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行政区域韩文:只有垃圾横流,方显赌徒本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23:52:26
只有垃圾横流,方显赌徒本色(2011-09-05 09:23:56)转载
标签:退市制度
股票
分类:A 证券市场
只有垃圾横流,方显赌徒本色
——以上海主板为例,看退市制度的尴尬与笑柄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董登新教授
看半年报,才知A股家丑。看垃圾股,才晓无耻无赖。看主板退市制度,才觉人间无奈事!
(一)亏损面惊人
目前,在上海主板挂牌的A股公司共有901家,根据今年半年报统计,其中,有109家公司上半年“明亏”,有37家公司虽不亏损但每股盈利不足1分钱,这是典型的“暗亏”,它们将报表做成盈利,实际上却是亏损。每股盈利超过1分钱但不超过2分钱的公司,共有40家,这批公司应该也算是“暗亏”公司。如果仅以“明亏”口径计算,上海主板A股公司的亏损面高达12.1%;如果以“明亏”+“暗亏”合并计算,则上海主板A股公司的亏损面将高达20.5%,也就是说,半年报亏损面达两成!一个市场拥有两成的垃圾,多吗?垃圾横流了吗?
(二)股东权益蒸发
再从半年报净资产排序来看,截止2011年6月30日,上海主板共有25家A股公司严重“资不抵债”,即净资产为负数。此外,共有66家公司每股净资产跌破“面值”(1元)。这帮家伙不仅没有将“股东权益”发扬光大,而且他们将股东权益挥霍一空,甚至负债累累,他们成功地将股东打下地狱,并将股东从产权所有者变成了净债务人。这就是垃圾股的本事和霸道!
(三)账面没有留存利润,只有亏损黑洞
查看上海主板A股公司,截止2011年6月30日,竟有168家公司未分配利润为负数,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8.6%!也就是说,上海主板有近两成公司都是不创造财富而创造亏损的。这168家公司账面上不仅没有任何利润留存,而且还有一个大大的历史欠账累积着,它需要未来股东和投资者一起来慢慢填补这一个亏损窟窿。这意味着未来的股东与投资者将会沦为这些上市公司的“长工”和“无私奉献者”。
未分配利润为负数,一般都是长期微利或亏损的结果。这样的公司还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吗?除了浪费社会资源,没有存在价值!
(四)半年亏损超过1个亿的公司共有15家
在上海主板的901家A股公司中,今年上半年有15家亏损大王值得高调宣传,它们虽然没有本事赚钱,但它们却能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净亏上亿,这也是一种能耐!其中,亏损大户分别是:冠军中国远洋——半年亏损超27亿元,亚军中海集运——半年亏损6.3亿元,季军华银电力、华电能源、长航油运——它们每家半年亏损都在3亿元之上。此外,在这些亏损过亿的公司中,还有4家是很有退市风范的垃圾公司,包括ST狮头、ST黑化、*ST太化及广钢股份。这些亏损大户虽没有能力赚钱,但它们绝对有本事亏钱。
(五)最烂的A股上市公司,却无法有尊严地退市
在上海主板的901家公司中,有5家公司是最烂的,它们不仅能亏,而且敢亏,并且股民也敢炒,然而,对这5家公司来说,最痛苦、最难过的事,莫过于生不如死、痛不欲生,因为它们无法有尊严地退市,更不敢轻生撤手人间。这5家最烂的公司分别是:
(1)*ST宝硕:每股净资产-6.4元;每股未分配利润-8.03元,净资产-26.4亿元;
(2)ST厦华:每股净资产-2.46元;每股未分配利润-6.23元,净资产-9.1亿元;
(3)*ST马龙:每股净资产-3.31元;每股未分配利润-4.77元,净资产-4.2亿元;
(4)ST东盛:每股净资产-3.05元;每股未分配利润-4.19元,净资产-7.44亿元;
(5)*ST金顶:每股净资产-2.36元;每股未分配利润-3.42元,净资产-8.3亿元。
(六)最无知无畏的股民与垃圾股
形同虚设的退市制度,没有淘汰机制的主板市场,逼迫股民与赌徒合流。谁是股民,谁是赌徒,已无法区分。即便超级垃圾股,股民也敢将它们炒到一、二十元。因此,新股估值定价时找到了大胆与贪婪的根据:肮脏的垃圾股被市场定价10元以上,我的干净的新股当然可以定价100元或200元了!这正是市场化的正常逻辑!!
中国股民为超级垃圾股大胆定价
股票代码
公司名称
每股净资产
每股未分配
最新价
600706
ST长信
-0.83
-2.55
16.08
600892
*ST宝诚
-0.72
-3.67
15.85
600793
ST宜纸
0.03
-2
15.77
600792
*ST马龙
-3.31
-4.77
14.91
600691
*ST东碳
-1.29
-2.77
13.31
600338
ST珠峰
-0.31
-1.72
12.85
600617
*ST联华
-0.33
-1.95
12.66
600766
ST园城
-0.24
-2.72
12.46
600751
SST天海
-0.91
-2.88
11.04
600771
ST东盛
-3.05
-4.19
9.9
600988
*ST宝龙
-0.38
-3.38
9.87
600603
ST兴  业
-1.47
-4.51
9.59
600699
ST得亨
-0.04
-2.34
9.5
600715
*ST松辽
0.03
-3
8.58
600579
ST黄海
-0.23
-2.59
8.4
600757
ST源发
0
-2.22
8.06
600885
*ST力阳
-0.29
-1.65
7.82
600722
ST金化
-0.88
-3.14
7.11
600057
象屿股份
0
-2.54
6.82
600234
ST天龙
-0.92
-2.61
6.64
600421
ST国药
-0.92
-2.87
6.64
600608
*ST沪科
-0.13
-2.65
6.6
600385
ST金泰
-1.62
-2.8
6.18
600462
*ST石岘
-0.22
-1.85
5.82
600870
ST厦华
-2.46
-6.23
5.65
600155
*ST宝硕
-6.4
-8.03
5.59
600678
*ST金顶
-2.36
-3.42
5.27
最后提示:当股民将超级垃圾股比作白菜,并将它们的股价与白菜价相提并论时,我只能说,这个市场是可悲的,也是可怜的。无语!不过,提请诸位赌徒注意:如果一旦退市制度改革,我相信,上述表中股价的小数点将会整齐划一地往前迈进一位!到那时,几角钱甚至几分钱的股价将会重现人间;到那时,你就没有白菜价可比啦!请诸位股神炒家随时关注退市制度变革风险!切记!千万不要和股民一起喊爹哭娘!
地方社保基金入市没有可能性(2011-08-22 08:29:35)转载
标签:地方社保基金
保值
股票
分类:D 养老金投资
地方社保基金入市没有可能性
——在负利率条件下,地方社保基金如何保值、增值?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董登新教授
原载《证券市场红周刊》2011年8月21日
在期待401K之后,疲弱股市本周又有了新的期待。近日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提出要求适当拓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渠道,实现保值增值。期待401K带来大牛市本身就是误区,而笔者认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适当拓宽投资渠道,绝非是指“入市”。而应该是指加大“固定收益证券”(主要包括特别国债、金融债券及大型国企债券)投资范围及投资比例。
(一)美国社保基金75年不入市
目前,中国的社保基金大体区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央政府独立筹建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不含参保人缴费),它不仅可以“入市”,而且在投资范围上似乎已变得无所不能;另一类是地方政府统筹下的“五项社保基金”(主要由参保人缴费构成),按法律规定,其收支结余只能存入银行或购买国债,不得“入市”。在“存款负利率”的情况下,后一类社保基金如何保值与增值,已引发国人高度关注和不安。如何应对这一难题?我们完全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与经验。
众所周知,美国人标榜“自由”、崇尚“市场”,反对垄断与集权,然而,在社会保障问题上,它却十分地谨慎、异常地保守。在美国,其社保基金75年来一直不允许“入市”,这与我国的“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管理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证券市场如此发达的美国,为什么偏偏不许社保基金入市呢?它们靠什么保值、增值呢?
其实,美国社保基金75年不入市,主要理由有两个:一是美国政府认为社保基金安全性最重要,入市有风险,因此,社保基金不能入市,只能购买国债或存入银行;二是美国大众认为庞大的联邦社保基金入市,有悖于市场的自由竞争与公平,甚至会带来政府对私人经济的操纵与控制,因此,社保基金“入市”是美国民众所不能接受的。
(二)美国社保基金如何保值、增值
在美国,养老与医保是全国统筹的,并由联邦政府直接掌管全国社保基金(以下简称“信托基金”),该基金的具体监管与投资则是由一个专设的“信托基金托管委员会”来负责的。截至2010年底,美国社会养老保险(OASDI)基金总资产为26089亿美元;社会医疗保险(HI+SMI)基金总资产为3440亿美元。
根据法律规定,信托基金不仅要联邦政府统一集中管理,而且收支节余必须投资于联邦政府连本带利担保的证券,所获利息也被存入信托基金。也就是说,美国政府是不允许社会保险基金“入市”的。自从信托基金成立以来,由信托基金购买或持有的所有证券都是由联邦政府发行的。它们主要分为两类:(1)财政部特别发行证券。只有信托基金可以购买或持有,不可上市,不可转让,只能赎回。(2)财政部公募发行证券。且从2005年2月15日开始,信托基金不再持有公募发行证券。
信托基金可持有的财政部特别发行证券有两类:(1)短期国库券。这类证券以日为基础每天发行,亦可每天赎回,到期日为发行后次年的6月30日。(2)长期债券。也称特别发行债券。这类债券只在每年6月30日这一天发行。债券到期日为1~15年。
一旦信托基金收支相抵有盈余,就会投资联邦财政债券。这就相当于将剩余的信托基金贷款给联邦政府。信托基金持有的财政债券表示政府有义务在证券到期时进行偿付,并支付利息。一旦信托基金需要兑现支付相应社会保险福利,则可随时用证券向财政部赎回现金及利息,以便及时支付受益人应付福利。
(三)我们的惟一对策
尽管美国社保基金不允许“入市”,但它却能够做到保值、增值,其主要原因则在于联邦政府敢于买单,即由财政部特别发行专供社保基金购买的债券,其利率随市场利率变化而“水涨船高”,因此,在利率市场化的前提下,一般不会出现负利率状况,而且财政部能够确保特别发行债券利率明显高于通胀率。
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总资产(市值)已突破了9000亿元人民币,按照法律规定,它用于投资基金和股票的比例不得超过40%,大概也就是3600亿元人民币。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统筹下的“五项社保基金”总计约为23886亿元,这部分基金只能存入银行或购买国债。的确,在“存款负利率”及国债低利率的情况下,“五项社保基金”不仅保值难,而且增值更难。
借鉴美国经验,我们的惟一对策,就是由财政部发行特别债券专供社保基金购买,并给特别债券设定高利率,实际上,也就是由财政部为社保基金遭受的“负利率”损失买单。
最后提示:完全由中央政府筹建的全国社保基金,虽然投资国内外股市神通广大,但能否真正保值和增值,仍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尤其是国内股市变化无常、风险太大,常有一些社保基金组合被其投资管理人——证券公司或基金公司折腾得死去活来、面目全非,这些基金组合像散户一样疯狂短炒、追涨杀跌,如此胡来,社保基金如何保值、增值?2008年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股票和基金的收益率究竟是多少?至今仍是一个揭不开的谜。因此,笔者在此强调,作为地方政府统筹下的五项社会保险基金几乎没有任何“入市”的可能性。否则,天下大乱。
商品房限购令治标不治本
——稳定房价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董登新教授
最近,二、三线城市房价节节攀升,再次引起了社会媒体及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为此,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限购令”,其中的逻辑很简单,既然一线城市房价因限购而暂时压住了(虽然并未出现人们臆想中的降价潮),那么,二、三线城市当然应该效仿。这显然只是想当然的一厢情愿了。
实际上,商品房限购令并非人们想象的灵丹妙药,暂时性地压住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涨,不过就是治标不治本。问题究竟在哪里?笔者认为,除了流动性泛滥、投资渠道狭窄、存款负利率以外,最主要原因就是政策调控未能“对症下药”,或是开错了药方。让我们首先来看看,中央与地方政府究竟已采取了哪些调控政策?目前,在商品房的限购措施上,大体只有两种做法:一是金融手段——限贷或停贷;二是行政手段——限购或停购。
(1)提高房贷按揭首付比例,提高房贷利率,停止房贷。房贷政策的主动权应该归属风险自担的银行,如果政府采用行政手段管控银行贷款,好像有点过了,不过,银行存贷利率在中国仍是官定利率,因此,央行有权加息或减息。
(2)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购房资格;本市居民家庭每年限购一套商品房;有房者在中心城区不允许再购房等。既然认可商品房是一种商品,也是一种投资品,就不应该采用行政手段强制限定购买数量,更不该提出“抑制住房投资性需求”的战斗口号。
笔者认为,上述政策都未伤及高地价与高房价的要害。应该说,除了首套房购买者是为了纯粹的居住外,其他人买房要么是长期投资,要么是短炒投机。目前,在大城市,中高收入家庭大都拥有2至3套住房,当然,也有不少家庭拥有5套以上的住房,甚至有的家庭还拥有多个门面房及多个车库。据说,有的地方车库价位已上涨4倍!
无论是投资性需求,还是投机性需求,买房的动机都是为了获得超预期的超额暴利。因此,当这种暴利预期一旦形成并被放大,就会形成一种从众效应,无论是有钱人或是穷人,都是想方设法攒钱买房,或是借钱买房,总之,迟买不如早买,少买不如多买,于是,一种刚性需求下的商品房抢购大战从此拉开序幕。房地产开发商及地方政府不过是顺势发了个意外之财,而且是意外飞来的横财,房地产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甚至还有些不知所措,他们就有点像改革开放初期的暴发户一样,但我们不必过份指责他们。因为房地产开发商也是被逼被迫不断提高房价的。为什么?因为人们对房子的崇拜与抢购,已不是房地产开发商或地方政府所能控制的!
如此分析下来,房市调控对策与思路也就一目了然了,所谓对症下药,就是要针对商品房投资收益率的过高预期给予强力降温,并从需求角度有效抑制人们对商品房的刚性需求。只要有效降低了人们对商品房投资收益率的预期,无论是投资性需求的刚性,或是投机性需求的刚性,也都会自动消亡。如此简单的道理,我们为什么不对症下药???
笔者提出的“两招即可秒杀高地价与高房价”,虽有些夸张,但绝对有效,而且一定是药到病除。
第一招:全国城市统一开征房产交易资本利得税,取消现行的房产所得税。现行的房产所得税要么按买卖差价的20%征缴,要么按现行房价的1%征缴,这一税种无法达到对投机性炒房的抑制作用。因此,笔者主张开征房产交易资本利得税,并按“持房期”长短设置差别税率,这样便可极好地抑制短炒投机。资本利得税从广义上讲属于所得税范畴,但税率设置方法不同。
仿照美国版的房产类资本利得税模式,由于资本利得税是按买卖差价征税,并按“持房期”(即买进、卖出相隔时间)长短不同设置高低不同的税率,因此,它对持房期10年以内的“短炒”极具打击力,可有效抑制纯粹的炒房行为。
持房期
税率
10年以上
20%
5——10年
30%
3——5年
40%
3年以内
50%
注:资本利得税是对买卖差价的征税,20%是常规税率。
第二招:全国城市统一开征房屋占有税(即人们常说的房产税)。按城市户籍人口计算,每人可以免税50平方米,人均超过50平方米的任何房屋面积(是否应该包括车库,可以讨论),均需按年缴付房屋占有税。笔者认为,既然房屋占有税是按“现价*面积”的总金额征缴,因此,就没有必要区分普通住宅与豪华住宅,税率完全可以统一。
这里,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是:房屋占有税能否有效遏制人们对商品房的投资性需求,主要取决于税率高低。比方,如果1%的税率设置没有效果,最多可以提高至10%,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主要以房产贮藏财富的人,减少房产持有量,这样,他们可能就不再持有十几套甚至几十套商品房了。
上述两招:一招抑制短炒投机,一招抑制投资性需求。只要两招齐出,房市投资收益预期必将大幅滑落,什么高地价、什么高房价,必将不攻自破,商品房投资价值将会自动回归,只有到那时,商品房才会自觉还原其“住房”本性。因此,两招即可秒杀高地价、高房价,根本用不着跟银行、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费劲、费口水!
不过,实行利率市场化,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让银行可以像企业一样破产,同时,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借助GP、LP、PE、VC全方位打通民间资本通向实业和实体经济的大通道,这才是最终解决中国高房价问题的根本大法。
如松:通胀高点半年后股市才会见到底部
2011-09-10 08:36
很多人关心QE的问题。
其实唐老鸭这些年来在不断的QE,每年的货币超发量就是(而且十几年连续不间断),比如去年的经济增长大约10%,可是货币发行量超过17%,超出的七个点不就是QE吗?(如果哪位朋友感兴趣具体数据,可以根据央行的报表算一算去年的QE是多少),只不过那些伟大的中国学者给米老鼠起了个好听的名字:QE!对自己的事情闭口不谈而已,电筒只是照别人用的。
未来唐老鸭还会不断的QE,这是有体制决定的,没有例外。
米老鼠现在根本不可能QE,只要看看它的通胀   核心通胀数据和原油价格就清楚了,市场中时刻都有那些大忽悠,没必要在意,当然如果美元持续上行,欧洲或唐老鸭出现黑天鹅事件,造成全球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剧烈下跌,QE就很可能会出现了,如果没有这样的情形,就别做梦了,那是民主国家,在今天的通胀水平和原油价格之下,如果放出QE,那奥兄真是总统干腻味了。
如果今天米老鼠敢推出QE,那对沪深股市也是绝对的利空,源于唐老鸭的通胀在高位,国内矛盾及其突出,米老鼠这时放出QE,意味着根本不理会自己国内的情形,继续刺激唐老鸭的通胀,是和唐老鸭放手一搏的态势,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美联储是为美国自己服务的,奥兄自己的椅子是第一位的。
再说唐老鸭,会QE吗?这是没有任何疑问的,做梦都在想;但是如今通胀的位置,估计还不敢,当通胀回到3%以下的时候,必定再次QE,股市的春天也就临近了。
本轮通胀到今天,如果没有黑天鹅事件发生,很可能会跌到明年上半年,一般通胀高点出现后,半年以后股市才会见到底部,源于唐老鸭的特色,因为通胀高点之后,股票的估值降低   流动性会继续恶化,造成股指下跌,更重要的是沪深股市不过是一个圈钱的市场,这个时期能圈钱的会加紧圈钱解决自身资金的问题,造成股市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最终在通胀见顶之后会继续下跌,直到恢复股市的生态环境,最典型的特征是股市的历史大底都是暂停新股发行以后形成的。
沪深股市的天敌不是业绩,  最主要的也不是通胀,是圈钱行为,只有股指跌到无法圈钱的时候,也就接近底部了。
如果出现黑天鹅事件,全球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会剧烈下跌,很可能两三个月就完成主要的下跌趋势,那样的话股市见底会提前,二爷们哈哈笑啊,赶紧印钞票,有一个对抗金融危机的美好名义,最终的结果是发钞票实现一轮更大规模的抢劫。
历史是不会变的,虽然不断变换那个马甲。
到今日,从技术上来说,沪深股市本轮的调整可以基本肯定是月线级别的调整,短期不可能结束,未来如果出现黑天鹅事件,可能在年底结束;如果不出现的话,估计也在明年二季度了,关键是形势还没到时候,还不具备二爷们开始QE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