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鹏软膏功效:50年前读北京101中学及现在读书学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1:20:22
        我是1959年进入北京101中学读初中的,那已经是周总理视察并发表有关“干部子弟不能成为八旗子弟”讲话后的几年,学校里不完全是干部子弟了,但来自干部家庭的同学依然占很大一部分,他们中很多都毕业于育英、育才小学,还有八一学校。
从上世纪50年代101中学的招生变迁可以看出:最早的一批学生主要是军队干部子弟,枪杆子打出的天下嘛;后来,中央各部委陆续成立了,开始招收文职干部子女,比如我当时的同学里就有一些部长和驻外大使的孩子。能感觉到,军队干部子弟和文职干部子弟的气质是不太一样的。
再后来,101中学从性质上变成普通中学了,必须参与生源竞争,招收一批成绩很好的学生,这时就向社会开放了。邻近的北大、清华和“八大院校”的知识分子子女,考进来的越来越多。于是外界一度形容101中的学生主要由高干子女和高知子女两部分组成。
我的父亲是北大教授,当时我就考入了这所学校,初中高中6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现在回想起来,101中学带给我们的人生成长是很全面的。
这所学校特别重视劳动,有大量的劳动课,以及专门的劳动课老师。这种劳动生产实践不是虚的,而是真的自己开荒,跟南泥湾精神一样。校园周围有桃园、葡萄园,有各种各样的菜地,种出来的菜就进入了食堂。还经常参加社会公益劳动。那会儿我们手上都有茧子,没茧子会被人看不起;我右肩膀上直到现在都有一块硬肉,就是那时抬大筐抬出来的。
体育也很受重视,101中学的体育是有名的好。我还记得,我们体育课练长跑的跑道就是绕着圆明园的福海,一圈跑下来两千多米。
101中学政治氛围在当时的中学里首屈一指,对学生思想教育抓得很紧。初中时,要求你努力加入共青团;到了高中快毕业时,就要争取入党。什么是好学生?除了学习好,思想好是有硬指标的。
因此101的学生普遍关心国家大事,时事政治。那几年国际形势变化非常大,比如反对修正主义,比如抗美援越战争。我高二的时候,同班同学张胜就投笔从戎,到越南前线去了。他是张爱萍上将的儿子。
当时的学生以寄宿制为主,实行半军事化的管理。比如说吃饭,需要各班排着队、齐步走向食堂,一边走一边唱着歌,跟在军营里一样。
虽然干部子弟很多,但大家普遍比较低调。刘少奇的儿子当时不就在101读书么?但很少有人知道,同学们之间对家庭背景也从不打听,更不会攀比。王一知校长管得非常严,到了学校,不管你父母的职位有多高,大家一律平等,发扬艰苦朴素的革命传统。学校离城里很远,但周六日不允许家长用小汽车接送孩子。举行家长会时,也没有见到过车水马龙的场景。
入学后碰上三年困难时期,我们也都是一起过集体生活,吃集体大食堂。那会儿大家正长身体,特别是男生,饿肚子难过极了,但没有人搞特殊化。
在心态上,干部子弟自然与我们不大一样。但这种心态不是像现在“我爸是李刚”的那种特权,不是个人的炫耀,而是一种责任感,真的在为这个国家操心,为父辈打下来的江山操心。他们觉得,这片江山是他们的,他们有责任保护这片江山。总体来说,还是具有一种更为宽阔的眼界与胸怀。比如我们班有几个军干子弟,在读了《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这本书以后,深受影响,按照书中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长期坚持冷水浴,在雪地里露营过夜,假期还一起长途行军。他们的理想和目标非常清晰,天下是他们的天下,江山是他们的江山,现在一定要刻苦学习本领,准备接父兄革命前辈的班。高中毕业上大学的道路也是明确的:读理工科,进哈军工,掌握国防尖端科学技术。
随着政治环境的变化,进入1964年,开始大讲阶级斗争,中学里也山雨欲来风满楼。一种危机感在干部子弟中产生,他们觉得修正主义要来了。我记得那会儿他们听“九评”(九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听得特别认真,觉得敌人就在我们身边。班里原来和谐的同学关系开始出现一些裂痕,非干部子弟出身的学生感觉到压力,学习越好,压力越大。压力主要来自干部子弟的霸气,排斥他人、唯我革命、一股又硬又狠的劲儿。他们说,要培养无产阶级的阶级感情,就要和资产阶级划清界限。
“唯成分论”是当时最好使的武器。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我才知道身边很多同学的家庭情况,父母是做什么的。知识分子家庭出身显然属于资产阶级。我记得一天下午,我所在的团小组对我进行了一次批评、帮助,准确地说是进行了一次“思想批判”。我被批评为“白专”典型,甚至个别人还给了我一顶“阶级异己分子”的帽子,其中主要的证据是发现我母亲的姑父是卫立煌。
在我们这个年级的其他几个班里,也都发生了类似情况,一些学习成绩优异的非干部子弟,主要是知识分子子女,成为“批判”的对象。后来,矛头还一度指向学校领导,因为我们这些被批判的,都是老师们欣赏的、学校认为的好学生,按照“革命”的逻辑、阶级斗争的理论,学校显然执行了资产阶级教育路线。
这股“左”的思潮,据说北京城里其他一些中学闹得更欢,到1964年底、1965年初,被北京市委及时制止了。在北京的中学里,101中是纠正最快的,而在101中里,我们班又是纠正最快的。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其实是“文化大革命”的一场预演。
本文徐泓(北京101中学65届校友)口述: 采访整理:南方周末记者 方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