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王林殊相认:适度教育的现实救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4:54:47

适度教育的现实救赎

 本报记者 褚清源  
记者:您所提出的适度教育在当下有什么现实意义?
李慧军:适度教育是我们在坚持“关注学生生命质量、奠基终生幸福”办学理念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基础教育阶段严重存在的“过度”和“不及”现象所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当下,受市场经济、传统观念、评价机制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我们的教育表现得很浮躁。学生的成长是非常态的,教育的过度和不及现象还普遍存在。学校对升学率的过度追求,家庭对孩子潜能的过度开发,使教育规律被忽视。这种过度的教育行为和不及的教育状态,严重打乱了孩子成长的“生态平衡”,教育的功利性严重破坏了教育的本真状态,教育的高成本投入使得孩子的身心发展严重受损。
记者:适度教育所倡导的核心理念该怎样理解?
李慧军:适度教育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虽说从互联网和相关资料中查不到关于适度教育的叙述和成果介绍,但是追溯儒家经典《中庸》的思想根源,是可以找到适度教育的理论基础的。
适度教育既是我们坚持的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需进一步探索的教育方法;既是我们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又是我们要追求的一种教育境界。我们认为,实施适度教育,还教育以本真,让教育回归自然,关注生命,满足学生需求,是教育以人为本的需要,是培养未来可持续发展人才的需要,是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适度教育强调教育过程、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要处于一种自然和谐的状态,要求教师在适宜的时间和空间,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措施,以一种发展的眼光、宽容的态度、期待的心理、从容的状态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教育,从而营造一种安全轻松、相互接纳、健康和谐的教育氛围,达到教育的本真状态,开发人的潜能。
记者:适度教育这一理念在学校管理层面是如何渗透的?
李慧军:适度教育所讲的“适度”,首先提醒学校管理者对如何科学管理学校进行理性思考,即如何把握好学校管理的度,使学校各类管理人员和各种职能部门充分发挥作用,且恰到好处,达到最佳管理效果。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管理正在发生相应变化,由最初的制度管理,走向了规范管理,再由规范管理走向了今天的人文管理。就我校而言,在人文管理方面已经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记者:那么,适度教育怎样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体现呢?
李慧军:适度教育主张要把握好学生潜能开发的度,反对过度局部开采。我们正在全面构建适度教育课堂教学模式。适度教育的课堂教学是高效的、优质的,是以学生学会学习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的,是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佳状态的。通过实践研究,我们将在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学科,分别建立符合适度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精心打造自然和谐的教育,真正回归教育的原生态。
适度教育倡导绿色质量观,反对以生命损耗为代价的高成本教育。这里的高成本教育,实际是指那些目中无人,只瞄准升学率和统考成绩,靠加班加点、机械训练、重复练习、排列名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语文数学轮番轰炸的教育,这样的教育使本来有着巨大差异的学生都在同一条道路上赛跑,他们没有自主时间,没有放飞身心的空间,所有目的就是为了考分。学生大脑中关于考试的潜能被开挖殆尽,而事实上每个学生的大脑都是一个丰富的宝藏,亟待教育者通过适当的教育方式和方法适度开采。
我们在学校三年规划中提出的五大重点建设工程,即健康教育工程、诚信教育工程、潜能开发工程、教师专业化成长工程、学校形象策划工程。这是诠释并落实适度教育的五个方面,也是促进适度教育实施的五大保障。
关于适度教育的内涵,我们已从理论上作了界定。通过具体的实践研究和探索,我们将完整地建立适度教育的概念,确定其外延,使其成为能在基础教育领域有一定影响的确定性名词。

经权解读教育智慧

享受书声(上)

韩经权  
享受书声,品味书香,谈的是同一个意思:读书。
关于读书,古往今来有浩如烟海的高论,其中最让人难忘的,当属培根的名句: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写作则使人精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缜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和修辞使人善辩。人之所学,皆成性格。
读书对人的重要性,可以讲出一大堆来,几乎没有人反对读书。人类的智慧,体现在文明的传承,而文明的传承,重要的载体是书籍。就继承人类文明的便捷与高效而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人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要延续生命,需要物质的吸收,需要精神食粮的滋养,而重要的方法和途径,就是读书。读书,才有职业;读书,才可以延续职业。
现代社会,不读书的人实在不多,差异在多寡优劣,在阶段性读书还是终生读书。让人忧虑的是,不知什么时候,读书变成了看书,看书变成了做练习;书声稀了,书香淡了;校园听到的不是琅琅的读书声,而是不愿读书的叹息声。读书的结果,走向了它的反面:害怕读书,厌恶读书。读书成了敲门砖,专门去敲工作的门。门敲开了,砖也抛出去就不再用了。这样的教育是令人痛心的。
人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读书就是成长。现代社会,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在接受高等教育后,有了职业,仅凭过去读的书去教学、去生活,就会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学生。然而“蜡烛”能量有限,不充电连自己也无法照亮,还怎能去照亮学生?教师队伍中,有这样的说法:“四十大修,五十报废。”这固然反映了教师群体工作的艰辛,同时也说明教师群体自身成长的缺陷、再生能力的缺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体制与政策的缺陷,也有教育现实的挤压,我这里想谈的主要是教师自我完善的问题。
不少职业,譬如医生,“越老越中用”,而我们中小学教师为什么会“未老先衰”?这不是怪罪中小学教师——谁都可以怪,唯独不能怪中小学教师——而是研讨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延长他们的职业生命,让他们的人生更精彩。这是个大问题,也是个非常急迫的问题。因为他们的生命质量,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祖国的下一代的质量。
要解决这个问题,重要的是教师的读书——读出声来,大声读,不仅仅读自己专业方面的书。我们可以不成功,但不能拒绝成长,不能拒绝读书。读书是一个富有智慧而又善于思考的教师通向教育殿堂的便捷之门。
读书是终生的事,只有当你的专业知识具有广阔的背景,你所讲授的内容在这个背景下微不足道时,你才能游刃有余,才能展示教育智慧,才能升华为教育智慧。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关注的不是教学的内容,而是教学的策略。备课时,备的不是教什么或学什么,而是如何教和如何学,这是教书匠和教学专家的质的差异。现实中,不少教师抄教科书,抄参考书,上课念教案,离开教案不能上课。这自然有敬业态度的问题,但最主要的还是知识背景不够,甚至太贫乏的问题。
专业知识的提高,可以按照自己的专业,尽可能地提高学历层次,读本科读硕士读博士,这是现实高效的途径。只要能读,不停地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越读,就会越有感觉:“一览众山小”,驾轻就熟。越读,就会越有滋味:如饮甘露,如食甘饴。高校的课程设置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按照这样的方式读书,内容系统,结构优化,效果自然是好的。同时,它给了自己计划和督促,避免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抑制了人人都有的惰性。不知不觉中,知识水平提高了,教育教学能力增强了,不少人就会落在你的身后。不按课程计划去读也可以,问题是这样读不系统,失之散漫。

(上接第一版)
为动员家长读书,吴村镇中心学校向全镇师生、家长发出倡议书1万多份。中小学都召开读书动员会,要求家长和村干部也要参加。每年3月份第一周是吴村镇中心学校的读书节,每年的读书节都要进行读书优秀个人、优秀家庭评选活动,并授“书香家庭”光荣牌。读书活动引起了村干部的关注,鲁庄村党支部去年暑假拿出8000元为本村小学购买了图书。
学生家长龚春雨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几年前,家中一贫如洗,夫妻间矛盾不断,儿子很调皮,常常上网玩游戏。
龚春雨在学校组织的读书座谈会上激动地说了很长时间:“读了学校发的书,我流泪了。‘爱能消融一切过错’多么好的句子呀!我深深认识到了我的问题,没有宽容之心。读书改变了我,让我充满信心地和丈夫生活下去。我在村里开了一个小商店,尽管位置不好,但大伙都愿意多走一段路到我这里买东西,他们说我懂得多,会开导人。其实这完全是我读书的结果……如今我家被评为‘书香家庭’,邻居们都羡慕我们。”
目前,吴村镇已经呈现出读书热潮由学校波及社会的新景象。
教育文化重建的辉县群像
课改意味着教育文化的重建。城内初中项目管理的学校运行新机制和吴村镇中心学校打造乡村文明策源地的新追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正在开创或践行一种具有转型意义的教育新文化。其实,和城内初中、吴村镇中心学校一样,正在用变革实践书写教育新文化的学校在辉县还有很多。这些学校组成了一个区域教育变革的场域,形成了教育文化重建的辉县群像。
地处深山区的拍石头乡中心学校,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为办学理念,善待后进生,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教育活动。后进生在这里找到了自尊,增强了自信,取得了明显进步。学校吸引了大批外地学生前来就读,与山区农民大量外迁形成强烈反差。
北云门镇南姚固小学以“孝亲敬长,勤学报国”为培养目标,通过上敬老课、读敬老书、写敬老文、做敬老事、评选“小孝星”,深入开展“新孝道教育”,不仅引导学生孝亲敬长,而且有效改善了当地的民风。
常村镇中心学校倡导师生“开口就讲文明语,提笔就是练字时,不动笔墨不读书,不合礼仪不行事”,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了学校文化的品位。该校自办的《晨风》校刊是倡导文明、弘扬美德、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有效载体,在全国校报校刊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新博学校作为一所民办学校,以“创建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学校”为办学思想,通过倡导教师自主成长、学生自主学习,构建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和极具个性的班级文化,打造“动感课堂”,已经迅速成长为全省民办教育的一个知名品牌。
…………
前不久,辉县市教育局在2008年工作思路中明确提出“走内涵发展之路,提升软实力,再造辉县教育新优势”。
其实,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教育局与学校关系的重塑、5项课题的驱动,对区域教育生产力的解放,正在或者已经形成辉县教育的新优势。
顺势变革,借势崛起。期盼更多的区域和学校能尽快完成自身的战略转型。

观点

文化在无监督的地方起作用

卢志文在《新教育》上撰文  管理离不开规则和标准,任何一种真正高效的管理,必然是靠制度来运行的。制度化使群体和组织走向秩序、和谐与安定,实现有效控制,并将组织成员的命运与组织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增强集体的内聚力。然而,制度崇拜也有负面效应,那便是“僵化”和“保守”。因此,好的制度往往是简约的,好的管理常常是简单的。制度离开文化的润泽极易成为一口越补越漏的锅。
文化在制度管不着的地方起作用,在制度止步的地方掘进。她会把“团队精神”渗透到管理者意想不到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制度是刚性的,是有边界的,大多做“负面清单”,往往规定哪些不能做;文化是柔性的,是无边界的,大多做“正面清单”,常常倡导哪些应该做。制度只在有监督的地方起作用,是他律,须“慎众”;文化在无监督的地方也起作用,是自律,须“慎独”。制度具有强制性,强调执行力,是外源性的,是“要我做”;文化没有强制性,强调感染力,是内源性的,是“我要做”。制度和文化并不割裂。我们不难理出这样一个“制度文化链”:制度规范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培育传统,传统积淀文化,文化润泽制度。

文化是学校变革的核心

叶莎莎在《教育管理新时空》上撰文  “学校文化是一种内隐的、深层的但又是弥漫在整个学校全部生活时空中的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决定着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成败。”这一表述概括了学校文化的本质及其重要性。
在学校发展中,学校文化起着价值引导、观念整合、情感激励、规范调节等重要的整合作用。如果说,学校品牌是学校文化的外显形态,那么高品质的学校文化则是学校发展的永恒动力。逐步提升学校文化,形成高品位、高质量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变革的核心。从盖大楼,到制订科学的规章制度,到重视学校文化的建设,教育界人士对教育现代化的认识在不断深入。“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关键词,多年来从理论到实践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然而,时至今日,在许多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仍然存在一个重要误区,即误以为只要经费上肯投入,气派的校舍、充满绿色的校园、随处可见的名人名言、恢弘响亮的理念或口号等,这些就是学校文化。这种对现代学校文化内涵的界定以及理解上存在的偏颇,使不少地方的学校文化建设仍然处于一种功利的、浮躁的、泡沫的状态。

学校管理需要自由精神

林卫民在《上海教育》上撰文  学校管理不是管理人,而是通过教育给人以自由,培养人的“自由精神”,因为自由是人性完善的主要力量。学校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管理的目标是人性的完善,管理的过程和手段是教育。
成熟的学校管理,必须以学校教育中教师和学生获得自由为前提。所以,要丢弃那种把管理和自由相对立的观点,充分相信师生作为自己的主人和作为学校主人的潜能,告知他们学校管理的理想和准则,让他们以自己的热情发挥理性的力量,以积极的自由精神塑造符合教育本源和人性本质的学校秩序。
制订几十、几百条规则,用强权来打造军事化的学校秩序,总是不如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所以,我认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校管理,应该尊重教师的专业自由,培养学生的精神自由,让师生参与学校管理,参与学校的制度建设。参与的过程就是自主发现、自我反思、自我管理、自觉行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