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 常叁思 百度云:利比亚旅行记(国人看世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4:23:36
沈海滨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04月08日   第 08 版)

古罗马时代的大理石雕塑(局部)

利比亚风光
战火在利比亚土地上燃烧!世界诸国发出旅游禁令!中国侨民和工程建设人员大批撤离!和平,这个平凡而又如此神圣的渴望何时才能重归利比亚?本文作者去年此时正在利比亚作深度旅行,他用生动的笔触记录了利比亚的风土人情和旖旎风光。
——编者
利比亚素被称为“沙漠之国”。去年我到利比亚采风拍片,如果不是身临其境,细心观察,我简直不相信我的眼睛,这里是满眼葱绿。一排排高大的椰枣树,一道道不知名的灌木绿篱,一片片橄榄树,还有街头海边的绿地,都被清洗得青翠欲滴,映衬得红白花朵格外娇艳。这个沙漠国家虽缺少天然植物,但大街小巷却是一年四季都“绿”意盎然,散布其间的美丽绿洲以及烟尘滚滚的大漠景观,也因此成了利比亚的特色美景。
虽然利比亚是非洲国家,但这里白人比黑人多得多,大部分如欧洲人一样白,长的都很漂亮,尤其小孩子长长的睫毛大大的眼睛,像洋娃娃一样可爱极了。但是,如果在街上看到漂亮女子,尤其是陌生男女邂逅相遇的时候,男人必须自觉回避,且不可一直盯着看。
利比亚的住宅格局基本上都是独门独院。由于女人们是不能随便外出,而且有客人来访的时候,女眷们也都回避,所以他们的住宅中至少设有两个客厅、多个卫生间。进门客厅用于接待访客,而且配有专门的卫生间,通过住宅的格局对访客视觉范围做了一定的限制,看不到住宅内室的情况。内室是供家眷们生活、娱乐的空间,外人不宜进入。
在农村,当我走进一户人家房屋后,我发现屋子只有墙壁,没有屋顶。四堵厚厚的泥墙,围成一个正方形,开一个又矮又小的门,连一个窗洞也没有,顶上疏疏地盖一层带叶的椰枣树枝,屋内地面比屋外还低一米多。实际就是四堵墙围着一个土炕,无门、无窗、无顶,真可以称得上名副其实的家徒四壁。屋子没有屋顶仿佛不可思议,难道不怕雨淋吗?其实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雨量最少的地方,莫说是雨,天空中就连一朵像样的云也难以看到,连续十几年不下一滴雨是常有的事。
当我一进城,蔚蓝色的地中海出现在我的面前,一股咸腥的海风扑面而来。海岸边上的一排排椰枣树迎风摇曳,树下是白色的小房子,一座连着一座,好一派地中海风光。首都的黎波里由新城和旧城组成,旧城沿港湾及海岸伸展,被称为“红堡”。这里狭窄的街道,墙高院深的住宅,众多的清真寺,完全是阿拉伯古城的风貌。有的街道上方盖有顶篷,货摊一个挨一个,摊上商品琳琅满目,街上人群熙攘。旧城有不少清真寺。卡拉曼利清真寺最著名,寺内有一座八角形尖塔。古尔吉清真寺、查梅勒清真寺也很有名。
抽空我还去参观了塞卜拉泰罗马古城。这座城市是利比亚有代表性的文化古迹。在博物馆里复原的古城图形面前,我们被2000多年前能建造出规模如此恢弘、结构如此严谨的城池惊呆了,无人怀疑它是利比亚古罗马时代完整的缩影。穿过大石块铺就的长长甬道,登上城池边残墙的制高点极目眺望,整座古城的轮廓便清晰地收入眼底。
这座城池全部用大石块铺地砌墙,遍地是高耸的巨大圆形石柱,像石林,像石海,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石头城,一本厚重得谁也翻不动、看不透的石书。城中的建筑一组一组的,既自成一体又相互连接,每一组都冠以“大”字,诸如大浴室、大赛马场、大广场、大布道厅、大市场、大剧场……观其规模之宏伟、布局之精到,一个“大”字确系当之无愧。各组建筑虽用途各异,整体造型几乎都是圆形或半圆形的,一个圆接着一个圆,有次序地铺展开去,直到连天接海,天海人间浑为一体,实在是壮阔不已。
古城建筑的巅峰应属大剧院。它和撒丁岛上的古代露天剧院大体相似,除了没有现代的灯光和音响设备之外,许多现代化的剧院也难以比得上它的巍峨壮观。临海而建的宽阔舞台上剩下一片欲刺青天的石柱,半圆形的乐池完好,只是少了音乐,偌大的看台一圈又一圈,默默无语地与大海对视厮守。想当年,这座容纳几千人的大剧院曾是何等的热闹。如今,戏散了,人去了,场空了,只留下残缺,滋生出落寞,在杂草中仰天长卧,等待着经久不变的风雨。当地的民间艺人吹奏着牛头牛角做的“祖可莱”,敲打着非洲特有的腰鼓来到乐池中央。欢快的节奏、酣畅的乐声、黑面艺人滑稽的舞蹈动作,引发了大家的童心。于是我们纷纷走下乐池,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什么肤色的,一起唱,面对面地舞。非洲的乐声和亚洲、欧洲、美洲的歌声谱成一曲和谐的乐章,在古城上空回荡,歌成一片,舞成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