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金海大酒店电话:刘宗华:学无止境 艺海无涯(历史备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0:50:02
刘宗华:学无止境 艺海无涯
作者:刘宗华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1874    更新时间:2006-8-4
 
 
刘宗华 1933年11月生,河北深县人。1952年北京师大附中高中毕业留校工作。195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59—1960年在北京市教育局中小学教材编审处编写北京市初中历史课本。1973—1979年在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任历史教研员。1979—1986年任北京教育学院东城分院历史教研室主任。1987—1994年任北京教育学院东城分院院长。1988年被评为中学历史高级教师。1991年被评为北京市历史特级教师。自1986年起被国家教委聘为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历史学科审查委员,现在仍担任这一工作。自1981年至今担任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北京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北京市历史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主编有《宋毓真的中学历史教学》、《时宗本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学历史自学手册》、《基础教育指导丛书——历史分册》等著作。多次被评为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东城区优秀共产党员。  一、备 课
  我从1953年起教历史课到现在已40多年了。前20年主要是教中学,后20年主要是教成人大专。现在仍在教学第一线,教中学历史教师,给他们讲中国当代史、北京史等属于继续教育的课程。常有人对我说,你教书40年了,为什么现在还备课?好像不备课完全可以上课。我说不行,不认真备课,不写出较完备的讲课提纲,上课心中无底,不能保证质量。备课与上课,备课是前提、是关键。要做到常备不懈,常备常新,不可能一劳永逸,一份教案管终身。  道理是非常明显的。就拿我现在讲授的中国当代史来说,建国初期还没有这段历史,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中小学不讲授这段历史。80年代中期以来,教学大纲规定要讲这段历史,一直要讲到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和“八五”计划纲要。虽然课时不多,但讲起来很难。我为历史教师讲授这段历史,以前备课只能根据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中央文献研究室对《决议》的注释。1991年后,胡绳同志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问世,同时《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陆续分卷出版,这就为备课提供了新的依据。1993年薄一波同志所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一书出版,又为备课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  不只是中国当代史,中国近代史、古代史乃至世界史都有类似的情况。历史考古发掘不断出现新成就,历史研究也不断涌现新成果,教师备课就要不断吸取这些新的研究成果,丰富自己的教学,保证历史知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比如中国原始社会史、奴隶制时代的历史,建国以来有了很大的改观。有关方面吸收这些新成果列入教学大纲、写进教科书,就使这段历史更接近客观真理。教师备课就要重新组织材料,提出观点,再不能把夏代只讲成是传说时代,而要用河南偃师二里头的考古材料来说明其信度了。  有人说给中小学学生讲课用不着准备这么多,给他们讲点常识、讲些历史故事就可以了。这句话从表面看有一定的道理。对中小学生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内容讲授,要做到生动活泼、深入浅出,不要过多地进行理论分析,增加他们的课业负担。但问题还有另一面。历史课不同于数学、物理、化学,不是原来讲过的内容到高一个层次就不讲了。比如讲“秦始皇的统一”和“焚书坑儒”,小学、中学和大学都要讲,当然有个讲多讲少,讲深讲浅的区别,但不能说因为给小学生讲得少些浅些,就要求教师备课可以不必精益求精,可以降低要求,可以不对这一历史事件有深刻的本质的认识。如果真是这样,那讲课肯定不能做到深入浅出,肯定不会把握得准确有分寸,肯定会出现一些毛病。从这个意义来说,教小学比教中学、大学并不容易,甚至会更难一些。  备课要看对象,要看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规定和要求。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对初中历史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并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和世界史的不同内容,对历史基础知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是新编教学大纲的特点,也是多年教学实践提出的要求。它对全面完成历史教学的三项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是备课的依据。我们一定要逐字逐句深入钻研和体会教学大纲的这一部分内容。例如中国古代史基础知识部分说明的第二点是这样写的:“自启建立夏朝开始,历经夏、商和西周,从约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形成、确立和发展时期。奴隶制社会是阶级社会的第一阶段。奴隶社会比原始社会进步。……”短短三四行就给我们的备课和讲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①是启不是禹建立夏朝;②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的王朝;③夏、商和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形成、确立和发展时期;④奴隶社会比原始社会进步。要给初中学生讲明这几点,特别是讲明③④两点是很不容易的,必须深入钻研教材,通过丰富具体的史实说明这些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新编教材在贯彻教学大纲、适应教学需要和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与提高。特别在加强爱国主义传统、优秀文化遗产和国情教育方面有了突出的成就,可以说是新教材的重要特点之一。我们在备课时要细心体察。
 
备课要靠平时的积累,临时抱佛脚,只能应付塞责,漏洞百出。历史课内容包罗万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文学艺术、科学技术,衣、食、住、行,社会生活。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要想全部高标准地掌握这些知识简直是不可能的。但是,讲课的需要又要求我们去涉猎。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注意积累,作有心人,成为“杂家”。除了向书本学习以外,还要向社会生活学习,也就是古人常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许多东西单靠书本学习是不行的,要向社会各行各业的人学习。以社会为大课堂,以人民群众为老师,以调查研究为方法、途径和手段,日积月累,定会收获颇丰。只有具备了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才能使讲课活起来,真正作到生动活泼,深入浅出。从这个意义来讲,备课是个无底洞,是个永无休止、永不满足的探究积累过程。当然,从备一章一节的具体课题而言,那是有限的。从我的备课来看,上课与备课大约是1:4的比例,即上一课时约需4课时的备课时间。这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如若遇到特殊情况那就另当别论了。  就一般情况来看,备课要着重考虑下面几个问题。
(一)钻研教学大纲、课本,翻阅有关资料   教学大纲是国家教委颁发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教学的依据,具有法定的指导作用。教学大纲的制订是经过教委领导、专家学者和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真是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作为教师就要逐字逐句,反复揣摩,认真领会。只有这样才能胸有全局,高屋建领。特别是国家教委1992年修订颁发的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体现了教育改革的精神和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要求,对全面完成历史教学的三项任务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是建国以来编写得最好的一本大纲。我们更应当努力学习和钻研,认真贯彻执行。  课本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材,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师讲课应当以课本为本,不能脱离课本另讲一套。“以本为本”不是“照本宣科”,不是作课本的奴隶,而是要作课本的主人,驾驭它,发挥教师的创造性。这里关键的问题还是对教学大纲和课本的理解和掌握,只有钻研理解的深刻,才能正确的有分寸的发挥创造性,作到恰如其份。比如,中国古代史,历史教学大纲要求“要帮助学生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观念”,着重进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传统”的教育。原课本《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课中,讲到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的回归祖国这一部分内容只有六行文字,很不具体。有经验的老师备课时充实了这一部分内容,查阅资料,画了一张“土尔扈特万里重返祖国”大挂图,上课时,饱含爱国激情有声有色地讲述了土尔扈特部在其领袖渥巴锡带领下,历尽艰辛,长途跋涉重返祖国的历程,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这可以说是“以本为本”又发挥教师创造性的成功范例。新课本已吸收了这一部分成果。  备课钻研教材,最好先把课本通读一遍,作到胸有全竹,这样才能把握前后的联系,才便于整体安排,哪里设一个伏笔,哪里和前边照应。否则,备一节说一节,备一课说一课,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讲不好历史课的。例如西汉时期和匈奴的关系,原课本是分散在前后几个章节里讲述的,教师备课时就要有一个总体把握,找出不同时期的不同政策以及它们的内在联系。西汉初,国势弱,匈奴强,常来犯。汉高祖刘邦冒然出征,结果在白登被围,被迫“和亲”。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派卫青、霍去病三次大规模出击匈奴,匈奴败走。到汉元帝时,国势日衰,匈奴复起,要求“和亲”。昭君出塞,被呼韩邪单于封为宁胡阏氏,汉与匈奴通好,加强了两大民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前后两次“和亲”,有着不同的背景和作用。课本中类似的事例还很多,如果不通读,心中没有全局,是很难处理好的。  除了通读还要精读,在备一章一节一课时,对课本的文字、插图、注释等都要认真仔细研读,不可马虎。我们要用科学的知识和科学的态度培养学生,要对学生负责,不可误人子弟。因此,在科学知识和教学问题上,就来不得半点马虎。例如《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可是备课时就找不到格尔必齐河在地图上的位置,上课时只能含混说明是在黑龙江上游,可心里总不踏实。直到后来有机会看到一些老版地图,才终于找到格尔必齐河的确切位置,这才放心。再比如讲“斯巴达克起义”,课本上有一插图,备课时没有仔细看。上课时学生问插图中罗马士兵手中拿着的带鸟头标记的木棒是什么?老师回答不出。后经查问,原来是克拉苏的仪仗标记,说明斯巴达克是向着克拉苏猛烈冲杀的。  备课还要看大量的资料和参考书。看得多是好事,但如果不加选择地搬上课堂,那就成灾难了。记得1953年我第一次教中国古代史时,讲到春秋时期的吴国和越国,就把范文澜先生《中国通史简编》中的许多内容和故事一古脑儿都搬上去了。结果没能完成教学任务,我也出了一身汗。听课的谢承仁老师没有批评我,耐心地告诉我应当怎样组织教材。1954年北京市委作出了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决定,组织有经验的教师编写教学参考资料,我根据教学参考资料备课,才大体有了准谱。初教课的年轻教师,一般都爱犯贪多的毛病。记得我听一位教师讲元朝的历史课,他把《蒙古秘史》中的不少内容都讲了进去,也是属于这种情况。现在,各出版社出了不少教学参考书和教案选,对老师的备课很有帮助。但是,教师备课不要完全躺在这类参考资料上,要经过自己的努力,费一番功夫,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更快的成长。
(二)了解教学对象,考虑实际需要  几十年来,我教过初中、高中、大专和成人的历史课。对象不同,要求不同。备课就要考虑到对象的实际需要,使教学具有针对性,有的放矢。  初中学生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目的是打好基础,提高素质,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备课时主要在“打好基础”、“提高素质”方面下功夫。教给他们历史的基础知识,引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爱学、会学,帮助他们初步树立一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初步运用这些观点来观察分析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高中是义务教育阶段后的基础教育,它的任务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和身心素质,以适应升学和就业的需要。备课时除了考虑全面完成历史教学的三项任务外,还要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规定的考试范围和要求,重点考虑开学的需要,牢固地打好知识基础,提高应考的能力。大专成人教育属于历史专业教育,备课时主要考虑提高学员的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特别要考虑到教师教学的需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在这方面任课教师的示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会对初教历史课的年轻教师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备这种课就很费力,除了理论业务知识外,还要考虑中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学技巧和方法的运用。  同样是初中或高中学生,有时差异也很大,备课时还要考虑到这些差异和特殊情况。比如刚粉碎“四人帮”后,学生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不爱学习,特别是成绩较差的“慢班”学生,认为自己是“文革”的牺牲品,是“处理品”,简直无法按常规上课。备课时就要针对学生的问题,从爱护出发,给他们树立信心。多给他们讲述一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革命领袖、学者和科学家刻苦攻读的故事,启发他们认识从现在努力并不晚,还是很有前途的。改革开放以来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的学生思想活跃、眼界开阔、知识面宽,但也存在着很多思想认识问题,像贪图享受,不爱劳动,认为西方国家民主,我们不如人家,甚至个别人说建国初还不如不进行抗美援朝战争,让美国打进来,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也许更快……等等。我们备课时,就要结合教材内容多给学生进行一些艰苦创业、民族自尊自强自立等方面的教育。  总之,备课要看对象,要看对象的需要,“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发挥历史教学教书育人的作用。
(三)仔细斟酌教学目的,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历史教学总的目的任务教学大纲中都有明确的规定。我们应很好领会,并贯彻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这里所说的教学目的是指一章一节一课的教学目的。社会上流通的有关出版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或教案选,都有这一部分内容,可供我们参考。我说要“仔细斟酌”,就是不赞成简单地照抄这类参考书和教案选,即使它确定的教学目的非常正确、合适,也仍然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变成自己教学实际起作用的指针。要想变为自己的,仍须进行消化,“仔细斟酌”。更何况在一般情况下这类参考书所写的教学目的,只就一般情况而言,缺乏具体的针对性。要在你现在的教学班施教,就更需要“仔细斟酌”了。  教学目的是教学的纲,只有纲举才能目张。备课时要肯于在这上面花气力,绝不要当成例行公事。考虑教学目的主要根据三方面的情况: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反映情况,包括知识准备、思想认识和学习能力,以及当前国内外的形势,重大的政治事件。前两个方面很明显,是确定教学目的主要依据。我在前面已经讲到。现在着重说说形势与重大政治事件对备课和讲课的影响。人生活在社会中,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重大事件的影响。教学也不能脱离社会实际,“两耳不闻窗外事”、“躲进小楼成一统”。特别是历史课,它是社会学科,学习历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学习与提高观察分析历史问题与社会问题的能力。因此备课时就必须考虑联系实际,联系国内外重大的政治事件,联系学生对重大政治事件与社会问题的看法,从而确定教学目的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当然,这种联系不是生拉硬扯,牵强附会,更不是额外附加,必须从教材内容出发,作到有机结合。比如教材中讲到不少日本史的内容,讲到中日两国的关系。而现实中,中日两国不断加强友好往来,发展和平友好关系,这是主流。但在日本政界也不时发生否认侵华历史,篡改教科书等行径,对此我们不能置若罔闻。我们要从维护世代和平友好的目的出发,歌颂友好活动,揭露丑恶行径。  确定教学目的一定要明确具体,不可空泛。只有明确具体才便于操作检查。要在知识教学、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三个方面确定具体的目标,比如知识教学,要让学生掌握那些历史人物、事件、名词、概念,掌握到什么程度,一定要心中有底。其他两方面也是如此。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根据教材、学生和形势确定的,也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决定的。因此它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比如《清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这一课时中“土尔扈特的回归”这一内容,以前没有作为重点内容讲授,近年来由于强调民族团结爱国统一的教育,新课本充实了这一部分内容,就应当作为重点讲授。再比 如关于香港问题,因1997年回归在即,英国又不断制造事端,讲课时就一定作为重点进行处理。教学重点与难点有时一致,也有时不一致,有时好确定,也有时很难确定。这就要看教师的经验和水平了。好确定的一看教材就知道, 比如“井田制”、“均田制”、“商鞅变法”、“贞观之治”等。 不好确定的情况就复杂了。比如《清朝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的侵略》中,关于收复台湾问题应当说不是教学重点。但经了解,学生对此问题有疑难:既然肯定郑成功收复台湾有功,是民族英雄,那为什么还说清朝收复台湾应当肯定呢?这不是矛盾吗?看来,学生观察问题是形而上学的方法,缺乏辨证的观点,有必要多作些说明,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有时一课时几个子目,很难确定重点。比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三个子目:“一二九”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西安事变,三个都重要,而且密不可分,也就不必非要机械地找出一个或两个重点了。  备课时“仔细斟酌”教学目的,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有的放矢,达到预期效果。否则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凭着经验随意讲来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历史资料很多很多,一定要围绕着教学目的和重点难点组织材料,有取有舍,有增有删。不可平均使用力量,堆砌史料。对于难点问题要从符合青少年的认识规律方面想办法,化难为易。比如从已知人手,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从感性到理性,从实际到理论等等。有些理论概念,限于各方面的条件,不是讲一次学生就能理解的,教师也不必强求。因为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是随着年龄、知识、阅历的增长和实践的积累逐步加深理解的。比如关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就是如此。死抠这一难点,花去许多宝贵时间,结果是劳而无功,反倒给学生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
(四)选择教学方法、准备教具,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  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考虑如何实施确定的教学目的,实现课堂教学计划,也就是考虑方法、途径和手段问题。教学是科学又是艺术。从科学的角度说,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它必须符合青少年成长的规律、认识规律,符合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从艺术的角度说,教学又是创造性的,它可以百花齐放。在符合客观规律的舞台上,可以演出风格各异、异彩纷呈的好戏。好比京剧青衣之有梅、程、尚、荀①,老生之有马、谭、言、杨②。所以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学习、模仿、借鉴的基础上,总要有创造,形成自己的风格。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选择教法也因师生的主客观条件的不同和教学内容的不同而不同。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讲历史事件的过程最好用生动的讲述法,使学生获得一个深刻的系统的完整的印象,不要穿插许多不相干的提问,把事件讲得支离破碎。讲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性质、意义和影响,最好用综合分析法,启发引导学生参与,层层剥笋,水落石出。讲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成就,最好用联系比较法,前后纵的联系比较和左右横的联系比较,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特点。就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来说,开始时集中学生注意,引起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可以采用“温故知新”、“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提出问题,引发悬念”等不同方法。讲授新课除了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不同的教法外,最好利用直观教具、幻灯、录像等教学手段,增强感性知识和学习兴趣。讲完新课后,可以留出些时间,让学生议论、提问或讨论。  除了教法以外,还要考虑学法。这是我们过去备课的薄弱环节。我们习惯于钻研教材讲求教法准备教具,以为教师讲明白了的问题,学生就会听懂,其实未必。像孙中山“平均地权”的主张,“核定地价,增价归国”,尽管教师费力讲解,学生还是不甚了了。有时教师没有觉得是问题的地方,学生却无法理解,像康熙派兵收复台湾消灭郑氏政权,学生总和郑成功收复台湾连在一起,认为不好肯定,有矛盾。所以备课时不但要考虑教给学生哪些基础知识,还要考虑让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方法。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和观察思考历史问题的观点方法比什么都重要。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长期受用,会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备课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写教案。要把备课时的种种考虑和设想、查阅的有关资料以及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心得体会等,用教案或教学笔记的形式表达出来是十分必要而有益的。教学既然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需要不断积累与创造的精益求精的过程,那就必须精心组织每一堂课,积累教学资料。  写教案又是一番加工创造的过程。备课时的种种考虑和设想,心得体会和有关资料,要用文字表达出来,就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去粗取精”的加工整理。常常有这种情形,写出来的东西和原来的设想有距离,或是原来的想法很好,文字表达不出来,或是原来的设想不成熟,经过文字加工有了提高。不管哪种情形,对教师来说都是一种锻炼提高的过程。经过这种精心整理的多年积累的教案,无疑是教学的宝贵财富。  所以,写教案或教学笔记,应当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当然,对于初教历史课的年轻教师和教课多年的老教师要求可以不一样。初教课的教师应当一板一眼,尽量写得详细些。老教师就可以写得简要一些,提纲挈领,把新的变化写出来。教案的写法没有统一的格式,可以因人而异,发挥自己的所长。一般说来可以分两种写法。一种是按教学过程来写,组织教学、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小结巩固、布置作业或思考题。另一种是按教学项目来写,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具手段、教学提纲、教材分析、教学方法、资料注释。近些年来,按后一种写法的居多,因教学过程不一定都是这样几个环节,或是两种写法兼用。  关于写教案或教学笔记,我想再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情况介绍(背景分析),一是课后分析。情况介绍主要是对所教学生、班级的情况有个概括的介绍。不是全面的情况介绍,而是与教学有关的情况分析。这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针对性。特别是进行观摩课、研究课的教学时,教案一定要写上这一部分,以使听课人对学生有所了解。关于课后分析,一定要认真对待。无论教师的备课准备的多么充分,也无论教案写得多么细致,一堂课讲下来总有和原来不一样的地方,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不可能每堂课都是成功的。这种经过课堂实践检验的东西是最可宝贵的。一定要记录积累下来。特别是一些观摩课、研究课,经过很多有经验的教师、专家学者的分析评价,更是难得的机会,不可多得的材料,一定要比较详细的整理记录。这对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也是一种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