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铺:米塔尔中国的七年之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8:27:15
“华菱钢铁和米塔尔之间的矛盾已经完全解决了”,华菱钢铁董秘阳向宏对网易财经表示。8月31日,随着一纸共同声明的发布,有关这桩中外钢铁业联姻第一案的股东纷争宣告结束。
作为世界最大的钢铁巨头,米塔尔认为要想成为一个全球性公司,就必须在中国有生产基地。所以,2005年10月,米塔尔签约成为华菱钢铁的二股东。然而,可能只持有华菱29.97%股份的米塔尔,觉得“人微言轻”,不愿意过多参与华菱事务。华菱则指责米塔尔没有尽股东义务。这个一度被认为“世界最大钢铁企业和世界最大钢铁大国完美结合”的案例,就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
现在,米塔尔依然是唯一一家收购中国钢铁生产企业股权成功的外资企业。它进入中国已经七年。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评价正遭遇七年之痒的米塔尔:“如果不能控股,任何收购对于米塔尔都没有意义。” …[详细]

七年之间可以发生很多事,但是没有改变的是,中国政府对外资进入中国钢铁业的种种限制。
特别策划矛盾虽然缓和 双方采购铁矿石合作仍然存疑
8月31日,华菱钢铁集团和米塔尔令人意外地以发布共同声明的方式向投资者宣告矛盾的结束。声明确认,双方将“追求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及合作的落实,双方对华菱钢铁当前的扭亏增效和未来的持续发展充满信心。”
阳向宏介绍,今年二季度以来,公司和米塔尔的合作已经逐渐呈现出一种积极发展的态势,两个合作项目汽车板、电工钢项目都已经按计划向前推动,米塔尔承诺的注资已经到位,并且也加大了对华菱钢铁的技术支持。
米塔尔没有对七年来与华菱钢铁各方面的合作作出过多评价,在回复网易财经的问题时,米塔尔依然坚持了8月31日共同声明所持有的观点,并表示目前和华菱的合作是米塔尔在中国最主要的项目,之前退出宝钢新日铁公司也是为了专注于和华菱的汽车板项目。
米塔尔全称安赛乐米塔尔,现在是世界最大的钢铁公司,2010年全年粗钢产量达到9060万吨,超过第二名河北钢铁5000万吨左右。2005年10月,米塔尔宣布收购华菱管线(华菱钢铁)股份并成为其第二大股东,目前持有华菱钢铁29.97%的股份。
9月1日,一直担任华菱钢铁独立董事的中钢协副秘书长迟京东对网易财经表示,米塔尔现在对华菱钢铁的支持力度是比较大的,而且原来没有承诺的一些工作也在做。迟京东认为,最终的结果显然没有像大家一开始认为的那样会散伙,双方合作又回到正确的轨道上了。
根据华菱钢铁的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03亿元,同比减亏近2亿元。并且,阳向宏表示,下半年华菱钢铁创造的利润预计能把上半年的亏损填平,实现扭亏为盈的希望很大。迟京东也预计,只要当前的市场形势不出现大的波动,华菱钢铁全年将能出现少量盈利。米塔尔之所以能和华菱钢铁握手言欢,业绩的改善明显也起到了作用。
不过,关于铁矿石采购方面的合作,华菱钢铁在整改报告中也透露,米塔尔矿业团队和华菱钢铁正在协商探索公司从米塔尔自有矿山采购铁矿石的可能性,但是报告中仅有这一简单阐述,没有深入,这也让双方的铁矿石采购合作究竟能走到哪一步留下疑问。
阳向宏表示,铁矿石合作方面双方最近几天还在谈判,米塔尔的矿业部门负责人也在参与,希望能达成双方共赢的协议。而米塔尔中国政府事务与公共关系专员吴静表示,关于华菱采购米塔尔自有矿石是否能实现,要看双方的意愿,目前双方的谈判正在这个方向努力,但是什么时候能实现无法判断。

2011年7月26日,湖南证监局以政府文件形式指控米塔尔对华菱钢铁“不尽责”,这桩最初由政府牵头组织的联姻终究是遇到了红灯。
特别策划遭遇七年之痒 米塔尔被指没有尽责
“任何一个钢铁公司要想真正成为一个全球性公司,就必须在中国有生产基地”,基于这样的最初梦想,米塔尔踌躇满志来到中国。遥想2005年10月18日,当双方历经波折最终在协议书上签字时,一度被认为是世界最大钢铁企业和世界最大钢铁大国的完美结合。此后,华菱钢铁也正式从国内二线钢铁企业跻身一线阵营。
然而,七年后的7月26日,当湖南证监局以政府文件形式指控米塔尔不负责任时,可以说,这桩最初由政府牵头组织的联姻终究是遇到了红灯。湖南证监局在《关于对湖南华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指控米塔尔近年来未尽到股东责任,导致华菱集团独资承担了拯救华菱钢铁子公司财务危机的义务。该局还指出,正是由于米塔尔一直未提供技术支持,导致2010年华菱涟钢生产热轧板卷亏损8.57亿元。
对于这些指责,迟京东认为,华菱和米塔尔的问题主要是中外企业对于中国钢铁业的认识不太一样,对市场的判断也不一样,外方比较考虑的是长远利益,经历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华菱钢铁遭遇巨额亏损,米塔尔认为这个时候不适宜继续加大投入进行扩张。
此外,迟京东指出,有些方面也确实是米塔尔的承诺兑现比较差,比如铁矿石采购,它没有把华菱钢铁纳入其全球采购体系,导致华菱钢铁铁矿石采购成本增加7.8亿元。据介绍,一开始华菱钢铁的确进入了米塔尔的采购体系,但是后来发现还不如自己去采购便宜,所以这个事情最终没有执行下去。
对于引进外资股东七年来,华菱钢铁的收获,迟京东认为,可以说是有得有失,在企业管理方面华菱钢铁学到了很多东西,米塔尔方面也派了很多人参与华菱的管理,但是在两种管理文化的融合上,华菱做的不太成功。
一位业内分析师对网易财经表示,合作七年来,华菱钢铁此前一直宣称双方合作效果显著,但是除了一些原则性的空话,合作本身并没能带给华菱钢铁多少改变。国内一位要求匿名的钢铁业专家对此认为,米塔尔参与华菱钢铁的经营管理后作用有限,可以说合作进展不如人意,这可能跟当初双方的合同约定条款有关系,但是作为二股东,米塔尔肯定有会有所保留。

在2005年进入中国之前,米塔尔这个钢铁巨头在美国、欧洲等世界各地已经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的收购。
限制外资控股 中国市场或成“鸡肋”
特别策划
米塔尔是否认为,它这次在中国饱受指责有点冤?当初在和华菱钢铁谈判股权转让时,限于政府对钢铁行业管控的敏感性,米塔尔的持股比例从争取控股变成与华菱集团持平,最后又减少一个百分点到了36.67%,现在更是只有不到30%,所谓“人微言轻”,米塔尔能说上什么话?
对于米塔尔来说,为了进入中国钢铁业可谓做出了巨大的让步。三十余间,它从一家印度小型轧钢厂发展成在全世界60多个国家拥有31万名员工、年营收接近800亿美元的巨无霸企业,靠的就是140多次兼并重组,并且都是以控股为主要模式。
不过,米塔尔这一以控股为目标的收购模式在中国遭遇挑战。也正是在收购华菱钢铁的股权间隙,中国政府在2005年7月份发布《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现在看来,很难说这份文件不是专门针对米塔尔的收购出台的。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对外资并购国内钢铁企业设定诸多门槛,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原则上不允许外资控股。而后来,挑战这条硬杠杠最多的外资企业就是米塔尔。几年间,米塔尔先后接触过莱钢、鞍钢等国有大型钢铁企业,即便是不寻求控股只收购三分之一左右的股份,米塔尔也没能成功。
或许是感觉收购一家民营企业,应该不会触碰中国政府的红线。2007年,米塔尔完成收购国内民营企业东方集团香港上市公司28%的股权,按照米塔尔当时的设想,利用东方集团的股东内乱可以逐步完成对该公司的多数股权收购,但是米塔尔的最终控股收购方案在2008年上报后至今三年多仍无下文。对于这一系列失败,米塔尔没有进行置评。
上述要求匿名的专家表示,中国政府前些年一直认为钢铁业是国民经济重要行业,需要限制外资的进入,随着这个行业的发展成熟,未来肯定会越来越开放,毕竟放开投资对促进市场竞争和国内企业走出去都有很大好处,唯一不确定的是开放的度会有多大。
由于东方集团持有河北省民营钢铁企业津西钢铁97%的股份,等于米塔尔也能间接介入津西钢铁的发展。金融危机前,米塔尔一度主导了津西钢铁出资5.32亿收购河北鑫益钢铁的计划,最后因为金融危机才作罢。就像华菱钢铁的例子一样,控股无望只能做技术转让,现在,米塔尔正在和津西钢铁商谈合资建设一家钢板桩生产公司。
诚如上述匿名专家之言,“如果不能控股,任何收购对于米塔尔都没有意义”。如今,米塔尔依然是唯一一家收购中国钢铁生产企业股权成功的外资企业,作为孤独的前行者滋味并不好受。如果始终无法取得控股,那么中国市场是否最终会成为米塔尔的“鸡肋”?目前看来还没有这方面的信息。

印度钢铁大王拉克希米·米塔尔及其家族,在近年来福布斯世界富豪排行榜中,都位居前十名。这个钢铁家族,通过收购控股一系列手段,成为世界钢铁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