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志下载 雪花电影:千秋功罪王羲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46:51
          王羲之,东晋名士,千秋书圣,古往今来多少人对之顶礼膜拜,对之心摹手追。他开创了妍美、流便的行书一体,完成了真书由隶入楷的规范性转化,写下了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佳作,成为被后世奉为楷模的伟大圣人。在书法史上,王羲之是一座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峰。然而我要说,王羲之也有罪过,您相信吗?
  王羲之的罪过就是在他巨大的阴影下,诞生了一大批“书奴”似的徒子徒孙,永远跟在王羲之的屁股后头,把行书越写越差。我们要说,这个罪过不是王羲之本人的原因,是历史的原因造成的。此话怎讲?我们知道,王羲之的书法那是顶尖级的,可谓尽善尽美,挑不出丝毫毛病。坏就坏在他离我们的时代太远,留下来的字样(或称范本)太少,误导了后人。(注明:本文只侧重论述行书)
  王羲之的传世行书作品太少,根本不够我们学,在此不妨检点一下:除了《兰亭序》,就是《圣教序》,还有一个《半截碑》、《千字文》。《兰亭》不是真迹,众所周知,好在有一个冯承素给摹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姑且就当是真迹吧,全篇300余字,无价之宝。《圣教 》呢,不是王羲之的原作,是唐太宗叫人从王羲之的作品中抠出来然后剪辑在一起的拼凑之作,算不上完整的书法作品。《圣教》字数虽然不少,但致命的弱点是重复、没有变化,他搞的是一项机械化的工作,不是艺术工作。试想:如果叫王羲之生前亲自把《圣教序》写一遍,我可说,绝对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老实说,《圣教序》一帖只能当作追怀书圣的一点影子把它供起来,要全心临摹,恐非佳选 。《半截碑》与《圣教》同类,也是“集字”,非王亲书,也不足取。至于《千字文》,则纯属膺品,根本是别人写的,然后冒充王羲之。除了以上提到的四件帖子,王羲之还有比较多的尺牍作品,但我们可以看一看,这些堪称众多的墨迹或碑刻中十之八九是草书或行草书作品,只有少数的几件免强可以归于行书,比如《快雪时晴帖》、《丧乱帖》、《二谢帖》、《孔侍中帖》、《奉橘帖》等,这几件作品,只能叫做吉光片羽,字数少得可怜。
     也许有人会说,字数少又怎样呢,学字不在于范本字数的多少,我一样可以学好。这就大错特错了。在此引伸一个故事吧:本人记得小时候看过一个武侠电视剧,剧中讲一个很有武学天份的人偶然得到一个武功秘笈的残片,于是他就照着这个残片上说的练,时间久了,愈练愈熟,由于此人悟性极高,他居然由这个残片悟到了包括这个残片在内的所有武功,终于练成武林高手。后来他碰到了武功秘笈的全本,拿来一看,果然与自己练的一丝不差。我讲这个故事是要说明,我们后世的许多书法家,其实都在做着像这个武林高手一样的事,对着几件吉光片羽,穷其一生不停地临摹,百遍,千遍,万遍……练得越多,其实越坏。我们永远不可能像那个武林高手那样幸运,因为书法不是武术,它没有套路可言;书法也不是科学技术,它是无规律可循的。如果你看到王羲之写出的上一个字,就能知道下一个字该如何写、是何形态,那就不是书法艺术!
         书法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在此有必要抛出本人的观点:书法不能复制,写字不能举一反三,书法最忌程式化、雷同。知道了一,就可由此推到万的,那不是书法艺术,那充其量只是一个字匠。所以说,有些人以为把《兰亭序》临摹得惟妙惟肖,就等于把王羲之学到了手,那是绝对错误的,要知道,你学的只是王羲之的冰山一角,真正的庐山面目,你还压根没见过呢。问题就出在这里,由于王羲之传下来的范本太少,所以历代书家们只有对着几个残片皓首穷经,不停地写,不停地练,然后把从这几件残片中学到的很有限的东西进行推广、放大,简单地说,就是把从《兰亭序》中学到的300余字及其章法来写天下一切字、一切作品。于是后世就出现了像赵孟頫、董其昌这样的人,史称“赵、董末流”,为什么是末流?就是因为他们的字呆板,缺少变化,甚至千篇一律,没有一点他们的祖宗——王羲之的风骨。尤其是赵孟頫,一生就在王羲之一棵树上吊死,写来写去,反倒写得像个女人,字越来越柔媚无骨。我们还注意到,在赵孟頫、文征明等人的行书作品中,经常参杂了一些草书笔法,但通篇看又不算行草。这就从反面印证了这些书法家们在学习王羲之的时候也苦于行书字样太少而只得用草书充数的事实。王羲之本来就是草书作品多,行书作品少,后世学王的人常惯用草书笔法来写行书,使得字软媚无骨,笔画没有锋芒,像近代的白蕉、邓散木等人就是如此。
        本人必须强调,上述的观点是针对行书说的,不针对楷书,楷书作为打基础的书体,是可以举一反三的,比如说学颜柳,把他们的字找个四、五十个来,强加练习,那么其他所有的字基本上都可以写得像模像样。这对于以后再想深造并无大碍。但是行书就不行!我们总结说:王羲之的那几件行书范本,作为习行书打基础还可以,可以练练,但不可执着于此,自觉练得差不多了最好调头另寻别帖,转益多师才是提高自己的根本办法。《兰亭序》不是《红楼梦》,《红楼梦》看得越多体会越深,而《兰亭序》临得越多可能越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