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我爱欲女1good:希腊智慧的启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9:25:49
希腊智慧的启示作者:傅佩荣

    当伊迪帕斯王回答斯芬克斯谜语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他说的是正确的答案。「什么动物,早上四只脚,中午两只脚,晚上三只脚?」答案是「人」。

    只有伊迪帕斯王知道答案,这表示别人都不明白那说的是人类自己。问题在于:有谁想得到人生竟然有如一日,像早晨、中午、晩上,一转眼就过去了?问题还不仅是如此,因为连伊迪帕斯王也未曾察觉,他所回答的正是「他自己」的命运。

    他登上王位,勤政爱民,但依然逃不过命运的摆布。当真相揭露,证明他是弒父娶母的凶手之后,他刺瞎自己的双眼,自我放逐,浪迹天涯,从此脱离不了拐杖。这不是「晚上三只脚」的应验吗?然而,他毕竟展现了人所特有的尊严,因为他总结自己的一生遭遇时,说了一句话:「这一切都很好!」

    神比人伟大,看来是如此,因为人会犯错,并且最终会幻灭。但是人只要了解自身的软弱与生命的短暂,就会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一是灰心丧志,无奈地苟延残喘,等待命运的最后一击;另一种选择,则是激发无比的热情,把握活着的每一剎那,展现生命的一切势能,由此彰显人性的独有价值。希腊人留给人类的正是这第二种选择,于是「希腊智慧」成为一个术语,永远闪烁光采,等待我们去观赏倾听,以及学习、领悟。

    希腊智慧的载体是神话与悲剧。神话是有关诸神的故事,悲剧是人在面对命运时的遭遇。诸神加上命运,人怎能是其对手?但是,换个角度想,要劳动诸神与命运来对付我们人类,也可证明人类有其伟大的潜能,就看我们是否自觉,是否能够奋然振作起来。

    本书是探讨希腊智慧的杰作,作者的专业知识已有一系列著作足以取信于人,最可贵的,是他能深入浅出,提纲挈领,照顾一般读者在自我励志与人生意义双方面的需要,把希腊的神话与悲剧拆解为一个个有趣的个案,再重新组合为一个新的系统,借助于巴特农神殿的八根柱子为喻,提出希腊智慧的八大支柱之说,既富于创意,又深具启发性。

    依作者所说,这八大支柱依序是:人本主义、追求卓越、中庸之道、认识自我、理性主义、好奇心、爱好自由与个人主义。为了更容易掌握作者的观点,我设法将其重组为四点加以介绍。前两点属于「知」,后两点属于「行」。

一, 好奇心与认识自我

    古代希腊人的共同读物是荷马史诗:《依里亚德》与《奥迪赛》。前者描述特洛伊战争,后者描述绮色佳国王奥迪修斯在战后返国的惊险历程。人都有好奇心,而好奇心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如果特洛伊人对希腊联军留下的大木马没有那么好奇,以致要拆毁城门拉进木马,那么他们不会惨遭失败亡国的命运。至于奥迪修斯,他明知航经女妖音控所及的海面时必须用蜡封住双耳,否则难逃受蛊惑而致死的遭遇,但他十分好奇,要求部下将他紧绑在桅柱上,无论如何也不能松绑。他的好奇心让他在海上延宕了十年光阴,在回到家乡时还想测知妻子是否坚贞。即使到了晚年,他还计划再度出海去冒险。这样的好奇心似乎有些偏差。

    真正的好奇心应该回归正途,依循德耳菲神殿的指示:「认识你自己。」悲剧家索佛克里斯说得好:「宇宙万物之中,没有比人的存在更值得惊讶的。」那么,何不停下脚步,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呢?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没有经过反省检查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他正是在深刻自省之后,说了一句名言:「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是无知的。」也正因为如此,神殿的女祭司才会传布神谕,说他是希腊最明智的人。

二,人本主义与理性主义

    自知无知,所以努力求知。这种向上提升的过程,让宇宙万物成为我们人类活动的场景。

正如法国存在主义小说家卡缪在《西齐佛斯的神话》中所说的,西齐佛斯尽管被判决去做一件永远无成功希望的劳役,但是他依然比压在他肩上的巨石更伟大,因为他知道自己为何要携石上山,而巨石却无从知道自己为何被推。

    希腊的人本主义所强调的是什么?一,「人是万物的尺度」,人在决定万物的价值时,也发现自己承担了无比的责任,要调整一切不合理的状况。二,「人类」是物种之一,属于自然界;但人类所走的路称为「人道」,这是人的应行之道。一方面个人需要他人,同时也被他人所需要,另一方面我们要寻求正义,使善恶皆有适当报应。三,人本主义并非无神论。本书作者认为,「希腊的真正宗教是人本主义。」这种人本主义藴涵了:人有无限的潜能。

    人的特色是理性思维的能力。在表现生命势能时,感性与冲动造就了许多神话的篇章,追求成就的狂热似乎是英雄不可或缺的质量,但是结果总是让人感伤。成就带来傲慢,傲慢促成蠢事,然后神的惩罚如影随形而来。只重人本而忽略理性,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

    三,爱好自由与个人主义

    希腊智慧在历史事迹中也有不少见证。以波斯侵略希腊之战为例,斯巴达国王李奥尼达斯率领三百人坚守温泉关,让波斯大军为之丧胆,即使最后赢了也是惨胜,而整场战争下来则是波斯惨败。为何百万大军制服不了希腊联军?因为后者是为自由而战。为了保护祖先的坟墓,为了保障子孙的自由,这时希腊战士个个奋勇争先。死何足惜?只要死得有价值。

    如果不谈死亡,只就人生而论,那么在爱好自由的同时,可能相伴而来的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会不会带来自私心态呢?希腊神话有杰森寻找金羊毛的故事,也有纳西翠斯过度自恋的插曲,结果都是悲剧收场。在现实世界中,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四处征战,势力横跨欧、亚、非三洲,的确是睥睨当时的杰出个人了。但是他在拜访哲学家狄奥真尼斯时,这位哲学家坐在木桶中,只是请大帝不要遮住他的阳光。看来哲学家对个人主义的体会又远非这位帝王所可想象。

四,追求卓越与中庸之道

    谈到这儿,我们已经明白希腊智慧的奥妙之处,在于把「人」看成充满潜能的生命。「人性」不再只是个名词,而是个动名词,就是在有生之年不断成长。身体的成长很快就抵达极限,所以必须专注于心灵的成长。所谓「追求卓越」,主要包含三点意思:一,不要让祖先蒙羞;二,要努力胜过其它人;三,要把事情做到最好。这三点聚焦于心灵上,不是将造就开阔的心胸与高尚的品格吗?

    如果把「卓越」局限于外在的表现,就可能陷入危险之中,譬如,特洛伊战争的起源不是三位女神为了比较谁最美吗?阿奇里斯不是因为复仇心切而暴露了致命的弱点吗?亚特兰蒂斯的陨灭不是漫无止境的欲望造成吗?事实上,德耳菲神殿除了「认识你自己」之外,还刻着一句话,就是:「凡事勿过度。」这是期许人们谨守中庸之道。在知方面,最优先的是认识自己,否则无从追求卓越;在行方面,最紧要的是适度中庸,以免陷入极端的困境,无端糟蹋了美好的人生。

    阿奇里斯说他宁愿在人间为奴,也不愿在地狱称王。这句话再度提示我们要珍惜此生,善度每一天,细心品味活着的美好,同时不断实现天赋的能力,追求心灵上的卓越。

    本书内容取材极为丰富,我们一般人所知道的希腊神话与悲剧几乎尽在于此,而深刻含意更是让人目不暇给,在每一页的每一段都要稍作省思才可继续前进。现代人阅读本书,宛如希腊智慧一一展示于眼前,会觉得美不胜收而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