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与记者 答案:军旅作家王树增:应站在大背景下考察辛亥革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23:30:21

军旅作家王树增:应站在大背景下考察辛亥革命

2011年08月30日15:52  来源:《文汇报》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王树增近影


  辛亥革命,这是一段注定被所有中国人铭记的历史。今天,站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起点上的我们,还可以解读出一段怎样的辛亥年历史?

  今年9月,军旅作家王树增的长篇历史随笔《1911》将出版,我们有幸先睹为快。在作家的思考中,我们看到一个富含民族表情、国民性格的辛亥,一个充满意外和偶然、当然也富含激情与理想的1911。

  有评论认为,王树增的非虚构系列作品“开创了当代中国历史纪实文学中以细节还原历史风貌的写作范式”,而他更愿意把这样的写作看做一种“精神图谱”的梳理和建立,他希望通过解读历史人物心灵史的方法,描绘我们这个民族的面孔和表情。这样的精神诉求,贯穿他的整个近代史系列写作中。

  为何对这段中国近代史如此关注?王树增说:“谁要读懂了中国近代史,就把中国的‘国民性’读懂了。我们今天的国民心理,尤其是政治文化的国民心理,与之密切相关。”

  与史学家写史不同,他并不注重对理论问题的探讨,也不拘泥于对历史的考据,而是把工夫花在对人的精神世界的解读上,“这是作家的专长,也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作家应该体现自己不同的认知视角”。

  近日在北京,王树增接受了本报记者 的专访,畅谈他作为一个个性化的读史者眼中的1911年……

  读懂了这段30年历史,就读懂了今天的中国人

  记者:你的新书《1911》即将出版,首先向你表示祝贺!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媒体、学界有关辛亥革命的讨论热烈而广泛,关于辛亥革命的书籍也出版了不少,那么《1911》这本书希望在哪些方面提供给读者完全不同的视角?

  王树增:《1911》是我近代史系列写作的第二部,《1901》是第一部。我少年时期就读过关于辛亥革命的著作,可是虽然写完这本书了,我至今不认为我把这场巨大的变革吃透了、读懂了。这不是谦虚。当代中国常说要建立一个学习型社会,但是学习之风还没有建立起来,尤其是对本民族历史的学习,对中国近代史的解读非常欠缺,一个民族没有读懂自己的前辈、自己的民族历史,没有读懂自己民族的心灵史,何谈传承?

  我不是史学家,更不是辛亥革命的研究专家,我是一个作家,或者说是一个个性化的读史者,我愿意把我读史的感想和读者进行交流。我个人读辛亥革命这段历史偏重两个方面,一个是随着近代以来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中国,这个帝制统治数千年的、历史悠久的庞大国家,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追随世界潮流?近代意义上的政治进步无疑是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立宪革命为主导的,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古老的东方帝国简直是天方夜谭。我并不是以平静的心态来看待这段历史,作为一个作家,我把我的目光深入到这种复杂的撕扯之中,我想理出中国各个社会阶层人的心路历程。我们的前辈们曾经经历过这样一种痛苦的、狂热的、激动的历史过程,这个历史过程无疑重新锻造了中国人的性格,影响了中国的当代生活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我写的不是历史专著,我不会偏重于事件本身,我探求的真伪远不是历史事件的考证,我探求的是心灵,是中国人在历史巨变来临之际的精神状态。

  另外一个深深困惑我的、在这本书里我想探求的一个诘问是:这场革命,在什么意义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什么经历了这场巨大的社会变革后,中国呈现出的面貌并不是那些仁人志士所憧憬的民族伟大复兴,结症出在什么地方?难道革命错了吗?我想不是,我有一个固执的想法:不要在别的地方找原因,只能从中国人、中国社会数千年积淀下来的精神特质和文化特质上找原因,因为这直接可以观照到今日中国。今日中国的变革还是很困难的一件事,需要付出数倍的努力才能往前走一步,我想这是有文化原因的。我这本书能不能探求这个东西,我心里没底,但是我努力了。

  记者:10年前你写了《1901》,在今年《1911》写作完成之后,我们知道你目前正在筹划写作《1921》,为什么对近代的这段历史如此感兴趣?

  王树增:我曾在就《解放战争》一书接受采访时提到“完善和建立我们的精神图谱”,我想,写《1911》依旧是完善这种图谱当中的一步。我还会写一部《1921》。这三本书,讲述的分别是以1901、1911、1921这三个年份为轴,上下各推5年,大约30年左右的历史,其中蕴含了无数求索、无数屈辱。我认为,如果能把这30年的近代史读明白,就读懂了今天的中国人。翻天覆地的事都是这几十年发生的,历史的波澜壮阔、曲曲折折,人的心灵的痛苦与欢乐的交织,在这几十年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它锻造了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和民族性格,包括今天中国人对待西方世界的看法还是比较敏感的,这和我们近代史有关,以史为鉴,读史是为了读懂今日,并且读懂自己的人生,我愿意在这方面与读者交流,我写这本书的目的也在于此。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