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落拓 若离于爱:罗伯特_标新立异的废墟画家【精品珍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29:22
罗伯特_标新立异的废墟画家
《古代废墟用作公共浴场》(Ancient Ruins Used as Public Baths)。作者罗伯特(Hubert Robert)。

《老桥》(Old Bridge)。作者罗伯特(Hubert Robert)。
左图:《提沃利的壮美景观》(Fantastic View of Tivoli)。作者罗伯特(Hubert Robert)。提沃利是距离罗马城大约40公里的一片罗马贵族和富豪的高级住宅区,包括当时的罗马皇帝的宫殿,例如著名的哈德良庄园等。
文艺复兴时代,已经是多年废墟的罗马古城,开始兴建新的建筑群:
16世纪,在米凯朗基罗,拉裴尔等艺术家的努力下,“罗马发生了奇迹一样的变化”。
17世纪,在贝尔尼尼为首都的各国艺术家努力下,“罗马出现建筑学的疯狂”,成为豪华绚丽一个欧洲“奇迹城市”。
罗马的重建,直到今天还在继续中。
考古领域里,“希腊罗马时代那些气势磅礴,美轮美奂的古代废墟,呈现出不朽的魅力”:
18世纪,被维苏威火山掩埋的两座罗马古城开始一期挖掘(包括庞贝),几乎保持原貌的罗马城市呈现在人们眼前。
19世纪,拿破仑开始挖掘埃及地区的遗址;在罗马市内,最壮观的古罗马广场,也在19世纪被全部挖掘出来。那时候,出现了很多模仿古代雕塑的雕刻家:同一作品,无数的仿制品。
那时还出现了一位专门以“废墟之美”作为题材的画家罗伯特(Hubert Robert,1733-1808年)。不知道应该把他归到哪一类画家,所以这里专门开列一个专题博文,介绍他的作品。
值得强调的是:他的这些“废墟作品”大部分被卢浮宫收藏了。但是,国内对此几乎一无所知。
废墟之美
罗伯特(Hubert Robert,1733-1808),法国画家。他绘制了很多古希腊罗马废墟的作品。
根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记载:
他曾经在罗马工作了11年,后来回到巴黎,参与筹建卢浮宫博物馆并继续创作。

《博物馆的画廊》(Une galerie du Musée),这是卢浮宫里的著名画廊,当时正在设计排布。

《博物馆的画廊》(Une galerie du Musée),作品与上一副作品同名。

《卢浮宫的大画廊》(Die Grand Galerie des Louvre)。

《卢浮宫的大画廊成为废墟的想象景象》(Imaginary View of the Grand Gallery of the Louvre in Ruins.)。
这件作品最为有名,作者身为设计建造卢浮宫博物馆委员会的“五位成员之一”,一边建设,一边竟然想象出将来这座博物馆化为废墟的情景。有的地方,将这幅作品命名为《最后的拥抱》:作者“看到了当代建筑未来的荣耀”。

《巴黎圣母院的桥上毁坏的房子》(The demolition of houses on the Notre Dame Bridge)。

《神庙废墟与金字塔》(Pyramide auf einer Tempelruine)。

《古典主义的废墟》(Klassische Ruinen)。埃及的方尖碑,只能用当地的石料整块开凿制作,所以欧洲人必须从埃及运来古埃及制作的成品,例如罗马城里就有32块来自埃及的方尖碑。还有很多方尖碑损毁了。

《马尔利阳台》(The Terrace at Marly)。作者的这幅作品,意境极其独特:法国皇帝路易十四在1679年新建的行宫,经过作者的“想象”被处理成未来的废墟形态。

《君主立宪制的会场》(Fête de la Fédération )。这是1790年7月14日庆祝君主立宪制的会场废墟。

《君主立宪制的会场》(Fête de la Fédération )。
1790年7月14日,法兰西进行了一次短命的君主立宪制的庆祝仪式,但是这个制度很快就在法国夭折了,然后是不断的革命和复辟,中间还有十几年的拿破仑战争。
从此,法国远远落后于英国。
后来,法国甚至落后于德国,沦为二流国家。
上面两幅作品就是“庆祝君主立宪制”的会场,很快沦为真正的废墟了。当年“庆祝君主立宪制建立”的大会上,“超过10万人民涌进会场参与官方组织的巨大的狂欢活动”(参见右边的小图)。
英国是成熟的君主立宪制度,德国是封建联盟帝国,美国是民主联邦体系,只有法国一直搞不清楚自己要采取什么政治制度,动荡了一百年左右。

《罗马里佩塔港》(Vue du Port de Ripetta a Rome )。这些遗迹现在仍然存在。

《古代废墟》(Antike Ruinen)。

《加尔桥》(Le Pont du Gard)。
加尔桥,顾名思义,架设在加尔河上的桥梁,如右图所示。
这座桥是古罗马时代修建的输水工程,上下三层,高度49米,最长的一层(上层)长度为275米。建于公元前19年。
一层:6个拱,142米长,宽6米,高22米。
二层:11个拱,242米长,宽4米,高20米。
三层:35个拱,275米长,宽3米,高7米。
在第一层上,有一条道路,第三层则为输水道,输水道为1.8米(6英呎)深,1.2(4英呎)米宽。
1985年,加尔桥成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所以大概不会变成废墟了。

《尼姆的废墟》(Ruinen von Nimes)。
这座神殿是罗马时代保存最完好的神殿之一,位于法国南部的尼姆。由于战争动乱,经济破坏,饥荒,瘟疫等原因,这里的罗马古迹大部分损坏。这座神庙现在是旅游热点,并且影响了欧洲和美国的很多建筑物(例如法国的马德莱教堂几乎完全模仿了尼姆的神殿),如下所示。

尼姆的神殿的现状。

《戴安娜神庙内部》(Interior of the Temple of Diana )。

戴安娜神庙内部,现状几乎和这幅作品完全一样。

《罗马大火》(Incendio de Roma)。当年的罗马宏伟壮观的建筑,很多毁于战乱和人为的大火。
作者的很多作品,现在陈列在卢浮宫,似乎在警告世人:必须保护人类文明的遗产。
从这个意义上说,罗伯特的作品,不是“废墟”,而是最早的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呼喊。

《立柱》(The Column)。

《方尖碑》(The Obelisk)。

《罗马的一个拱门风景与圣彼得大教堂的圆顶》(Landscape with an Arch and The Dome of St Peter's in Rome)。
梵蒂冈的主建筑体,圣彼得教堂,当时是文艺复兴时代新建的大型建筑群,这幅作品既是作者的想象,又是对保护人类文明成果的警告,并且体现了难以言状的未来的废墟之美。

《带瀑布的美景》(Landscape with a Waterfall)。

《园景的废墟》(Parklandschaft)。

在欧美日本园景理论中,一般认为:可以“借景”,不可以“造景”,更不可以“开发风景”。

可以“借景”,不可以“造景”,更不可以“开发风景”:古旧建筑的新景观。

可以“借景”,不可以“造景”,更不可以“开发风景”:古旧建筑的新景观。
欧洲北美很多五星级饭店是从古旧的建筑翻新的,外观也很古旧:他们并未大兴土木建造新建筑。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沃尔夫斯堡(Wolfsburg)工厂里的无用的烟囱,也可以“借景”设计出新的景观。
附录与感言
墓碑之美
小时候,曾经以为“拿破仑和希特勒最厉害”,后来又被灌输说“伟大的斯大林更厉害,他打败了希特勒”。但是,一位老教授私下悄悄说出的话,至今记在心头:“那些都是宣传,都是谎言,德国人比苏联厉害,打败了苏联,后来美国人救了苏联。因为德国有文化:我青年时在德国留学,到德国农村随便找四个德国农村的老太太,她们就能唱出四个声部的歌,非常优美,而苏联没有什么文化。在现代化战争中,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
西方的文化,甚至延伸到了墓碑。
佛教衰落的原因之一就是比基督教落后:佛教只有“轮回”的概念,人轮回六次变成不同的动物才能再次成为人,没有灵魂的概念。但是,基督教有灵魂概念,超物质,超自然,所以人们离开世界只是离开肉体,认真善待曾经服务过我们几十年的肉体是一种美德。
墓碑,从古希腊罗马,就是一种艺术,一种美。
左图是古罗马时代的一个墓碑。
下面其他全部墓碑,都是现代的墓碑。
基督教信仰者的墓碑设计,题材极其广泛,这里不可能全部涉及。所以只选择一些以天使为题材的墓碑。
天使题材的墓碑也有很多种,这里只选择“带翅膀的天使”一种。
虽然都是普通人的墓碑,但几乎都是艺术品。
不正视人类的文明历史必然会摧残文化艺术,国内有些“标新立异”“奇形怪状”的建筑设计“甚至连废墟或墓碑都不如”。

这件墓碑作品在意大利,名为“悲伤的天使”。

美国西雅图,这个墓碑的名字也是“悲伤的天使”。希腊,罗马,基督教文明是一脉相承的,这种传承甚至包括墓碑之美。其中的内在涵义,无法用语言评述,“此处无声胜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