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到巴库海运费:古代的税收制度是什么样子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43:14

古代的税收制度是什么样子的?

2011-08-31 14:21 雅虎文化 我要参与(0)

问:古代的税收制度是什么样子的?

杜荀鹤:

税收,是自夏商即有的。这种以土地税(包括依附于土地的户税与丁税)为主,以商税(包括关税与市税)为辅的税收制度在中国古代长期实行着,并初步形成于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也是自周代起,由于生产力低下,在正税不足支用的情况下,开启了行政性收费的先河;秦汉时期已渐趋完备;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在均田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完善。到了宋、元、明、清时期,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土地兼并之风日盛,在不断清丈田亩、整理地籍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地、户、丁税的合并征收,并加强商税和盐、茶、酒等货物税的征收制度,从而使商税与货物课税成为中国封建末期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苛捐杂税”一说也自然随着这些朝代税费制度的变革破土而出。

在税收方面,中国古代的理财思想大多主张“轻税”。孔子和孟子提出“轻徭薄赋”,隋文帝时期苏威提出“轻赋役”,明代理学名臣丘浚提出的“上之取于下,固不可太过,亦不可不及”等。

“任是深山最深处,也应无计避征摇”,人一辈子不能摆脱的东西有两个,一个是死亡,一个是税收。古代正常税收基本是4个“丁税 户税 土地税,农业税”,但是莫名其妙的税就有很多:剃头税、市肆门摊税、钞关税、门税、间架税、征牛埭税、桁渡税、砍伐税、种植税、窗户税、大门税、婴儿出生税、牛羊下崽税、双眼皮税等等……这些都是避无可避的。

“耗子”一名源于“雀鼠耗”。古时雀鼠耗分为鼠耗、雀耗,原指仓储粮食被雀鼠所损耗,后专指田赋附加税之一。“雀鼠耗”始于唐代,唐明宗李嗣源以雀鼠啄啮为借口,于田赋正税外每石加征雀鼠耗二升。到后汉隐帝刘承祜时,纳粮一石要加雀鼠耗四斗。老百姓苦不堪言,不敢咒骂皇帝,于是骂老鼠为“耗子”,借以泄恨。

尽管历代的赋税思想大都倾向轻徭薄赋,但在赋税制度的运行过程中却经常是反其道而行之。中国古代皇权统治下的赋役所要支撑的是一个庞大的权力体系,皇权和各级官吏不断生出赋役的名目,苛捐杂税常常会超越国家正税而成为赋税的主要部分。随着王朝周期性始末兴亡的变化,赋税制度总是初期轻徭薄赋,中期诛求无度,结果“民力殚残”。百姓承担的赋役捐税的名目和数量,常常会由官吏机构由上向下逐级递增,层层加码。导致百姓“破家鬻子”的最终根源,其实就是各级官吏的统治威势,这种威势必然导致官吏们层层加派的恶税制度。

低税才能出盛世。汉文帝上台之后推行了一系列“休养生息”政策,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把赋税从“十五税一”大幅度降到“三十税一”。大规模减税的结果,不但人口增加、粮食生产和商业贸易大幅度增加,人民生活变得殷实富裕,而且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大幅度增加。经过“休养生息”,到汉武帝初年,皇家粮仓由于存放作为农业税收上来的粮食过多,以至于粮食都腐烂而不可食;与此同时,政府收上来的工商业税也使得国库空前充盈,京师的政府库房里钱财以千百万计,连串钱的绳子都腐朽断掉了。

如果苛政猛于虎,是深刻揭露了封建暴政对人民的残害。那么苛捐杂税便凶于狼,苛政会使民众变得反动,而苛税会使人们变得贫穷,而“穷则思变”,开始对政权出现不满的情绪。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繁荣盛世,无不是采取让利于民的办法,而几乎每个王朝的覆灭,都与横征暴敛的高税制有关。历史和现实都在证明一个事实,大规模减税、休养生息、还富于民,是经济繁荣的不二法门。

(责任编辑:朱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