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苏h强上:南怀瑾先生问答集--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0:04:07

第三章 有关修行

 

问:若要讲求从小乘方法求证,基本应先做到哪些?
关于求证的方法,大小乘经典包括《华严经》、《楞严经》,其实有提到一个共法——四禅八定。四禅八定包括四禅境界以及四个定境,合称四禅八定。
问:何谓“四禅”?
初禅,心一境性,到达离生喜乐地。心一境性,依据很多大小乘经典的不同,又叫做“自心一处”,指心专一在一个境界上起作用。这个“性”不是指明心见性,而等于自然科学上所讲的“性能”、“性质”的意思。
初禅到达了心一境性以后,身心有分离之感——身跟心可以分开了,也就等于普通说的解脱开了、放开了。高深一点就是说,心物分离,体认到自己心念的作用,跟物理、生理有分离之感。因为有分离之感,生出心理上的喜,生理上的乐。
二禅,到达定生喜乐地。有离生喜乐以后,产生一种新境界,不需用离的、不需用力,会发生一种定境。为什么你们要注意研究修证的功夫?因为要有初禅的离生喜乐,二禅才能有定生喜乐、才有定境。所以你们打坐不是得定,真得了定境所产生的喜乐,程度是不同的。
能够心性专一,到达离生喜乐,已经差不多超越欲界,虽然还没完全脱开,但欲念这一层已经升华多了。而定生喜乐,在教理上来讲,已经是在光明境界里头了。大家研究经典,反而定境的功夫都不太注意。
三禅,到达离喜妙乐地,到了三禅,喜悦的心理也已经平静了,只有乐感。你们看,在四禅中,“乐”字就占了三个部份。人生都是苦,只有在禅定境界可以得到比较超越的乐感。
四禅,到达舍念清净地。舍了什么念呢?你要回转来看,就在三禅的喜乐境界上,也还是有念,而到了四禅以后,喜乐的念也没有了,才得到真正的清净境界,这才是心的解脱、清净,不受这个物理世界和心理的影响。
这不是四个阶级,是四个不同的范围,并不是说一定要修到初禅,再修二禅、三禅,再修四禅,有些人刚入手,也能够一下子就到三禅之境。如果说四禅是像阶梯一步一步来、完全不会退转,那就不得了了。
问:四禅八定属于“共法”,在修证佛法时有那么重要吗?
四禅八定的原则,不管你修大乘、小乘、显教、密宗,如果要求证佛法、追寻生命的究竟,不修四禅八定,都是错的。
四禅八定是共法,不是佛法的“不共法”。不只佛法有四禅八定的境界,外道也有,即使魔道中人也能做到。佛法则是不共法,那是智慧,智的境界。但是你要注意共法的道理,不能因为四禅八定是共法就忽视它。一般修佛的人认为:“四禅八定是共法,我修它干嘛?我要修不共法。”这是狗屁不通的话。共法大家都做得到,就你做不到?佛能通一切法,怎么你做不到呢?
换句话说,外道、魔道都做得到,你说佛法是超越了外道、魔道境界的,怎么你修持就做不到呢?
四禅八定是共法,是修证佛法必修的阶段。
问:四禅会受火、水、风、地的干扰,若想对治的话,非得修白骨观不可吗?
不一定,白骨观、不净观,对治贪欲法门、男女性关系的,其实也绝对治不了。
我以前在杭州,有个修白骨观的和尚,修到一切事物皆成白骨,但他偷偷跟我说,说“白骨也风流“啊。对治,谈何容易?对治非究竟。
但是,如果真理解透了,修白骨观、不净观,最容易改变全身的气脉。白骨观不是观其白骨就行,要慈悲、布施心,我做到一身的肌肉都烂了,都给那些五鬼众生吃掉、布施了。最后把白骨用地、水、火、风观灰了——或者用火观,把白骨烧化了;或者用水观把它泡烂;或者用风观吹散了……这就是白骨观,成就正道禅观了。要是那个空定境界存在,就得初禅了。
佛经讲的对治,谈何容易?那么容易对治啊?
问:不管从哪一种定境去修,最后是否应该要达到灭尽处定,才算是有定的境界?
这是小乘的结果,还不是大定。
问:禅定与修证的关系为何?
光有定力,不一定能把心地法门的结使去掉。
比如一个人打坐,不论外道也好、修佛也好,可以坐在那几个钟头不动,什么思想都没有。练习久了,也可以几十年不动,这是“定”的一种境界。可是一旦心口一动,还是不能进步。
禅定,唐朝玄奘法师翻译成“静虑”,或是翻成“思维修”。这是从修止观的境界来讲的,等于空,也就是大学里头讲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玄奘法师翻成“静虑”,就是从大学这八个字之中采用的。
静虑也叫做思维修,这个是纯粹就圣谛法门的思维的解脱。思维修,有时候跟禅定没有关系。很多人的佛学、哲学理论讲得都很好听,也仅到思维修境界,但是没有得到定境,所以功德又不成就。
因此《圆觉经》上,把修止、修观、禅那,三样分开了。而大乘的《解深密经》里头,也根本不谈禅定。大乘讲的“修止”,就包括了四禅八定,是修止的初步。只有止观两个字,所有八万四千法门,离不开止观。观了,思维修,或者是禅那的思维修,都在“观”的境界,还到一个“止”的功夫。
问:“禅那”就是思维修?
有些翻译就直接把禅那翻成思维修,唐代玄奘法师用静虑这个词。
问:佛对修行方法的“息”讲了多少?
佛的弟子中,有几个人修行很得利的,一个是佛的儿子罗睺罗,一个是他最得意的大弟子迦叶尊者,也就是禅宗祖师。
佛告诉他们的修行方法,很基本、很明显,其实就是大密宗。修阿耨多罗(注:此处似应为安那般那,只是原文如此。),出、入息。现在变成练气功了,出气入气,就不对了。不是“气”的问题,是阿耨多罗的精神,那叫做“息”,出息、入息,息长知长,息短知短,息冷知冷,息暖知暖。
当时佛只简单地讲了五、六条,没有多说。出入、长短、粗细,讲了六个方面。
问:佛如何谈修定?
修定的方法,笼统的说,有八万四千种。为什么有那么多呢?这就是佛说的,我们人一呼一吸叫做一念,一念之间有八万四千烦恼。换句话说,我们平常到脑子里的思想不是很多吗?每天从早上到晚上,有多少思想你统计得出来吗?几乎没有办法。所以说“遮莫”,一弹指(即遮莫)之间,有六十到九十个刹那。一刹那之间,又包含了很多的思想。思想是没有办法计算的。所以人要得定,如果自己的烦恼念头转不了,可以骗人,没有办法骗自己。
佛在八万四千法门里头,选定了告诉你们,初步的修持要修安那般那,修出入息。这个“息”是什么东西呢?就是中国字休息的息。
问:何谓修定的“止”?
脑子里、心里一个杂念都没有,气血停了,这是“止”的境界了。呼吸往来,很长才会有一次,等于没有呼吸了。这是“止”了。
问:那么,止在什么地方?
没有地方,空无边处。就是意念清净了,不在身体内外中间,感觉都没有了。在身体内外中间都有感觉,只要得止,即使在身体内部也没有关系。没有一个地方的。
问:到止的境界之后,这就算得定吗?
这是初步的得止。也就是儒家大学之道中所讲的“知止而后有定”。儒家讲得也很清楚,知止以后,进一步才能说得定;定了以后有境界,则是能静;静以后得清啦!清了之后,身体感觉的障碍就没有了。而后能虑,这个虑不是指思虑,而是一种自性智慧的发起,不是思想。当智慧发起了,所谓的神通就无所不至;这个智慧的境界,在中国的儒家来讲,叫做“虑”。所以后来玄奘法师翻译禅定,就采用大学的说法,翻作“静虑”。他是正统的孔子后代(一笑)。
问:要达到“止”的境界,是否没有一定的程序?
对。之前所讲的六妙门(注:“出入息念”中的“数、随、止、观、还、净”六项)是渐进的,有时候可以不用这个方法。只要心念专一、一切空了,也可以达到“止”的境界。有些利根、第一等聪明的人,不一定靠这个路走。直接进入“止”,绝对可以,不是没有的。但是要没有杂念、没有妄想。
问:所谓入定、得定,是否就与外界隔绝,一切不知?
之前有讲到六妙门的“止”,“止”里头已经有“观”了。观,一切都了解,外界的一切心因、一切都知道。止观是同时,即止即观、即观即止。在止观得定以后,并非什么都不知道。一般人认为“这个人入定了,什么都不知道”,这是错误的观念。哪有什么不知道就叫做修道?那你何必去修啊?拿十几二十颗安眠药吃下去,包你得定(众笑)。
不是的,真的得定以后,什么都知道,什么念头都清净了,没有身心的障碍。真得定的人,若有人无理取闹、打你的耳光,你一点都不动心,也不生气,也不会笑一下。换句话说,这个人骂你你不生气,这个人恭维你也没什么喜欢,因为知道这些都是小孩子玩的梦话、空话。
一切清净,一切都知道。
在孔家后代子思的著作《中庸》里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喜怒哀乐,烦恼痛苦高兴,一切皆空了,这个对了。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至中和,天地位焉。
问:要怎么达到发而皆中?
你说得道的人会不会作梦?有没有喜怒哀乐?也有,佛也骂过人啊。发而在中间,就是该止即止,他心中没有动过念,嘴里好像在骂你,但他自己心里空空,就发而在中间了,都在中庸、空的状态里头。
问:说到佛也骂人,都发了火了,这不算动念吗?
他那个发火不同啊。外表上好像有,但心里头没有火的,没有仇恨的心。一般人发火,自己的心里非常生气、怀着仇恨的心,那是凡夫了。而中庸不是这样的。
问:那凡夫的喜怒哀乐起来之后,要得中节,就只能做节制了?
节制是压制,心里硬压下去,会得病的。
问:有看到过这一句话,就可以解释这个,“心不住相,不着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就是说虽然他发怒,但心恒清净。是否可这样解释?
对。
讲到“观”,这个境界就高了。到了观以后,念念清净,回到本来清净面目。也就是说,回到宇宙父母未生以前,我们的生命究竟所在的地方。
本来清净,那个叫“还”,就是自性清净。
问:修定的好处——十六特胜,该如何入手以达到这个境界?
十六特胜,是小乘修定讲的佛法原理。修定,比如修呼吸、修安那般那、修白骨观,或者修任何的禅定、修心地法门,若能得定,会有十六种特别的“胜”——指肷来了,胜利、成功的意思。这是佛学的“名数”,就是一种理象论。
特胜与四念处(不净、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止观一样,从“调心”开始,把心念搞清净,终止于非非定,达到非非想定这个境界。次序也就等同刚才讲的九次第定。开始是调心,像我们一般人打坐,老实讲心都没有调好,心都散乱的。没有宁静过,不算调心。
调心是心宁静了以后,达到四禅八定的非非想地了——“地”是指程度,地地有观照,你注意这个话。每一个定的境界,有观有照。什么叫观?自己都知道,有个境界存在了。观就是思想起了观察的作用,是自己自然的,不需要另外去观察。照则跟观不同了,好像灯泡或太阳出来,自然照明了。这个叫观照。所以地地有观照,每一次、每一个功夫的进度,有观照的作用,“能发无漏善念,厌恶自害之事”。
所以打坐修行能够发起的“无漏”,最后无漏,圆满了,没有一点渗漏、没有一点坏的东西,像一个皮球充满了,而至于至善的境界。
如此一来,自然心里头厌恶了自害之事,起心动念时如有错误的心理思想,自己都不喜欢了。既不欺人,也不欺已,故名特胜。
问:这十六特胜是什么呢?
怎么叫十六特胜呢?很有名:
一是知息入,知道气从身体进来的作用。
二是知息出,出气的时候很清楚。
三是知息长短。息的长短特别注意,不是吸一口长气再呼出来就叫长;而像庄子所说:“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普通人呼吸只到肺部,有功夫的人呼吸达到足底心。这叫知息长短,所以当你呼吸很短,上半身有、下半身没有,拿普通的话讲,就是身体不够健康了。
四是知息遍身,到了最后,你晓得每一个细胞自己本身都在呼吸,不只是你鼻子在呼吸。
五是除诸身行,身上的障碍没有了,没有障碍,当然也没有病痛了,病痛在心行里面是小事。行是什么?是运动。甚至于定到最后,心脏好像没有跳动了、呼吸停止了。
六是受喜,心里非常高兴。
七是受乐,生理上的乐。
八是受诸心行。心里头起一个思想念头,生理上马上感觉到。比如说在定境中,你起了个坏念头,自己会受不了、吃不消,身体都不对了。
九是心作喜,是不是跟第六个重复了?不是,第六是受喜,受是感觉,而“心作喜”不是感觉到,而是心理状态另外起了喜悦的境界。
十是心作摄,指心的作用。比如说你从北京来,坐在这里念头一动,就知道北京的事了。无所不在,此心遍满虚空。这是比方,不要去玩这个。
十一是心作解脱,自己不会被思想、烦恼、情绪困住。
十二是观无常,知道世界上一切都靠不住、都会变化,没有永恒。
十三是观出散,一切万事万物没有永恒,都有消失的一刻,都是空的。
十四是观离欲,这时候脱离欲界了,已经完全超越男女爱欲,没有了,变成喜乐境界了。
十五是观灭,自己身体可以丢了,身心都可以起变化的。
十六是观弃舍,实时都放下,什么都可以丢下。所以禅宗很多大师修到了家,年纪到了要走时,说句“再见”,一打坐,眼睛一闭,走啦。弃舍,把身体丢在这个世界上,好像屙了一坨大便在这里就跑掉了一样。
这是十六种特胜。
问:现在这个时代,人类和社会进步的型态都不同,如何做功德,才能真正服务社会大众?
真正的修行在于行为,要做到实际的事。真正的佛家的大乘精神,是完全忘记自我、个人,而去为众生做事的。释迦牟尼把它归纳起来,有六个方向,在梵文叫“六波罗蜜”,“波罗蜜”就是到达那个目标的意思,包含: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即智慧)。
这六个方向是两个目标,一个目标是为自修自养,为自已的;一个目标是自己要慈悲、爱众生,不只是爱人类。
简述如下:
1.布施,就是基本上都替众生着想而做的,一切都不为已,就是没有条件、没有要求、没有收获的付出。
内容包括三方面——第一个是“外布施”。思想怎么帮助、拯救这个社会。小我部份,是指别人所需要的钱财、物质等。我这里有,毫不考虑,都给他。就大我来讲,要有牺牲我自己的性命来换这个社会更好的心念。
如果要举个例来讲,内容太多太多,要把握的就是一点原则——有一点、一念自我私心,都不算。但没有人做到,包括现在这些宗教的教主都没有一个做到的。都只会讲理论,要做到完全不顾虑到自己,很难的。
第二个是“内布施”,内布施是指精神上的布施。传布知识(教书)、给人家解决问题(像法师啊、神父、牧师),做的都是精神布施。这都是讲原则性的。
第三种最难了,就包括了外布施和内布施,综合起来叫“无畏布施”。使人家没有恐怖、没有烦恼。
2.“持戒”,持戒的内容也包括了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行为,自己的行为处处有个规范。这个规范的内涵又有两点。一个是消极的——自己从来不会做坏事,不会讲坏话,不会犯错误。包括古代东方西方的道德传统,及现在的法治观念,都在内。
积极的呢,是自己做好事,也影响大家一起做好事,不但人类,包括整个世界一切众生,都是博爱、康乐的。这还是有形象、有作用的。
第二个是内在的,自己修持,不管禅定也好、不禅定也好,自己的思想、动念,最后都修持到没有一点坏的观念,都是光明清净的。这是内持戒的一部分。
3.“忍辱”波罗蜜,意思就是勇敢,自己甘愿受一切罪,等于基督教的耶稣,能为世人吃罪,而自己上十字架牺牲了,这个儒家叫做“大勇”。
忍辱也包括三个内涵。
一个是有形的忍辱,譬如我们活在世界上,随时有艰难、痛苦,读书也一样,有很多挫折,很多不满意,都要忍过去,要原谅别人、原谅环境,转而要求自己。这种修养很痛苦的,要对付自己,“真的忍住”。在行为上这是有形的。
进一步到了“内忍辱”,修养到这个程度,任何人对不起你、甚至要杀害你,都没有什么关系,能够慈悲他、教化他。心理上没有一种“忍”的作用。
第三种内涵的忍辱,是做到非常自然,也无所谓一个人的不对,看一切众生都一样,心里头都没有事了。
4.那么中间有一个叫“精进”,就是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对自己要求上进。“精进”在六度中处于是间的范围,做学问也好,做功德也好,都要不断的努力精进,不能松懈,要求很严的。
5.后面两个专门讲内在修养,一个是“禅定”。
6.然后是“般若”智慧的开发,成道了。
总而言之,你现在问的问题,归纳起来很简单,自己做每件事、每个行为、每个思想,观察一下自私的成份占了多少?自私成份慢慢愈减愈少,甚至没有了,就是真正做功德的深层内涵。
问:针对目前的世界和社会状况,做功德时,有没有哪一方面要特别注意、特别强调的?
事实上,今天的人类文明,做功德、做好事的观念,已经普通存在了。过去不管是西方、东方,什么社会环境、历史的经验,做功德都是从个人出发的。十九世纪以后,思想改变了,说民族自由,这个社会观念就独立起来了,自然而然,大家都在做好事了。你知道的啊,你专门管这些事,每个公司都组织福利啊、组个基金会啊、养老啊、保障的,都在做了。
但是不要研究内容,那个资本家做社会福利工作,实际上为了免税啊。他也在盘算这样钱会用得少……虽然是假的,但也在做了。
什么老人基金会啊、贫穷救济会,都在做了。做了之后,有些人还利用这个,自己来占利益。
问:根据我所观察到的,很多在社会上做慈善业的基金会,他们的观念主要是“与恶对抗”,跟不好的、坏的东西或人对抗、作战。无形中形成了对立,是一种愤怒性的观念,您对这有什么看法?
这个就应该要告诉他们,真正的布施是无私的,不应该对立,要都能够忍受。像刚才讲的“忍辱”,忍辱就是原谅一切邪恶。
从道德来讲,若有“我在做好事”的观念,那就错了,已经对立起来。真的做功德,是没有这个观念的。
我听说,你收养一个孩子,把他留在身边带他,你并没有期待这个孩子将来长大能赚钱供你吃穿,这个就是对的。这就是无私的付出了。
社会上有些基金会、资本家,做功德的理由都不够格的。但就像我刚刚说的,他们总算还是做了一点。虽然是假的,也做了一点。
问:在念咒的时候,气用完了,再吸进来时,肺部觉得不能吸了,可是又还感觉意犹未尽。这个时候再有气,脑子里就觉得好像快要昏倒了一样,该不该放掉?
你怎么晓得气吸进来了,肺充满了?呼吸进来到气管,两个肺是呼吸经过最重要的机器。肺是过滤的机器,你有没有看过肺?你把动物的肺买来看,上面是薄薄的一层白膜包住的,这一层白色的外衣非常细,有孔的,我们为什么会气喘、生痰?就是外面这一层纲膜被很多水给冻住了,那些空孔不通了,就会气喘、生痰。所以肺是过滤呼吸进来的气,不是说肺吸满了就叫充满了,不对。
你氧气进来太多,在里面变二氧化碳了,所以难受嘛。耳朵为什么气进来会呜呢?如果气没有了,耳朵也会叫的。中医告诉你,“耳通气海”,通到下面,所以有耳呜,或者耳朵蒙住了,肾气不通。
你坐到发晕的时候,还在吸气,你不要憋死啦!它是个来往作用嘛,你把气老是憋在那里干什么呢?真是晕,就要放。
问:我在修行的过程中,有时候能量会比较强,这时候就自然会知道一些事情,会收到或放出一些讯息,会变得非常清楚,而不用文字沟通。可不可以说明在修行上,这一方面的过程是什么原因?
这是禅定会经过的一个境界。甚至你太注意用它,会发各种神通,能够知道人家心里想什么、能够知道未来的事。但用久了不好,自己的进步会受限。
等于一个东西分两面,一个体、一个用。你现在讲的是心性的,静定境界在禅定、修禅时会发生的;还有更大的功能、神通,都会起来。这条路是不宜走的,一定会偏差的。它与“明心见性”那条路偏差了,这里差了一点,将来后果就会偏离很远了。
最好目前暂时不要用,不要多注意它。归到自己清净,把它放掉。
问:修行人想精进修道,应该吃生的食物吗?
不,要吃煮熟的。
如果吃生食吃得很习惯也未尝不可,像牛、羊一样吃生的也是可以,但是你有看过牛羊活一百年的吗?西方人觉得生吃比较健康,等到将来有结论再看看嘛。
问:有些男性因为修行禁欲,又练很多硬功夫,又打拳,结果一个晚上勃起好多次,下不去,该如何对治?
这叫“亢阳不悔”,这是非常危险的。肾脏到前列腺一带都发炎了,这是不正常。如果他有太太,做爱一次就好了。
所以一个朋友往生时,旁边的人告诉我,他那命根子硬得像铁棒一样,我说那不是好事。
问:念咒子时是不是应该把气导向小腹?
教你念咒子,没有教你小腹问题啊。为什么念咒子时呼吸要把小腹鼓起来?那么你的用心就没有专一在念咒子上了,而是念丹田、念小腹啊!小腹鼓起来就是功夫?那找那些怀孕女人,每个功夫都得阿罗汉了。
念咒子,心气专一,念什么咒子都一样,一口气顺着念,身体端正,不要管小腹了。自然念诵,身体端正,你不要再注意这个呼吸啦、配合啦等等,那是两回事。你们现在考虑的,就是生怕肚子掉了,是不是(一笑)?
问:修定应该什么都不想、什么都忘记吗?
千万不要把昏沉当成入定,这很严重。这是佛说的,不是我说的;要是把昏沉当成禅定,你宁可不要修,他生来世的果报,会堕落到畜牲道去,那可以不用脑筋了。
我也经验过,我当年修空念定、无想定,修了一年。修到什么程度呢?我老实告诉你:我这个人书读得不少、文章写得也不错,结果试着修无想定试了一年,什么都把它忘了、丢下了。我想写信给一位定来师父,拿起笔却写不出来,连个“定”字都写不出来,真的想不起来。
这个时候很害怕啊!奇怪,明明晓得,心里都清楚,就是写不出来。所以说“无想定”的这种遗忘是很可怕的。庄子有一句话也是类似意义:“哀莫大于心死”,人到灰心,心念不清醒,完全丢掉;灰心到了极点,人就变傻瓜了,变猪头猪脑了。明明有感觉,却没有多大的思想,想写信都写不出来。
我一察觉到这样不行,就要自己马上恢复:自己知道,慢慢地提起念头。一个月以后,我全然恢复了。
这是告诉你经验,不要把昏沉当作入定,不昏沉、不散乱,这才叫“定”。
问:这二十年当中佛教慢慢复苏,现在佛教蛮发达的。可是有许多人不信因果,甚至有许多年轻出家的人,真的也都不信因果,这样如何是好?
不信因果,那有什么希奇呢?现在教育不同了。我们过去中国文化、外国文化,基本上人类文化过去是无形中相信因果,注重道德。而现在人,你说“对啊!现在人没有道德。”我说你错了,还是有,不过他的观念不同了,现在年轻人讲“价值”论,价值观念,看一件事,先看“有没有价值啊?”其实他不知道:道德就是价值。
现在你埋怨这些年轻信佛的,年轻朋友不信因果有什么关系呢?我有个小朋友演培法师,他已经过世了,他当年在重庆的时候,在太虚法师的汉藏教理院念书。演培法师后来到了台湾,在善导寺做方丈,结果被小和尚、居士们给赶走了。后来演培法师讲演中就讲:“讲到佛法,就是因果,”这是他讲的,不是我讲的,你们注意啊!“现在人不信因果,太可怕了。现在人啊……”注意,他要吧出家人了,可是他自己是出家人、大法师。现在啊,轮转过来,“居士怕因果”,有些刚刚学佛的人怕因果,“因果怕和尚,和尚怕居士。”(一笑)
所以我说那有什么希奇?你不要惊讶,这些年轻人他现在反对因果,等他年纪大一点,慢慢就会知道因果的可怕。就是等待年龄了。
问:身边没有任何欲望根源来诱惑自己,是不是就能断除一切魔障?
老子说:“不见可欲,其心不乱。”有个可欲的来,你就依他起受,来影响了。我们来说真话,不见可欲,其心不乱。我有个朋友,他一生清白,没有讨姨太太、没有二奶,他就讲:“所以啊,像我们这样很好;如果再清净,更好啊。”我说再清净、完全没有,很好吗?你以为“不见可欲”,没有欲望来引诱你、没有魔障来引诱你,是很好的吗?你很寂寞,那个也是魔障,寂寞也是魔障啊!
你觉得一切功名富贵、男女饮食包围你,是魔障;没有,也是魔障。你求之不得,也是一苦——求不得苦啊!古人有所欲,那你说这个修行要怎么样修?
问:出家人受人家的供养,应如何看待这些供养才不致滥用、犯戒?
马祖门下有位俗家姓陈的大禅师——睦州禅师,他是大彻大悟,成佛得道的人,他有个外号叫“陈蒲鞋”。他出家悟道以后,回到偃州家里住,他的母亲还在,家里并不富有,所以他出家一样奉养母亲。
也许有人想:出家人养母亲容易啊!大家居士供养钱,买米买布来养母亲嘛。欸!这个犯戒的!居士们供养钱是供养给禅师,因为他出了家,代表“佛、法、僧”的僧,居士们这是供养三宝的。大家供养他的钱,他只能拿来做佛事,若是自己拿来孝顺母亲,等于是大家孝顺母亲,他就欠了众生的账,睦州禅师不干这个事。因此他回到家里,为了孝顺母亲,自己坐在那里做苦工,编蒲鞋去卖。卖的是自己的劳力,卖了蒲鞋赚来的钱是属于他本人的,可以拿来孝顺母亲。讲到戒律,讲讲古代做事的风格,给你听听。
所以出家人对于《楞伽经》要读清楚。你们天天念《楞伽经》,早晚功课经上有两句话要特别注意:“忖已功德,量彼来处。”说到雍正皇帝,他很严格,经常抄人家的家,贪污官吏满门抄斩,财产都拿出来。雍正有个部长,是杭州一个和尚还俗的,学问很好。雍正也晓得他做过和尚,两个人很对头。有次这位部长搜查一个贪污官吏,财产、账目都交清了。雍正一看缴回了那么多财产,满意的说道:“嗯!你这次办事办公,很有功劳。财产没收!可是你办得很辛苦,这一部分归你吧!赏给你。”这位部长就讲了:“皇上,我不拿,跟我没有关系,请您收回去。这是国家的,不要给我。”雍正问:“为什么你不拿?你办公很有功劳啊,那么辛苦。”“唉呀,皇上,要忖已功德,量彼来处啊。”雍正一听笑了,“咦!你还没有忘本,好!”他是和尚出身嘛,做大官、做部长,还知道要守戒律。这就是“不与取”,不犯盗戒,不与取——我不要这个贪污的钱,国家收回去。
提到这个问题,就是这两句话:“忖已功德,量彼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