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宝仪死了没:《朱镕基讲话实录》选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21:17:16
《朱镕基讲话实录》选粹 (2011-09-12 18:00:10)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转摘

 

■ 朱镕基于1991年清华大学八十周年校庆时的题词   ■ 1994年3月30日,朱镕基出席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建院十周年庆祝大会

  清华的精神是追求完美

  (2001年6月5日)

  我今天非常激动,在美国白宫南草坪讲话也没这么激动,对外国人我一点不害怕,但是面对同学们我很紧张,也许是因为“后生可畏”吧!

  校长、校党委书记要求我跟同学们讲几句话。我希望我的讲话对同学们有些好处,毕竟这是我的经验之谈,但是不是真的有好处,请你们评论。我讲得对的,你们觉得有道理的,可以研究、可以讨论;觉得我讲得不对的,请你们原谅我,因为我一天要看的文件、要开的会、要讲的话实在太多了,要求我百分之一百不“走火”,实在太难了。

  1984年清华大学成立经济管理学院的时候,刘达(曾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同志让我来当这个院长。我那时担任国家经委的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任。当时我也不知深浅,实际上我没有学过经济管理,但对经济管理很感兴趣,就答应来当了。我越当就越感到自己不足、不够格,同时,自己工作也很忙,对于经济管理学院确实没有做很多事情,感到很惭愧。我几次提出来,说我不能当了,但是他们老是说服我:“还是很起作用的”。最近,我又向王大中(时任清华大学校长)同志、贺美英(时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同志谈这件事,说我无论如何不能再当院长了。他们考虑后终于同意我辞去经管学院院长的职务,但是他们要求我担任荣誉院长,我觉得这个也不能当。好多外国的大学要送我一个博士头衔,或者让我去领什么奖,我从来都拒绝。我要得到博士学位,一定要凭我自己的本事念出来,没有念出来也不要他们送来。所以,这个荣誉院长我不能当。后来他们说,你是不是可以当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的荣誉主席呀?这个我倒可以答应。因为荣誉主席的自由度很大,一点不会影响顾问委员会的工作和操作。

  说句老实话,同学们,这样我以后就不来了,我是“荣誉的”,但是请你们放心,我的心始终留在清华大学,留在经管学院。我今天来辞去这个院长,请同学们见证,我没有离开清华,我的心还在清华。清华大学和清华经管学院的每一点成就,我都会引以自豪;你们存在的每一个问题,我都会关心;你们如果有一点缺点,我也会毫不客气地提出,因为我是清华人。

  我在十年前清华校庆时写了四句话:“水木清华,春风化雨,教我育我,终生难忘。”清华给我太多了,我为清华做得太少了。我衷心地希望清华越办越好,办成世界一流的大学,我们每一个同学不愧为世界第一流大学的学生,这就是我的心愿。我相信,在座的同学们都已经立定志向,要把清华建成一个世界第一流的大学,把经管学院办成世界第一流的经管学院,来服务于祖国,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强国。

  下面讲讲我对同学们的希望。

  昨天晚上,我没有睡好觉,一直在想应该讲些什么内容。我在九年前为祝贺清华大学电机系成立60周年写过一篇文章,叫做《为学与为人》,是当时同学们让我写的。这篇文章写的是章名涛先生。我在清华念书时,他是电机系主任,他在1950年的一次集会上,讲为学与为人这个问题。我就用这个题目写了一篇纪念文章。章名涛先生已经过世多年了。他说,为学与为人,为人比为学重要。为学再好,为人不好,也可能成为害群之马;为人,就是要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我始终记得“要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这句话。清华并不是一个只注意为学的地方,它确实是在教育我们怎么做人。

  我回忆自己在清华的成长,清华教我育我并不只是为学,还在于教育我怎么做人。清华有非常好的传统,民主的传统、科学的传统、革命的传统。我记得从湖南来清华的时候,碰到许多很新的东西。当时,我最崇拜闻一多先生、朱自清先生。我虽然学的是电机,但是我最喜欢听朱自清先生的讲话。我现在还很生动地记得他在同方部一个集会上的讲话,他会写文章,不善于言辞,但他讲话很诚恳、很感动人,我敬佩他的为人。我也敬佩吴晗先生、张奚若先生。我记得北京解放以前我们最喜欢到张奚若先生家里去,很多同学坐在地上,听张先生纵论天下形势,大骂国民党反动派,痛快之至。当时,我就在进步同学的影响下参加一些学生运动,做一些工作。特别是北京解放以后,我在清华当班会主席、当学生会主席。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都是在那个时期学习的,看了很多书,打下了基本理论的基础。所以说,清华这个地方不是一个专门为学的地方,也是教你如何做人的地方。

  为学,我坦率地说,我学得并不是很好,当然社会工作对我有一定的影响,但另一方面,我本性也不是很喜欢工学。我英文比较好,我喜欢外国文学、中国文学,曾经一度想改外文系,没改成。当时,我净看文学方面的书。到图书馆去,本来应该看电机工程的书,但我老想去看曹禺的剧本。我是到清华之后看到他的剧本,才知道曹禺本名万家宝,也是清华大学毕业的。

  清华给人们一种传统,使你总是要向上。对学习很好的同学,我就很羡慕他们。有一次,我跟张凤祥同学(他后来当过水利电力部副部长)说,我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是第一名,为什么到清华来以后就觉得我学习起来比那些学得好的同学要困难?他的一句话,到现在快半个世纪了,我还记得清清楚楚。他说,到清华来的我们班上这些人,在中学的时候有哪个不是第一名啊。可见清华竞争是很激烈的,确实有很多出类拔萃的人才。像我们电机系这一个班就出了三个院士。我不是学得好的,但是我也没有布什总统的那种幽默。小布什不是耶鲁大学毕业的吗?他到耶鲁大学发表讲话,他说:“我对那些学习好的同学表示祝贺,学习不好的同学也不要着急,学习不好也可以当总统。切尼副总统也是耶鲁毕业的,但他只念了一半,因此他只能当副总统。”我今天绝不是跑到这里来说我学习并不好,但我也能当总理,我没有这个幽默感。我的意思就是说,为人比为学还要重要。

  大家都想一想清华的精神是什么。你可以做很多解释,民主的传统、科学的传统、德先生、赛先生、革命的传统等,你怎么解释都可以,每个人有不同的解释。我有一个解释,也就是我的体会:追求完美。在清华这个环境里,使你感到人才济济。每个人都肩负着建设祖国的任务,这是历史的使命,在这里学习就感到自己要追求完美,要做到最好。

  做人要做有骨气的中国人,要做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治学要扎实、严谨,绝不沽名钓誉,更不要说剽窃他人的成果,根本不屑这种行为;做事要扎扎实实,真正地为人民。一个人不可能没有缺点,但要力求自己做到廉洁公正,不要留骂名。

  我想,就是清华这种精神鼓舞着我。尽管我被错划成“右派”,20年没有党籍,但是我从来没有失掉共产主义的信念,我从来没有对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有半点的放松,我总是不断地要求自己,不辜负清华老师、清华大学和党组织对我的教育,我总是要做到无愧于心,这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也用这一点来要求我的儿女。我的女儿是1954年出生的,儿子是1958年出生的。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他们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我自己想到这个事情心里就很难受,但是我对他们的要求始终是很严格的。我记得很清楚,我的儿子还只有十来岁的时候,他要在我们阳台上种菜,有一天,就捡了一块破破烂烂的油毡子放在阳台上,准备搁了土就可以种菜了。我一看见就跟他说,我们再穷也不能拿别人的东西,随手就打了他一个耳光。这是我生平第一次打他,也是最后一次打他。他跟我讲,他没有拿别人的东西,这块破油毡子是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我当时很后悔打了他,但是也许是因为有点父亲的架子放不下来,我说:“那好,我不应该打你,但是我们要把这块油毡子送回去,不管它是别人的还是垃圾堆里的。”我就陪着他,把这块油毡子扔回垃圾堆上。想起这件事,我心里就很难过。不过我很高兴,他们虽然没有到清华来读书,但是继承了清华的精神。我的女儿和儿子都曾经在国外读书,他们读书的时候,我已经做了上海市市长、副总理,但是从来没有一个外国人知道他们的爸爸是中国的市长、副总理。他们都是靠自己洗盘子、在学校劳动来求学,现在都学成回来了。

  我今天讲的也是一些感悟,讲得不是很系统。但是,我衷心地希望大家,在清华不但要为学,而且要学做人,学做事,要追求完美,一定要做到最好。你们一定要树立这个目标。我们要建立第一流的大学,中国成为世界第一流的强国,根本的就是靠科学和教育,教育是科学的基础。你们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将来在你们中间,不知道要出多少个院士,希望大家努力。

  对于清华经管学院,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跟世界上最好的经管学院比,不管是哈佛或者是麻省理工学院或者是哪个国家的商学院,都能够跟它们比。要比就要有一个条件,就是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一定要有第一流的师资,不惜重金到外面去聘请,哪怕只是讲学也要请来。过去清华校长梅贻琦先生讲过一句话:“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就是说,一个大学并不是因为有大楼才叫大学,是因为有大师,有国学大师、有科学大师、有管理大师,这才叫大学,才叫一流大学。我希望经管学院今后在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要下很大的工夫。

  我还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希望经管学院今后全部改用英语教学。我绝对不是崇洋媚外,因为现在经济在全球化,你不能跟外国人交流,又怎么能融入全球的经济呢?我们的经济发展就是靠改革开放,不会英语是绝对不行的,特别是管理。我没有到外国去学习过,但是我很得益于当时清华的教学课本,大多是英文的。只有一本《普通物理》,萨本栋先生写的《普通物理》,是一本中文书,其他全是英文书。教授有些是半英半中,教热力学的庄前鼎先生是无锡人,他说:“我讲无锡话反正你们也听不懂,因此我讲英文了,对不起。”所以,英语教学是很重要的。如果现在师资的英语水平还达不到的话可以去学,给你一年两年的培训期,到外国去实习一下,不是太难的。所以我开的这两次顾问委员会会议,因为有外国人参加,我们就坚持一律用英语。搞经济管理不能用英语跟外国人讲话,就很难融人世界经济浪潮里。是不是大学其他系都要这样?那不一定,因为好多学工程的能看懂英文就行,不一定非要能说英语,但学经济管理的要做到这一点。在我告别清华经管学院时——还没有完全告别,还留了一个顾问委员会的荣誉主席,谨对清华大学和经管学院表示我最良好的祝愿,希望你们在座的后生都能够超过我。

  ● 2001年6月5日,朱镕基同志应邀在清华大学作报告。这是报告的一部分。

  为学与为人

  (1992年4月1日)

  四十多年前,母校电机系主任章名涛教授在一次会上对我们讲过这样一段话:

  “你们来到清华,既要学会怎样为学,更要学会怎样为人。青年人首先要学为人,然后才是学为学。为人不好,为学再好,也可能成为害群之马。学为人,首先是当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

  哲人已逝,言犹在耳。清华就是教我们为学,又教我们为人的地方。它以严谨的学风和革命的传统,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献身革命和建设祖国的“有骨气的中国人”。饮水思源,终生难忘。

  为学在严,严格认真,严谨求实,严师可出高徒。

  为人要正,正大光明,正直清廉,正己然后正人。

  清华电机系行年六十,弟子六千,为人为学,人才辈出。值此建系六十周年大庆,敬录章师名言,愿与同学共勉。

 

 领导干部要廉洁奉公

  (1992年1月11日)

  我想再强调一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问题。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搞好,要把各项事业搞好,领导班子建设是最重要的。要真正把中央的一系列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没有各级领导班子以身作则、为人表率、清正廉洁,就什么事也搞不成。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群众,多做调查研究;领导干部要廉洁奉公,作出好样子,不要请客送礼、大吃大喝。这些方面国务院都是有规定的。首先是我们这些人要以身作则。最近,我去了十几个省,要求第一条,不要迎送。迎送干什么呢?地方上的同志一定不要来迎送,这要省掉多少事嘛。总理、副总理、部长加起来有多少个,都迎送不得了,大家不堪负担啊!第二条,不陪餐。一起吃饭就是请客,自己吃饭也要严格要求,四菜一汤。大家都这么做,好风气就出来了。如果省委书记、省长来吃饭,规格能低吗?如果光是省委书记、省长那倒好办,但他们一来就不是几个人,马上就是多少桌,部长下去可能至少三桌吧。有人说,我们在一起吃饭,一边说说话不是节省时间吗?我说节省不了时间,只有一张嘴巴,不是吃饭,就是讲话,能节省什么时间呢?第三条,绝对不收礼。一条烟、一瓶酒也绝对不收。第四条,不在宾馆里听汇报。我去了十几个省,都是到省政府去听汇报。这倒有个好处,每个省政府机关什么样子都知道了,哪个艰苦朴素、哪个豪华,我都清楚了。另外,一些生活小节也要注意。李鹏同志就批示过,下去不要跳舞。你去跳舞了,大家都来跳,跳舞成风不得了啊。不搞这些增加别人负担的事情。我相信只要我们负责同志、各级领导班子,大家都严格要求自己,讲党性,作风就带出来了。我们往往讲社会风气不好,社会风气怎么会不好呢?同志们,首先是我们干部风气不好嘛。江泽民同志在上海一再讲“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只要我们从部长到厅局长大家都严格要求,整个社会风气就好了。我们政府机关廉洁,也就敢于去治那些作风不好的人。希望你们把这个问题提到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防止“和平演变”的高度来认识,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 1992年1月11至14日,全国交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朱镕基同志在会上讲话的一部分。

  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方式

  (2000年11月7日)

  我讲三点意见:

  第一,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本届政府提出的这个任务,现在看来,完成得还很不够,同志们还要继续努力。所谓“转变政府职能”,就是政府的角色要到位,不要错位。现在许多政府机关,忘了政府机关是干什么的。过去我们讲过,政府要当“裁判员”,就别当“运动员”;你是政府机关,就别办企业。现在政府虽然不直接办企业了,但有的政府机关对企业仍然非常“关怀”,关怀得“无微不至”。这就容易丧失政府机关公平、公正的执法地位。政府的职能应该主要是创造一个法治的环境,让企业去公平竞争。

  实际上,政府该干的事情很多。现在,全国究竟有多少地方的机关和事业单位发不出工资?当然,省政府不会有这种事情,但在县乡一级还不在少数。有一种拖欠是季节性的,拖欠了几个月的工资,到过春节或是到年底就补发了。有的根本发不出来,长期拖欠。为什么造成这种情况呢?不是没有这个钱,要么是把钱挪用去办企业,钱投进去回不来,要么盖了楼堂馆所,要么用于吃喝招待。我们一再讲,要“先吃饭后建设”。先吃饭的意思就是保证给公务员按时发工资,如果不能够保证给每一个公务员按时足额发工资,这支队伍是不能够巩固的,政府就是失职的。我想请同志们调查一下这个问题,你们那里究竟有多少个县、乡镇的机关和事业单位发不出工资?如何确保?我们考虑明年还要涨工资,但是涨工资的前提是不能拖欠工资。

  政府机关要角色到位,不要错位,特别是不能直接去管收费,这很容易诱发政府的腐败和贪污。我们政府机关应该处在一个公正的、客观的地位,去实施监督。如果一个政府机关在行使职权时有自身利益的话,就有可能利用职权为本部门、本单位谋利益,从而丧失了公正、公平的地位。

  另外,执法机关的执法往往不得力。法院判决的案子,相当一部分不能执行。如果案子中的“苦主”是老百姓,本应得到赔偿,可总是执行不了,人家就可能连饭都没得吃,甚至流离失所。我觉得,如果政府机关不能够公正执法,不能维持一个正常的社会秩序和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经济就发展不上去。

  现在有的地方热衷于搞各种投资洽谈会、贸易洽谈会。这不是政府的任务,而是政府工作错位的一种表现。发展经济,包括西部大开发,不能刮风,不能搞形式主义。西部大开发的重点非常明确。首先,就是搞基础设施建设,建公路、铁路、机场、水利设施等等,这些项目同开“洽谈会”关系不大。如果搞加工工业项目,运距那么远,产品根本没有竞争力,只会背上包袱。其次,就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当前应利用粮食库存相对富余的机遇,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工作。生态环境改善了,自然会有人去投资。现在需要的是扎扎实实的工作,把精力花在开会、洽谈上无济于事。

  第二,政府机关的工作方式要改进。具体地讲,就是精简会议,精简文件。现在我们的会议、文件还是太多。似乎不发文件,事情就办不成;其实,发了文件,很多仍然不能落实,等于没发。还不如多抓点实事,多下去了解一点民间疾苦。

  国务院有两个刊物办得不错。一个叫《昨日要情》,把国务院所有领导同志前一天的批语全部登出来,起到了沟通情况、指导工作的作用。目前只发给国务院各部门的负责同志。那些批语,有的对,有的不一定很对,供同志们参考。另外,《昨日要情》还有一个内容,就是把国务院每天的办文情况和一些地方、部门报送的重要信息刊登出来。每天看这么一份,对国务院的工作就大体清楚了。第二个叫《值班快报》,刊登的是各地区发生的一些较大的事件。比如,哪里把铁路堵了、把公路断了,哪里发生围堵政府的事件了,等等,我们都能很快知道。

  我们在办文方式上也做了一些改进,就是实行部门负责制。国务院每一件事情,都有一个部门牵头。主管部门报到国务院的文件,请求批准、批转或转发,必须在报来之前征求各有关部门的意见,把所有的意见协商一致。如果意见不能达成一致,在哪一点上某某部门还不同意,理由是什么,你要写出来。过去,有些部门报来的文件,根本没有跟有关部门商量过,让我们一件一件地去协调,当时国务院十位秘书长(一正九副)还忙不过来。现在只有五个秘书长(一正四副),我们不直接协调,只有在主管部门协调不下来的情况下,把他们协调的结果报国务院后,再由有关秘书长协调,最后由国务院仲裁。这几年,国务院办公厅的工作确实大有改进。最近,我们研究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问题。我要求把1991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文件、会议记录和我所有的讲话,都整理出来。结果,国务院办公厅一天就拿出来了,效率还是很高的。本届政府提出要“廉洁、勤政、务实、高效”,其中廉政是最主要的,不廉政什么都谈不上。要做到高效,必须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还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和一套科学、规范的做法。

  第三,要搞好政府机关的信息化建设。我们政府机关办事的手段,要不断地革新、不断地完善,实现信息化。政府机关的信息化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今年7月份,由德国牵头,14个西方国家的元首聚会柏林,专门研究面向21世纪的现代政府管理问题。我对这个题目很感兴趣,把有关文件调来看了一下,其中许多观点很值得重视、思考。在这次会议上,就整个政府机关面对信息化的时代,怎样利用电子手段进行政府管治的一些主要原则进行了讨论。我想,如果我们所有的政府机关都能够实现信息化,然后通过互联网络联结,形成政府的信息网,将会大大改进我们的工作。

  ● 这是朱镕基同志在接见全国政府系统秘书长、办公厅主任会议代表时的讲话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