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整形医院最好的:笛福墓地寻作家文脉(国人看世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1:09:54
冯惠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09月10日   第 07 版)

鲁滨逊漫画

鲁滨逊书中的帆船图

《鲁滨逊漂流记》封面
在众多的英国文学作品里,我读到的第一部书是《鲁滨逊漂流记》。那是在我的青少年时代,作品中的主人公鲁滨逊成了我和我的同龄人景仰的探险英雄,而这部作品的作者丹尼尔·笛福自然也就成了我们崇拜的大作家。几十年后,当我来到伦敦的时候,就想一定要抽空去看看笛福的墓地。
夏日的伦敦,本来多晴朗天气,可是我去探寻笛福墓地这天,却彤云密布、细雨绵绵。也许,踏访一个逝去280年的文学老前辈,遇上这么个阴雨的天气是适宜的。我和妻子女儿一家3口从温布尔登动身,先乘公共汽车,换乘北线地铁到达老街站,然后沿西提路向南步行大约10分钟就到了班黑尔(bunhill)墓地。我们撑起了雨伞,在大门口先看了看竖在道旁的墓地介绍牌。原来这墓地历史很悠久,中世纪就有撒克逊人葬于此,到了17世纪80年代,这里成了伦敦新教徒的安息之地,其中包括著名的新教人物。
在一棵大橡树下,我们找到了笛福的墓碑。墓碑是白色的,挺拔高耸,大约有3米吧,碑柱呈方棱形,顶部尖尖的,好像是一把刺向空中的利剑。碑体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镌刻着笛福的姓名和生卒年代,下边实际是个基座,刻有若干行文字,记述了这个墓碑是1870年由1700人联合捐建的,而捐资的原由是《基督世界报》向英格兰民众呼吁集资为笛福修建墓碑,引起千人响应。
雨仍然下着,我伫立良久。夫人催我回去,说来这里工夫不短了。我却没有离开的意思,我反复看着墓碑正面的那几行字:“笛福,生于1661,死于173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我在想,这座重修的墓碑也已经耸立140年了,再往前推140年,他最初的老墓碑什么样儿?没有资料可查询。笛福生前,人们对他的政治立场评价褒贬不一,甚至尖锐对立。而后世的英国人这样赞誉他: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得到读者的喜爱,是笛福开了个好头。在这一点上,女作家弗吉尼亚·沃尔芙对他的评价极高,说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像索尔斯伯里原野上“史前的巨石柱”,他是伟大的质朴无华的作家,他是一个文学流派的奠基人和大师。
我想,以上这些评价并不为过,笛福的确是一位划时代的作家。是笛福改变了英国传统的传奇故事写作模式,把作家的笔触从梦幻和理想拉回到现实世界,从浪漫飘忽的意境改为朴实无华的细微描摹,因此他的小说更贴近人的生活。
笛福本人没有可能预见到他的小说对后世产生的巨大影响,他生前始终困惑于贫困和债务烦恼,他没有因写书而发财致富,甚至也没有挤进当时由“高等”英国人组成的文人圈子,这对于他个人来说或许是个终生的遗憾,但对于文学来说,却得到一个完整的前后一贯的笛福:他生在穷人之家,死于贫困之屋,一辈子为生活奋争、忙碌,但至死没有达到他的心愿。不过,他给后世留下了《鲁滨逊漂流记》,还有《摩尔·弗兰德斯》和《罗克萨娜》。
人死盖棺论定。笛福故去近3个世纪,是褒是贬一切都已成为历史。墓地,是一个人的永恒归宿。按圣经说法,人死了灵魂还在,或到天国或下地狱,不知笛福灵魂今何往?但我确认,他飘离我们并不遥远,读着他的小说就觉得他的魂魄仍然给我们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