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带面具强奸的电影:火火的中国经济,冷冷的中国股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5:02:55

数据显示:2011上半年,中国股票市价总值较去年底减少0.46%,意味着投资者损失约1.45万亿

元;自2008至2011年以来,中国股市更是每况愈下、每每演绎了今不如昔,所以中国资本、财富才左突右进、上翻下跳的“豆你玩”“蒜你很”“姜你军”“糖高宗”“辣翻天”“油你涨”“玉米疯”“苹什么”“棉花掌”“药你命”……中国资本、财富一直30年来都找不到出路。更为糟糕的是:2007年10月16日中国上海股市创造了6124.04点至高位后(这天是党代会召开的关键日期),一路下跌至2011年9月5日2500点一下……中国资本股市、中国13亿公民手中这几个不多的钱,还要去哪里寻找通道、寻找当然的投资去处?获得当然的回报?到哪里寻找出路?去哪里来玩一个中国人、一代又一代的财富之梦?

仅仅20年,中国股市的规模一举成为世界第二,走完了发达国家股市一二百年才走完的道路。2011年8月2日,中国证监会市场部公布了证券市场2011年6月的统计数据,境内上市公司数(A、B股)共有2229家,较2010年底增加了8.05%。此外股票发行总股本较2010年底增加了5.05%。然而,数据同时显示,2011年上半年股票市价总值264214.34亿元,较去年底反而减少了0.46%。这意味着上半年全体投资者损失约为1.45万亿元,按照6月底股票有效账户数13544.24万户测算,平均每个账户损失上万元。在天涯论坛上“一个普通股民对证监会的心声”的文章让大家找到宣泄的去处,这个帖子在短短的一周内点击率超过11万次,回复也高达1200多次。质疑新股乃至整个中国股市管理体制的大有人在。你想:2007年10月16日沪股最高达6124点,而到2011年9月3日则只剩下2528.28点,中国股市怎么不上天堂下地狱?

尴尬现状:肥了政者,亏了百姓

10年市值增4.5倍,沪指只涨25%。在全球尚处于金融危机阴影下、各国证券交易所IPO纷纷减速甚至急刹车的时候,A股市场IPO却逆向提速,融资额勇夺全球冠军。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企业IPO总数和融资额分别占全球IPO总数的28.6%和融资总额的31.6%。八月新股发行再度提速,第一周的5个交易日内,竟有4只大盘股网上发行。

高速扩容令股民纷纷质疑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放行。而证监会始终没有直面股民的问题。

目前,中国股市上市公司的数量至少已飙升到2530家,美国股市到现在200多年了才上市了3600多只股票。其中美国股市挂牌股票达到800家用了100年的时间,而中国股市仅仅只用了8年。10年多过去,中国股市市值涨幅已达到4.5倍。但沪指10年仅“爬了”500点,涨幅只有25%。

中国股市与美欧誓不两立

2010年1-8月,在美国共有108家公司申请新股发行,但最终只有87只新股成功发行并挂牌上市,另有21只新股至今尚未发行。在87只新股中,共有46只新股公募发行股份均只有几百万股。而在中国中小板和创业板中,就从来没有一只新股的公募股本是低于1000万股的,而一般的发行股本均在2000万股或3000万股之上。

在美国87只新股中,只有34只新股发行价介于询价区间之内(含上限价或下限价),另有9只新股发行价高于询价区间,但共有44只新股发行价明显低于询价区间。也就是说,最终发行价不在询价区间之内的新股超过六成。在中国,新股发行价格一般都是由询价区间的上限来确定(除个别例外)。这表明,中国只要你敢于发新股,股民就勇于打新、炒新,甚至没有牛市与熊市的区别!

目前,新股发行市场化程度还远远不够,只是让机构参与询价,应该扩大询价竞争的范围。一步到位地搞市场化的条件也不具备,比如若将目前的审批制度搞成登记制,我觉得这个说法是有点不负责任。中国企业符合创业板、中小板上市门槛的,估计没有10000家,也至少有5000家、8000家,是不是让他们都马上上市?中国股市证券市场成立到今天,20年了只上2000家。因为受制于中国A股市场“人治”的“权力”审批制度。A股市场化不能唱高调。将来新股发行困难,发不出去了,我也会赞成给主承销商以配售权。这叫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当投资者能根据拟上市公司充分披露的信息合理定价时,更多的股权筹资只会降低发行价;相反,如果中间加上了监管层的审核和发行节奏的调节,拟上市公司不仅获得了监管层的信用背书,还能利用调控的发行节奏获得高溢价,最终只有二级市场投资者为虚高的股价埋单。

中国股市不改革难有未来

对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A股内幕交易、利益输送屡禁不绝,关键还是惩罚的力度太小,而壳资源的稀缺令壳成为寻租的工具。

如果企业没有破产,证券市场上没有下市,全人类没有生与死,那还有什么可以威慑犯规的企业呢?这里特别关键的是要严格限制证券市场上的所谓资产重组,其实是买壳重组。如果股市投资都没有风险,失败了以后还会中大奖,越是ST的企业越是连续涨10个、8个停板,那谁还会去研究什么是好企业、什么又是坏企业呢?

难怪连中国的一些机构投资人都专门去研究资本重组。其实那个壳,只是政府管辖下的一种垄断的行政资源,是很容易造出来的,上面还带了那么多的负担,完全是社会资源的浪费。如果中国资本市场至今20多年还不能解决政府权力——政治之源上的经济壳资源问题,那么中国股市象已过去的20多年一样没有来日,只能是极少数人去玩游戏的“玩偶”……

引进大股东承诺条款

在新股发行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当中,有建议称:一、新股发行要强化的是预测的业绩表现,预测的市盈率,这是定价的基础。二、在强调了预测、动态这个基础上,要有必要的惩罚性制度配套。如果我们的招股说明书出了差错,我认为可以引进股权分置改革时候大股东那种承诺条款。我们现在最害怕的不就是业绩变脸吗?一旦变脸时可以像股改一样,触发进一步送股的条款。

此外应该立即叫停保荐加直投。自己成了股东,就成了利益关联方,中介机构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就没有了保障。据我所知,一些券商或其从业人员,就主动向发行人即拟上市公司耳提面命,说企业上市不私下花几百万、上千万元的公关费用肯定不行。

IPO盛宴,上市公司高管、投行、会计师和律师,相当于一条绳上蚱蜢,各自从IPO的盛宴上分走一杯羹。有个笑话讲,IPO业务中,投行负责忽悠人,而律师和会计师就是负责告诉别人,券商忽悠你的话都是真的。因此如何有一个独立的第三方对之进行监督才是出路。

由于对企业发行上市拥有最后生杀大权,中国发审委官员难免“被公关”。现在上会企业初审通过后,便提前通知相关发审小组成员,寄去企业材料,让发审组成员阅读。由于发审组成员多为兼职,这时给的时间再多,他们也无法静下心来看材料。但此时消息广泛漏泄,反而给公关寻租者留下了时间和空间。因此,一个企业最终进入上会发审阶段,应随机抽签决定发审组。而一旦抽定发审组,发审组成员应立即全部封闭,集中阅读申报材料,讨论其中的疑点和不详之处,并进行表决。这样既保证了程序的公正和制度的严密性,也保护了发审组成员。建议发审委小组首先数量要足够多。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陷入困局

中国政府智囊说,食品涨价将导致中国通胀率在第三季度达到高峰,政府需要给经济降温。官方媒体同时警告,通胀持续加剧,国内消费难以拉动经济,还将继续依赖企业和政府投资,经济增长模式因此陷入困局。

隶属中国国家发改委的中国国家信息中心8月16号发布报告说,中国通胀压力持续居高不下,平均通胀率2011年第三季度可能达到6.2%,明显高于第二季度的5.7%。中国经济通胀走进一个“持久战”的怪圈。

中国通胀率今年7月份达到6.5%,高于6月份的6.4%,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上涨。信息中心认为,尽管今年一直在上涨的猪肉价格会在第三季度有所缓和,但其它肉类和鸡蛋的涨价幅度会超过猪肉,推高通胀压力。

增长模式根源难持续

中国证券报同时警告,美国与欧洲的债务问题将导致国际需求下滑,中国的通胀又让国内消费提振乏力,无法形成主要驱动力,经济的增长将继续依靠企业和政府投资。但分析人士指出,追加投资会导致产能过剩,地产泡沫、银行坏帐也会增加,进一步抬高通胀压力,经济增长会面临恶性循环。

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分析师常建(Jian Chang)对彭博新闻社说,这让中国陷入两难,靠消费促发展的长远战略就显得更加渺茫。她说:“消费价格指数CPI居高不下,生产价格指数PPI又达到7.5%。我认为这意味着通胀依然是中国面临的主要威胁。但国际金融市场新近动荡,将导致外部需求下滑,中国决策者在权衡增长和通胀威胁时会举棋不定”。

根据中国政府数据显示,中国投资近年持续增加,在GDP中所占比重2009年已经达到65%,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但家庭支出仅占35%,而美国的家庭支出比例是GDP的70%。这就是中国经济与美欧市场经济国家的重大差异,也是中国经济难以持续的根源所在。

两害相遇取其“危”

路透社预计,为了确保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中国政府可能会“两害取其轻”,继续追加投资促进经济增长。英国资本经济咨询公司(Capital Economics)经济学家威廉斯(Mark Williams)说,以中国的经济实力,靠投资驱动经济的增长模式尚可持续几年,但长远来说肯定不可继续。以投资驱动性经济,是中国耗能性经济的“死结”。

“中国投资在GDP中所占比重显然太高,所以一旦企业利润下滑,我们就应该担忧,因为这显示投资过度。但企业利润过去几年还算稳定,现在还没有担心的理由。但毫无疑问,中国目前的增长模式从结构角度看是不可持续的”。这是投资拉动、不可持续型经济的怪胎。路透社说,中国总理温家宝就认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最终也无法持续,更严峻的是这种“中国模式”公然与美欧市场经济国家根源冲突,那么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中国经济与美欧经济冲突是在所难免,同时中国经济与新兴国家与非洲等国家间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而难以缓解。(作者系《国情内参》首席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