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天气预报:扶不扶老人集社会双重焦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20:57:50

扶不扶老人集社会双重焦虑

2011年09月05日 15:04    王军荣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9月3日上午,武汉市一位88岁的老人在菜场口摔倒后,围观者无人敢上前扶他一把。1小时后,老人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9月4日《成都晚报》)

南京“彭宇案”之后,扶起摔倒的老人,成为一个极具风险的“活”,毕竟现实是最好的“老师”。先前是天津车主“许云鹤案”在法院不能证实撞伤事实的情况下,被判赔偿10万余元;前不久,江苏南通的长途车司机殷红彬、乘务员郁维贞在路上扶起了一位被撞伤的老太太,事后,老太太指称司机为“肇事者”。但由于长途车上装了监控探头,一看录像,真相大白。不是每一次做好事,都有摄像头,于是面对摔倒的老人,也就只能充当“围观者”,在如此现实背景下,老人摔倒因为无人敢扶而离世,恐怕不会是最后一个。

老人摔倒无人扶而离世,集聚了公众双重焦虑。其一,扶起摔倒的老人如何没有风险?做好事,却会被误伤,这是谁都伤不起的。不仅要赔钱,而且会陷入不义的道德泥潭,救人本是很轻松、很快乐的事,可扶起摔倒的老人,却是如此地沉重;其二,我们家里还会有老人,假如我们家里的老人摔倒了,谁来扶?我们也会老,假如有一天是我们自己摔倒了,还能指望陌生人会扶吗?

一边是焦虑做好事的风险,一边是害怕没有人再做好事,摔倒的老人让社会尴尬不已。

焦虑扩散,如果得不到有效释放,恐怕会越演越烈,这需要有多重的释放路径。在我看来,首先,要从相关制度建设着手,当做好事者受到委屈和伤害时,公权部门应该及时主动介入,以最快的速度给做好事者一个清白,同时要大张旗鼓宣传这种好事,如此,才能卸掉见义勇为者的思想包袱;其次,需要榜样的引领。如不断涌现的“洋雷锋”;还有如“最美医生”丁欣等等。这样的榜样多了,救人的焦虑就降低了;再次,应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提高社会福利。在误伤做好事者的背后,往往是由被救者对未来的恐惧所引发的;最后,是社会诚信的提升。社会成为诚信的社会,恐怕也不会有不敢扶摔倒老人的困难。

老人摔倒无人敢扶,只是社会存在巨大漏洞的一个投射,这需要多方面扶正,需要每一个公权部门的努力,也需要社会道义的弘扬。王军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