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助眠口服液说明书:浙江省嘉兴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3:58:53

位置:位于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东邻上海,西连杭州,北接苏州,南

嘉兴市

杭州湾海岸线长121公里。
面积:全市总面积3915平方公里
人口:人口332万人
行政区划:辖秀城区、秀洲区嘉善平湖海盐海宁桐乡五个县(市)。
概貌: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之一,嘉兴因南湖而出名。这里风景旖旎、民风淳厚、物产丰富、名人荟萃,是一座具有典型江南水乡风情的历史文化名城。衍延2600多年的古朴与舒缓成为历史赋予嘉兴的独特个性。

目录

·                                 • 市花市树

·                                 • 行政区划

·                                 • 历史沿革

·                                 • 地理信息

·                                 • 经济发展

[显示全部]

嘉兴市-市花市树

 

市树:香樟树
香樟为常绿乔木,树冠广展,枝叶茂密,绿荫蔽日,气势雄伟,为

嘉兴市

优良的庭院、行道树种。香樟植物全身均有樟脑香气,可提取樟脑和樟油,供工业及医药等用,木材坚硬美观,是良好的家具用材。樟树广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地,嘉兴种植也比较普遍,而且还存有百年以上的大树,市区内列入大树、名木档案的樟树有90株。
市花:石榴花
开在夏季,花常呈橙红色,亦有黄色或白色。石榴花作为一种观赏品种,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我市栽培也极为普遍,不少庭院、阳台和室内案头,人们都喜欢置有一、二盆石榴花作为点缀。石榴花开时,红色的花朵像烈火熊熊燃烧,能给人带来一种憧憬未来,努力向上的力量。黄和白色的花朵素淡清秀,使人赏心悦目。
市花:杜鹃花      
杜鹃花居我国三大天然名花之首,在嘉兴花卉的栽培中已经占有一定优势。目前杜鹃在嘉兴市的种植已十分普及。据初步统计,本市已有约二百栽培品种,种质资源较为丰富。杜鹃花在我市的栽培史已有四十年,近几年栽种已较为普及。杜鹃花色彩绚丽,花期从3月至6月,长达四个月之久,深受该市人民的喜爱。杜鹃作为市花,将以她独特的风格出类拔萃,象征着新嘉兴欣欣向荣,锦上添花。

嘉兴市-行政区划

 

嘉兴市为浙江省省辖市,下设南湖区秀洲区,辖嘉善、海盐2个县以及平湖海宁

嘉兴市

桐乡3个市(县级市)。嘉兴市有建制镇53个、乡1个、街道21个、城市社区(居委会)187个、乡镇社区111个、乡镇居委会12个、行政村940个。其中:南湖区有镇5个、街道6个、社区居委会55个、乡镇社区7个、乡镇居委会2个、行政村73个,陆地面积426平方公里;秀洲区有镇5个、街道2个、社区居委会4个、乡镇社区22个、行政村115个,陆地面积542平方公里;嘉兴经济开发区有街道3个、社区居委会17个、行政村10个;嘉兴港区有镇1个、乡镇社区11个、行政村11个;嘉善县有镇11个、社区居委会10个、乡镇社区15个、乡镇居委会1个、行政村162个,陆地面积506.6平方公里;平湖市有镇6个、街道3个、社区居委会34个、乡镇社区9个、行政村126个,陆地面积537平方公里;海宁市有镇8个、街道4个、社区居委会39个、乡镇社区22个、行政村161个,陆地面积688平方公里;海盐县有镇8个、社区居委会13个、乡镇社区1个、乡镇居委会9个、行政村104个,陆地面积508平方公里;桐乡市有镇9个、乡1个、街道3个、社区居委会15个、乡镇社区24个、行政村178个,陆地面积727平方公里。2005年5月,经国家民政部批准,秀城区更名为南湖区。
   
2006年末全市户籍人口达335.5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2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6.82‰,死亡率6.70‰,自然增长率0.12‰。全年迁入人口3.88万人,迁出人口2.82万人,人口机械增长率3.16‰。据5‰人口抽样调查推算,2006年全市常住人口408万人,比上年增加8.4万人。

嘉兴市-历史沿革

 

嘉兴是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距今7000年前市境就有先民从事农牧渔

嘉兴市

猎活动。春秋时,此地名长水,又称槜李,吴越两国在此风云角逐。战国时,划入楚境。秦置由拳县、海盐县,属会稽郡。两汉时煮海为盐,屯田为粮。三国时吴国雄踞江东,析由拳县南境、海盐县西境置盐官县。吴黄龙三年(231)“由拳野稻自生”,吴大帝孙权以为祥瑞,改由拳为禾兴,赤乌五年(242)改称嘉兴。两晋、南北朝时,嘉兴得到进一步开发,“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隋朝开凿江南河,即杭州经嘉兴到镇江的大运河,给嘉兴带来灌溉舟楫之利。唐玄宗天宝十年(751)析嘉兴县东境及海盐、昆山等县部分辖地置华亭县。唐代嘉兴屯田27处,“浙西三屯,嘉禾为大”,嘉兴已成为中国东南重要产粮区,有“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的说法。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在嘉兴设置开元府,领嘉兴、海盐、华亭3县,是为嘉兴首次设州府级政权。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因吴越王钱元瓘 之奏请,在嘉兴置秀州,领嘉兴、海盐、华亭、崇德4县。北宋改秀州为嘉禾郡,南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升郡为府,后改嘉兴军。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嘉兴军为嘉兴府安抚司,旋升为嘉兴路总管府。宋元时,嘉兴经济较发达,被称为“百工技艺与苏杭等”,“生齿蕃而货财阜,为浙西最”。乍浦、澉浦、青龙等港口外贸频繁,海运兴隆。明宣德五年(1430)析嘉兴县西北境为秀水县,析东北境为嘉善县;析海盐县置平湖县;析崇德县置桐乡县,嘉兴府下辖7县,称一府七县。此后四五百年内嘉兴府县体制基本未再变动。其时,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日渐繁荣,棉布丝绸行销南北,远至海外,嘉兴王江泾镇的丝绸有“衣被天下”的美誉,嘉善有“收不完的西塘纱”的谚语,桐乡濮院镇丝绸“日产万匹”,名闻遐迩。明弘治《嘉兴府志》记载:“嘉兴为浙西大府”,“江东一都会也”。清朝初期,清政府进行了赋税改革和整顿,并多次对杭州湾沿岸海塘进行修筑,嘉兴社会经济不断好转,市镇更加繁荣。清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克嘉兴,建听王府为当地军政领导机构。清朝中期以后,受帝国主义掠夺和封建主义的剥削,嘉兴的经济和城市面貌日渐衰落和凋敝。1911年11月7日,辛亥革命党人光复嘉兴,成立嘉兴军政分府。民国初废府存县,改称嘉禾县,后复称嘉兴县。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闭幕,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9年5月7日嘉兴解放,分设嘉兴县、嘉兴市,后撤并频繁。1983年8月,撤销嘉兴地区行政公署,分设嘉兴、湖州市,嘉兴市设城区和郊区,下辖嘉善、平湖、桐乡、海宁、海盐5县。1985年1月,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嘉兴市区及所辖嘉善、桐乡、海宁县被列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至1988年,嘉兴市及所辖5县均被列为经济开放区。1993年11月,嘉兴城区更名为秀城区;1999年6月21日,郊区更名为秀洲区,2005年嘉兴秀城区更名为南湖区。

嘉兴市

兴市境地处太湖流域,水乡泽国,为古越人聚居地。春秋时地跨吴越,史称“吴头越尾”,因此兼有吴“泰伯辞让之遗风”与越“夏禹勤俭之余习”。楚并越后,又接受了百余年楚文化的影响。自秦(前222)实行郡县制至五代(907-960)以前,嘉兴一直归属会稽吴郡,语言亦属吴方言区,故民间习俗以吴俗为主流,江南水乡特色鲜明,有别于省内山区、半山区。西晋末与北宋末,国家二次动乱,北方衣冠之族多渡江而南,带来了中原文化,优势互补,使嘉兴民风融合了中原风俗的成份,独特性与多元性并存。

嘉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为中国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早在六、七千年前,先民们就在此孕育了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的代表——马家浜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源头之一。嘉兴历代名人辈出,仅近现代就涌现出了文坛巨匠茅盾、国学大师王国维、新月派诗人徐志摩、漫画家丰子恺张乐平、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等一大批名家大师。
嘉兴自古为富庶繁华之地,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嘉兴承载着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辐射、苏南开放型经济和浙南民营经济的交汇影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目前所辖县(市)均进入中国百强县前30强和“浙江省小康县”行列。200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6亿元,人均超过4000美元。
嘉兴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环境优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嘉兴的自然风光以潮、湖、河、海并存驰誉江南,境内有革命圣地南湖、“天下第一潮”海宁钱江潮、“江南水乡古镇”嘉善西塘和桐乡乌镇,以及海盐南北湖、平湖九龙山等一批著名景点,构成了独有的江南水乡特色。目前全市拥有国家AAAA级景区4个,AAA级景区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
嘉兴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广大创业者的投资热土。交通便捷,铁路、公路、水路四通八达,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沪杭铁路复线、320国道沪杭高速公路、乍嘉苏高速公路等贯通境内,全市境内的高级和次高级路面铺装率居浙江省之冠,实现了嘉兴市到所辖县(市)的半小时交通圈和嘉兴到上海、杭州、苏州的一小时交通圈。到2010年,嘉兴将投入1000多亿元,基本建成杭州湾跨海大桥、嘉兴绍兴跨江大桥、杭浦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届时嘉兴的交通环境将更为改善。被孙中山先生誉为“东方大港”的深水良港——嘉兴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年吞吐量已超过1700万吨。嘉兴是中国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拥用全国第一个自行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站和国家“八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嘉兴发电厂,目前秦山核电站和嘉兴发电厂总装机容量超过600万千瓦。

嘉兴市-地理信息

 

嘉兴市

兴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的杭嘉湖平原,东接上海,南濒杭州湾,西连杭州,北邻苏州,是马家洪文化(距今7000年)的发祥地之一,唐宋以来一直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被誉之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如今的嘉兴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沿海经济开放区和浙江省重要的工贸城市,下辖嘉善平湖海盐海宁桐乡秀城秀洲等7个县(市、区)。全市总面积3915平方公里,人口332万人,其中市区面积968平方公里,人口 88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嘉兴经济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对明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9亿元,财政总收入53.5亿元,外贸出口总值达22.2亿美元,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所辖五个县(市)已连续三次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所有县(市、区)均被命名为“浙江省小康县”。

地理优势

嘉兴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和投资环境,区位优势得天独厚。铁路公路水路港口齐全,成为浙北的交通枢纽。农业资源丰富,现代工业体系基本完备,市场网络格局已经形成。电力充沛,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开放型经济发展迅速,全市拥有1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商投资企业达2104家,累计合同利用外资2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71亿同时,还有众多的文化名胜,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30处,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极为优美,荣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在新世纪的征程中,勤劳智慧的嘉兴人民坚定信心,与难而进,奋发有为,实现新的跨越。我们坚信,嘉兴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一座长江三角洲的经济重镇、上海南翼的港口新市,江南水乡的文化名城正在杭州湾北央求迅速崛起。  

嘉兴市-经济发展

 

嘉兴

嘉兴市

市境地处太湖流域,水乡泽国,为古越人聚居地。春秋时地跨吴越,史称“吴头越尾”,因此兼有吴“泰伯辞让之遗风”与越“夏禹勤俭之余习”。楚并越后,又接受了百余年楚文化的影响。自秦(前222)实行郡县制至五代(907-960)以前,嘉兴一直归属会稽吴郡,语言亦属吴方言区,故民间习俗以吴俗为主流,江南水乡特色鲜明,有别于省内山区、半山区。西晋末与北宋末,国家二次动乱,北方衣冠之族多渡江而南,带来了中原文化,优势互补,使嘉兴民风融合了中原风俗的成份,独特性与多元性并存。

2005年,嘉兴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6亿元,其中一产增加值82亿元,二产增加值681亿元,三产增加值393亿元。完成一般预算总收入135.1亿元,增长18.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6.8亿元,增长21.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33亿元,增长1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8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007元,同比分别增长10.2%和14%。
一、农业经济稳中有升。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40亿元,同比增长5.2%。农业结构继续优化,畜牧、特种养殖、花卉、优质水果产量大幅增加,旅游观光和生态休闲农业发展加快,全市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57.2万亩,同比增长1.4%。全市已建成各类观光休闲农业园区28个。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1家。农产品质量得到提高,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取得成效。
二、工业经济较快增长。引导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148.08亿元、利税177.37亿元,分别增长25.7%和23.5%。工业用电量达123亿千瓦时,增长19%。重工业产值887.74亿元,增长27.6%。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增长26%,高于工业平均增速。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工业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7.3%。品牌工程取得实效,新增中国名牌4个、浙江著名商标20个。
三、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0亿元,增长14%。嘉兴会展中心、综合物流园一期和海宁皮革城迁建一期建成使用,易初莲花、“国美”电器等著名连锁企业入驻嘉兴,江南摩尔、国际中港城等项目加快推进。南湖景区被列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桐乡乌镇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106.7亿元,增长24.1%。
四、开放型经济继续发展。全年合同利用外资2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57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额分别列全省第三位。全年引进内资63亿元,增长21%。完成进出口总额99.22亿美元,增长25.2%,居全省第四位。其中出口70.44亿美元,增长38%。全年新批境外企业36家。截止2005年底,全市有出口实绩的企业1748家,出口的国家和地区达188个。
五、城乡建设扎实推进。沪杭高速公路拓宽工程全线贯通,嘉善大道、嘉湖大道建成通车,07省道市区段改建工程基本完成,建成乍浦港区3个万吨级以上码头,内河国际集装箱港建设开始启动,南郊河工程完成进度的65%。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中环东路延伸段等基本完成,小街小巷整治全面推进,完成危旧房拆迁3.5万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地1400亩,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全面启动“数字城管”,市区“三乱”和无牌无证营运三轮车专项整治取得实效。电源电网建设力度加大,新增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162万千伏安。城乡交通、供水等一体化进程加快,新建连村到组公路1502公里,全市已有827个行政村开通公交线路;开工建设南郊贯泾港水厂,加快供水管网建设,新增城市管网供水人口31.5万人。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年疏浚河道1027.9公里,市区完成16家工业污染和危险源改造、整治任务。“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作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率达到90%。

嘉兴市

、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启动建设嘉兴科技城,中科院嘉兴中心微系统所等10个分中心入驻嘉兴,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启动15项国家和省、市级科研项目,全市新认定市级以上区域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中心15家,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8家。市科创中心被评为国家级科技孵化器,海宁纺织新材料基地被新认定为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增强,26个项目列入国家火炬计划,11个产品被认定为国家级新产品。科技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就共建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签定了协议,达成合作意向88项。网上技术市场交易活跃,173个项目签约成交。教育强县创建成果得到巩固,平湖、海盐、桐乡通过省级教育强县复评,义务教育和高中段教育保持全省领先水平,全市初升高比例达到94.1%,普职比为1∶1,高考上线率达到90.7%。嘉兴学院综合实力得到提升,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成使用,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三期开工建设,嘉兴城市大学正式成立,全市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3.6万人。教育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全市新设各类民办学校55所。文艺创作成果丰硕,70件作品获省级以上奖项,海盐滚灯等7种民间艺术列入首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市公共卫生中心建成使用。积极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霍乱防治取得阶段性胜利,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医疗市场开放步伐加快,首家中外合资医院——浙江新安国际医院开工建设。积极开展体育强县、镇创建活动,嘉兴籍运动员在第十届全运会上获得5枚金牌。市体育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市民健身中心、残疾人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动工兴建。全面完成经济普查登记工作,1%人口抽样调查开始启动。气象、档案、地方志、外事、侨务和对台工作取得新成绩。

发展前景嘉兴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是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嘉兴发展更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据统计,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585.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4%,增幅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0.22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947.26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537.70亿元,增长15.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5∶60.0∶33.5调整为6.3∶59.8∶33.9。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7153元,增长14.0%,折合6201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8354元,增长11.8%,折合5044美元。与此同时,嘉兴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社会发展水平列浙江省前列,市和所辖五县(市)全部进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行列,全部荣获省级文明城市(县城)、省级教育强县(市)称号。

2005年,嘉兴农业经济工作以发展都市型农业为主线,切实做好农业的提升、拓展、创新文章,

嘉兴市

取得了较好成效。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406亿元,同比增长5.2%;农业增加值82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007元,增长14%,增速连续两年达到两位数。
一、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74.1万亩,总产量119.5万吨。各类设施栽培面积22万亩,优质水果面积13.16万亩,分别新增3.1万亩和2.66万亩。畜牧业和渔业稳定发展,肉类和水产品总产量分别达到32万吨和14.27万吨,同比小幅增长。各种新品种进一步推广,优质农产品比重逐年提高。农业区域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二、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2005年新批农业外资项目39个,合同利用外资2.0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594万美元。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2家;跨区域农业经营取得突破,累计建立市外各类生产基地近300万亩。休闲观光农业蓬勃发展,建立各类休闲观光农业区(点)28个,年接待游客约50万人次。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41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165家,带动农户近12万户。
三、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市本级新建牧业小区5个,全市各类养殖小区达到了27个,其中6个被列为省级示范项目。全市新建沼气工程1556处,新增年处理能力近400万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80万亩次,推广秸秆还田230万亩次,实施重大病虫害无害化处理技术160万亩次,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四、农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全年新增绿色食品6个,有18个农产品通过了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6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通过了省级认证,新建标准化基地88个。切实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全面开展畜禽产品流通监管,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市场检测。
五、农村改革继续深化。全市镇(乡)、村全面实施会计委托代理制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组织开展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革试点,全面推行村公益事业资金“一事一议”制度,抓好土地二轮承包完善扫尾工作。

嘉兴市-名胜古迹

 

嘉兴市境旧时多名胜古迹,嘉兴城内旧有“七塔八寺”之说,其中有些已随历史

嘉兴市

消失。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加强文物保护和景观维修开发,许多旧景点焕发容颜,新景点展现新姿。市区南湖及烟雨楼,是传统游览胜迹,其地本以烟雨疏濛、楼台玲珑的胜景享名古今。
1990年新建巍峨的南湖革命纪念馆后,更增添了肃穆雄壮的氛围,前来瞻仰者络绎不绝;市区范蠡湖落帆亭子城瓶山清真寺小蓬莱等都是有名的景区,知名远近。海宁盐官钱江潮,素称天下奇观,每年农历八月十八观潮节高潮汹涌时,各地前来的观众常以十万计;盐官附近的海塘工程宏大,堪称海上钢铁长城;盐官海神庙建筑峻伟,占鳌塔耸立海塘,均为游览壮观;盐官陈阁老故宅尚存部分明清古迹。海盐的南北湖人称小西湖,兼有山海湖之胜,是浙江省级游览区,区内景点众多,尤以高阳山上的鹰窠顶为著,冬初观日出,可见日月并升奇景;海盐城内的绮园园林绮丽,有“浙北名园属第一”之誉。平湖乍浦的九龙山,濒海屏立,似九龙婉蜒,黄山下的海滨浴场浪平沙坚,夏日各地来游泳者车水马龙;平湖城内的莫氏庄园,屋舍严整,展现旧时封建大户的场景。市境许多胜迹和名人生平密切联系,文化内涵丰富。市区曝书亭是清初学者朱彝尊故居,园宅清雅;城中有当代伟大的爱国主义沈钧儒祖居和近代杰出学者沈曾植旧居桐乡乌镇茅盾的故居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附近茅盾幼时就读游钓之地立志书院、昭明太子读书遗坊等,均保存完好,修葺一新;桐乡石门重建的缘缘堂,是著名艺术家、文学家丰子恺的故居;梧桐镇有新建的君匋艺术院,庋藏今人钱君匋捐献的文物艺术品。嘉善魏塘的梅花庵是历史名迹,内有我国元代杰出画家吴镇墓园;西塘镇重建的西园,20年代革命文艺团体南社领导人柳亚子等曾在此雅集海宁盐官新整修了近代杰出学者王国维故宅硖石西山公园风景区内修复了现代著名文学家徐志摩的墓。市境景观水乡特色浓郁,大运河曼延穿境,王江泾长虹桥古桥如垂虹卧波,景色雄伟,平原水网萦回,处处小桥流水,富于野趣。乌镇西塘古镇保存较多古昔房屋、街道、市河和桥梁,是江南水乡的珍贵明珠嘉兴秀美的水乡田园风光及其独特的民俗风情,为人们注视,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