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志鬼王宗四大圣使:170余道文件怎么就摁不住物价这头犟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9:20:30

170余道文件怎么就摁不住物价这头犟驴?

2011年08月16日08:56中国新闻网

  据媒体报道,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近日走进北京西城月坛街道,跟家庭主妇们面对面畅聊柴米油盐等物价上涨的热点话题。彭森表示,百姓的生活时刻牵动中南海。国务院曾先后下发170余道文件给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直指物价上涨问题。

  看了这则报道之后真是感慨!国务院居然先后下发了170多道文件控制物价,我们却居然感受不到。

  如此关注价格当然是关注民生的具体表现,问题是咱老百姓始终闹不明白:究竟是文件缺乏效力呢?还是物价这头犟驴不听使唤呢?怎么就不见物价下降的任何苗头,反倒是“东西更贵了”呢?

  市场经济最主要的特点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怎么发挥?当然要靠市场机制而不是政府文件。市场机制当然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其中价格机制可以说是第一机制,任何商品的价值和供求状况都可以通过价格灵敏地表现出来。

  譬如早两年养猪的多了,市场上供大于求,猪肉价格就猛跌,一直跌到有的养猪人亏得一塌糊涂,于是连猪仔和母猪一齐宰杀;结果养猪的少了,市场转过来又供不应求,随之猪肉价格猛涨。肉价的涨和跌都是供求关系的具体表现,似乎和政府的文件关系不大。

  价格问题说到底就是价值规律的表现。按照大胡子马克思的说法,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而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如果多了商品供应就多,市场就表现为价格下降。猪肉是这样,其他商品也是这样。

  但是,马克思所说的货币价格还是黄金作为货币的价格,一旦国家以纸币取代黄金而独自表现商品价格的时候,纸币数量发行的多寡就直接影响物价水平了!

  我不知道这170多道文件是一年之内发的,还是两年来发的。我只知道为了抵御国际金融危机,我国2008年10月之后,开始实施过度宽松货币政策,大量增发货币。

  特别是2008年12月新增信贷量呈爆发式增长,2008年12月末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7.52万亿元,同比增长17.82%;2009年12月末进一步增长到60.62万亿元,同比增长27.68%;2010年末再增至72.58万亿元,同比再增长19.7%;2011年在严格控制信贷投放的政策环境下,第一季度还是新增信贷达4.58万亿,如此天量的货币投放被央行的银行家们用一个“流动性过剩”就轻描淡写地概括了。

  咱老百姓不懂什么叫流动性过剩,就知道水多面少和得稀,钱多物少价格涨;票子发多了,物价必然上涨。这物价的全面持续上涨就是通货膨胀,任何文件也控制不了,就像大雨下多了,河水必然上涨是一个道理。

  当然,物价也不是一个单纯的货币现象,除了货币超量发行这个根本原因,还有局部市场的投机现象、囤积现象和大宗商品的垄断现象,以及稀缺商品的炒作现象和预期心理等也都造成物价混乱,暴涨暴跌。

  如去年的大蒜猛涨、绿豆猛涨,都是在局部市场上故意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通过囤积居奇造成价格猛涨。

  而汽油、柴油的价格除了国际原油市场的涨落外,国内渠道的垄断也造成涨多跌少,一路攀升。

  至于房价,毕竟土地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加上开发商、投机商,以及购房还贷者都不希望房价形成大幅下跌的心理预期,要想彻底把房价压下来,恐怕不是几道文件能够奏效的。

  要真正控制物价,政府要做的是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控制货币过量发行,打破行业垄断和局部市场垄断,保护竞争。

  当然,最根本的措施在于增加就业,公平分配,惩治贪腐,保护弱势群体。如果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加了,公平保护了,正义伸张了,社会和谐了,即使物价涨点儿老百姓也能理解和承受,何劳下发文件呢?

  张世贤

(《中国经济周刊(微博中国经济周刊听众:97693人+收听已收听最新消息 2011年8月30日 17:05《中国式修辞》:1、 在讲话前面加上“重要”二字,会场就有掌声了。 2、在发廊前面加上“正规”二字,就都心安了。3、 在手艺前面加上“祖传”二字,就觉得可靠了。 4、在电器前面加上“原装”二字,质量就有保证了。 5、在售房前面加上“限量”二字,抢购就开始了... (转)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