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管制刀具:每一次天灾都几乎包含着人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8:50:13
    老子提出了“甘其食”这个理想,让大家吃好。如何才算吃好呢?孔子则把它细致化,礼教化了: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论语·乡党》)

    对这段文字,通行的翻译是:

    粮米不嫌舂得精,鱼肉不嫌切得细。饭食变质馊臭,鱼烂了,肉腐了,不吃。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煮的火候不当,不吃。在不当的时间(或可理解为不合时令),不吃。切割不合正规的,不吃。调味品不合适的,不吃。案上肉品虽多,不使吃的分量胜过五谷。只有酒不加限制,不及醉而止。外面街市上卖的酒、肉,不吃。吃完了,姜碟仍留着不撤,但亦不多吃。若赴公家助祭,所得祭肉不过夜,便分颁于人。自己家里的祭肉,不出三天,也必吃完分完,过了三天,不能吃了。

    今天在社会上流传最广,对其理解也最具争议性的大概是开头那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有人把它作为追求口腹之乐的依据和标准,既然圣人有言在先,那么无论吃得如何奢华都不过分,这是中国的文化。也有人对这句话另作别解,试图以正视听。最典型的就是钱穆在《论语新解》中对这句话的注释:“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饭也。牛羊鱼肉细切曰脍。厌,餍足义。不厌,不饱食也……

    于是,就把这句话翻译成了:吃饭不因是精米便多吃了,食肉不因脍的细便多食了。如此说来,孔子又仿佛成了提倡节食的人了。可钱先生的解释好像影响不大,并不被人普遍接受。

    其实,无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句话怎样翻译,就整个这段文字来看,它都可以说是一套完整的“吃经”。从选料到烹饪,甚至连切割鱼、肉的刀法、调味品的搭配都是那么讲究,那么合乎“礼数”,那么追求色香味俱佳。

    当老子把“甘其食,美其服”设定为理想生活,当孔子对“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津津乐道,让人听得垂涎欲滴的时候,绝大多数中国人正在饥寒与温饱之间挣扎。几千年来,中国的所谓“国计”,实际就是“民生”。《孟子》的主要内容都是在谈论如何施“仁政”、“王道”,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民生”。

    当我们在今天审视历史的时候,总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无论是国土面积,还是自然资源,或者是人民的智力水平、勤俭品性,它都不应该是一个必然遭受贫穷、饥饿的民族。那么,为什么我们始终在贫困线上,在饥寒交迫与勉强温饱之间痛苦地挣扎?为什么我们的关注焦点始终滞留在吃饱肚子这样的“民生”水准上,不能上升到改变社会的“民权”和“民主”?历史已经无数次地证明,即使天灾不断,即使饥荒连绵,只要有短暂的社会稳定,只要有一个略微宽松的社会环境,中国人就能迅速走出贫困,走向富裕,至少也可以丰衣足食。但是,无论丰年荒年,由这个民族的人祸导致的乱象却始终不断,它始终在一乱一治之间无休止地循环,始终跳不出那个“历史周期律”。

    对一个又一个祸国殃民的独夫民贼,中国的贤人智者们除了规劝、企盼他们施仁政、行王道之外,似乎别无他求,别无办法。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来孟子的仁政、王道以及民生到底是什么内容: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疯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从根本上说,这两段文字与老子的 “六字真言”是一样的——还是要“甘其食,美其服。”值得注意的是,孟子在反复强调“时”的概念,“不违农时”、“无失其时”,“勿夺其时”;另外,就是在“养生”之外,他还提出了“丧死”。

    中国历史上各种灾难不断,其中人祸尤甚。古代的战争、苛政、变乱,以至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政治运动,都是因为有违“农时”,因为“失其时”、“夺其时”,才造成生产停顿,经济落后的。时,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都关系到她的兴衰存亡,用今天的话说,“时”就是机遇。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已经不知道错失了多少发展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