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工艺有哪些:中医四季养生“三字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1:29:33

中医四季养生“三字经”

秋季气候干燥,人体容易感受燥邪而发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加注意。中医专家将秋季养生方法总结为51个字,17句话的“三字经”,下面新浪中医频道为你详细解读。

 

解春困香囊配料:1、冰片、樟脑各3克,良姜15克,桂皮30克; 2、川芎、白芷各10克,苍术20克,冰片3克; 3、山柰、雄黄各10克,樟脑3克,丁香50克。任选一种配方,将药物粉碎成细面,取药面3—5克,用布缝制成小袋佩挂颈上,15天换一次即可。   

夏季养生的“三字经”
    夏季骄阳普照,地热蒸腾,如何健康度过炎夏呢?祖国医学认为,夏季养生重在“养阳”。 
    夏季温热,人体阳气活动旺盛,阴津易随汗液外泄而耗伤,人们比较注意养护阴津,往往忽视了养护阳气。夏热使人体腠理开泄,加之乘凉饮冷,每易损伤阳气。如何能做到夏季养阳呢? 
    调精神 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心静人自凉,可达到养阳的目的。 
    巧运动 宜通过有益的文体活动来活动筋骨,调畅气血,养护阳气。运动要循序渐进,严格控制运动量,不要过度疲劳。 
    慎起居 夏季自然界万物生长旺盛,起居也应随之作适应性调节,如清晨早起,洗漱后在室外清静处散步慢跑,呼吸新鲜空气,舒展人体阳气。
   要午睡 中午人体散热量大,午饭后又昏昏欲睡,通过短暂午睡小歇,可以避开中暑高峰,又可补充夜间睡眠不足。 
    勿贪凉 老年体弱者,阳气不足,如长时间对着电扇吹或久居空调室内,反会感到头晕脑胀,四肢疲乏,精神困倦,更容易导致受凉感冒等病症。 
    节饮食 夏季天气温热,应注意饮食调节,切勿极饥而后食,食不可过饱。亦忌极渴而后饮,饮不宜过多。还须慎食瓜果冷饮,以免伤脾胃阳气。素体阳虚的人,常食鲫、大、胡桃仁等益气温阳的食物,往往能收到益气强壮的疗效。 
   
防中毒 盛夏细菌繁殖迅速,70%的食物中毒发生在夏季。老人小孩胃肠功能薄弱,抵抗力差,发病后极易发生脱水而危及生命,故应做好预防工作
 节食欲 秋季切忌暴饮暴食,同时也要少吃辛辣烧烤类食物。忌悲伤 放松心情,不要悲伤,这样可以养肺气护津液。常梳发 经常梳理头发可以扩张皮下毛细血管,促进新陈代谢,保持头脑清醒易除疲劳。面多擦 用双手或干毛巾揉搓面部,使面部红润。舌舔腭 用舌头舔牙齿上腭,可以起到提神、补气、养心的作用。齿数嗑 牙齿多活动,相互嗑一嗑,保持牙齿健康,有助于消除疲劳。吐浊气 多走出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良好的呼吸系统机能。咽唾液 咽唾液可促消化、开胸理气、增加内脏和气管功能,延年益寿。目运转 经常走出户外,眺望远方,结合眼保健操揉搓眼睛可以醒脑解乏。耳常弹 用手多揉搓耳朵,或多听听音乐激活听觉神经,有助于减轻疲劳。脊背暖 秋季早晚温差大应及时地增减衣物,防止感冒,保护五脏六腑。胸宜护 保持体温,可以增强免疫力。腹自揉 用手掌按摩腹部,适当揉搓,可以助消化、消除淤积、益气强身。谷道提 收缩、上提肛门,可以提神补气。肢节摇 甩甩手,踢踢腿,增强活力,消除疲劳。足心搓 每天洗脚按摩脚心,可以消浊通络、解除疲劳,起到吐故纳新的效果。净体肤 秋天干燥,应多用手揉搓身体,可以解除疲劳,使人精神焕发、延年益寿。  
春季养生“三字经”  春三月,             乍暖寒,衣更换,             宜思量,重冷热,             常增减,春要捂,             保康健。饮食热,             胃舒畅,荤素配,             营养平日三餐,             不过饱,酸碱平,             身健壮。风日丽,             天暧时,开窗户,              通空气,常晒被,             祛病菌,勤打扫,             卫生清。早睡起,             健身心,吐纳新,             勤锻练,常坚持,             身体安。 调肝气,健脾肺;少吃酸,多喝粥;要春捂,莫春困;多散步,护好膝……

  
  “百草回生,百病易发”。

  生机勃勃的春天,不但是流感、流脑等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而且冠心病、胆结石、肝炎、精神性疾病也常常在春天复发。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大家在生活起居、饮食健康等方面应该如何调养呢?本期《健康周刊》邀请省人民医院杏苑国医诊治中心主任李学麟教授、中医师闫超为市民支招。

  春·庚寅:调肝气健脾肺

  风火庚寅年,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管病易于出现“中风”危象,其次宜发心理情志(精神)疾病、皮肤病(疮疡、斑疹等)、发热等,因此,这个春季,应特别注意调养肝气,健脾养血,固精滋肺。

  李学麟称,春天气候变暖,气血活动随之加强,人体新陈代谢也活跃起来。对此变化,健康的人能够很快适应,体弱多病者以及老人和孩子则易产生不适应症,使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因此春季在疾病的防治上要早做准备。

  春季多风,而风邪是春季疾病外感因素的主要因素,它可能引发各种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如感冒、白喉、猩红热、麻疹、流脑、水痘、扁桃体炎、肺炎等,所以春季要谨防流行病。

  春气内应肝,阳气升发,肝气、肝火易随春气上升,而肝阳旺盛,易导致高血压、眩晕、肝炎等疾病。肝气旺盛也使得人的精神情绪随之高昂亢进,使原有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疾患的人易因天气的变化而出现激愤、骚动、暴怒、吵闹等状态。

  春·饮食:少吃酸多喝粥

  春季养肝为先,养肝得法,将带来整年的健康安寿。饮食方面,应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如:葱、姜、蒜、韭菜、芥末等。此外,饮食中应少吃性寒食品,如:黄瓜、茭白、莲藕。

  春天,肝的功能旺盛,如果再多吃些酸味食品,肝气更加旺盛,会导致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因此要少吃酸味食品,以防肝气过盛。宜吃甜品食物,以健脾胃之气,如:大枣、山药等。同时要多吃蔬菜,尤其可多吃些野菜。

  闫超建议,早餐或晚餐,可多进食一些温肾壮阳、健脾和胃、益气养血的保健粥,如鸡肝粳米粥、韭菜粳米粥、猪肝粳米粥等。

    春·起居:要春捂莫春困

  春季,晚上不要睡得太迟,早上要早起,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以适应自然界的生发之气。

  起床后宜披散着头发,松开衣扣,舒展形体,在庭院中信步漫行,这样易使思维迅速活跃起来。

  穿着上一方面要宽松舒展,另一方面又要柔软保暖,并且还要做到不顿减衣服。

  春困不是病,而是一种正常的季节性变化时出现的生理现象,但它影响学习、工作,所以必须设法调节。

  李学麟建议,防春困可按下面方法试试:1.注意睡眠。早睡早起精神好,睡眠时间不宜过长。2.晨起最好用冷水洗脸,以刺激皮肤和大脑。3.加强体育锻炼,春季应多运动,如登山、郊游、散步等。4.经常按摩太阳穴、晒晒太阳亦有益于解除春困。 

  春·运动:多散步护好膝

  春天是锻炼身体的好季节。散步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养生保健方法,不过要注意:找空气新鲜、环境安静之处;散步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不宜在饭后立即出行;老年人不宜空腹散步;坚持每周散步3次,每次45~60分钟;散步时衣着要宽松;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步行速度。还可多做户外活动,到室外、庭院、公园、大自然中,去钓鱼、赏花、慢跑、练气功、打太极拳等。

  李学麟建议,早起要多伸伸懒腰。经过一夜睡眠后,人体松软懈怠,气血周流缓慢,方醒之时,总觉懒散而无力。若四肢舒展,伸腰展腹,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吸深呼,则有吐故纳新、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振奋精神的作用,可以解乏、醒神、增气力、活肢节。

  春季锻炼时肢体裸露部分不宜过大,以防受潮寒诱发关节疼痛;不要在尘土随风飘飞的地方锻炼,要学会鼻吸口呼,不要呛风;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先抡抡臂、踢踢腿、转转腰,身体的肌肉、关节活动开以后再做剧烈运动;初春时晨练不要太早;锻炼注意护膝。
 
   ★春季养生粥谱

  韭菜粥:洗净粳米100克倒入锅内,加水煮沸,再加入洗净切碎的韭菜550克,同煮作粥,早、晚随量食用。

  芹菜粥:将芹菜连根洗净,每次用150克芹菜,加水熬煮,取汁与粳米100克同煮作粥,早、晚随量食用。

  猪肝粥:取猪肝50克、粳米250克洗净,加水煮粥,随量食用。

  薄荷粥:取薄荷15克,煎汤俟冷,放入粳米60克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冰糖适量,再煮一二沸即可,可供早晚餐温热服食。

  枸杞粥:取枸杞50克、粳米100克,同煮成粥,早、晚随量食用。

  胡萝卜粥:胡萝卜350克,洗净切碎,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早、晚餐服食或作午后点心。

  菊花粥:菊花50克,粳米100克,先将菊花煎汤,再将菊花汤与粳米同煮成粥,早、晚随量食用。

  山药粥:以干山药片45~60克,或鲜山药100~200克,洗净切片,与粳米100克同煮粥,作早、晚餐食用。   .pb{} .pb textarea{font-size:14px; margin:10px; font-family:"宋体"; background:#FFFFEE; color:#000066} .pb_t{line-height:30px; font-size:14px; color:#000; text-align:center;} /* 分页 */ .pagebox{overflow:hidden; zoom:1; font-size:12px; font-family:arial,helvetica,sans-serif;} .pagebox span{float:left; margin-right:2px; overflow:hidden; 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ff;} .pagebox span a{display:block; overflow:hidden; zoom:1; _float:left;} .pagebox span.pagebox_pre_nolink{border:1px #ddd solid; width:53px;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text-align:center; color:#999; cursor:default;} .pagebox span.pagebox_pre{color:#3568b9; height:23px;} .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visited,.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 text-align:center; width:53px; cursor:pointer;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active,.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active{color:#363636; border:1px #2e6ab1 solid;} .pagebox span.pagebox_num_nonce{padding:0 8px; height:23px; line-height:23px; _height:21px; _line-height:21px; color:#fff; cursor:default; background:#296cb3; font-size:85%;} .pagebox span.pagebox_num{color:#3568b9; height:23px; font-size:85%;} .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 padding:0 6px; cursor:pointer;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active{border:1px #2e6ab1 solid;color:#363636;} .pagebox span.pagebox_num_ellipsis{color:#393733; width:22px; background:none; font-size:85%; line-height:23px;} .pagebox span.pagebox_next_nolink{border:1px #ddd solid; width:53px;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text-align:center; color:#999; cursor:default;}
秋季养生三字经
          秋风起,天渐寒,养生道,记心间。

  防秋燥,宜收敛,滋阴肺,最当先,

  少吃辣,多吃酸,常喝水,防咽干,

  白萝卜,经常餐,红薯粥,当便饭,

  花生米,味香甜,既滋阴,又通便。

  秋萧杀,易伤感,调心态,少忧烦,

  邀亲朋,游河山,练身体,心乐观。

  天凉爽,身乏懒,不熬夜,增睡眠。

  温差大,衣慢添,秋要冻,练耐寒。

  秋风凉,细雨绵,慢性病,防在前。

  胃肠病,勿受寒,控饮食,把好关,

  讲卫生,拒肠炎,软膳食,胃舒坦。

  高血压、心脑患,更警惕,老病犯,

  多观察,勤测检,有异常,去医院。

  哮喘病、气管炎,易伤风,犯咳喘,

  金银花,能消炎,服虫草,肺肾安,

  麦冬汤,润喉咽,灵芝粉,御病患,

  食宜淡,少吃盐,防过敏,避风寒。

  秋季里,食欲添,体易胖,不嘴馋,

  管住嘴,多锻炼,乱贴膘,病来缠。

  秋养生,有特点,常总结,重实践,
     须坚持,莫等闲,身康泰,赛神仙。    老人秋季养生三字经

秋三月 热转凉 阳气收 阴气长

秋气爽 胜春光 万物成 百果香

秋属金 肺气旺 勿悲戚 莫忧伤

秋养神 志安康 除烦恼 情绪良

秋睡眠 顺阴阳 及时寝 早起床

秋锻炼 渐增量 动静济 得益彰

秋天气 变无常 酌冷暖 增减装

秋饮食 宜增酸 主收敛 且养肝

秋气燥 损肺津 食芝麻 以滋阴

秋余热 湿气盛 防肠炎 防痢病

秋燥病 舌咽干 药粥补 能化痰

秋保健 灭蚊蝇 弃腐变 拒冷生

秋肃杀 菊傲霜 身愈壮 志愈刚

秋风劲 颐养刚 人未老 乐重阳

 

冬季养生三字经“劳食贴”

    简要内容:冬季养生的三字经“劳食贴”是什么意思呢?意义为冬令起居,劳而勿过,饮食养生,宜食温热熟软,三九敷贴,祛病强身。

  三九天,适当的耐寒锻炼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注意保暖。

  今天是冬至。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从今天起,北半球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这一时期,饮食起居要以敛阳护阴为根本,并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过度劳累。

  本期给您介绍三个饮食养生保健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字·劳。

  冬令起居 劳而勿过。

  冬至为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人曰: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

  冬至到小寒、大寒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这一时期尤其要注意提防关节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发作。要注意防寒保暖,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老人最好早睡晚起,每天晚上睡七八个小时。很多人都觉得老年人觉少是很正常的,其实不然。另外,无论是老人还是上班族,最好中午都能小睡一会儿。午睡半小时可以使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下降30%。

  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但要选择阳光充足、避风的地方,时间不宜太长,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冬季天冷,有些人喜欢紧闭门窗或蒙头入睡,这是很不好的习惯。除了白天要开启门窗,让空气对流外,晚上也应开小气窗通风。

     第二字·食。

  饮食养生 宜食温热熟软。

  “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在我国北方地区,每年农历冬至这天,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据说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张仲景辞官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虽说现在我们吃饺子不是为了医治冻疮,但冬令进补仍是传统的养生之道。

  进入数九寒天,万物生命活动由盛转衰,由动转静。人们养生调理也应以敛阳护阴为根本。饮食调养宜多样化,宜食清淡、温软的食物,少食多餐,适当选用高钙食品,并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以及高钙食品的充足摄入。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宜多食羊肉、鹅肉、鸭肉、萝卜、白薯等。坚果大多有补肾健脑、强心健体的作用,而冬季应特别注意对肾脏的保护,所以冬季进补多吃坚果对身体也很有好处,如花生、核桃、栗子、榛子和杏仁等。

  第三字·贴。

  三九敷贴 祛病强身。

  我国阴历用“九九”计算时令。从冬至曰算起,每九天为一“九”。第一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一直到“九九”,数满九九八十一天。这时冬天过完,春天来到了。

  冬至日是三九的第一天,三九穴位贴敷从今天开始。省中医院儿科黄春霞主任提醒大家,今年三九贴敷的时间为:一九,12月22日-12月30日;二九,12月31日-1月8日;三九,1月9日-1月17日。每一九的第一天是最佳贴敷时机,想进行穴位贴敷的人最好按时贴敷,别错过了时间。

  冬天的“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此时阳气敛藏,气血不畅,毛孔闭塞,此时贴敷穴位,能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的功效。

  对于那些患有过敏性鼻炎、反复感冒、慢性咳嗽、慢性咽喉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亚健康等疾病的人来说,连续贴敷一至三年,可以调整机体免疫、减轻患病症状。贴敷期间要禁食生冷、油腻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要注意的是,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烧期间不能贴敷。

 

 

 《养生三字经》(苏轼) 软蒸饭,烂煮肉;温羹汤,厚毡褥; 少饮酒,惺惺宿;缓缓行,双拳曲; 虚其心(1),实其腹;丧(2)其耳,立(3)其目;

久久行,金丹熟。

  (注释)

  (1)虚其心:指思虑、欲望要少。(2)丧:指耳无妄听。(3)立:指目不邪视。

  (按语)

本文的主要精神是:老人由于消化能力差,所以饭要软,肉要烂,并且喝的羹汤要热,衣着被褥要厚些。酒要少喝,并要多多休息,在睡眠不够时则勤闭目养神。在走路时要缓慢、谨慎,且心境要放宽些,还要少用耳朵和眼睛,以清心怡情,休息得更好。照此饮食起居,并能持之以恒,就能有效地保养身体,健康长寿。  

四季养生之道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         

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         

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         

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         

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不荣。         

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         

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己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秋冬养阴 ,养生术语。系中医因时制宜养生原则之一。谓秋冬之时,万物敛藏,养生者宜顺时而养,须护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养五脏。凡有损失阴精的情况皆应避免。


保健三字经


生活好,寿命长。超百岁,非梦想。性豁达,胸怀广。多欢乐,少悲伤。
济人难,心善良。心态平,气质昂。睡眠好,精力旺。多锻炼,少卧床。
老年人,志趣广。琴书画,益健康。烟禁忌,酒限量。重膳食,搭配当。
八成饱,利胃肠。高蛋白,低脂肪。多清淡,少盐糖。照此办,身健壮。
奔永年,有希望。

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酸,夏要曾辛聊咸苦,秋辛可省但加酸。

秋季宜养肺,喝百合粥。  
中医的四季养生术      中医四季养生术的总方向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同时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繁衍的根本,“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产生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的生理活动或病理变化。正确地认识自然界,掌握并顺应自然界的正常规律,是保持人体生理功能的必要手段;然而更重要的是把握和防范自然界的异常变化,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假如“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惟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内经》提出人体应随季节的变化调整自身的阴阳,以适应自然,使之保持动态的平衡。做到四时相保、才能不失于道。所谓“道”,即养生之道,以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为前提。这种统一,又建立在自然对人体影响的基础之上。
  一、自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内经》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认为“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春属木,其气温;夏属火,其气热;长夏属土,其气湿;秋属金,其气燥;冬属水,其气寒。气候的特性使自然产生相应的变化,而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性。这些自然性能的产生,建立在阴阳互根、消长、转化的基础上,因而有亢害承制的不同反应和结果。人体受四时阴阳变化的影响,其气血津液的运行也会做出与外界变化相适应的调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涩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说明季节变化、天气寒暖,人体的气血则有趋向于表或趋向于里的不同变化。脉象也会出现浮沉迟数的改变。不仅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昼夜晨昏的阴阳变化也对人体产生影响,“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人体对昼夜阴阳的变化,同样能作出自主的适应性调解。
             二、自然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四季气候对人体在发病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人体随四时季节的变化,也会发生一些常见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在对疾病的发展变化方面,有些慢性宿疾多在气候剧变或季节交换时加重或发作。
  自然对人体病理的影响,不仅关系到超越人体适应能力的自然变化和能够致人于病的其他外在因素,也关系到人体自身的调节机能和抗病能力,即外界致病邪气与人体正气的对比,《内经》提出了“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的正虚感邪论,以说明人体的病理虽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但发病的关键,决定于邪正双方势力的对比与消长。同时,《内经》认为,一天中阴阳的升降也会产生与四季变化相类似的效应,并对人体病理产生影响,使之出现轻重的变化,“夫有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说明人体受外界阴阳变化的规律影响,而产生出一日之内的生、长、收、藏的生理节律,也说明疾病的病理变化受外界因素与体内正气强弱因素的双重影响。而在这双重的影响因素中,《内经》更重视人体正气的决定作用,在发病学上指明“邪不能独伤人”,在病理的变化规律方面,总结出以“人气”盛衰为疾病变化的关键。《内经》这种“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为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防病、治病的方式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使“天人合一”的理论富有了积极、主动的深刻内涵,体现了《内经》预防思想产生的基础。

  三、四气调神
  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下,《内经》认识到自然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并明确了人体的调节机能和抗病机能对外邪的抗衡能力,是养生、防病及治病的关键,人类应当主动调养自己的真气,按照四时气候变化的规律,调养五脏神气,使精神意志及所主宰的内在脏气的功能活动与外在环境统一协调,从而达到保健、养生、防病、祛病的目的。并强调“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四时阴阳气候的变化是万物生、长、收、藏规律产生的根本,人类也应当根据自然变化的规律,调养神气,以调动和保养机体的正气,使之既能起到保护人体不受外邪的作用,又不至于消耗太过,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最佳生理状态,所以当春生、夏长之节,应注意调养生长之气,使心肝之气旺盛,精神舒畅,志意条达,形体舒缓,朝气蓬勃,夜卧早起,多做室外活动,利用自然界万物的勃勃生机,激发调整自身的气机,使机体的
      阳气充沛,宣泄畅达;当秋收、冬藏之节,又当注意调养收、藏之气,使肺、肾之精充足,志意安定,神气收敛,及早休息,随着昼夜长短的变化,逐步调整作息时间,去寒就暖,不轻泄阳气,不妄扰阴精,以使阴精藏于内,阳气固于外,这样才符合四时阴阳变化的根本规律,以保持身体健康。“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把握自然、顺应自然的目的在于“从其根”,从生命之根、从自然变化之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既反映了《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也表明了养生、预防、治疗观念的主动性。  
中医养生 牢记三字经健康谣

  三字经、一字诀、健康谣等听名字就可以知道这是浓缩的文字。将中医养生的精华都放到短短的数百字中,短小精悍、琅琅上口,而且内容涵盖较广。下面小编就带大家看几篇短小的养生经和歌谣。

  养生三字经
  勤学习,勤思考,勤梳头,可健脑。
  勤洗脸,容颜俏,勤洗澡,肤病消。
  勤运指,可益智,亲交谈,舌灵巧。
  勤鼓耳,听力健,推拿腹,消化好。
  常提肛,少痔疮,常收腹,胃不鼓。
  勤刷牙,防蛀牙,勤磕牙,牙固劳。
  勤咽唾,保津液,足常按,心肾好。

  衣与被,勤洗晒,讲卫生,疾病少。
  亲友间,勤交往,勤运动,抗朽迈。
  早一杯,晚烫脚,养心操,常做到。
  糖尿病,潵泡尿,三顿饭,要慢嚼。
  男女肾,吃补药,肾不虚,不酸腰。
  男壮阳,要做到,女补阴,不能少。
  有大补,有小补,你不补,自受苦。
  想长寿,禁肥肉,想幸福,食五谷。
  少一口,九十九,饭后走,勤洗手。

  心要宽,气不鼓,百岁翁,三字经。
  截吸烟,癌症远,截大酒,吃补酒。
  冷水脸,温水牙,热水澡,人不老。
  鞋要大,不顶脚,跟不高,禁长道。
  冬天行,戴手套,保血管,戴口罩。
  皮带松,莫系牢,上领扣,松开好。
  猪内脏,胆醇高,每吨饭,八分饱。
  牛羊肉,煮一遭,酸性少,营养好。
 
 养生一字诀

  晨起一杯水,到老不后悔。
  常吃一点蒜,消毒又保健。
  多吃一点姜,益寿保安康。
  天天一只果,老汉变小伙。
  饭前一碗汤,胜似好药方。
  饭后一只烟,伤胃又伤肝。

  练出一身汗,小病看不见。
  干净一身轻,不净生百病。
  多食一点醋,不用上药展。
  乱吃一顿饭,会吃千顿香。
  多练一身功,老来少得病。
  一药一个性,乱服会丧命。
  无病一身福,有才万事足,
  要活一百岁,心胸常开阔。

  宽心谣
  日出东海落西山, 愁也一天 喜也一天
  做事不钻牛角尖, 人也舒坦 心也舒坦

  每月领取养老钱, 多也喜欢 少也喜欢
  少荤多素日三餐, 粗也香甜 细也香甜
  新旧衣服没挑捡, 好也御冷 赖也御冷
  常与知己聊聊天, 古也谈谈 今也谈谈
  内孙外孙同样看, 儿也心欢 女也心欢

  全家老少互慰勉, 贪也相安 富也相安
  早晚操劳勤锻炼, 忙也乐观 闲也乐观
  心宽体健养天年, 不是神仙 胜似神仙

  健康三字经
  清晨起,莫慌忙,伸伸懒腰再起床。
  床边坐,别着急,半分钟后再站起。
  温开水,喝半杯,血脉通畅最宝贵。

  大小便,要排空,清肠排毒垃圾清。
  吃早餐,很重要,宜早更要营养好。
  日出后,晨练宜,空气新鲜利身体。
  指梳头,干洗脸,头脑清醒驻容颜。
  洗洗鼻,揉揉眼,远离感冒和花眼。
  齿常叩,舌常转,生津开胃齿固坚。
  保健穴,常按摩,健身祛病好处多。
  大步走,小步跑,一天万步比较好。
  循渐进,持之恒,常年坚持必然灵。
  戒吸烟,限喝酒,心胸开阔不发愁。

  午饭后,睡一觉,自我调节减疲劳。
  晚餐少,宜清淡,有利健康和睡眠。
  晚饭后,散散步,身心放松舒睡眠。
  睡觉前,泡泡脚,按摩涌泉胜吃药。
  重健康,在心理,心理健康数第一。
  有爱心,要牢记,淡泊人生有意义。
  葆青春,养天年,合家幸福到永远。

  健康谣
  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体弱病欺人,体强人欺病。

  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
  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
  萝卜出了地,郎中没注意。
  人说苦瓜苦,我说苦瓜甜。
  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一日俩苹果,毛病绕道过。
  吃药不忌嘴,跑断医生腿。


  多喝凉白开,健康自然来。
  白水沏茶喝,能活一百多。
  饮了空腹茶,疾病身外爬。
  喝茶不洗杯,阎王把命催。
  尽量少喝酒,病魔绕道走。
  饭后一支烟,害处大无边。
  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

  结语:长篇的养生文章看的很费劲,也不容易记忆,上面所罗列的几个短篇可以让你多记一点日常养生之道了。其实只要平时注意,养生就很简单。


 

七言绝句·《春困》 

        
              困觉醒来三春迟,魂游乡里少年时。              清明新露香萦梦,雨燕粉蝶攀旧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