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丝 樊落 下载:让经济新闻俏起来—记者的写作技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3:48:44
让经济新闻俏起来—记者的写作技巧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52    更新时间:2010-8-18
-
-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迅猛发展的时代,生活天天在变化,人们的观念、阅读趣味也在不断变化着,有—些一度畅销的报纸逐渐销声匿迹了,原因何在?当然多种多样,但有一条是肯定的,这些报纸提供给读者的经济新闻中,“俊俏”者少得可怜,而“丑陋”者成群结队。说句心里话,去看时装表演,如果表演者和时装都“丑陋”的话,不把观众吓跑那才怪呢?!为此,作为报纸的每个采购员——记者来说,使自己写作的经济新闻“俏”起来,能使整张报纸增色不少。
“俏”,《辞海》中指出,⑴容态轻盈美好。⑵谓商品销路好,价格涨。那么,经济新闻怎样才算“俏”呢?笔者认为,所谓“俏”的经济新闻是指那些写得美好、俊俏,深受受者青睐的经济新闻,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经济新闻题材选择上的“俏”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发展的人空前多起来,他们在观察着、思考着改革开放的前景,经济体制的变化、社会经济生活演进的趋势,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对新信息、新事物、新道德的心理渴求十分强烈。我们记者务必站在时代和党的大政方针的高度,多多思考所采访的经济新闻事实有无普遍意义,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处在何种位置,如果是新生事物,要分析其有没有生命力。最为重要的,务必注重采写社会经济生活的“热点”和“难点”。社会经济生活的“热点”和“难点”,是改革开放中新旧体制产生剧烈撞击的部位,也是人们谈论、关注的热门话题,它题材重大,问题尖锐,激荡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主旋律中最高亢的音符,具有强烈的社会典型性,蕴含着极大的新闻价值,一旦报道出去,就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产生强烈反响,选择这样的新闻题材写成的新闻正是 “俏”的经济新闻。
请欣赏人民日报记者顾兆农写的经济新闻《哦,这米,这价》①:
2月10日,收到了湖北省京山县朋友送来的4盒大米,共4千克,每千克1个精美的盒式真空包装,盒子上标明:统一零售价22元。也就是说,这大米每500克的零售价是11元!
 如此价格的大米,闻所未闻。一打听才知道,这米是“京山桥米”中的极品,粒粒晶莹透亮,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殊荣。充满喜气的大红色包袋里有一份“正宗桥米原料粮种植收购协议书”,甲方是京山县京和米业有限公司,乙方是京山县孙桥镇蒋家大堰村村民委员会。协议把种植这“京山桥米”的曾宪宏等13位孙桥农民的名字一一列了出来,每户种植面积多少也一一告示,总面积仅为65.8亩。
 乙方承诺,严格按照传统的种植模式和现代农业绿色食品的标准耕作,精选优良种子,不施农药,施用农家肥、饼肥等,保证不掺杂其它地方的同品种稻谷……甲方承诺,在合同期内,保证收购价高于同期其它任何地方同一品种的价格,每年向乙方无偿提供一定的地力、环保补偿费,用于土壤和环境的保护工作……
 该协议的签订时间是2003年4月,有效期8年。礼品袋里的附件还说明,2003年以来,每年从孙桥米业基地收购到的桥米总量,大数相当,小数有异。其中,2006年10月收购数为4年来最低,总量为26286千克。
 物以稀为贵。哦,这米,这价!
笔者读了经济新闻《哦,这米,这价》,被深深地感动了。这取决于这一经济新闻题材的“俏”,即带有新颖性、独特性、显著性和典型性,这样的经济新闻就最能吸引读者。本来记者收到朋友送来的4千克大米,这是极为平常的事。在社会生活中,许多事情,司空见惯,普普通通,不以为然,但在特定的时间、地点、环境下,便有了新的意义,成了我们书写经济新闻的新颖、独特、深刻的题材。记者正是从“这大米每500克的零售价是11元!如此价格的大米,闻所未闻。一打听才知道,这米是‘京山桥米’中的极品,粒粒晶莹透亮,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殊荣”出发,用自己灵敏的“新闻鼻”,及时嗅出“充满喜气的大红色包袋里有一份‘正宗桥米原料粮种植收购协议书’”这一新奇而独特的味道,由于只写此“味道”,不写别“味道”:“协议把种植这‘京山桥米’的曾宪宏等13位孙桥农民的名字一一列了出来,每户种植面积多少也一一告示,总面积仅为65.8亩。”“该协议的签订时间是2003年4月,有效期8年。礼品袋里的附件还说明,2003年以来,每年从孙桥米业基地收购到的桥米总量,大数相当,小数有异。其中,2006年10月收购数为4年来最低,总量为26286千克。物以稀为贵。” 由于记者坚持做到追求深,发现独家观点,是实现差异化采写的首要途径。同样的新闻事实,同样的枝干,在有的记者笔下枝繁叶茂花香果硕,而在有的记者那儿却只能颓枝败叶芳华散尽,-

这就是记者有没有比别人看得“更深一层”能力的结果。大千世界,五彩缤纷;万事万物,千变万化。对此,有人在写经济新闻时,不是如同《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东张西望,应接不暇;就象卖豆芽的没拿秤——乱抓。写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下一页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出的经济新闻,或似懒娘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让人望而生厌;或似白水煮青菜——既平又淡,让人食而无味。如果作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下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功夫,追求新:发现独家视角,选择新颖题材,围绕新颖题材去写,就能够把经济新闻写得“俏”起来,方能得到广大读者热烈欢迎的。发现经济新闻的新颖题材,这种独家

观点并不是灵感闪现,它是在新闻实践中长期锻炼提升的结果,是一种厚积薄发。具体到某一次采访(编辑)过程,它又是建立在独立思考、独特见解、深刻解读和全面剖析基础之上的一种判断,是对经济新闻事实的深刻把握。
二、经济新闻主题揭示上的“俏”
社会经济生活的现象是直观的、外露的,而经济生活的本质是内在的、隐蔽的,我们只有借助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显微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才能对那些错综复杂的、充满矛盾的、不大定型的社会经济生活、经济现象和经济事物,作出准确的判断和正确的认识,写作的经济新闻主题思想才能揭示新闻事实的“真谛”。
记者何聪写的经济新闻《本报记者走访淮河蒙洼蓄洪区,这里的群众说——“今年受灾没遭罪”》②,正是主题“俏”的经济新闻,请欣赏原文:
安徽阜南蒙洼蓄洪区蓄洪后,136个庄台中有77个庄台的交通完全被大水阻断,成为“湖泊”中的“小岛”,物资进出比较难,庄台上万余受困群众生活受到一定影响。
 送米送面、送医送药,安徽通过各种措施确保群众有地方住、有饭吃、有清洁水喝、有病能医,大水过后没有发生大疫情,防止群众受灾又遭罪。
 “今年与2003年可不一样了,不用遭罪了。目前生活基本没有受到大的影响。”走进“小岛”王家坝镇的郎楼庄台,村民郎泽旗高兴地说。2003年夏天,这个长120米、宽70米的庄台,主体工程如水泥路、坡台等已完工,没有房子,只有帐篷,临时居住的46户灾民,因为帐篷不够用,有的人家只能用塑料薄膜遮风挡雨。如今的郎楼庄台,早盖起了150来间房屋,70多户300多人户户有住房。
记者何聪报道了阜南蒙洼蓄洪区蓄洪后,安徽通过各种措施确保群众有地方住、有饭吃、有清洁水喝、有病能医,大水过后没有发生大疫情,防止群众受灾又遭罪的经验。他既没有写多少条经验,也没有罗列多少个典型,更没有选择什么重大主题,而是把视野投向阜南蒙洼蓄洪区,聚焦蓄洪后受灾群众的生活体念,充分揭示了“今年受灾没遭罪”这一主题思想,这样的策划很有心,这样的采访很扎实,这样的主题提炼很巧妙——可谓平实而“不同凡响”。在全国,在往年,不说绝无仅有,也是比较罕见和难能可贵的。这充分说明,《人民日报》的总编辑、编辑、记者们在挖掘经济新闻主题思想方面是肯下大功夫的,不仅敢于开“第一腔”,而且善于开“第一腔”。
三、经济新闻角度表述上的“俏”
《长江日报》刊登的经济新闻《拾煤渣者说……》③,荣获1993年度“全国14城市头条新闻竞赛”一等奖,是当之无愧的,笔者读了这条经济新闻,不禁拍案叫好,现抄录如下,请读者欣赏:
昨天是8日18日。对于生意人来讲是个“要发”的吉祥日子,可记者在武汉抗菌素厂锅炉站碰到拾煤渣个体户肖喜生时,他却一脸愁容:“以前这里的黑煤渣再也看不见了,拾这里的煤渣难赚钱了。”回忆起过去的好光景,肖喜生脸上漾起笑容:“我与武抗锅炉站打了8年交道,这里的煤渣一直都是黑的,含炭量高,掺在土里制砖,既节土又节煤,每次送到砖瓦厂都能卖出好价钱。”
“现在不行啰。”他脸上由睛转阴,“自从今年元月份以后,这里的煤渣就越来越白,砖瓦厂不要了,只好*价卖给市政公司修路,每个月收入少了一大截哟。”
“你问为什么变白了?”老肖连连感叹:“改革的威力大哟!以前来拖渣,常常看见锅炉站里上班打瞌睡的、摸牌的,心思不放在锅炉上,不该出渣时出渣,乐得我拣便宜。据说,锅炉站从今年搞起了新规矩,把职工的工资与站里的费用捆在一起算,锅炉站就开始变样,就像自已家里烧煤一样,生怕没有烧透,‘抠’得很。以前,像拖煤、转煤这样的脏活、累活,哪会由已动手,还不是花钱请人做?现在,站里职工干得黑汗水流。”
“你问我今后的打算?”肖喜生忧中有喜:“我拖渣的企业、机关有20多家,亏得目前像武抗这样搞的不多,不然的话,我这碗饭吃不成了。”
笔者认为,这一经济新闻,借鉴了柳宗元《捕蛇者说》的手法,借拾煤渣个体户肖喜生之口,从侧面反映了武汉抗菌素厂深化改革的成果。由于新闻角度选择巧妙,新闻切入口奇特,使笔者读后爱不释手。新闻抛弃了惯用的正面叙述的写法,改变了写改革的经济新闻的标准件——改革的指导思想、具体措施、实施过程、显著成效等而不用,另辟蹊径,从头到尾围绕拾煤渣者的喜与忧,忧与喜的矛盾展开:导语——他一脸愁容,背景——回忆过去的好光景,肖喜生脸上漾起笑容;正文——他脸上由晴转阴,连连感叹,交代为什么“煤渣越来越白”,便使深化改革给抗菌素厂带来的深刻变化跃然纸上,生动、鲜明、具体、实在;结尾——披露了肖喜生“忧中有喜”的原因:“我拖渣的企业、机关有20多家,亏得目前象武抗这样搞的不多,不然的话,我这碗饭吃不成了。”进一步说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说实在话,像《拾煤渣者说……》这种角度表述“俏”的经济新闻实在太少了,而那些正统的模式化的经济新闻却充斥报端。笔者呼吁:多一些角度“俏”的经济新闻!
四、经济新闻写作文采上的“俏”
经济新闻写作文字上的生动、活泼、自然、大众化,也是经济新闻“俏”的一个突出特点。记者们深入基层,火热的现实生活,陶冶着他们的情感,也涤荡着经济新闻的学究气和八股调,从而写出一批批生动活泼、引人人胜的好新闻。
人民日报记者张志峰写的经济通讯《王老汉的“新烦恼”》④,仅1400多字,内容简洁,文字生动感人,请看原文:
心声
 湖北秭归县杨林桥镇白鹤洞村农民王佐成
 我家有三座房子,第一代土屋黑黢黢的,第二代瓦房白亮亮的,第三座最气派,是两层小楼。现在日子越过越好,房子越住越好,但还是有压力,5年前的楼房在村里又落伍了。我们还得赶啊!
 新铺的水泥路一直通到王佐成家,老汉今年64岁。他指着一字排开、新旧分明的三座房子(如图)一脸笑容。老汉是该县的乡土拔尖人才,说话有板有眼:盖第一座房子时最“苦闷”,起第二座房子多亏种烟叶,建楼房全*的是魔芋。
 借钱、流汗垒起的土屋
 王佐成25岁时,全家住草棚。那年他四处借木料,赊了一些瓦,请工盖瓦房。土墙要用厢板来打,王佐成年轻力壮,初春时节他穿着单衣,每打一厢就浑身汗透。前后忙活了3个月,三间土屋才垒好,欠债500元。
 王老汉回想起来仍不免感叹:省吃俭用,三年才还清账。在这山沟里,当时房上能有几片瓦就很知足了,住着心里踏实。
 烟叶上“冒出”的新瓦房
 1980年前后,王老汉家分了12亩地。山区地薄,种苞谷只能吃饱饭,钱包是瘪的。1985年他家开始种烟叶,每年有六七亩,平均每亩毛收入700元。
 1991年,有人给二儿子说亲,相中了人品和能干,“就是房子太破了”。王老汉想:土屋已经20多年了,低矮阴暗潮湿,赶不上形势了。
 王老汉种烟叶、养猪,有了存款,还接济别人,“在村里算中上等吧”。那时当地流行白灰墙、青瓦房。手里有“粮”,心里不慌。1992年春天,他们包工包料给建筑队,自家图清闲,一心种好烟叶。
 这次建了三间新瓦房,临街开了6个窗子,王老汉一家喜不自禁:房子模样周正,结结实实,很多行家看了都说漂亮。“这次盖新房花了近2万元,多亏了卖烟叶,要不还得借钱。”
 随后,又有人给二儿子介绍对象。“到家里一看,当年就结婚了。”王老汉的老伴说起这些,仿佛回到了当年接新媳妇的日子,一脸舒坦。
 魔芋上“长出”的新楼房
 王老汉种田喜欢琢磨,“要赶形势,搞新品种。”前些年县里鼓励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魔芋、蔬菜等。2000年他试种半亩魔芋,收入500元,快赶上一亩玉米的收成。尝到了甜头,王老汉向当地土专家学习,逐步扩大面积。
 2002年,中专毕业后一直在外打工的大儿子回家了。新瓦房已给二儿子结婚住了,大儿子没有下脚地方。
 一家人经过“考察”,打算建砖混结构的楼房。那年买魔芋种子、仔猪花了很多钱,手头只有2500多元现金,建楼房需要近4万元。但王老汉说:“不怕!我有2亩魔芋,还养有七八头猪哪。”
 2002年4月,新楼房动工。王老汉借了3万多元,承包给建筑队。10月新楼落成,上下共12间160多平方米。木质楼梯栏杆,黄漆门窗。内墙粉刷,外墙贴白瓷砖。背*青山,面向田野,小楼很气派。一度成为当地农民建房的样板。王老汉记得清楚,11月8日,党的十六大开幕,他们就选这天搬进新居。“村里人都说,我们是与党同喜庆!”
 金秋季节,魔芋丰收。“那天请了几个工,一亩挖了快1万斤魔芋,晚上装车就卖了8000多元。”当年,他们还了一半的债。
 见到记者时,王老汉说现在又有了烦恼,手心手背都是肉,但老大老二房子不一样是因为“时代变化太快了,不是我偏心!而且明摆的,5年前的楼房现在在村里又落伍了,我们还得赶啊!”
 据了解,去年杨林桥镇共发展蔬菜3万亩、魔芋1万亩、出栏生猪4万多头,仅*这些农民人均增收120元。王老汉的二儿子种了魔芋和甜椒,养了几头猪,打工一天挣几十元。可二儿子说:“老瓦房很结实,舍不得拆,过些年再起新房。”大儿子种田不在行,开了个小卖铺,生意不错。近些年两个儿子购置了手机、洗衣机、电饭煲等电器,摆设和城里一样。
 告别时,王老汉告诉记者他的心愿:保住乡土拔尖人才的称号;解决魔芋病虫害问题,还要把甜椒等蔬菜创出品牌,多一些收入。
这里,记者大多用湖北秭归县杨林桥镇白鹤洞村农民王佐成的口述,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广大农民的心态和广大农村的深刻变化。全篇充满了“农家”味儿,记者用“农民话”写“农家事”,写“王老汉的新烦恼”,实在高明。经济通讯的开头写了农民王佐成的心声:“我家有三座房子,第一代土屋黑黢黢的,第二代瓦房白亮亮的,第三座最气派,是两层小楼。现在日子越过越好,房子越住越好,但还是有压力,5年前的楼房在村里又落伍了。我们还得赶啊!” “王佐成指着一字排开、新旧分明的三座房子,说话有板有眼:盖第一座房子时最‘苦闷’,起第二座房子多亏种烟叶,建楼房全*的是魔芋。”“见到记者时,王老汉说现在又有了烦恼,手心手背都是肉,但老大老二房子不一样是因为‘时代变化太快了,不是我偏心!而且明摆的,5年前的楼房现在在村里又落伍了,我们还得赶啊!’”这种生活气息浓厚、生动形象的农民语言,不仅增强了经济通讯的文采,还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趣味性和感染力。言为心声,优美的新闻语言,来自于记者对新闻事实(人物)的真切感悟,它是写稿过程中的深情流露,也是记者深厚功力的自然体现。
怎样使经济新闻“俏”起来,这是一项长久的研究课题。笔者仅在阅读了一些佳作后写下了这篇随想录而已。其实生活中也不乏其例。笔者一次偶然与一位从事不锈钢制品生产的专业户谈起其生产前景时,他笑着说;我生产的是非标准件,批量小,常换常新,“客随主便”嘛,大企业不愿生产的,小企业又划不来,我的生意是没有人能抢走的。把这位个体户的一席话借用到“俏”的经济新闻写作中来,也很适用。其一:使每篇经济新闻成为非标准件,都具有其“独特性”;其二:常换常新,不断变换新闻写作角度,杜绝“大路稿”的生产;其三:“客随主便”,记者写的经济新闻要满足报纸的主人——读者的阅读需求,使他们越看越爱看,爱不释手。 
您正浏览的文章《让经济新闻俏起来—记者的写作技巧-写作知识-清风教育资源网》由 清风教育资源 网:http://www.qfsky.com 整理,访问地址为:http://www.qfsky.com/article/xiezuozhishi/article_29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