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可乐为什么消失了:关于数字的话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8:37:01
 v                           杂谈数字


  
  一提到数字,人们往往就会给它贴上“枯燥乏味”的标签。其实不然,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数观念,除了其计算这一基本功能外,还有许多其他作用。马克思说:“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

  一、数学与哲学或思想联系密切
  西方数学脱胎于古希腊哲学,而它作为一种理性精神的化身对现代西方哲学的思想内容和研究方法有决定性的影响。在当代西方,像胡塞尔、怀特海、罗素、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波普和奎因等众多哲学大师都有很高的数学造诣,而数学天才纳什则把数学家说成是“从事思想工作的人”。柏拉图学院就把数学作为哲学从业者的基本素质来强调,并在其拱形门楼上赫然写着“不懂数学者请勿入内”。
  在中国历史上,哲学神秘主义曾与数学奇妙结合,通过发现、夸大或虚构事物间的数量关系来推展关联思维,以建构天人一体、天人感应的宇宙论体系。如古人所谓天有四时而人有四肢、天有三百六十日而人有三百六十节的说法便是一例。再如以五行和八卦为骨干用数字编排起来的宇宙论体系,始于与阴阳相关联的对偶链条,分解为与“五行”相关的“四”(四时、四肢、四象)与“五”(五方、五味、五色、五声),接着是与《周易》的八卦和六十四卦相关的依次划分。
  阴阳五行学说和《周易》象数学中也蕴涵着相当的数学智慧。如《洛书》中金木水火土五行从不同方位与数字对应排列所形成的“幻方”与《周易》“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九”的“大衍数”的占筮原则,都运用了一定的数学运算规则。还有,在古代《周易》的卦画中,阴阳二爻由“两仪”到“四象”到“八卦”再到“六十四卦”逐级建构了完美的符号数字体系,如用数字“0”和“1”代替阴爻和阳爻,就能在每一级都读出从零数开始的二进位制。

  二、在精神生活、流行话语和制度安排中离不开数字编排
  如礼制规定上有“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思想学派上有理学“六先生”、般若学“六家七宗”、先秦诸子“九流十家”,传统典籍上有俗称“三、百、千”的蒙学读物以及经学著作“四书”、“五经”、“七经”、“九经”、“十三经”,思想学说上有“三纲领八条目”、“才性四本”、“四句教”、“五德终始”、“六道轮回”、“十六字心传”等等。至于天下至尊的帝王,一般多用阳数中的极数、即个位数中的最大数“九”来附会,并常用“九(阳爻)五(第五爻)”来称帝王之位,如紫禁城的房屋九千九百九十余间,天安门城楼面阔九间、进深五间。

  三、对数字的偏爱
  人类社会学家指出,每个数字都笼罩着人为的神秘光晕。
  在古希腊,1被看着万物的开端,由它派生出了整个世界;2则意味着爱情;3的含义与2等量齐观;6是个绝妙的数字,它有非凡的特性,既是1、2、3的乘积,又是它们之和;7与人们的生活关系最大,因此,无论中外都备受宠爱:一周为7天,地球上有7块大陆,人有七情,神话传说中的天帝均是7个女儿,牛郎织女在七月初七相会等。
  在我国古代,5、8也备受青睐。5是约数之首(4舍5入),学说中有“五行说”,粮食总称“五谷”,名山有“五岳”,一夜分“五更”,人体称作“五体”。“8”谐音“发”,卦有“八卦”,地分“八方”,结拜兄弟要“八拜”,考试文章称“八股”。
  最受我们祖先宠爱的数字是“9”。“9”谐音“久”,是数字的终端,是一切事物的顶点,是极阳数,含有“至高无上,吉祥如意”的意义。如天有“九重”,地分“九层”,水有“九渊”,国土有“九州”,人分“九等”,官设“九品”,物类高下分“九段”,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称作“九曲黄河”。皇家建筑更是与“9”结下了不解之缘,其建筑物群数和台阶数,甚至石块数,都是“9”或“9”的倍数。
  最为我们国人忌讳的数字是“4”,它谐音“死”。人的整数生日往往进行隆重的庆典,唯有40岁生日避免提及。
  在中国古代不同时代对数字往往有着不同的偏爱。侯外庐先生曾发现两汉与魏晋之间有趣的数字变化,他在《中国思想通史》第三卷中讲:“汉人在数字上颇重‘三’字,法律言‘约法三章’,官制言‘三公’,乡亭长制言‘三老’,京师强本之地言‘三辅’,统治阶级的意识言‘一贯三谓之王’,《春秋》的复古言‘三世’、‘三统’。到了汉魏之际,‘三’字落伍,多重七八九之数了。伪袭禹贡分中国为‘九州’,符引纬书锡权臣以‘九锡’,权拔人才题为‘九品’,党锢名士有‘八俊’、‘八顾’、‘八及’、‘八厨’,建安文才有‘七子’,竹林谈士有‘七贤’……”
  “挑三拣四”,“丢三落四”,“推三阻四”……这些含“三”和“四”的成语多为贬义, “三”和其他任何数字只要一碰头,基本上贬义居多。如“三长两短”、“三心二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如何解释这些语言现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三”是很特殊的数字,它往往表示数字的极限,即已经到头了。《道德经》中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讲到三就不往下说了,后面就是无穷大。《曹刿论战》中也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们说“再三”强调,不说“再四”强调。中国人喜欢用“三”说事,好像提到了“三”就提到了一切数字,加之中国人的习惯,喜欢成双成对,喜欢整五整十,而“三”是一个奇数,不齐整、不规矩、不稳定,因此传统上人们习惯拿“三”来指一些不好的事。久而久之,有“三”的成语就变得贬义越来越多,褒义越来越少了。
  在古希腊,最倒霉的数字是13,因为古希腊是采用12制进位法。12是进位制的殿军(竞赛中的最后一名),13则是不入流的数之首。因此,13被认作不祥、危险的数字,并派生出许多有关13的诬传。在今天科学发达的西方国家人们对13这个数字,仍然是避如瘟神。如在伦敦的住宅区,无法见到门牌编号为13的公寓,楼房12层以上是14层,电影院中不设13排和13号的座位……而在我国,因为采用10进位制,因此对13不存在偏见,反倒时见宠幸,如佛塔必是13层,帝王的养子们常凑成“十三太保”等。
  当然,数字与观念和情感之间的微妙关系多是人为形成并由传习加以强化的,其主要反映人的某种主观好恶,并没有多少客观性内容。

  四、惯用语和数字俚语
  全部或主要由数字构成的惯用语:如“一二三”(惯用语,指事情的经过、原委)、“一五一十”(原指以五为单位来数数目,引申为叙事时条理分明,无所遗漏)、“三三两两”(形容三两成群地在一起;也指零零散散,为数不多)、“二百五”(指有些傻气、做事鲁莽的人;比喻对某种知识或技术知道一些皮毛的人)、“一而再,再而三”(强调重复多次,所得结果常是消极的)、“八九不离十”(比喻接近实际情况)、“(中国农村不少地方现在还是靠)1007部队作战……”(“1”借代扁担,“0”借代粪桶,“借代锄头”)。
  由珠算口诀引申而来的惯用语,如“九九归一”(比喻转来转去最后又还了原)、“一退六二五”(“退”谐音“推”,借用作退卸干净的意思)、“二一添作五”(借指双方平分,各得一半)、“三下五除二”(用来表示做事或动作敏捷利落)。
  数字俚语,它是中国几千年来众多文学样式杂交而后成的跨体裁的新体裁。句尾押韵,沿袭诗词;镶嵌数字,承钵酒令;句型对仗,借鉴对联;善抖包袱,近乎相声。尤其对社会阴暗面的暴露,正如李大伟先生所说,比漫画更让人回味,比杂文更像匕首;比社会新闻更直刺本质;比文学作品更加广为民间喜闻乐见,所以不胫而走,广为传颂。因为它形象醒目,比照片还逼真传神,内容生鲜,是自酿生啤;语言火爆,是沸油烫锅炒尖辣椒,简直川菜烧辣;它还是社会生活的细菌显微镜的放大,孙悟空的照妖镜。因此,先古有盲人采诗制度,诗即俚语民谣。盲人公正,如哑巴卖刀,可窥民情,帝王识其讽而知得失。后来,孔子采编成“可以怨”的《诗经》,千古不朽而为经典。谁说俚语俗不登大雅之堂?连一代宗师钱钟书也套用了数码俚语样式,讽喻文坛流行的××作品研讨会、新闻发布会是“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花些不明不白的钱,说些不痛不痒的话。”
  ※ 有人描述淮河水质的变化情况是:“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浇地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变成公害。”

  ※ 大学者梁实秋引用的俚语:“一个中国人,闷得发慌;两个中国人,喝茶瞎讲;三个中国人,作不成事;四个中国人,麻将一场。”(这是对“中国人是一盘散沙”的细节化注脚。)

  ※ “一个德国人,沉思;两个德国人,辩论;三个德国人,结党。”

  ※ “一个法国士兵,不是哈萨克骑兵的对手;两个法国士兵,棋逢对手;三个哈萨克骑兵,不是三个法国士兵的对手。”

  ※ “三个美国人坐在一起,互相竞争;三个犹太人坐在一起,尔虞我诈;三个中国人坐在一起,拖拉扯皮。”

  ※ 梁实秋有一则俚语:“一团和气,两句歪诗,三两老酒,四季衣裳。”(寥寥数语,很生猛地托出一盘旧时代社会混混儿的面面观。)

  ※ “麻将,一夜二夜不睡;跳舞,三步四步都会;马屁,五脏六腑拍碎;白酒,七两八两不醉;办事,十件九件不会。”(简直就是上一则的续篇,足以续貂。)

  ※ 有的机关干部上班是“七点上班八点到,一杯茶水一张报,翻翻文件到午后,吃了中饭车马炮。”

  ※ 有的干部上班是“一杯茶水一包烟,一张报纸看半天。”

  ※ 有的干部上班是“上午满天飞,中午端酒杯,下午早早归,晚上摸乌龟(麻将、扑克)。”

  ※ 前几年曾流传一句顺口溜:“十亿人民(当时全国的人口为10亿)九亿侃,还有一亿在发展。”这句顺口溜针对“侃”风,虽不无偏颇,但折射出的民众心态一目了然。

  ※ 某官下基层是“坐车转一转,隔窗看一看。筷子提一提,酒杯端一端。歌厅吼一吼,舞池翩一翩。桑拿洗一洗,小姐按一按。景区游一游,古迹串一串。下级陪一陪,群众见一见。胡乱吹一吹,随便侃一侃。官相亮一亮,指令传一传。红包收一收,礼品掂一掂。回去想一想,提纲编一编。功劳报一报,组织骗一骗。”

  ※ 某官酒后吐真情:“为官之道无非是靠‘吹拉弹唱’四小技而已——一靠吹自己政绩,二靠拉裙带关系,三靠弹劾政敌,四靠为上司唱赞歌不遗余力。”

  ※ 某官酒后吐真情:“政绩等于99%的水分+1%的实事。”

  五、数字入诗

  数字是抽象的,诗歌是要用形象思维的,然而这两者结合,同样有佳作产生,这种数字诗语言优美、活泼,形式新颖:
  可以是豪放的“黄河入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可以是细腻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可以是休闲的“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可以是沉痛的“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可以是感伤的“六朝如梦鸟空啼”;“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可以是愤怒的“一朝封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落八千”;
  可以是夸张的“孤臣霜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可以是讽刺的“三千宠爱在一身”;
  也可以是欢快的“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不过,这些诗中的数字,仅是作镶嵌之用,真正的数字诗,必须是以数字为主体,如:
  ※ 南朝民歌中的“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剩有二千在。”可以解读为是一个长途行者的倦歌——他在不停地算里程;也可理解是一个远离家乡,归心似箭的男子的情歌,期盼着早一点与心上人见面——其实,路还长着呢。心理描写非常准确。
  ※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枝花”。个位基数词全无遗漏,又描绘了一幅恬淡宁静的田园风光,用之作为蒙童读物,真是一举两得。
  ※ 古代一位才子,一个冬日,踏雪孤山,遇到一群秀才,便“一片一片又一片”地作起咏雪诗来。当他继续吟唱“二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时,秀才们已是笑声一“片”了。想不到第四句“飞入梅花都不见”一出,秀才们顿时大惊失色。白雪飞入号称“香雪海”的孤山梅林之中,当然是看不见了。这种深邃苍茫的意境,奇特精妙的构思,才是化腐朽为神奇的数字诗。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千里目”、“一层楼”两相对照,把登楼骋目的高远意境、深刻哲理,写得神采飞扬,使它犹如格言一样,历千古而传唱。
  ※ 印度学者的著作中,有这样一首数学诗:“平平湖水清可鉴,石上半尺生红莲;出泥不染亭亭立,忽被吹到清水面。渔人观看忙向前,花离原位二尺远;能算诸君请解题,湖水如何知深浅?”
  这是一首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代数题!你看!长在湖里的红莲,露出湖面的长度是半尺,它被风吹向一边,红莲顶上的花离原水面的距离为2尺,问湖水有多深?据勾股定理列式算得,湖深为3.75尺。
  ※ 明代画家唐伯虎,也是一位诗人。他也曾写过一首别有风味的《七十词》“人生七十古稀,我自七十为奇。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间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只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
  作者引进数学运算,给人的一生算了一笔明细帐:一个人即使能活到古稀年龄,减头去尾,除去夜里睡眠时间,剩下只有25年。这期间还有数不清的奔波劳累、病痛烦恼等等。此诗通过数学运算,让人深悟出人生有限、时间宝贵的真谛。
  ※ 唐代王建《古谣》诗中云:
  一东一西陇头水,一聚一散天边路。一来一去道上客,一颠一倒池中树。

  四个反义词加上八个“一”字,来说明从西到东的流水,分分合合的道路,来来去去的行人,一正一反的倒影,既形象生动,又充满哲理。

  ※ “一花一柳一鱼矶,一抹斜阳一鸟飞,一山一水中一寺,一林黄叶一僧归。”

   这是清代女诗人何佩玉的诗,她用白描的手法,加十个“一”字,一幅晚秋归僧的山水画便展现在眼前。

  ※ 西汉时,蜀中才子司马相如年青时怀才不遇,累遭压抑,二赴长安,不久“官运亨通”,得到了汉皇的赏识,被拜为中郎将。从此他觉得妻子卓文君配不上他,于是处心积虑地要休妻,另娶名门千金。5年后,他给妻子写了一封信。朝思暮想的妻子卓文君又惊又喜,急忙拆信一看,只见信上只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这么几个数字。卓文君一下子明白了,当了新贵的丈夫已有弃她之意,这是变着法儿来刁难她。她悲愤交加,当即写了回书: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稀,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作男。
  司马相如读后十分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