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能带上火车吗:走基层 听民声:一位乡村小学校长的困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24:58
2011年09月01日 16:30:20 来源: 新华网



8月31日,校长龙德云在教室里查看着年久失修的墙体,忧心忡忡。这所学校的5间教室已被有关部门定为D级危房,但全校90名学生依然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 新华社记者 伍晓阳 摄
新华网昆明9月1日电(记者汪金福、黄小希、伍晓阳)从云南红河州弥勒县城驱车向南,一路颠簸,两个多小时后,西二镇海泊村海泊小学便突兀地呈现在记者眼前:一排陈旧的瓦房,墙体斑驳,颜色灰暗,与周边村民的住宅格格不入。
作为西二镇西洱完全小学的一个校点,海泊小学接纳了方圆7公里范围内的孩子,三间土坯房加上两间砖木平房承载着90名山里娃的求学梦。
瓦房前仅200多平方米的操场上,孩子们高兴地嬉戏着。而与孩子天真的笑脸不协调的是校长龙德云忧虑的神情。
龙德云是土生土长的海泊村人,16岁初中毕业后就在海泊小学任教,转眼便是23年。2001年,龙德云因教学成绩突出转为公办教师,2008年担任校长。此后,校舍安全便成了龙德云最大的心病——
清晨5点50分起床洗漱后,龙德云就骑上摩托车从家中出发,6点10分到达学校。紧接着,绕房屋查看一周,再到每间教室检查一遍,若遇上刮风下雨天,还得仔细看看三角木屋架上的瓦是否安好。4年来,每天一早,在孩子们琅琅书声传出之前检查教室的安全状况,成了龙德云雷打不动的习惯。

西二镇海泊村海泊小学的5间教室已被有关部门定为D级危房,但全校90名学生依然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8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 伍晓阳 摄
“多年前,这五间无梁无柱的教室就被有关部门鉴定为D级危房。”顺着他的目光,记者看到,露着土块和砖头的墙体已看不出本来面目。仰望屋顶,日光透过几处大的缝隙洒落进来,细密的蛛网粘连在屋架上、瓦缝间。龙德云清楚地记得,除了很久以前把教室里的泥地面改铺成水泥地面,三间土坯房从未修缮过。
为了解决教室安全问题,龙德云成了村委会的“常客”。急眼的时候,他也顾不上面子不面子,会直接和村干部吵起来。然而,根据有关部门测算,重建校舍大概需要250万元,这无疑是村里无法承受的。
“我也跟村里说过,要是不把学校修好,我就打算走人了。其实这是气话。要是把学校修好,我就在这里教一辈子书,帮村里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沉默片刻,龙德云又喃喃地说,“我要是走了,孩子们怎么办呢?”
按照云南省中小学区域调整部署,原则上300人以下的村小和教学点应被撤并。
“我们这个小校点属于撤并对象。如果撤了,住得最远的孩子要翻两个山头,走15公里山路,才能到西洱完小上学。要是不撤的话,这些房子又存在危险,实在让人担心。”龙德云陷入深深的困惑。

西二镇海泊村海泊小学的5间教室已被有关部门定为D级危房,但全校90名学生依然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8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 伍晓阳 摄
得知记者来访,海泊村总支书马强赶到学校告诉记者,我们这里是县里最偏远的山区,面积又大,“上面制定政策要考虑实际情况,不应该一刀切。”马强说。
学生们似乎也听说了这事儿。8岁的一年级学生包媛媛怯怯地说:“要是连破教室都没有了,我们到哪里去上课呢?”看着在小操场上追逐、跳绳、打羽毛球的孩子们,龙德云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他说,曾经在这里奔跑过的山里娃,如今有的成了建筑师,有的当了医生……
采访结束后,记者找到弥勒县教育局局长李保生,希望尽快解决海泊小学的校舍问题。李保生表示,将尽快想办法筹集资金,并承诺在明年内完成学校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