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人类起源的传说:教冼星海唱歌的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1:27:55

教冼星海唱歌的人

我国现代优秀的作曲家,一生创作了500多首革命歌曲,其中,有闻名中外的大合唱《黄河》、 《生产》等的冼星海,被毛泽东同志热情地称赞为“人民的音乐家”。可是他懂得的第一支歌是他母亲教给他的,音乐要为人民的道理,也是他母亲教给他的。他的母亲冼星海的第一个启蒙老师。

  冼星海母亲叫黄苏英,是个农家女儿,艰苦生活的磨炼,使她养成了坚强的性格。丈夫死后,虽然留下他们孤儿寡母,生活更加艰难,但他并没有向穷困低头。她忍悲含痛,把对生活的希望,全都倾注在对儿子的培养和教育上。她认为,穷不可失志,一定要把儿子培养成才。她抱着心爱的儿子,面对浩翰的星空和茫茫的大海,心想,儿子将来的本事应该像星星无数,像大海无边,她就给儿子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一星海。这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勇敢地向命运挑战了。

  母亲当佣工,每天早早起身,工作十分繁重,可是,到了晚上,她便不顾一天的劳累,怀抱着自己心爱的小儿子,哼起那柔和动听的《杨树叶儿》催眠曲:

  杨树叶儿哗啦啦,小孩睡觉找妈妈。

  乖乖宝贝你睡吧,蚂虎子来了我打它。

  我儿子,睡着了!我儿子,睡着了!

  ……

  未来的音乐家,在兹母的怀中听到了世界上第一支歌,这支歌寄托了母亲对儿子的深切的爱……

  黄苏英有时为了抒发自己对吃人社会的愤懑,培养儿子坚强的性格,便给儿子唱广东搬运工人的劳动号子《顶硬上呵》:

  顶硬上,鬼叫你穷,哎呵哟呵,哎呵哟呵。

  冼星海7岁那年,由于生活所迫,黄苏英带着冼星海离开了心爱的祖国,到了新加坡谋生。在新加坡,冼星海渐渐爱上了音乐,他看到音乐老师拿起铜号,用嘴一吹,便发出响亮而又有节奏的声音,用手指弹起钢琴,拉起小提琴,便产生美妙悦耳、动人心弦的乐曲。他惊奇、向往,对音乐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母亲理解儿子,也想全力支持儿子,怎奈生活太贫困了,她无法满足儿子的美好追求。她省吃俭用,节衣缩食,但仍然避免不了儿子常常受到失学的威胁。小星海为了听人弹琴,不得不倚在人家窗外,有时,一直听到深夜,听着听着便睡着了,母亲找到他,叹着气,流着泪,把他抱回家中。

  祖国,贫穷的祖国,母亲时时刻刻挂在心上。在新加坡艰苦地度过了6年,1918年,母亲又带着儿子回到了祖国的广州。母子虽然在岭南大学对岸的一个小岛上安下了家,但由于交不起岭南大学附中的学费,小星海只得在基督教主办的义学里半工半读。母亲每天把儿子揽来的一些脏破衣服搓洗干净,缝补停当,换来一点微薄的收入,勉勉强强维持生活。在母亲的影响下,少年的冼星海特别勤劳。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他一面勤学苦练各种乐器,一面在学校的食堂里当杂役。有志者事竟成。不久,冼星海便成了一名“南国箫手”和青年提琴家。小学毕业后,岭南大学便聘请他当了音乐教员。

  母子相依为命20多年,洗星海终于成长起来了。为了使自己在音乐上有更深的造诣,他想外出继续攻读,但是又舍不得离开亲爱的母亲。母亲最体谅儿子的心情,积极支持儿子献身于音乐的志向。离别是痛苦的,特别是身边唯一的亲骨肉要离开自己,然而,母亲觉得儿子有远大的理想,将来一定会有出息,无论自己再艰难,也要全力支持儿子。她不顾自己年过半百,孤寡一人,毅然下定决心,送儿子外出求学。

  1926年,冼星海到北京投号北大音乐传习所,临行前,母亲再三叮嘱儿子说:

  “孩子,你放心去吧,千万不要为我操心,妈妈是苦难小熬过来的人,再苦再累我都能挺得住!”

  冼星海离别母亲考取了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第二年,又转学到上海国立音乐院学习。在上海,他参加了田汉同志发起组织的南国社,由于闹学潮,冼星海被学校开除。冼星海想,何不趁此谋个职业,挣钱赡养母亲。母亲知道了儿子的心事,便鼓励他说,“只要你能完成学业,实现宏愿,就是我最大的欣慰。我还能干活,不要你照顾,就是再当10年、20年佣人,我也心甘情愿!”

  听了母亲的活,冼星海止不住热泪直流,他激动地喊道:妈妈,我的好妈妈!”

  1929年,冼星海又一次离别母亲,前往法国勤工俭学。他身居异域,每当想起苦难的祖国,想起年迈母亲坚毅而慈祥的面容,就浑身充满了激情。他白天干活做工,晚间刻苦攻读。他写的一首三重奏曲《风》,获得了巴黎音乐院的荣誉奖。

  6后以后,冼星海满怀抱负回国了。他参加了轰轰烈烈的“一二·九”运动,谱写了《救国军歌》等许多抗日救亡歌曲。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冼星海毅然决然参加了上海地下党组织的救亡演剧队。一天,演剧队要奔赴内地宣传抗日,冼星海又要第三次离开母亲了。他安慰母亲说:“好妈妈,我又要踏上征程了,你不要难过,我一定带着你慈爱,你的鼓励,你的辛慰,把《杨树叶儿》、《顶硬卜叫》“唱给千千万万需要抚爱、需要战斗的人们听。”

  母亲噙着眼泪,又一次为儿子远行缝补征衣。她坚强地对儿子说:“好孩子,我明白,你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儿子。你放心去吧,我挺得住,受得了,我等着,等着……等着你再回到我的身边,等着给我讲你工作取得的更大成绩。”

  母亲又一次送别了儿子。冼星海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和培养。1938年,他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不久,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谱写了著名的《黄河大合唱》等革命歌曲,成为一名受人爱戴的人民音乐家。

 

冼星海的一生是短暂的(他只有40岁),然而他的一生,却是不畏艰苦不息奋斗的一生,是为抗日救亡及民族解放事业奔走战斗的一生,是为我国的音乐事业作出辉煌成绩的一生。他的音乐创作时间,更是短暂的(前后只有十余年),然而他却奇迹般的创作了约600首歌曲作品(现存250余首)和40余万字的音乐理论著作。他的创作有大合唱4部,管弦乐组曲4部,交响曲2部,狂想曲1部,歌剧1部,以及小提琴、钢琴等乐器独奏曲、重奏曲多首等等。冼星海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的《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由9个乐章组成,是唱响全国闻名中外的不朽杰作,是中国抗战音乐“里程碑式的划时代巨著”,得到毛泽东同志的称赞。《黄河大合唱》曾在纽约、伦敦、莫斯科演出,登上了国际舞台,是中国及世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在今天,当人们唱起“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战斗歌曲时,亦无不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热血奔涌……

  冼星海,是广东番禺人,疍民(从事渔业或水上运输以船为家的水上居民)的后代。1905年6月13日(阴历五月十一日)夜里生于珠江之畔南海之滨的破渔船上。茫茫夏夜,皓月撒下金辉;静静港湾,星星照着南海。母亲见此情景,就给孩子取名“星海”。小星海出世之前,父亲就死了(他是遗腹子)。母亲没依没靠,便抱着小海仔到澳门外祖父家生活。白天,三代人一同出海;夜间,母亲在黄豆大的油灯下,忙完家务便开始修补鱼网。这时,小星海就吵着要外公讲故事,讲他年轻时的海上生涯,高兴之时还拿出竹箫吹珠江三角洲的渔歌、民歌。冼星海在竹箫、渔歌的薰陶影响下,在劳动号子“顶硬上,鬼叫你穷,哎呵哟呵,哎呵哟呵……”和民歌“头帆推起尾正正,中帆推起船要行,大船细船去到了,放掉俺妹无心情”的吸引感染下,从小就爱上了音乐。

  祖孙三代,在澳门海边,靠打渔为生。日子虽然很苦,但可听到船上妇女们纤细委婉的“船娘曲”和疍家姑娘亲切优美的渔歌,浪漫大胆的情歌,外公和外孙也会唱歌吹笛,可谓苦中有乐。所以紧巴巴的日子,却也过得蛮愉快的。然而外公年老,风烛残年,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冼星海在澳门生活的第六年,外公病了,一病不起,离开了人世!母亲悲伤,母亲痛哭!母子俩失去亲人,往后的日子怎么过啊?卖了渔船,办了丧事。母亲在走投无路之时,想起了在南洋谋生的冼家人。丈夫生前航海,也常到南洋,有些地缘人缘关系,便带着6岁的海仔到了新加坡。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母亲在华侨家里做佣工。小星海进了私塾,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4年之后,到英国人办的学校读了一年英文。后来,他进了广州岭南大学新加坡分校养正中学,读高小。他带着竹箫上学,一有空,便吹上一曲两曲,为师生欢迎。学校礼堂里有一架钢琴,他常常去“丁丁咚咚”弹奏起来……

  1918年秋,冼星海与母亲回到广州,向岭南大学校长呈上养正中学的推荐信,校长看了信,表示同意,让冼星海进入华侨学生特别班,补习国文、算术、史地和书法等课程,打好文化知识的基础。因为冼星海贫穷,学校安排他负责上下课摇铃、打扫教室、擦黑板等工作,勤工俭学,维持生计。他母亲则在学校担任勤杂工。母子二人过着省吃俭用的苦日子。

  一年以后,冼星海升入岭南大学附属中学。教冼星海国文课的教师是冼玉清。她是文史专家,又是“南国女诗人”。不知是否因为同姓?师生关系很好。冼老师在堂上讲《如梦令》词,讲清长短句词的某些词牌词谱,讲清平仄、押韵之后,便以《如梦令·春思》为题,让学生填词。冼星海交上他的习作,内容是:“试问春归何处?勿指柳梢残雨。往事那堪回首?尽在游丝飞絮。无语,无语,乳燕双双归去。”老师看完这首词,大加称赞。既向班里推荐,又介绍到岭南大学学生自治会出版的《南大思潮》一卷一期发表。一天,冼星海去拜访冼老师,正逢冼玉清在练字。他便请老师教他练毛笔字,并问有没有秘诀?老师说“有”。那便是“字无百日功,勤学便工。笔执正,墨磨浓,画平企直贯当中,排匀撇捺分西东”。后来,冼星海在老师的指导下,很重视我国的书法艺术,并用文言写出一篇长达8000字的书学论文《中国书学略谈》,刊于“惺社”的社刊上。当时,冼星海常到冼玉清家中求教。冼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他提出的问题。冼星海勤学好问,刻苦钻研。冼玉清很喜欢冼星海这个学生。

  在岭大附中,冼星海住在岭南大学中区学生第四寄宿舍(今中山大学西北区501号)顶层阁楼中木板隔的工读生宿舍。室内只有一张木床、一条木凳。虽然条件很差,但他不怕生活艰苦,勤奋学习。还去格兰堂(今中大大钟楼)代学校出售书籍、文具,挣点钱,交膳费、学费。同时还到学校附近的小学及五村、凤凰村等处教小学生及农村儿童读书,识字,唱歌。学习和工作虽然繁忙紧张,但不忘吹竹箫,吹黑管(洋箫,单簧管),拉小提琴,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进步,不断提高。冼星海进入中学不久,由于竹萧、黑管吹得好,被誉为“南国箫手”,就加入了岭南大学管弦乐队,并成为积极队员。1924年,冼星海在旧制四年制的岭大附中毕业。1925年至1926年,他一面在岭南大学选修一些课程,一面担任岭南大学的音乐教员。一次,菲律宾管弦乐队的乐师到广州旅行、演出。客人的节目演完,便是岭南大学管弦乐队的节目,其中有“南国箫手”冼星海的节目。然而看了客人成功的演出,“箫手”竟不见了,不想上台了。经过主人的催促,客人的勉励,冼星海硬着头皮勉强上台吹了两支进行曲便不声不响回到后台。他认为自己比客人差得很远,应该追赶。所以此后一连10多天,他每天带着沙克士风到客人的寓所去请教。他多么渴望学得高深的音乐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演奏技巧啊!

  为了学得高深的音乐专业知识,冼星海于1925年秋到北京进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同时,到北京艺专音乐系选修小提琴课程。1926年夏,冼星海重返岭南大学,读大学文科,任岭大管弦乐队队长和岭大附设华侨学校的音乐教员。1928年暑假,冼星海到上海,免试进入国立音乐院,学校安排他担任学校的文书工作,又一次半工半读……1929年2月,冼星海经同乡水手的介绍和帮助,在海船上藏于舱底水手房及做苦工,烧锅炉,先到新加坡……再停下来筹钱,克服重重困难,又从新加坡远涉重洋,于1930年2月到了法国巴黎。他手中的零钱已经用完,他进入了饥饿的队伍,在巴黎街头,流浪,流浪……

  冼星海在巴黎流浪了20多天,没有钱,生活极为艰难。找中国老乡吧,老乡也困难,不是借故回避,就是婉言谢绝。一次,他找到一个做生意的同乡,当同乡问明他的情况,便笑着说:“玩音乐,哈哈,‘黄连树下弹琴——苦中作乐!’还是先填饱你的肚皮吧。”是的,“民以食为天”,为了填充肚皮,他在巴黎的小餐馆、咖啡店、理发屋,当过堂倌,做过杂役,跑过外卖,以及运土豆、擦地板、洗碗碟等等无所不干。为了生存,为了深造,面对逆境和困境,他自立自强!后来,他在小提琴演奏家、广东同乡马思聪的帮助下,拜巴黎歌剧院管弦乐队首席小提琴家奥别多菲尔为师。当老师了解到冼星海不畏艰苦,矢志学小提琴和作曲的经历和决心时,便说:“在你没有充足收入之前,我不收你的学费(每月200法郎)。”冼星海有了老师,好像久旱的小苗盼到甘霖时雨。他在做好杂役的同时,发奋图强,争分夺秒,勤学苦练。当时,他住在7层楼尖巴掌大的“鸟笼”里,无法甩开手臂练琴,只好低头弯腰钻出天窗苦练。巴黎的冬天很冷,“鸟笼”四面透风。他没有棉衣棉被,彻夜难眠!他点起油灯(用不起电),即被风吹灭。此时此刻,他想起多难的祖国,想起孤苦的母亲,想起挨饿的自己……一切苦难和不幸,激起了他的创作热情。于是,再次点起油灯,奋笔疾书。这样,他的处女作、成名作、力作弦乐三重奏《风》便诞生了。“很感动人。悲哀的部分写得最成功”。他的作品,得到了大师们的重视和赞扬!后来,在巴黎演出及电台播出,反响强烈!俄国作曲家普罗科菲也夫说:“了不起,是一个有才华的作品,一个有才华的青年。”这样,冼星海就进入了巴黎音乐院的作曲班。考试那天,一些考生穿着节日的盛装,昂首进入巴黎音乐院的大门;冼星海的穿着,似中国苦力,被门警挡住,要他拿出准考证,诸多纠缠。这时,正好杜卡斯教授走来,对门警说:“他是我的学生”,便拉着冼星海的手,一同走了进去……冼星海考取了,还得了奖,但还是半工半读。每日,从清晨5点至半夜12点,他像陀螺一般不停地转动。努力工作,刻苦练琴。一次,由于他过度疲劳,端菜上楼时,头昏脑胀,连人带菜摔倒在楼梯上……冼星海在巴黎勤工俭学,勤学苦练,经过6年,终于在杜卡斯教授等的教导培养下,1935年春,以优异的成绩在巴黎音乐院作曲班毕业,学校再次给他颁发奖品。同年仲夏,回到上海。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冼星海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投入抗日救亡工作。他创作的抗日救亡歌曲,就是射向敌人的炮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