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idol排名2016:世界博览 2011-9-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03:56
世界博览 

网曝“哈药六厂豪华赛皇宫”事件追踪阅读原文

这是哈药六厂办公楼的一楼大厅(9月7日摄)。一则关于“哈药六厂豪华赛皇宫网友叹怪不得药贵”的消息近日在各大网站和论坛火热转载,在两天多的时间里被网民评论超过1.8万次。哈药六厂主楼的豪华程度是否胜过皇... 全文↓

网曝“哈药六厂豪华赛皇宫”事件追踪阅读原文

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这是哈药六厂办公楼的一楼大厅(9月7日摄)。一则关于“哈药六厂豪华赛皇宫网友叹怪不得药贵”的消息近日在各大网站和论坛火热转载,在两天多的时间里被网民评论超过1.8万次。哈药六厂主楼的豪华程度是否胜过皇宫?一家药厂这般装修的初衷何在?为解开诸多谜团,新华社“中国网事”就此展开追踪调查。新华社王建威 摄

新华网哈尔滨9月7日电(“中国网事”强勇)一则关于“哈药六厂豪华赛皇宫网友叹怪不得药贵”的消息近日在各大网站和论坛火热转载,在两天多的时间里被网民评论超过1.8万次。哈药六厂主楼的豪华程度是否胜过皇宫?一家药厂这般装修的初衷何在?为解开诸多谜团,新华社“中国网事”就此展开追踪调查。

事件的起因是日前哈药集团制药六厂在其官方网站刊登了一组内部环境照片。照片显示其主楼异常豪华的建筑和装修:外观是法国凡尔赛宫的建筑风格,而内部走廊内全是实木雕刻,并用金箔装嵌,每一个天使都活灵活现,形态各异。该组照片随即通过网络迅速传播。

网民“李小萌”在其微博上说:“第一反应,哈药六属国有控股企业,据财政部的数据,2010年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近2万亿元,只拿出5%左右上缴‘红利’。据说国企是人民的国企,人民应该知道国企红利用在了何处,这‘皇宫’人民喜闻乐见么?”

9月5日,针对这组照片的一则“哈药六厂豪华赛皇宫网友叹怪不得药贵”的消息再次把哈药六厂推向风口浪尖。截至7日中午12时许,网民的评论已经超过1.8万条。网友“boboli1973”的说法在众多网友中很有代表性:“在相当一部分人都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时候,这些国企却把钱用在装饰自己豪华的办公用房上,令人深思:我们的监管部门干什么去了?豪华装修的背后隐藏着什么?装修费用又有多少流失?”

7日上午,新华社“中国网事”来到网上热炒的哈药六厂办公楼进行实地调查。据哈药集团制药六厂厂长芦传友介绍,药厂主楼建于2004年,为欧式风格,一共6层,当时建楼加上装修投入9300多万元。其中,1-3层为办公区,4-6层则作为版画博物馆。

在3楼看到,很多技术人员在工作,办公环境比较普通,纯白色的墙体和水磨石地面。3楼以上,风格开始转为欧式,走廊内挂着欧式复古风格的大吊灯,两侧挂满了油画,墙体上突出的木制花纹以铜粉漆刷,整个装修以金黄色调为主。

9月7日,一名市民从哈药六厂办公楼前的街道上经过。新华社王建威 摄

芦传友说,哈药六厂是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单位,2006年版画博物馆建成并逐步对外开放。在5楼主展厅,看到“哈尔滨艺术宫版画博物馆”简介:哈尔滨艺术宫版画博物馆是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和哈尔滨市文学艺术联合会负责组织、联络、协调,由哈药集团制药六厂出资建设和管理的专门性艺术类文化机构。

目前,这个博物馆收藏1100余幅国内外版画,典藏和展示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并不定期举办陈列展、专题展、创作大赛和相关的采风、交流研讨活动。据哈药六厂工作人员介绍,该博物馆同时是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版画系教学实习基地。

芦传友说,哈药六厂建版画博物馆,做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设施,也是我们回馈社会的一个考虑。现在哈药六厂版画博物馆实行预约固定时段开放制度,5年来参观人数超过3万人次。

对于网上批评意见较多的超豪华会议室、会客室的问题,在这个楼的4层确实发现了几间装修和配备堪称豪华的会议室和会客室。哈药六厂方面承认:这些会议室确实被药厂用于本厂开会使用,不过有时候也会作为版画博物馆开研讨会用。

芦传友认为,挂这组照片的本意是要展示企业的整体形象,其中版画博物馆只是一小部分,另外还有企业进行技术研发、药品生产和现代化车间作业等一系列内容。但由于关于版画博物馆的照片引起很大争议,所以哈药六厂决定在官方网站上暂时屏蔽这些图片,至于将来是否会恢复还没有定论。

针对部分网民认为高药价与企业平时的奢侈、铺张有关,哈药六厂方面表示不能接受这样的说法。芦传友说,药品价格是经过国家审批制定的,身为企业只能执行国家的价格标准,无权自主定价。

据了解,作为国有控股企业,2010年哈药六厂年收入16亿元,利税达到6亿元。这6亿元刨除国税后,利润近4亿元,主要用于企业投入再生产、股民红利和职工福利3大块。

随机采访到一位药厂工作人员,该职工表示,哈药六厂普通职工年收入加在一起大概有五六万元,在哈尔滨算得上是中等偏上水平。

这是哈药六厂办公区的走廊( 9月7日摄)。新华社 王建威摄

这是哈药版画博物馆的走廊(9月7日摄)。新华社 王建威摄

9月7日,一名保洁人员在哈药六厂办公楼一会议室内打扫卫生。新华社 王建威 摄

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泥鳅,日本人不敢小瞧阅读原文

图为泥鳅串烧 图为泥鳅舞。日本新首相野田佳彦竞选时自比泥鳅的说法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他在演说中引用了一句诗:“泥鳅想学金鱼也没用”。日本人认为,金鱼虽然看起来赏心悦目,却娇生惯养,并且除... 全文↓

泥鳅,日本人不敢小瞧阅读原文

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图为泥鳅串烧

图为泥鳅舞。

日本新首相野田佳彦竞选时自比泥鳅的说法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他在演说中引用了一句诗:“泥鳅想学金鱼也没用”。日本人认为,金鱼虽然看起来赏心悦目,却娇生惯养,并且除了观赏以外也再无其他价值;而泥鳅虽其貌不扬,但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泥鳅不仅是日本人餐桌上的美味,还是日本文学中乡土文化的代表。

泥鳅料理是日本的农家菜

在日本,特别是关东地区和中西部一些地方,由于乡间水塘众多,泥鳅几乎俯拾皆是。在饥荒时期,泥鳅是“救命粮”,曾经让无数的日本人免于饥饿,这也让日本人对它深有感情。如今在日本,泥鳅是一道典型的家常农家菜。在东京有一家名为“驹形泥鳅”的饭店,被称为是日本“泥鳅料理”的第一名店,距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

在日本的“泥鳅料理”中,泥鳅炖锅是一大亮点,这道菜要先将泥鳅闷到坛子里用酒“灌醉”,然后取出内脏细切,放入小口的炭火铁锅中,配上葱丝并浇上特制的佐料汁,边炖边吃。另外,日本人还经常用豆腐和泥鳅一起慢火熬炖,让泥鳅肉和豆腐充分混合(即中国人常说的“泥鳅钻豆腐”),并起名为“地狱锅”。日本人还爱吃类似于天妇罗做法的炸泥鳅,一些种类的寿司和特色面点也以泥鳅作为原料。

日本人认为,泥鳅是吸收了自然精华的“养生之物”,对身体虚弱、骨质疏松、贫血等都有食疗作用。泥鳅被日本人视为天然的强壮剂和壮阳药,过去日本平民家庭经济条件窘迫,一顿饭喝一碗加了盐和酱油的泥鳅汤,就感觉身上力量充沛,可以出门干活。日本人通常把泥鳅和形态相似且同样营养丰富的鳗鱼相比,有“一只鳗鱼等于一只泥鳅”的说法,甚至有人认为泥鳅的营养比鳗鱼更高。

日本文豪用泥鳅表现乡土文化

野田佳彦自比“泥鳅”,这一典故源自著名诗人兼书法家相田光男1986年发表的诗歌《泥鳅》。在野田佳彦发表“泥鳅演说”后,这部诗集迅速走俏,出版社临时加印5000册,而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的相田光男博物馆游客也大量增加。实际上,作为日本乡土文化的象征物之一,泥鳅还在很多作家的小说里出现过,日本文豪夏目漱石、川端康成等人都在小说中提到过泥鳅以及在乡下捕食泥鳅的体验。在日本文坛,一度有不写泥鳅,就不懂乡土文化精髓的说法。

由于泥鳅本身的“泥土气息”,它通常被当成日本农村文化的代表。一位日本作家写道,在过去,一些在江户地区的农民和劳工通常被人形容为泥鳅,原因是他们朴实、勤劳,适应能力强,就像泥鳅一样,放在恶劣的环境中“僵而不死”,一回到水中又精力充沛地活蹦乱跳。还有不少日本人认为,泥鳅绝不愚笨,它身处水下,对于外界环境非常敏感。一旦发生天灾,泥鳅是最早洞察这一切的。在一些地方神话中,泥鳅能够蜕变成鱼神甚至龙。因而日本人认为,即使外表再没有任何的过人之处,各种生灵都有着自己的灵性,“绝不能小瞧泥鳅”成了泥鳅给日本人的世界观上的重要一课。

“泥鳅演说”催热捕泥鳅舞

泥鳅也是日本幽默文学里的常客。日本关东地区的“漫才”(即单口相声)中,一些段子讲的正是关于泥鳅和其他动物以及农民之间发生的妙趣横生的故事。泥鳅在当中经常扮演憨厚、幽默的角色。实际上,不少“漫才”大师不仅对泥鳅有“亲近”感,而且也是“泥鳅文化”的推崇者。日本还有一些跟泥鳅有关的俗语,如“泥鳅的跺脚”比喻弱者自不量力和强者抗衡;“柳树下不会总有第二只泥鳅”则讽刺人抱着守株待兔的心理,等待着好运再次降临。日本电视台曾经专门办过一期平民选秀节目,名字叫“第二只泥鳅”,意在从看似不可能出现明星的地方挖掘出新明星。

在日本农村有流传下来的“捕泥鳅”舞,最有代表性的“捕泥鳅”舞蹈出自于岛根县的安来市区。这一舞蹈取材于过去农村居民闲暇时到田间捕泥鳅喝酒的情形,由于捕泥鳅时通常农民喝过一些酒,有些醉意,因而动作显得滑稽而夸张。后来,这一动作特征被移植到了“捕泥鳅”舞中,现在表演这一舞蹈的通常是一男两女三位演员,以男演员为主要角色,配合上弦乐,显得妙趣横生。今年正值岛根的“安来节”文化保护组织成立百年,该组织将要到东京进行“捕泥鳅”舞蹈的演出。岛根县人希望野田的“泥鳅演说”能进一步催热其舞蹈的流行

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智利青年用铅笔做3D图画 难辨真假(图)阅读原文

弗雷多创作的第一张3D图,一只蝴蝶仿佛落在白纸上。 弗雷多用手抓住“蜥蜴”的尾巴。 画中人仿佛正给弗雷多递“铅笔”。中新网9月7日电 据外媒6日报道,年仅20岁的智利艺术家弗雷多在绘画方面不仅功... 全文↓

智利青年用铅笔做3D图画 难辨真假(图)阅读原文

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弗雷多创作的第一张3D图,一只蝴蝶仿佛落在白纸上。

弗雷多用手抓住“蜥蜴”的尾巴。

画中人仿佛正给弗雷多递“铅笔”。

中新网9月7日电 据外媒6日报道,年仅20岁的智利艺术家弗雷多在绘画方面不仅功底深厚,且别有创新,他只需一枝铅笔和一张白纸就能画出栩栩如生的3D画作,并将画作和布景完美结合在一起,乍一看难辨真假。

其实弗雷多开始画3D作品只是偶然,他说有天一只蝴蝶落在他的床上,刹那间他想把这一幕捕捉下来。后来又偶然看见英国的艺术家比佛的3D画作非常逼真,于是弗雷多的第一幅3D作品就这样诞生。

弗雷多的3D画作一上传到个人主页上就引起了轰动。目前,他正在考虑将自己的画作放在圣地亚哥的街道上展览。

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英94岁老妇嫁84岁老头谱浪漫黄昏恋阅读原文

英国94岁的老妇薇-斯坦纳德坐着轮椅,嫁给84岁的恋人新娘抛花球,这对浪漫的黄昏恋人得到了大家的祝福中新网9月6日电 据“中央社”6日报道,英国一名已经94岁的老妇人近日决定从医院病床上起身,跟她... 全文↓

英94岁老妇嫁84岁老头谱浪漫黄昏恋阅读原文

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英国94岁的老妇薇-斯坦纳德坐着轮椅,嫁给84岁的恋人

新娘抛花球,这对浪漫的黄昏恋人得到了大家的祝福

中新网9月6日电 据“中央社”6日报道,英国一名已经94岁的老妇人近日决定从医院病床上起身,跟她84岁的爱人喜结连理。两人的黄昏恋感动了许多人,大家纷纷送上祝福,因为他们是真正的“白头偕老”。

据报道,94岁的英国妇人薇-斯坦纳德( Vi Stannard)9月1日下午跌倒受伤,她已经84岁的恋人沃克(Derek Walker)说,“我们1日到费来福(Flatford)的河边时,她失足跌倒。”他说:“我必须将她送到医院。但我们还是举行了婚礼,这太棒了。”

斯坦纳德则表示,就算在医院躺了几天,她还是决心在 9月3日走下病床,与恋人走上红毯,步入婚姻殿堂。

这名勇敢的新娘坐在轮椅上,准时抵达结婚教堂。在满心喜悦的儿子戴维(David)陪同下,她坐着轮椅走了红毯,高兴地接受亲朋好友的祝福,其后,她必须回到伊普斯威治(Ipswich)医院,做进一步的治疗。

报道指,这对新人的年龄加起来有178岁,别人在他们这个年纪都在庆祝结婚50年或60周年,他们却才新婚。

新郎沃克还说:“薇在这整件事上表现得非常勇敢,医院顾问说,只要不要出外太久就没问题。”不过,斯坦纳德这次跌倒,使得他们不得不将梦想中的蜜月旅行延期。他们希望斯坦纳德的身体能快点好转,在月底能出发度蜜月。

据悉,15年前,斯坦纳德搬到宁静乡村哈克史提德(Harkstead),为了跟她的儿孙住得近一点。在那里,她结识了退役的英国皇家海军外科医生指挥官沃克,两人随后陷入爱河。

当了一辈子单身汉的沃克,12年前在康沃尔(Cornwall)渡假时,向斯坦纳德求婚。

但两人直到现在才结婚,因为斯坦纳德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尽管和第一任丈夫分居40多年,但不想跟他离婚。她当时的丈夫在去年10月过世,享年97岁。

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百年一遇超新星爆发过程开始阅读原文

专家称,百年一遇的超新星爆发即将开始,天文爱好者们仅用普通望远镜就可看到。中新网9月8日电 据外媒报道,8日夜晚,天文爱好者们就能观测到百年一遇的超新星爆炸过程,这是1954年以来能用肉眼看到的最明... 全文↓

百年一遇超新星爆发过程开始阅读原文

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

专家称,百年一遇的超新星爆发即将开始,天文爱好者们仅用普通望远镜就可看到。

中新网9月8日电 据外媒报道,8日夜晚,天文爱好者们就能观测到百年一遇的超新星爆炸过程,这是1954年以来能用肉眼看到的最明亮的一次超新星爆炸。如果天气晴朗,人们可用双目望远镜在远离灯光的地方直接观测到这一震撼人心的天体活动。据专家称,观测的方位应该是北斗七星“勺柄”的东方。

超新星爆发就是一颗大质量恒星的“暴死”过程。在恒星演化的后期,星核和星壳彻底分离的时候,往往要伴随着一次超级规模的大爆炸,这种爆炸都极其明亮,过程中所突发的电磁辐射经常能够照亮其所在的整个星系,并可持续几周至几个月才会逐渐衰减变为不可见。

由于即将爆炸的恒星据银河系仅有2100万光年的距离,所以爱好者们才能观赏到这一奇景。牛津大学的教授表示,根据哈勃望远镜8月底抓拍到的景象,这颗恒星如今应该到了超新星爆发的临界点。爆炸结束后直到10月中旬光芒才会渐渐消失。天体学家马克•萨利文教授说:“任何人都能只用一个双目望远镜看到,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或许是一辈子也看不到的震撼场景。下一次或许要等到100年以后了。”

分享到微博 | 写给作者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