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雅水晶岛 宾馆:丹霞地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9:37:27

丹霞地貌

天梯山丹霞地貌
   天梯山丹霞地貌位于武威市城南50公里的中路乡黄羊水库东北,因山势险峻,道路崎岖,上山如登悬梯,故名。天梯山石窟又名大佛寺,开凿于依山傍水上第三系红色砂砾岩崖壁上,最高洞窟距地面60米,1958年因窟前修建黄羊水库,一部分石窟属水淹范围,窟存的全部造像壁画由甘肃省博物馆迁至兰州保管,经卷、绢画由敦煌文物研究所保管,第13窟的大佛被淹到手掌下,估计已淹掉窟高30米的一半。1987年文物普查时,核实洞窟残存三层,大小佛龛17窟,其中13号窟最大,高30米、宽19米、深6米,佛龛内有唐代安乐博坐佛一尊,佛高26米,背山面水,巍然端坐,手指前方磨脐山。传说为大佛爷用手掌顶住磨脐山,阻止它移向黄羊河水峡口堵塞水道,造福张义川黄羊滩百姓。并流传歌谣一首:“张义川,水湖滩,大佛爷手指磨脐山。水峡开,流水欢,黄羊河灌溉黄羊滩”。1992年拨款保护维修,简易砂石路也修至天梯山麓黄羊水库北岸,并设保护机构于此,水库水面海拔2069米,附近山头海拔2170—2275米,最高处为2349.52米。一般高差达100—200米
  组成天梯山丹霞地貌的第三系红色砂砾岩的砾石成分大部分为灰绿色变质岩,棱角状,是搬运距离不远的山麓堆积,沿垂直节理侵蚀成宽狭不等的悬沟,切割缓倾斜的层面及雨水冲刷凝固在崖面的泥柱,丰富了崖面的微地貌,组成大小不等的窗棂,随着砾石的脱落及进一步的风化在崖面上形成一些洞穴,有些龛窟就是沿原有的洞穴开凿的。

 

冰沟丹霞地貌

冰沟丹霞地貌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康乐乡西北约3.5公里一带,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为白垩系下统新民堡群下部的褐红色泥岩、页岩、粉砂岩及淡红色含砾粗沙岩、沙砾岩、砾岩所构成。因沙砾岩较坚硬,经风化后,形成相对凸出的层状岩凸。正是这些层状檐凸,它限制了其上方泥岩的侵蚀,使该岩墩上方形成凸包状,也保护了其下方泥岩不受侵蚀而形成小的颈部并与岩墩主体相连。整体看来,这一岩墩形似一只骆驼,我们称它为“神驼迎宾”。
        由“神驼迎宾”沿沟底继续向东北走数百米,即抵达冰沟主要景区,该处从沟底至沟两侧的丹霞顶部,其相对高度约100-110米左右。沟的西北坡,为典型的“顶平、身陡、麓缓”的丹霞地貌。西北坡的上半部分基本为高达50米左右的丹霞赤壁,其上可见到明显的垂直节理,也可见到不少由薄层硬岩层所形成的短小层状岩檐。沿垂直节理的侵蚀、风化、使节理外侧的岩体与山体分开而形成不少高耸的岩柱。有个别岩柱顶上还因风化、吹蚀作用,形成明显的穿洞。这种发育在岩柱顶上的穿洞,在丹霞地貌中极为罕见。这些岩柱,有的形似昂起的眼镜蛇头,有的形成“千里相会”“大地之根”,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这些丹霞赤壁、岩柱及各种造型地貌,形成冰沟风景区的精华所在。

 

张掖七彩山丹霞地貌

号称中国第一彩色丘陵的张掖七彩山(丹霞地貌区)位于张掖市临泽县和肃南县交界处,面积约410平方公里,其中彩色丘陵面积约40平方公里。北距张掖市区35公里,南距肃南县城5公里。张掖七彩山丹霞地貌区是我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国内丹霞地貌专家对其有极高的评价:如“张掖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地貌中国第一”、“张掖彩色丘陵中国第一”、“张掖丹霞地貌是中国发育最好的地区之一”等。这里的丹霞地貌群有明显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地区的特征,其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壮观,造型之奇特,色彩之艳丽令人称奇。

七彩山以层级错落交替、岩壁陡峭、气势磅礴、形态丰富、色彩班斓而称奇,有七彩峡、七彩塔、七彩屏、七彩练、七彩湖、七彩大扇贝、火海、刀山等奇妙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