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魔术师解密被追杀:第1套人民币叫价430万 枣红色壹角升值50万倍(第2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5:19:34

第1套人民币叫价430万 枣红色壹角升值50万倍

http://money.msn.com.cn 2011-09-05 09:25:00 来源: 投资者报 

  中国收藏家协会钱币收藏委员会秘书长储侠表示,新中国成立以后发行的钱币中,第四套人民币80版券是目前比较物美价廉的藏品,这部分券的存世量还没有第三套人民币中的2元券多,具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它的上涨同市场一度的传闻有很大关系,而这样的传闻无非是“退出流通”之类。不过,中国人民银行尚未发布第四套人民币退出流通的相关公告。

  央行网站显示,目前除1、2、5分三种硬币外,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币已退出流通,目前流通的人民币,是第四套人民币和第五套人民币,以第五套为主,两套人民币同时等值流通;流通的纸币有:1、2、5角,1、2、5、10、20、50、100元;硬币有1角,5角和1元。

  而现在的藏品市场,不单冒出第四套人民币的收藏热,就连第五套人民币的豹子号(同一种面值的后三位是3同号)也被市场连连炒高,有些精品号的组合,价格高达4000多元。

  战火中的第一套

  时至今日,五套人民币已经发行,有的被回收,有的还在收藏品市场被把玩,或者深藏于家中的藏书阁,期待未来的大价,而那些手握第一套人民币和第二套人民币的藏家们已经收获了。

  据钱币中国顾问包小姐介绍,第一套人民币全套已经430万元,而在两个月之前,390元就能到手。她说,第一套人民币已经算“文物”了,投资回报率相当高,全国没有几套,价格也是越来越高。

  回溯第一套人民币的跨越,已经有些年头了。

  1948年,人民解放战争告捷,亟须统一货币将各个解放区打通。这时,中国金融货币史上迎来了一个大日子——1948年12月1日,西北农民银行和晋察冀边区的华北银行以及山东解放区的北海银行合并了,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诞生在石家庄,同时发行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简称人民币,其上“中国人民银行”六字由时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题写。当下流转与邮币卡市场的“第一套人民币”,就是那时候诞生的。

  10元、20元和50元成为首批发行的券别,且华北、山东和西北三大解放区成为最先的试点。随后1元、5元和100元三种券别陆续登场,各个解放区的流通货币逐渐被“人民币”所覆盖。

  从1948年12月到1953年12月,央行共印制发行了12种面额、62种版别的人民币,最小面额1元,最大面额50000元。

  其中被称为“十二珍品”的包括:10000元的“骆驼队”和“牧马图”,5000元“牧羊图”和“蒙古包”、1000元“牧马图”、500元“瞻德城”、50000元“新华门”和“收割机”、5000元“渭河桥”、100元“帆船图”、20元“打场图”、5元“水牛图”。前8种尤为重要。

  7年,第一套人民币的流通生命线就结束了。

  刹那芳华,方显珍贵。

  2011年春拍,上海衡天上拍的“1948-1950年第一版人民币六十枚大全套”以552万元易主。其中,六枚少数民族文字关键票品的品相依次为:伍佰圆“瞻德城”七成新;壹仟圆“马饮水”九五成新;伍仟圆“牧羊”九成新;伍仟圆“蒙古包”八成新;壹万元“牧马”八成新;壹万元“骆驼队”八五成新;其余五十四枚品相绝大部分九成至全新。

  但是,第一套人民币也有其不足之处,比如面额过大、图形设计多样等。这些不足,抹杀第一套生命的同时,也为第二套人民币开了扇窗。

  1955年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并在样式上有了新的突破,不仅打破了原有固定的四边框形式,采用左右花纹对称的新规格,而且票面尺幅按面额大小分档次递增。

  1964年5月15日,该套人民币退出流通的同时,也结束了外国给新中国印刷纸币的历史。现在,第二套人民币大全套(主辅币11种面额,15种版别)的市场售价已快冲破40万元大关。

  从苏币到人民币

  最早追溯,应该是苏币。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毛泽民被任命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行长。处在残酷战争环境下的临时中央政府,经济补给极为困难,毛泽民也面临较大的压力。

  1932年3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瑞金叶坪正式成立。当时,算上毛泽民只有5名工作人员,启动资金仅100万元。

  国家银行成立之前,江西工农银行和闽西工农银行曾发行过纸币。彼时,国民政府的法币、白区的杂币也在中央苏区流通,苏区的金融市场势必受到影响,苏区发行统一货币已成当务之急。

  解决纸张、油墨、设计等一系列问题之后,1932年7月7日,国家银行正式发行统一的纸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银币券,又称“苏维埃国币”,有1元、5角、2角、1角、5分5种票面。1元票正面为紫红色,横楣书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的字样,票面中央有列宁的头像,票面下方的两边,分别是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和国家财政部部长邓子恢的签字。

  1932年7月7日,国家银行正式发行统一的纸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银币券,又称“苏维埃国币”,有1元、5角、2角、1角、5分5种票面。1元票正面为紫红色,横楣书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的字样,票面中央有列宁的头像,票面下方的两边,分别是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和国家财政部部长邓子恢的签字。

  直到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签订和谈协定,西北办事处更名为陕甘宁边区政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苏维埃货币至此完全停止发行流通。

  抗日战争时期,各个区域都有其流通货币:陕甘宁边区货币(延安光华商店代价券、陕甘宁边区银行币、陕甘宁边区贸易公司商业流通券);晋绥边区货币(兴县农民银行币、晋西北抗日国家地各县区地方票、西北农民银行币、晋察翼边区币等);江南银行币;江淮地方银行币……

  尽管存在诸多不便,但也为稳定解放区的金融市场起到了正面效果。当然,各解放区原本以为抗日战争胜利后,各个解放区的货币能统一,然而,第三次革命内战的爆发,让统一货币泡汤了,“货币统一”的愿望也是在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之后实现的。

  这些老版人民币,已经随着时间的沉淀,弥足珍贵。

  该套人民币是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取得胜利,已经着手进行全国范围的经济恢复与建设,金融物价已趋稳定,财经状况好转,并争取两三年内根本好转的形势下,为适应国内外经济情况而进行的货币改革。

  第三套人民币于1960年4月20日开始发行, 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共7种面额,分币仍采用第二套的。1980年4月15日发行1角、2角、5角、1元4种硬币。票面尺幅较第二套小,面额结构合理,纸、硬币品种丰富。这是我国自行设计、使用自己研制生产的印钞专用设备和固定水印钞票纸印制的,是我国印钞造币工业进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新时期的重要标志。

  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从1967年“文化大革命”初期到1985年定案,历时18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先后三次上报方案,于1985年国务院常务会批准,1987年4月27日起陆续发行,共9种面额、12种版别。

  第五套人民币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货币流通的要求,199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之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68号令,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