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你莫属梁吟的后续:有声读物:阅读的未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2:04:51

亲,这里说的有声读物可不是简简单单地把文字念出来哦~一家新网站正在提供一种新服务:为阅读营造电影一般的感受。是不是读字儿的时候总是分神呢?拿起手边的iPhone,mp3神马的,尝试一下身临其境的阅读!

译者:rhineyuan 原文作者:
原文链接:http://www.theatlantic.com/entertainment/archive/2011/08/books-with-soundtracks-the-future-of-reading/244344/

一家新网站Booktrack正努力将音乐和文学结合起来



关于电影,有这么一个亘古不变的信念:“电影从来不会无声。”早期的无声电影,用沉默的画面揪住了观众的心,而音乐伴奏却压过了投影仪不间断的噪音。声音让电影中迷人的身影变得鲜活,增强他们的情感,强化他们的动作。

然而,阅读本应安静——除非读者自己打开伴奏。公共交通工具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读者这样做:他们塞着耳机,翻开书,为文字配乐。马克•卡梅隆每天乘渡船往返时,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发现在选择伴读音乐的时候,所选曲目与书中文字在情感上非常融洽。他告诉了兄弟保罗•卡梅隆,两人就开始讨论开启“更具电影感受的”阅读——共同创立了Booktrack公司,保罗现在担任公司的CEO。

三年来,卡梅隆兄弟打造出了为电子读物提供类配乐的服务,其中五套已可用iPhone或iPad下载。未来几周到几个月内,Booktrack虚拟货架上还会出现更多的书目配乐标题,用不了多久,安卓、计算机和其它电子阅读器也可以使用。网站中会有一些条目提供免费下载,但大部分需要支付1至4美元。

带有不同声音种类标签的几百个文件,混成了一张合集,作为书和短篇故事的配乐。他们出品的第一部完整小说《六的力量》就配有70多个原声声轨、环境音和声效。

一般说来,一本9小时的书配乐需花费六个星期。Booktrack有一家规模不大的内部团队,但大量的工作都是“公园路后期制作公司”这种外部的出品公司承办——公园路后期也曾获混音类奥斯卡大奖。创意无限的设计者们需要读每一本书,决定什么地方应该用什么音乐和声效。最后,由音响师——或录音师——合成。卡梅隆说,在电影产业中寻找配音专家才靠谱,可能的时候,他们还会与作家合作。现在,公司还在准备出版萨尔曼•拉什迪的短篇《在南方》,这套配乐就是由作者和新西兰交响乐团协调制作。

Booktrack希望为自传、历史类书籍和课本配乐——“希望什么都试试吧,”公司出版副主席布鲁克•吉翰说。“我们觉得机会是无限的。”她和卡梅隆援引了纽约大学传播学助教利尔•莱博维茨授权的研究:相比一般的电子阅读,“配乐读书能够明显提高理解。”

“这就好像在阅读的时候,有自己的指挥来引导你。”卡梅隆解释道。

前景光明无限,也不乏挫折。声音是链接到对应的文本中,我开始用iPhone读《福尔摩斯探案集》时,右边空白处就会在我眼前出现一个箭头。箭头的作用是调整音乐和阅读速度,点击后,会跳跃出现,刚才还是合成音,一下子又成了门铃声。如果我翻回一页,声音也好像回到了老地方。

适应了一会儿过后,音乐开始流畅起来。这段声音让我想到了游戏原声。提琴反复演奏着简单的旋律,中间被环境背景音打断,提示我在故事中的位置——壁炉啊,钟表什么的。

“我真的觉得,如果亚瑟•柯南道尔在世,会爱上这段配乐的。”吉翰说。

《六的力量》配乐则更阴森,更适合这部青年科幻小说。读着读着,我就在音乐、雨声和脚步声中,融入了故事。如果我读得比配乐快,就会暂停倾听。不知道如果没有配乐,我脑中的画面会是什么样的。

电影配乐的条条框框也是Booktrack面对的挑战:“要有声音,但不能喧宾夺主;要烘托氛围,但不能抢占锋芒。”《配乐的背后:影院代表音乐》一书编辑丹尼尔•古德马克说。

按文学作品选择音乐,Booktrack并非首创,何况在今日,两者的数字形式结合得愈发紧密。

有些作家和音乐家合作,制作官方的书籍原声。作家格雷•邓肯和The Real Tuesday Weld乐队的史蒂芬•考蒂斯就曾在2003年合作过《撒旦外传》,还有今年7月出品的《最后的狼人》。刚开始决定合作时,两人曾是室友。但和Booktrack不一样,这套配乐并没有具体到文本每一页。邓肯本月早些时候接受一家广播台采访说:“这比较诡异,甚至都算不上合作,因为两者都可以独立生存……算是奇怪的共栖关系吧。”

作家杰夫•范德米尔的《龙涎香周期》三部曲,每部都配有音乐。第一部专辑名为《杀菌剂》。实验音乐家罗伯特•德弗罗拿着自己的音乐作品找到范德米尔时,范德米尔给了他一些文章节选,让他从2002年小说——《圣人和疯人之城》——配起。到了下一部小说《尖叫》,范德米尔委托澳大利亚乐队“教堂”制作。后来,写完《雀》,听过《死亡谋杀》的音乐,他又找到“教堂”,要求他们完成三部曲。2009年末,《雀》面世,CD发行了限量版。配乐中有些场景和书中片段非常契合,有些读者就播放一段音乐来创造意境,还有的把专辑循环播放。

范德米尔喜欢将音乐和文学结合,但对他而言,这不如配乐来的直白:“我喜欢找到自己喜欢的一些乐队和音乐家,与某些书之间那种鲜活的、出人意料的融合;这种契合真的是一种共性,是各种想象之间的交流。”

然而,范德米尔读葛拉汉.乔伊斯《沉默的土地》时,却选择了无声的环境。他说,有一种“静止的内涵”,与这部小说结合的恰到好处。

实际上,Booktrack引以自豪的,是给阅读注入了新的体验,但似乎有时候,书会变成截然不同的事物。大卫•古托斯基——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善良男孩”——曾发表博文,讨论书、音乐、写作和配乐。“一旦将音乐加入书中,如果就艺术上来说,我真的不知道那是不是还是书。这更像是一段多媒体的感受。”他说。

古托斯基博客中有一个专题叫“图书笔记”,这个版块中,他要求作家们为自己的作品提供歌单。作家的理解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给出想象中的配乐,有的是描述书中主人公的音乐,有些提供自己写作时听的音乐,更有甚者,给出的东西真是风马牛不相及。”古托斯基说。

不过他写到,读书的时候,未必推荐这个歌单:“我认为,‘图书笔记’最好是当作书的附录,作品的索引。我觉得书是独立的,其实不需要什么其他的东西。”

读者头脑中的旋律,或许才是阅读的真正价值。寂静中,大脑可以不受干扰地理解词句,读者可以更注重内涵,而非速度。布莱兹•帕斯卡1670年写到:“人们之所以不开心,追根到底,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呆在自己的房间里。”话说回来,表现书中文字的配乐或许可以阻挡住世界无休止的嘈杂,帮助那些需要的人们,浸入书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