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尔股票分析报告:过百粤人魂断唐山举国上下情牵灾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19:36
过百粤人魂断唐山举国上下情牵灾区

news.dayoo.com   2006年07月27日 10:20   来源: 信息时报

 


34年前外国人拍下的唐山街景。


震后唐山的街道都成了一片废墟。


34年前外国人拍下的唐山火车站。


大地震后的唐山火车站。


地震发生后,人民解放军赶往灾区。


卫生员在灾区喷洒消毒药水。


1976年9月,震后唐山第一所学校开学。


邓小平视察新唐山的建设规划。摄影特派记者 朱元斌

  唐兆翎,现年91岁,祖籍广东中山,在唐山出生的第二代“唐山广东人”。回忆当年震后余生经历,她感慨万分:“为了救助我们这些伤员,国家不知道花了多少钱啊,当时是动员了全国的力量来救助唐山。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感谢解放军!”

  同样经历了那场大地震的“第二代唐山人”、祖籍广东中山的91岁老人李关畅在接受信息时报记者的采访。

  移民到唐山的第一代广东人,唐兆翎老人的父亲唐仲谦。移民到唐山的第一代广东人,唐兆翎老人的父亲唐仲谦。

  编者按

  30年前——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8秒,一场震惊世界、能量比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强烈400倍的大地震成为唐山命运的转折点。伴随着夜空那道蓝光惨烈闪过,这座人称“中国近代工业摇篮”的重镇瞬间夷为平地,超过24万人在这场惊世浩劫中罹难,西方媒体甚至预言:“唐山将从中国版图上消失。”

  然而,唐山没有消失!30年来,唐山人克服了灾难的惨痛,经过10年重建、10年振兴、10年发展,一座新唐山在废墟上崛起,更超越省会石家庄市成为河北省第一经济强市。

  但是,唐山大地震留下的伤痛,不应因时间的流逝和唐山的奇迹重生而逐渐模糊。在唐山大地震30周年到来之际,信息时报特派记者组奔赴这片凝重的土地寻访,为您奉上一段段不该忘却的记忆。

  30年前那场大地震,夺走了24万条性命,其中包括至少100多名的广东人。这些客死他乡的粤人,大多是在唐山煤矿工作的劳工、技术人员以及妇女。而在那场惨绝人寰的天灾里,广东人所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扶老携幼的精神,与南粤大地一次次面对灾难时的倔强勇敢遥相呼应。

  30年后的今天,祖籍广东中山已是91岁高龄的幸存者唐兆翎老人,坐在藤椅上向时报记者回忆起她当年经历的那一幕时,依然口齿清晰,谈笑风生。

 

  逃难

  搭运尸车辗转抵京

 

  “当时幸亏墙是往外倒的,要不我们家都得砸死在里面了。”唐兆翎说她做梦也没想到,母女还能活着见面,对于高龄的她们来说,简直是一个奇迹。而她们家隔壁4号的曹家就惨了,墙壁往里倒,砖头砸死了7口人。

 

  也不知过了多久,天亮了。死里逃生的邻居们也陆续赶来了,每个人都是一脸的惶恐。“听说下午还有余震”“不能坐在这里等死啊”大伙七嘴八舌的议论让老母亲异常惊慌。大家伙提议赶紧逃到迁安县去避难。

  漫长而艰难的逃亡路开始了。但逃到哪里去呢?举目四顾,一片废墟,尸横遍野。

  “我们拦下了一辆解放军的汽车,求他们带我们走。车上装的全是死人。”唐兆翎说她当时面对满眼的死人已经没有感觉了,不知道害怕,只想尽快离开,逃得越远越好。母女当时谎称自己是某个邻居的家属才被允许上车,这个邻居的家属在迁安煤厂做事。

  大批灾民逃到了迁安,人满为患。晚上大家都挤在简陋的屋子里,每个人的地方只有一个枕头那么大。天气炎热,蚊虫飞舞,唐兆翎彻夜不眠,用扇子为母亲扇凉驱蚊。

  灾民中的伤员们开始转移,寻求治疗。三天后到达了北京。唐兆翎记得很清楚,北京站打出了大幅横幅:“唐山的地震伤员同志们,你们到毛主席身边,毛主席关心你们。希望你们好好疗养,早日恢复工作。”看到这样暖人的话,很多人当场就落了泪。而在地震中,他们甚至在失去亲人后也没有哭泣。

  列车门一打开,站台上的人蜂拥上来,手里捧着水果、糖果、食物,在每个灾民面前放下就走。

 

  遇险

  高龄母女奇迹生还

 

  1976年7月27日,地震前夜。南厂路王家巷3号。

  60岁的唐兆翎摊开信纸,开始给在北京的弟妹写家书。

  那晚天气显得特别燥热。写完信已经是28日凌晨,唐兆翎突然看到窗外一道绚目的蓝光,“跟大海一样,很漂亮”。那其实是地光,是地震来临前的先兆。但因为她当时只是一名小学教师,对此一无所知。在欣赏了这道罕见的“蓝色彩虹”之后,老人陷入了沉沉的梦乡。

  “姑啊,快起来,地震了!”凌晨3点多,唐兆翎被侄子的喊声惊醒。惊慌起床,开灯,找不到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快来快来,我在这里。”88岁高龄的母亲在对门的房间里叫唤着女儿。唐兆翎摸索着找到了手电筒,从墙外绕进了母亲的房间。微弱的亮光下,原本睡在床上的母亲被震到了地上,高举着双手。

  唐兆翎赶紧叫来侄子扶一下奶奶。一检查,老太太的左额上有一道5厘米长的口子,脸上、上身全是鲜血——放在床头柜子上的玻璃灯罩被震下来,刚好砸在脑门上。唐兆翎赶紧去撕扯床上的枕套,帮母亲包扎伤口。母女俩就这样相互搀扶着,坐在外面的马路上一直等到天亮。

 

  养伤

  享受最高级别待遇

 

  最后,火车到了山西太谷,那里有一个解放军的康复疗养院。当时,唐山周边各地以及邻省都有政治任务:有接收能力的都要无条件接收伤员。

  已经等待一天的担架队以最快速度冲上来,将伤员们一一接下抬走。等到唐兆翎最后一个走下火车时,站台上已经空无一人,母亲被接到了哪里她无从知道。孤独的恐惧,再一次袭来。附近一个纺织厂医院来接伤员的职工将她接了回去,那天晚上,她吃上了地震后的第一顿饭,这也是她有生以来吃过的“最好最香”的一顿饭。

  吃完饭,唐兆翎终于感觉到胸闷,疼痛得喘不过气来,一检查,胸部软组织挫伤,是在地震中被砖石砸伤的。而在此前的逃亡路上,她已经失去了疼痛的感觉。

  晚上12点多,有医生过来告诉一个好消息:唐兆翎的母亲找到了,在解放军的康复疗养院——晋中医院。第二天一大早,医院派车来将唐兆翎接到晋中医院。母女相见,唐兆翎一声“妈”,母女抱头痛哭。

  “那时候的人真好啊,真热情啊,尤其要感谢解放军”,提到地震逃亡,唐兆翎总要念叨这句话。当时的晋中医院,还在疗养的解放军听说要接收地震伤员,有家的回家,有亲戚朋友的投靠亲戚朋友,最后剩下3个实在没地方去的,被安排到医院最偏僻的角落。

  为了迎接伤员,医院分工,男医生、护工忙着粉刷病房墙壁,女医生、护工赶制被褥枕头。给伤员的东西清一色全是新的,每个伤员两套衬衣衬裤,一套外套,每个月3块钱营养费,用来买鸡蛋吃。

  医院年纪最大的伤员就是唐兆翎88岁高龄的母亲,享受到了终生难以忘却的最高级别的护理和待遇,每天吃5顿饭:早上7点小米粥加馒头,上午10点1斤牛奶,中午小米粥加馒头,下午4点馄饨或者小饺子,晚饭小米粥加馒头。医院为小脚的老太太量脚定做鞋子。衣裳甚至腰带都是量身定做。

  “为了救助我们这些伤员,国家不知道花了多少钱啊,当时是动员了全国的力量来救助唐山。”唐兆翎感慨万分。

  惨痛记忆

  一百多名广东人震中遇难

 

  在30年前的那场惨绝人寰的大灾难中,像唐兆翎和她的母亲这样逃出鬼门关的广东籍老人少之又少,更多的老人因为行动不便无法自救被埋在了瓦砾堆里。

  据另一名在地震中幸存下来同样是广东中山籍的91岁老人李关畅回忆,在那次地震中丧生的广东人至少有100多人,他们中大多是早年来唐山煤矿的劳工、技术人员以及家属,还有少量后来到唐山工作、做生意的人。比如广东中山籍的李文修老人,地震时70多岁,连老婆孩子一家4口全都被砸在了瓦砾堆里,除了女儿侥幸逃出来之外,其他人全部遇难。

  这些客死他乡的广东人,有的甚至最后连尸体都没有找到。

 

  历史回眸

  唐山煤矿上的广东人

 

  1881年,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煤矿——唐山煤矿建成。为了外运煤炭,同年,修建了我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唐胥铁路(东起唐山煤矿,西到胥各庄)。

  唐胥铁路与一个广东人有很大关系,他就是李鸿章的助手唐庭枢。唐庭枢当时主要负责抓煤矿,煤矿的开采需要大量的矿工和技术人员,唐庭枢带来了不少广东人,这些人主要分布在煤矿和铁路上,他们的到来带动了唐山煤矿的兴旺发达。

  在当时,唐山煤矿劳工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山东人。据说当时的唐山煤矿虽然主要由广东人和山东人组成,但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还是广东人:广东人主要是技术人员,大多在井上;山东人主要是矿工,基本在井下。

  1936年左右广东人在唐山煤矿达到了极致,当时广东会馆登记在册的广东人大概有5000多名,而整个煤矿也不过就10000来人,广东人占了一半多。

 

  兴盛一时的“广东街”

 

  新华道东西走向,分为新华西道和新华东道,全长9公里左右,宽敞而干净,是唐山市区的主干道。现在的新华道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重建的,建国以前,这条干道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广东街。

  广东街的形成最早要追溯到唐山煤矿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当时,大量的广东籍矿工和技术人员来到煤矿,他们的聚居地逐渐被人称为广东街,他们在带来充沛体力和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南粤文化。

  广东街在上世纪30年代达到了鼎盛,当时几乎成了广东人的基地,广东的特产在唐山都可以买到,广东的风俗习惯在唐山都能看到,“广东有的唐山都有”。

  当时的广东会馆就坐落在广东街上,是专门为广东人服务的。由于当时的广东会馆异常繁盛,孙中山、白崇禧等要人到唐山后,必到会馆。

  撰文 信息时报特派记者 胡非非 朱小勇 摄影 信息时报特派记者 朱元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