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防护措施:美国发起新一轮人才攻势(国际视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7:51:25

美国发起新一轮人才攻势(国际视野)

 

美国在20世纪长期享有经济繁荣,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才云集带来创新迭出。进入21世纪,全球竞争越来越成为人才的竞争,为走出经济困境,持续发展,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发起了一场争夺人才的新攻势。

  

留住高素质人才

本报驻美国记者 马小宁

  传统以家庭关系为主的移民政策明显朝着技术移民倾斜

  当今世界,人才决定国家的竞争力。美国在20世纪长期享有经济繁荣,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才云集带来创新迭出。今天,随着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崛起,并成为人才新的流向地,美国政商两界领导人频频拉响人才危机的警报,并采取措施,力图通过培养和引进双管齐下,为美国赢得未来奠定强有力的人才基础。

  在美国,高素质人才往往与四个英文字母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第一个英文字母的缩写)联系在一起。近年来,有数据显示,美国中小学生在STEM学科方面的成绩远远落后于亚洲大国。为此,奥巴马政府明显加大了对STEM教育的支持力度,先后推出40亿美元的“赶超一流”教育基金,鼓励各州改善STEM教育以及其他教育慈善项目,并会同企业、基金会和全美75所著名公立高校,加大对基础教育阶段理工科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政府还要求全美20万名为联邦政府工作的科学家多去学校演讲和参与课外活动,以激发年轻人对科学知识的兴趣。这是美国政府、高校、企业合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大特色。去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美国竞争法》,就是要通过加大对从小学到大学各个层次的STEM教育的投入,从而让美国最宝贵的资源——孩子能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具有竞争力,从而确保美国在21世纪的全球竞争力。

  外来人才对美国的繁荣至关重要。美国高等教育发达,吸引着全世界的优秀学生。外国学生在美国学习的专业主要是美国学生很少选择的STEM专业。有统计数据显示,美国高校电力、电子专业硕士生的50%博士生的70%是外国留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许多选择在美创业。很多著名高科技公司如谷歌、雅虎等是由美国学校毕业的外国学生创建。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对接收移民有严格选择,但对高科技人员政策相对宽松。目前,美国每年向高端移民发放的签证为6.5万人,其中两万人是在美取得STEM学位的外国学生。

  然而,受“9·11”事件的影响,过去10年里,美国移民政策呈现收紧趋势,繁琐的手续、严格的审查、过长的排期,使许多优秀人才为了获得H1—B非移民工作签证或绿卡不得不等10年或更长时间,许多留学生失去耐心,选择回国创业。据统计,近年来平均每年有1.7万名美国高校培养的硕士博士离开美国,这使美国的高科技公司明显感到“人才荒”的逼近。在失业率高企的今天,许多高科技企业的大量就业岗位却虚位以待。微软负责法律和公司事务的副总裁布兰德·史密斯日前称,微软现有4000多个计算机科学的工作岗位找不到合适的雇员。商界领导人惊呼:美国这个昔日人才“磁铁”,正面临“反向人才流失”,越来越多人担心,美国在许多高科技领域将出现“失血”现象。

  奥巴马早在竞选总统期间就表示,要把在美国毕业的所有理工科博士都留在美国。他在今年的国情咨文中再度强调推进STEM移民改革,称美国高校培养了大量外国留学生,却在他们学成之后不鼓励他们留在美国,而是回国和美国竞争,这样做完全没有意义。他还在一次讲演中呼吁两党加快改革移民法,要把那些有天赋、负责任的外国青年才俊留在美国,让他们充实美国的实验室,建立新的企业,进一步繁荣美国,而不是“让下一个英特尔或谷歌诞生在中国或者印度”。支持奥巴马的人士说,美国在教育上投资了这些外国青年人,再把他们送回国和美国竞争,等于把投资扔进了下水道。

  美国商界所拥有的强大游说力,使它成为推动美国移民政策转型的一支决定性力量。由众多大企业总裁组成的白宫就业与竞争力委员会成员在美国移民改革争论中致信国会领导人,呼吁国会采取快速行动吸引和留住STEM领域的人才,美国的移民政策必须适应21世纪全球人才竞争的需要,必须充分考虑到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商界认为,美国移民政策应默认,只要拥有美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解决问题和创新的技能及知识,美国就敞开大门欢迎。

  企业的这一诉求已获得许多国会议员的认同。许多议员主张,美国应该向“事实上在每一个关键领域拥有高级文凭的人才发放绿卡”,以便留住毕业于美国高校的外国学生,让他们为美国的未来而工作。尽管反对的声音也存在,认为拥有美国高校文凭不应成为获得美国公民资格的快车道,但这些人同样主张扩大、加快专业技术人才的签证发放。

  美国移民法专家普遍认为,美国国会即将于今年秋天出台的移民改革法案,其中一个大方向非常清晰,即传统以家庭关系为主的移民政策明显朝着技术移民倾斜,目的是在21世纪延续美国的成功与繁荣。

  

留下是为了给回国加分

本报驻美国记者 陈一鸣

  遇到萨尔瓦多小伙子乔温尼时,他正在与学校一街之隔的快餐店打工,做兼职收银员。看到店里客人不多,记者便跟他聊起来。今年20岁的乔温尼留学美国已有两年,在洛杉矶近郊的帕萨迪纳城市学院修读动漫专业。“毕业后想留在美国工作吗?”“想呀,学我这个专业的还是在美国更有发展前途。”“打算去什么公司呢?”“想到好莱坞闯荡。”

  像乔温尼这样学成之后有意进入美国企业“闯荡一番”的外国留学生不在少数。在南加州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来自中国北京的留学生小陆告诉记者,外国留学生大多奔着美国高质量的教学水准而来,对自身都有比较高的期望。“如果毕业后能有进入美国公司工作的经历,无疑会深化专业知识、培养实践能力、洞察美国文化,为今后回国发展‘加分’。”

  去年11月,美国非营利组织国际教育学会发布的题为《打开大门》的年度报告显示,2009至2010学年,在美国各类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生达到了创纪录的69万人,选修最多的专业是商业管理,接下来是工程学、物理学和生命科学,读数学和计算机专业的也不少。在这些专业所涉及的领域内,美国拥有许多享誉世界的企业或科研院所,无疑对这些专业的留学生有着很大吸引力。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联合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外国学生选择留在美国工作的理由依次为:“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生活水平”、“更大的学术自由”、“更高的生活质量”、“家人或朋友在美国”、“生活伴侣不愿离开美国”、“为子女创造更多机会”等。不过,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留学生,留美工作的初衷并不一致。

  对研究报告中的留学生来源地进行分析不难发现,由于欧洲和加拿大的生活水平、发展程度与美国差异不大,愿意留下来的欧洲和加拿大留学生中,绝大多数仅仅出于美国就业机会好于自己的国家。拉美国家与美国地理位置接近,因此拉美留学生也较为看重美国的就业机会。换言之,一旦本国就业机会好转,这些地区的留学生可能轻而易举地选择回国。而对亚洲留学生来说,之所以愿意留美工作,更多出于生活水平、学术自由和生活质量的考虑。

  美国加州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校长顾问冯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正是美国企业重视研发、鼓励创新、容忍个性、较少论资排辈以及社会大环境等原因,吸引着许多亚洲国家的留学生留下来工作。不过,他也十分同意中国留学生小陆的看法,认为许多亚洲国家留学生选择留下来,其实不过是为将来回国打算,毕竟有了在美国工作的经验后,回国求职或创业就会更有竞争力。

  美国杜克大学企业家精神和商业化研究中心主任韦维克·瓦德瓦的一项研究,也证实了这一判断。瓦德瓦在谈到自己做过的一个课堂调查时说:“数年前,当我问外国留学生是否计划留在美国时,几乎每个人都会举手,但现在学生们竟然大多茫然地看着我。”瓦德瓦2009年出版的一个调查报告显示,只有6%的印度学生和10%的中国学生希望永久留在美国。60%的美国工程学博士学位授予了外国留学生,但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进入美国公司只是想获得经验后回国,这对美国来说也是一种人才流失。

  

争夺智缘政治制高点

温宪

  21世纪的全球竞争越来越成为人才的竞争,“智缘政治”将在很大程度上取代“地缘政治”。为推动走出高失业率等经济困境,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发起了一场争夺人才的新攻势。

  8月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及美国公民身份和移民局宣布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吸引能够在美国高失业率领域进行投资和创业的外国人才。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纳波利塔诺表示:“美国必须继续吸引世界各地最优秀的人才,以使他们的天赋、技能和创意投资于美国经济增长,为美国创造就业机会。”美国公民身份和移民局局长梅奥卡斯说:“美国有着长期欢迎有创造性的企业家和熟练工人来美国的丰富历史,这些人通过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推动新的技术进步为美国经济带来动力。新的优惠政策旨在使得高技能人才更容易在美国创办公司,为美国增加就业。”

  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美国对来自海外移民的闸门呈现“一紧一松”的态势。对于大量来自拉美国家的非法移民,或曰“无证件工作者”,奥巴马政府不仅大门紧闭,还加紧驱逐。对于“世界各地最优秀的人才”,美国则放低门槛,极力引进。根据最新公布的优惠政策,外国企业家和在艺术、科学和商业等方面拥有杰出能力的外国人在申请EB—2移民签证时无需提供美国公司聘书和劳工部证明,只要申请人证明其获得该签证将有利于“美国国家利益”,能为美国创造就业机会即可。美国移民局还将改进向外国企业家、特殊人才颁发H—1B非移民工作签证的工作,以吸引更多有创业意向或已在美开办公司的外国人在美居留和创业。如果一个外国人已在美开办了自己的公司,凭此就可以申请获得H—1B签证。美国移民局还将提高吸引外国投资移民的EB—5签证审批速度和效率。

  纳波利塔诺的“美国必须‘继续’吸引全球人才”一语,点出此举并非始于今日。在美国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各国移民都为其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绝的人力与智力资源。美国通过“吸引”全球人才,节省了偌大的教育成本,却赚取了难以计数的丰厚利益。在“吸引”的举措中,移民机制的适时调整成为美国争夺全球人才的利器。上世纪末,当计算机等类专门人才和技术人员在全球范围成为争夺对象时,美国国会于1998年9月决定增加每年发放来美工作的H—1B签证数,由原来的每年4万增至6.5万,至2000年每年增至10万。此次,美国在颁发H—1B等签证问题上“继续”延续“吸引”之举,旨在新的一轮全球人才争夺战中掌握主动权。

  在新的争夺全球人才的攻势中,美国政府实用性更强,政治意味也更为浓重。在奥巴马竞选连任的道路上,最大的难题是经济。在复合型的经济难题中,目前高达9.2%的高失业率成为痼疾之一。半年前,奥巴马提出“创业美国”倡议,要求政府部门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消除创业障碍,鼓励创业和创新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揽全球人才助美国经济,是奥巴马政府这场新的人才攻势目标所在。

  

  范例

  苹果——强调独一无二

  苹果公司前首席执行官乔布斯认为,员工在苹果公司所做的事情是他们在别的公司无法做的,这种独一无二性是苹果公司吸引人才的优势所在。由此,他创造了为改变世界而奋斗的企业文化,用宏大的目标赋予员工们所需要的价值观,鼓舞他们创造奇迹。员工们也十分信仰公司的追求,因此,工作主动性很强。

  当然,股权激励制度也是苹果公司吸引人才的一个亮点。1996年,苹果市场份额急剧下降,员工对公司的前景持怀疑态度,很多人决定离开。为了留住员工,乔布斯说服董事会将股票低价出售给员工,让员工成为公司股东,用股权奖励代替了大部分现金奖金。结果是,公司所有员工都拥有薪水和股票,员工也从股票上获得了丰厚的收入,在留住员工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王云娜)

  礼来——吸引全球人才

  礼来制药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医药企业之一,在其美国公司总部内,有大约1.75万名员工,其中10%的出生地是在美国之外的地区,总部的执行领导团队有约50%来自于美国之外的地方。在总部办公室大约可以听到50种不同的语言。

  礼来公司的中国区总裁艾博来说,如果没有在世界范围内吸引多样化的人才,礼来无法在一个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持续发展。公司招聘人才的模式是:一方面从顶尖的院校、研究所中挑选合适的应聘者;另一方面会考察应聘者的能力和技术是不是适合礼来,以及是否认同礼来的企业文化。

  “尊重每一个人”是礼来的核心价值之一。礼来制定统一标准的福利政策,以显示公平性;公司注重人才输送通道,给员工提供一个全面的培训和发展计划。(王恬 张旸)

  反例

  通用——忽视人才使用

  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全球石油危机深化背景下惨淡经营。公司前董事长罗杰举起改革大旗,深挖财力,尝试最广泛的技术革新。然而,他忽视了最根本的因素——人的因素,他更看重的是机器技术及其自身的能力。

  罗杰担任董事长后,大量辞退员工,抛弃传统流水线,应用先进技术,并开发出一套机器人生产系统,妄想用机器代替人的创造力。当员工们意识到这一点时,心灰意冷、毫无战斗力,因为他们知道生产越高效,意味着他们离下岗的日子就越近。此外,罗杰取消其前任常开的定期股东讨论会,对他人建议和意见充耳不闻。就这样,罗杰把他自己从大家中孤立出来,对股东、员工和顾客的需求漠不关心、一意孤行。

  技术固然重要,但缺少了人的参与,再好的技术也难以应用。面对罗杰的管理和经营模式,工人和公司其他高管丧失了工作的积极性和最基本的动力。1987年上半年,轿车与卡车国内市场占有率降至35%,是通用公司半个世纪以来市场占有率的最低水平。同时,由于进行大量的技术投资,通用汽车公司从国内汽车业成本最低厂家变成了成本最高厂家,且毫无竞争优势。

  通用汽车曾被美国媒体称为“美国的心跳”,可见通用在美国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但今天,“美国的心脏停跳了”,其背后原因多多,但通用对人才的长期不合理运用是最致命的。

  (曾育雯)

《 人民日报 》( 2011年09月06日   2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