說是西周初年周公所制。在這個圖中,乾在西北,代表天,最吉利,這大概是因為周代倔起於西北的緣故。
  民間還流行伏羲先天八卦,方位於後天八卦不同,這也是根據《周易·說卦》中的一段文字推演而出,其文;“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氣相薄,水火不相錯,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據此,宋代大儒陳摶畫出了先天八卦圖。在這個圖中,乾坤定上下之位,離坎列左右之門。艮與兌對立,巽與震對立。乾、兌、離、震為陽,坤、坎、巽、艮為陰。從乾l、兌2、離3、震4、為順,象徵天左旋。從巽5、坎6:艮7、坤8為逆,象徵陰陽相錯。按照這個順序可畫出中間的太極圖曲線,這個曲線表示陰陽消長的旋轉運動。
  風水先生在使用羅盤時,有的用後天八卦,有的用先天八卦,因此,我們應該對這兩個圖形所代表的方位都背熟,否則就會被搞糊塗。
  風水先生以為每個住宅都有自己的屬性,就將後天八卦中的乾、兌、艮、坤作為西四宅,以離、震、巽、坎作為東四宅。具體的判斷方法是依據住宅的朝向,如子山午向就是坎宅,坎宅屬於東四宅。風水先生又認為每個人都有特定的宅命,凡東四命就適宜住東四宅,西四命就適宜於住西四宅,否則有凶。至於如何推算主人的宅命,那是很複雜的,類似於八字算命;我們不必去學這一套。
  風水先生常以八卦論述都城的吉凶。明清時代的風水先生為了說明北京建都的合理性,就依後天八卦說:天之象以北為極,則地之勢亦當以北為極。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今之京師,居乎良位,成始成終之地,介乎震坎之間,出乎震而勞乎坎,以受萬物之所歸。自古建都之地,上得天時,下得地勢,中得人心,未有過此者。 八卦每卦有三爻,以棗代表陽、一一代表陰。八卦相重可以組成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卦有勢名、卦形、卦意。如乾卦 ,乾是卦名, 是卦形,它的卦意是元亨利貞,這可以作多種解釋,有人說表示美德、吉祥,有人說表示春夏秋冬、東南西北。卦形是六條陽爻,每條陽爻都體現一定的意義。 古代的風水先生常常根據卦形相地。如,他們對長安城的地形,就是按乾卦的六五劃分,以別貴賤。張禮在《游城南記·永樂坊》說:“宇文愷城大興,以城中有大土崗,東西橫互,像乾之六爻,故於九二置帝王之居,九三置百司,以應君子之數,九五貴位不欲常人居之,故置元都觀,大興善寺以鎮之,元都觀在榮業坊,大興善寺在靖善坊,其崗與永樂坊東西相宜。”宇文愷是隋代的建築家,隋文帝營建新都大興城(今西安)命宇文愷總體規劃,他把土崗譬如成六條陽爻,由下往上,在第二條土崗修宮殿,第三條土崗修衙門,第五條土崗修寺廟。這樣的市局能與乾卦的卦意達到一致。
陰陽宅風水之龍脈
  脈,本義是血管,《素問·脈要精微論》:“夫脈者,血之府包。”引伸為事物的連貫性。《國語·周上》:“農祥晨正,日月底於天廟,土乃脈發。”指土壤開凍,如人身脈動。後人常喻地勢有條理和聯繫,《史記·蒙恬傳》:“(長城)起臨挑,屬之遼東,成塹萬餘里,此其中不能無絕地脈哉?”《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行到名山大澤,召其神而問之山川脈理。”可見,先民限早就習慣稱山川之間的聯繫為脈。
  山川高低起伏、綿延盤豆,如龍伏、龍舞、龍騰、龍飛。所以,風水先生稱山川為龍脈,我國大陸有2/3的地帶都是山止;這樣,處處都有龍脈。
  風水先生對我國的山勢走向有一套獨特的看法。他們認為:我國在崑崙東南,而天下山脈成祖於崑崙,外國亦不例外。其河北諸山,自北寰乘高而來。山脊以西之水,流入龍門西河;脊東之水,流入幽冀,入於東海。其西一支,為壺口奉岳,次一支包汾晉之原。另一支為恆山,又一支為太行山。太行山一千里,其山甚高。最長一支為燕山,盡於平樂。大河以南諸山,則關中之山,皆為蜀漢而來。一支至長安,而盡關中。一支生下幽谷,以至嵩少,東盡泰山。一支自漢水之北,生下盡揚州。江南諸山,皆祖於岷江,出岷山,岷山夾江兩岸而行。左邊一支,去為江北,許多去處。右邊一支,分散為江南閩廣,盡於兩浙建康。其一支為衡山,盡於洞庭九江之西。其一支度桂嶺,包湘沉而北,盡於廬阜。其一支自南而東,則包彭蠢之原,度歙黃山,以盡於建康。又自天目山分一支,盡於浙。江西之山,皆自五嶺贛上來,自南而北。閩廣之山,自北而南,一支則又包浙江之原,北首以盡會稽,南尾以盡閩粵,此中國諸山,祖宗支派之大綱也。 風水先生將這些山脈分為三龍,認為:崑崙的東南支流佈於中國,又分為三支。左支環陰山賀蘭,入山西起太行,渡海而止,為北龍。中文循西蕃入趨岷山,沿岷江左右,出右江者敘州而止;江左者北去,趨關中,脈系大散闕;左渭右漢為終南太華。下泰岳起高山,右轉荊山,抱淮水,左落平原,起泰山入海為中龍。右支出吐番以西,下麗江,趨雲南,繞沾益、貴州關索,而東去沉陵。分其一由武關出湘江,西至武陵止。又分其一由桂林海陽山過九疑衡山,出湘江東趨匡廬止。又分其一支過庚嶺,渡草坪,去黃山天日三吳止。過庾嶺者又分仙霞關,至閩止;分衢為大拌山,右下括蒼,左為天台四明,渡海而止,總為南龍也。 對於這種劃分,風水先生的觀點不一致,各人又有解釋。如,《古今圖書集成·堪輿部·樂郊私語》介紹明代劉基對“南龍”的闡述:“中國地脈俱從崑崙來,北龍、中龍人皆知之,唯南龍一支從峨眉並江而東,競不知其結局處,頃從通州泛海至此,乃知海鹽諸山是南龍盡處。……天目雖為浙右鎮山,然勢猶未止,蜿蜒而來,右束黟浙,左帶苕雲,直至此州長牆秦駐之間而止,於是以平松諸山為龍,左抱以長江淮泅之水;右繞以浙江曹娥之水,率皆朝拱於此州,而後乘潮東出,前後以朝鮮、日本為案,此南龍一最大地也。”這就是說,“南龍”出自峨眉,不是吐番以西,“南龍”渡海後,以朝鮮、日本為朝拱的案山。 明繆希雍在《葬經翼》云:“關中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龍首也。冀州者,太行之正,中條之干也。洛陽者,天地之中,中原之粹也。燕都者,北龍之盡,鴨綠界其後,黃河挽其前,朝迎萬派,擁護重複,北方一大會也。”這段話,將天下之脊說成是關中,連基本的地理知識都沒有。又為了奉承明都北京,將鴨綠江和黃河作為前後相擁之水,這都是信口雌黃。 每個地方都各有龍脈,清代桂馥在《晚學齋集》有《答周書昌論山東地脈書》,對山東地勢有全面的說明:“龍入山東有分水三:其一為峰之陰平嶺,二為泅水之陪尾,三為蕪萊之原山。過此三峽,則東嶽插天矣。祖襪,岳之几案也。岳即起祖,遂多分披。其正脈轉西南,經東阿、肥城,逆涕水而盡於東平,非大干安能逆此大水?若取其遠勢,今黃河入海處即水口也。收其近局,巨野澤即水庫也。蓋泰山以北之水,盡歸丑艮;以南之水,盡歸辰冀。其趨未坤者,惟有隨龍之汶水。龍氣即止於東平,背乾面巽,其水纏戌,乾元武而去,然後與大清河眾水同歸丑良以入海。山東地脈,起止如此。”
我國的山勢到底應怎樣表述?山勢走向如何?是怎樣劃分的?科學的觀點是: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以青藏高原為基點,呈階梯狀至太平洋。這種態勢,早在二千年前的《史記·天官書》就作過說明:中國山川東北流,其維首在隴蜀,尾沒於勃碣。
我國陸地可分成三級階梯,這三級階梯是由東、西兩列山脈呈現出來。西列山脈是崑崙山、祁連山、岷山、邛崍山、大雪山,它們從西南方向的青藏高原向東傾斜,構成一級階梯,海拔在4000米左右。東列山脈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東、西兩列山脈之間有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海拔在1000.至2000米,構成二級階梯。東列山脈以東,有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海拔在500米以下,構成第三級階梯。第三級階梯與海洋之間是大陸架和島嶼帶。
  在宏觀的地形中,各種山勢並不是都由西而東。我國有東西向山脈,如北有天山、陰山;中有崑崙山、秦嶺;南有南嶺。我國也有南北向山脈,如北有貿蘭山、六盤山;南有橫斷山。我國還有東北棗西南向山脈,如西有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山;東有長白山。此外,我國又有西北棗東南向山脈,如阿爾泰山、祁連山等。這些山脈相互交織、縱橫羅列,呈網格狀。
  造成這地勢的原因是由於太古時期的兩次大的造山運動。一次是中生代的燕山運動,奠定了高低起伏的格局。另一次是新生代的喜馬拉雅運動,產生了明顯的地勢高低差別。
  以武漢為例,武漢附近有兩條山系,一條是從鍋頂山到九峰山,另一條從金口到紙坊,都是東西向。這兩條山系由許多小山組成,如馬鞍山、磨山、喻家山、南望山、珞珈山、元寶山、洪山、蛇山、龜山、扁擔山,這是九峰山棗鍋頂山山系。馬龍山、大軍山、神山、鐵錦山、公子山、魚尾山,這是金口棗紙坊山系。根據地層分析,這些山是在不同地質歷史階段海水侵入而在水下沉積而成,平鋪於海底。到了距今l億5千萬年時,長江中下游和我國北方廣大地區發生了地殼運動棗燕山動,將海底變成了群山。武漢的山比世界之顛珠穆朗瑪峰的形成要早得多,後者至今不過3千萬年,堪稱武漢群山的晚輩。如果說風水先生尊西貶東,那是最不講“孝”道了。因為東部的長江中下游群山比西部的高山年齡大多了!
將風水先生所說的“三龍”與科學的觀點比較,我們可以看到;風水中鹼龍的是對中國山勢的模糊認識,他們注意到山勢之間的聯繫,注意到西北比東南地勢要高,這說明他們具有較全面的地理知識。介是,暈種知識是不科學的全正確的的,沒有真實地反映我國山勢的實際情況。可笑的是,他們基於這種一知半解的地理知識,大談山勢與人事的關係,預測未來的吉凶,居然還有許多人願意相信,這未免太愚蠢了。
陰陽宅風水之龍法
  龍者何,山脈也。山脈何以龍名,蓋因龍妖嬌活潑,變化莫測,忽隱忽現,忽大忽小,忽東忽西,忽而潛藏深淵,忽而飛騰雲霄,忽而現首不現尾,忽而興雲而布雨。而山脈亦然,踴躍奔騰,聚散無定,或起勤務仗,或高或低,或轉或折,或則迤逶千里,或則分支片改,或則穿田而過水,或則截斷而另起。龍不易令個全見,而山脈過峽處,亦必有掩護。龍有須角頸眼,而地之結處,亦必有砂案。山脈之結美穴,亦猶龍之得明珠,二者開一不相類似,用是以龍定名,山脈直呼之曰龍脈,遂為萬古不易之美稱。
   龍脈要細嫩活潑,空落傳變者為好龍。粗蠢硬直、劫煞翻花者無論矣。但是,龍脈千變萬化。欲知龍穴之吉凶,先審龍脈之真偽,此為追本求末之要道。欲知真偽,先辨龍之乾枝,干者大龍也,猶樹之本身。枝者小龍也,猶樹之枝葉。樹身大者,枝葉必繁。故論龍之大小,當先取象於此。然而,枝幹有大小,枝葉有橫直,故龍有大干龍、小於龍、大枝龍、小枝龍、橫龍、直龍等區別。名目雖多,看法當先審定其來龍之祖山,則龍脈之大小可辨,力量之輕重可知矣。
   審辨之法,以水源為定。大干龍必以大江大河夾送,小干龍則大溪大澗夾送。大枝龍則以小溪小澗夾送,小枝龍則以田源溝渠夾送者也。然而,審辨枝幹,僅識來脈之大小與興衰耳。欲知龍之貴賤與真假,當先看入局與入首。看入局入山,先尋水口。水口者,辰戌丑未四墓庫也。四局之生旺死絕,由水口而分,下羅盤測定,即古雲先看金龍動不動之法也。如水口在辛在乾是乙龍,在癸在艮是丁龍,在乙在冀是辛龍,在丁在坤是癸龍。四局既明,次看入首生旺與豐肥。從乾方入首,而形象又肥豐圓滿有生氣,便是到頭一節,發富發貴之真龍。龍脈來得綿遠者,發福亦綿遠。龍脈來得短促者,發福亦短促。倘若入首與前四局生旺相反,適當死絕,反犯八煞。如坎龍坐戌、艮龍坐申,震龍坐寅、巽龍坐卯、離龍坐巳、坤龍坐酉、兌龍坐亥、乾龍坐子,乃是犯龍上八煞。任他形象豐滿之真龍,皆成假矣。既受八煞之克制,輕則減富貴,重則破家絕嗣。同一前朝後拱之美地,一則入首逢生旺,官祿丁財俱旺。一則入首犯八煞,飛災橫禍頻來。是則只知以形象定吉凶,不從入首處審慎詳察,差以毫釐,謬以千里,遺害有不可勝言者。所以研究龍法,當以入首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