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火 成龙下载:广州的历史介绍和名人效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22:09:26
城市概括

图片:map.jpg


   


一、地理状况
    广州是广东省省辖市,广东省省会。又名羊城、花城,简称穗。位于广东省中部,地处珠江三角洲北缘,濒临南海,毗邻香港和澳门。介于东经112°57′~114°3′,北纬22°26′~23°56′之间。东连惠州市,西邻佛山市,北靠清远市,南接东莞市和中山市。南北最大纵距182公里,东西最大横距215公里,辖区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443.6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266平方公里。现辖越秀区、东山区、荔湾区、海珠区、芳村区、天河区、黄埔区、白云区等8个区,代管花都市、从化市、增城市、番禺市。总人口656.05万人,其中城市人口395.7万人。境内有高山、丘陵、台地、平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最高处为天堂顶,海拔1210米,最低处为珠江岸的市区,海拔仅5米。中部是丘陵、台地,南部是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21.97℃,7月份平均气温28.1℃,1月份平均气温13.3℃,无霜期300~341天,日照时数为1571~2053小时。年降雨量在1600毫米以上。




二、历史沿革 

    远古时为"百越"人所居。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统一岭南,设南海郡,郡治番禺(今广州),辖4县。郡尉任嚣筑"任嚣城"。秦末(前206),赵佗建立南越国,建筑了"周十里"的赵佗城。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汉平南越国,分南越国土为南海等9郡,南海郡治在番禺。三国东吴黄武五年(226),孙权建立交、广二州,合浦以南为交州,以北为广州,广州之名由此起。南北朝时期,广州辖南海等18郡。隋朝在岭南设总管府,广州总管府治所在番禺。唐初继隋制,贞观元年(627)分全国为10道,道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后,广州为岭南道治所。五代后梁贞明三年(917),在广州建立大越国,国号为汉,史称南汉,历时55年,亡于北宋。宋代设广南东路,路治广州。元代江西行省置广东道,辖广州路等14路,道治与路治均在番禺。明代设广州府,辖连州、番禺等15县。清顺治三年(1646),朱聿在广州自立为帝,年号绍武,史称南明,仅存在40天。清代设广东省,辖广州府等9府,省、府治均在今广州。1918年广州设市政公所。1921年2月15日,广州市政厅成立,孙科任广州市第一任市长,是为广州建市之始。1925年7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成立,定都广州,又称穗京。1938年10月21日,日军占领广州,开始了长达7年的沦陷时期。1945年光复,广州市直隶于中央政府。1949年10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广州。10月28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成立,叶剑英任市长。




三、城市特点   

    广州是南越国和南汉都城,岭南文化中心,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和经久不衰的外贸港市,中国近现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文物古迹众多,古城格局保存较为完好,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州历史上曾为南越国都城93年、南汉都城55年、南明都城40天,南越国宫署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和长盛不衰的外贸名城,广州还保留有许多文物古迹和标志性建筑,如光孝寺、西来初地、华林寺、南海神庙、光塔、怀圣寺、伊斯兰先贤古墓、怀远驿、十三行、竹岗外国人墓地、巴斯教徒墓地、琶洲塔、海幢公园、陈家祠、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场馆、东方宾馆、新大地宾馆等。广州是中国近现代民主革命策源地和大本营。康有为在这里宣传维新思想,孙中山在这里领导起义并三次建立革命政权,张太雷、叶剑英等在这里领导广州起义并成立苏维埃政府。相关的文物古迹有万木草堂、黄埔军校、孙中山大元帅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广州起义旧址纪念馆、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孙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堂等。广州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新石器时期开始就产生了百越文化,以后经汉越文化融合和中西文化交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从历史遗址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园林文化、商业文化到宗教文化,都贯穿着一种开放的人文意识,特别是变更意识、商业意识和务实意识,反映出广州人的开放观念、兼容观念和改革观念。传统的文化艺术,从粤语、广东音乐、广东曲艺、岭南画派、岭南诗歌、岭南建筑、岭南盆景、岭南工艺到岭南民俗,都反映出岭南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具一格、绚丽多姿的地方特色。广州在历史上与各国往来密切,特别是近代以来,广州人出国经商、打工、留学者众,市民80%以上都有海外关系,尤其与港澳地区居民的亲友关系更为密切。目前,原籍广州的海外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同胞共有135万人,分布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侨眷、归侨和港澳亲属100多万人,占广州市人口的1/4。华侨是广州的一大优势,广州引进的外资80%以上来自港澳地区,广州的外贸出口80%以上也经过港澳地区。广州市的支柱产业群是:高科技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商品流通业、金融保险业、建筑与房地产业、旅游服务业及信息产业。




四、城市现状   

    广州是改革开放试验区广东省的省会,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1984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决定把广州列为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全国科技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综合试点城市。国家还批准广州市兴办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广州保税区,兴办了出口加工区,进行全面的改革开放试验。广州被公认为中国当代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州是华南地区的工业中心,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综合配套能力较强,轻纺工业比较发达,重工业有一定基础。1996年工业总产值2058.7亿元。广州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资源丰富,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序较高,近年来外向型农业和"三高"农业发展较快。1996年农业总产值142.9亿元。广州是华南地区的交通、通讯枢纽,海陆空交通方便,通讯业发达。1996年交通客运量9047万人次,货运量1.18亿吨,港口货物吞吐量8509.85万吨,邮电业务总量57.31亿元,其中市内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52.8万门。广州是中国南方的重要商埠,商品购销量大。199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6.44亿元。广州又是全国的重点旅游城市之一,各种旅游服务设施比较齐全,是中国接待境外游客较多的城市之一。1996年主要宾馆接待旅游者1552.96万人次,其中国际旅游者226.55万人次。广州的市政设施比较完善,配套建设较好,重视综合环境的建设和管理。1996年城市供电总量144.44亿度,城市供水量12.41亿立方米,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542升;城市液化气供气量14.87万吨,煤气销售量1.38亿立方米,气化率为88.70%;市区营运公共汽车、电车3740辆,客运量8.81亿人次,出租汽车1.51万辆,客运量2.95亿人次;城市道路总长1847千米,道路总面积2030万平方米;公园40个,总面积1264公顷。广州文化教育事业发达。有高等学校25所,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28所,普通中等学校590所,小学1612所,特殊学校11所。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9个,电影放映单位216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4个,公共图书馆15个,博物馆24个,广播电台8座,电视台5座,出版报纸74种,出版图书2513种,出版刊物260种。




五、名城保护与发展规划   

    中共广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专门成立了广州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办公室和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广州古都学会,从事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的研究、宣传、协调、指导、监督、管理工作。几年来进行了广州建城历史、黄埔军校、城市传统中轴线、古城文化旅游区、十三行、广州开放史及海上"丝绸之路"的调研工作;开展了广州建城2210年纪念活动并进行了4次"识名城,爱广州"宣传月活动。还开展了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调研工作并出版了一批图书、画册等宣传资料。拨出专款保护文物,较大的维修和修复项目有南越王墓、南海神庙、黄埔军校、东征烈士墓园、镇海楼、九曜园、中山纪念堂等,其中中山纪念堂维修经费达5300万元,黄埔军校本部修复费2000万元。与此同时,还进行了《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制订工作,编制了名城保护专项法规,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1982年,广州被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后,1984年广州市总体规划中就增加了"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的内容。在专项规划中,确定了广州名城保护基本思路:保护白云山山脉、珠江水域,强调城市建设与自然景观的关系;保护文物古迹、历史景点,强调城市建设与人文景观的关系;保护传统轴线、城市格局,强调城市扩展与核心结构的关系;保护特色地段、传统区域,强调城市改造与地方特色的关系。现阶段已编制完毕正在上报的《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进一步完善了1984年的专项规划,确定了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基本模式,即城市空间环境保护规划模式,城市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模式,城市历史文物古迹、近代革命史迹保护模式和城市近代优秀建筑保护规划模式。其中城市空间环境保护规划模式特别强调广州旧城与自然山水的依托关系,保护由南湖乐园经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至越秀公园的白云山脉,通过越秀山峰上的中山纪念碑将南北走势的白云山脉与旧城传统轴线连为一体;城市传统轴线南端的海珠广场作为珠江两岸风景河段保护控制取得核心景点地位,城市传统轴线东西两侧规划由解放路高架步行区和北京路商业步行区共同构成广州旧城空间结构的核心。珠江两岸风景河段分别规划有西关大屋-荔湾风情保护控制区和新河浦独立宅院-东湖秀色保护控制区域与珠江两岸风景河段呼应关联,强调广州城市格局的城市传统轴线经海珠广场沿江南大道向南延伸,以及天河新城区中轴线的形成,体现了广州城市格局保护与发展的统一性。广州市城市建设总体目标是: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
[ 此贴被沈堤烟柳在2007-08-09 13:46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6 条评分 梦里乾坤 好评度 +15 2007-07-20 优秀文章 梦里乾坤 好评度 +15 2007-07-20 优秀文章 梦里乾坤 好评度 +15 2007-07-20 优秀文章 梦里乾坤 好评度 +15 2007-07-20 优秀文章 梦里乾坤 好评度 +15 2007-07-20 优秀文章 梦里乾坤 好评度 +15 2007-07-20 优秀文章 隐藏 回复 引用 举报 沈堤烟柳

UID:1115

  • 注册时间2007-04-08
  • 最后登录2011-06-30
  • 发帖7007
  • 搜Ta的帖子
  • 精华8
  • 历史币48667
  • 白银19455
  • 好评度4913
  • 管理积分59
  • 学术积分3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级别: 正三品
发帖
7007
爵位
淮阳伯
  • 关注Ta
  •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7-07-20

名胜古迹

图片:u=1565404254,224836302&gp=42.jpg


【中山纪念堂】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越秀山南麓。原址为清代抚标箭道,后为督练公所,辛亥革命后为督军署。1921~1922年孙中山任非常大总统时,在此设立总统府,领导民主革命运动。1922年6月,军阀陈炯明叛变,炮击总统府,将其夷为平地。孙中山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为了纪念他的伟大业绩,各界于此筹建纪念堂,1931年10月竣工并命名为中山纪念堂。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高58米,是钢架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宫殿式建筑,屋顶是前后左右四个重檐歇山顶,顶盖为八角亭式,红柱黄墙衬着蓝色琉璃瓦,庄严瑰丽。堂内周围装饰着民族风格的彩绘图案,分上下两层共设4729个座位。堂顶为玻璃镶嵌的圆形大吊顶,大厅不见一柱,堪称建筑艺术的杰作。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纪念堂周围有5万平方米的广场,绿草如茵,堂西有孙中山纪念馆。1956年,在堂前建有孙中山铜像。1963年进行大规模修葺,并在纪念堂四周增建红色铁花围墙。广东省、广州市各界人士每年在这里举行孙中山诞辰和逝世纪念活动。

图片:u=689095151,4230094848&gp=36.jpg


  【虎门要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狮子洋虎门水道主航道两侧,雄踞珠江出口的咽喉,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鸦片战争时,在上、下横档岛和相邻的金锁牌岛、阿娘鞋山两处修建了威远、镇远、靖远、南山等炮台组成虎门要塞的第二道防线,民族英雄林则徐还在这里设置两道横江铁链和成排的巨大木桩,组成集群式的防御体系,阻止英军的进攻,史称"金锁铜关"。现岛内树林郁葱,鸟语花香,有炮台、兵房、弹药库和暗堡坑道。为发展旅游业,近年来新建了码头、跑马场、海滩泳场、观海亭、葡萄园、海鲜餐厅等旅游服务设施,是广州近年新开辟的旅游景点。

图片:u=2481222593,4109312400&gp=30.jpg



  【洪秀全故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州花都市官禄村。是一幢四单间连成的泥砖房。嘉庆十九年(1814)洪秀全诞生在花县福源水村。不久,洪秀全的父亲带着全家迁到官禄NB136村定居。村的东头,有一座泥砖房,名为"书房阁",是洪秀全读书和后来教书的地方。道光二十三年(1843),洪秀全在村中创立"拜上帝会"。《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著作,都是在这所房子写的。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自封天王。定都天京(南京)后,其荒淫比封建皇帝有过之而无不及,很快分崩离析,归于失败。

图片:u=4196280329,1672105823&gp=24.jpg


【岭南第一楼】位于广州市惠福西路五仙观后。又名禁钟楼,是一座城楼式建筑。明洪武七年(1374)行省参知政事汪广洋建。通高约17米。上层为四面开敞的木构建筑,平面呈长方形,梁架粗大。现脊檩底部尚有"大清乾隆岁次戊申年冬季吉旦""募化重建立"楷书金字。金柱及础石较为简洁雄浑,有侧脚,具有明代遗风。钟楼下层红砂岩砌筑,为明代遗构。钟楼上悬挂着一口重约5吨的明代青铜大钟,钟底下以方形竖井下通门洞,形成一个巨大的共鸣器。这种独具匠心的设计,可以使钟声洪亮,声闻十里。

图片:u=3909423089,384180357&gp=32.jpg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州市先烈路。1911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广州起义时,黄兴率领130多名敢死队员冲入两广总督衙门,激战一昼夜,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而失败,喻培伦等86人英勇牺牲。同盟会员潘达微冒着生命危险,收殓烈士尸骸72具,安葬于黄花岗。1912年广东省军政府建造陵园,以后屡次扩建,并辟为公园。陵园坐北向南,庄严雄伟,占地约13万平方米。正门为一座3拱门凯旋门式建筑,门额镌刻有孙中山题写的"浩气长存"4个金色大字。230多米长的墓道两旁种植着青松翠柏,走过泮池和石拱桥便是烈士陵墓。墓中央立着刻有"七十二烈士之墓"墓碑的碑亭。墓后是论功坊,由72块麻石砌成金字塔形,坊顶矗立着高举火炬的自由女神像。


 

图片:u=3941976645,2910100591&gp=30.jpg


【七星岗古海岸遗址】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石榴岗。在大片裸露的红色岩系砾岩前面连着一片宽敞的海平台,石崖下部有一连串半米深的浪蚀洞,使上部额状突出。是五六千年前海浪拍击冲蚀而成的遗址,包括海蚀崖、海蚀洞穴和海蚀平台,说明当时南海海岸就在这里。岗前的大片农田绿野原是汪洋一片,而今海岸已向后退了约100公里。这是我国地理学家吴尚时教授于1937年5月14日发现的,是广州地区历经沧桑的证据。

图片:u=1683940864,3472098164&gp=10.jpg


【白云山风景区】位于广州市北面,因峰顶常有白云飘绕而得名。景区面积21平方公里,风景秀丽,古树参天,交通方便,是著名的游览胜地。白云山簇聚30多座由石英岩和花岗岩构成的山峰。主峰摩星岭海拔382.3米,为全山最高点,可俯瞰广州全景。白云山名胜古迹甚多,现有蒲涧、九龙泉和九龙太子雕塑、"虎"字石刻(相传为清代黑旗军将领刘永福所书),以及滴水岩、云岩、能仁寺、明珠楼、水月阁、"天南第一峰"石牌楼等。近年在滴水岩上开辟了大型天然赏鸟区--鸣春谷。"白云晚望"、"景泰僧归"、"蒲涧濂泉"、"白云松涛"、"云山锦绣"等为宋代以来各时期的羊城八景之一。摩星岭南北两面分别辟有山顶公园和山北公园,还有依山傍水而建的双溪旅舍、白云山庄、松涛别墅等园林式旅舍。1965年,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曾在双溪旅舍小憩。董必武副主席在"白云山庄"品尝白云花茶时曾留下手书"绿树多生意,白云无尽时"的诗句,称颂白云山。

图片:u=332134240,567301210&gp=10.jpg


【中国国民党"一大"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州市文明路215号广东省博物馆大院内。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召开。旧址原为广东国立师范学校礼堂。


其他名胜古迹
  【南越王陵墓】位于广州市解放北路象岗山。是南越国第二代国王"文帝"的陵墓,距今有2100多年历史。1983年发现。是岭南地区规模最大、随葬品最多的一座西汉前期彩绘壁画石室墓。墓中除发现15个殉人外,还出土珍贵文物1000余件(套)。它对研究秦汉年间岭南地区的开发、城市发展、南越国历史都具有重要价值。墓地现已建成"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莲花山风景区】位于广州番禺市东部。莲花山原名"石狮头",是古石矿场,因石场开采后留下来的巨石似出水芙蓉而得名。千百年劳动人民辛勤采石,给莲花山遗下奇石异洞,不少地方已形成天然与人工混为一体的独特造型的风景点。如莲花石、燕子岩、八仙岩、飞鹰岩、落莲洞天、三漂叠嶂、南天门、云梯、石廊、石峰、无底洞、白莲池等。山上还有建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的古莲花塔和建于清康熙三年(1664)的莲花古城,是一座清兵营。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州市中山三路东校场北面的红花岗。1957年修建。正门为两座黄色琉璃瓦石阙,当中五扇铁栅门,阙门正面石壁镌刻周恩来手书"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大字。广州起义纪念碑正对墓道,纪念碑正面镌刻邓小平手书碑名,碑四周为起义战斗场面浮雕。陵园中心为烈士墓包,花岗岩石板组成的护墙正面刻着朱德题字"广州公社烈士之墓"。园内人工湖湖心纪念亭上,悬挂着董必武题的"血祭轩辕"横匾。
【西关大屋】位于广州"西关角"(今荔湾区)一带。是豪门富商兴建的富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俗称"古老大屋"。西关大屋的平面布局基本上是纵深方向发展,三间两廊,左右对称,中间为主要厅堂。中轴线由前而后,依次为门廊、门厅(门官厅)、轿厅(茶厅)、正厅(大厅或神厅)、头房(长辈房)、二厅(饭厅)、二房(尾房)。每厅为一进,厅之间用小天井隔开,天井上加小屋盖,靠高有侧窗(水窗)或天窗采光通风。正间两旁有书房、偏厅、卧室和楼梯间等,最后是厨房。门厅右边,一般设有庭院小局,与厅堂互相渗透,栽种花木,布置山石鱼池以供游憩观赏。庭院后部,为主人教子读书的书房。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西关大屋的门面装修,设矮脚吊扇门、趟拢、硬木大门等三重门扇,作通风和安全的保证。门口两侧,多作高级过水磨清砖墙,显得高雅大方,是西关大屋特有形式。其室内装修和陈设讲究,名贵典雅的红木家具,精巧雅致的木雕花饰,富有地方特色的满洲窗和槛窗,装嵌着书画图案的彩色玻璃,处处都散发着浓郁的岭南韵味。现在龙津西路、逢源路一带比较集中的典型西关大屋民居已划为"西关大屋建筑保护区"。

  【广州苏维埃政府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州市起义路。1927年12月11日,广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广州起义,由张太雷、叶挺、叶剑英领导。起义队伍占领珠江以北大部分城区,并建立广州苏维埃政府,仅存3天。
【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州市越秀南东园横路。1925年6月19日开始,广州、香港举行了省港大罢工,在广州东堤东园建立"省港罢工委员会",苏兆征任委员长。罢工坚持长达1年零4个月之久。

【南海神庙】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庙头村。又称波罗庙,是中国古代海外交通贸易的重要遗址。隋文帝在开皇十四年(594)下诏立祠祭祀南海。唐代以来历经扩建重修,并每年派官员前来代表皇帝举行祭典。古时庙前有码头,海舶进出,按例到庙拜祭,并可在庙旁扶胥镇交易。以此为起点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通达东南亚、西亚和东非,明清时更远达欧、美。庙宇宏伟深广,占地近30000平方米,是中国著名的海神庙。"海不扬波"石牌坊内,主体建筑五进,依次为头门、仪门、礼亭、大殿和后殿。仪门两侧有复廊。大殿前有东西两廊,均为清代以来重建。庙内古碑尚存唐代韩愈碑、宋开宝碑、明太祖御碑等30多块。其中有不少关于海上"丝绸之路"及广州历史的珍贵资料。并有东汉大铜鼓、明代铁钟和玉刻南海神印等重要文物。还有木棉树、红豆树等古树名木。庙西章丘顶上有浴日亭。"扶胥浴日"是宋、元时的羊城八景之一。亭内立有宋苏东坡《浴日亭》诗碑及明陈白沙步苏韵诗碑。
  【陈氏书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俗称陈家祠。清光绪十六年(1890)动工,光绪二十年落成,为广东72县陈姓的合族祠和书院,清末废除科举后改办学校。1957年维修后辟作广东民间工艺馆。书院主体建筑坐北向南,长阔均为80米,前后三进,包括9座厅堂,东西斋有10座房子和6个庭院。最宏敞轩峻的聚贤堂居中,其他按中轴对称依次布列,相互间以廊庑联通,显得布局严谨,主次分明,虚实相映。门前坪地和东、西、后三院环绕四周,与内部的庭院相应,表现出中国建筑与园林相结合的特色。尤为突出的是,每座房子从柱础到瓦脊,缀满石雕、砖雕、铁铸、木雕、泥塑、陶塑和彩画,琳琅满目,广罗历史题材,博采地方风物,精雕细刻,用材讲究,实为宏伟瑰丽的民间艺术宝库。华丽的装饰,平直陡峭的瓦顶,小巧的异彩斗拱和各种比例、手法,均属晚清时期的建筑风格。而以廊庑贯通全院来挡雨遮阳,房舍高大阴凉,内外庭院满目苍翠,则都与广州亚热带气候十分适应,颇觉幽雅宜人,富于岭南风味。

【巴斯教徒墓地】位于广州市黄埔长洲岛的白头斑(现称巴斯山)。是世界最古老的宗教之一--琐罗亚斯德教教徒的墓地。巴斯山海拔389米。墓地面临珠江,有成人墓10余座,按埋葬先后自西向东参差排列。根据墓碑标记,最早的葬于1847年,迟的葬于1852年。各座墓的地面部分均用花岗石砌筑成阿拉伯式石棺。碑文刻凿在顶盖石的面上,记载死者的名字、宗教信仰及亡故日期、地点、年龄等。巴斯教徒墓地群占地约1000平方米,是清朝番禺地方政府划定给旅居广州的巴斯教徒的专用墓地。
【"古之楚亭"石牌坊】位于广州市越秀山中山纪念碑下。原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同治六年(1867)重建,石柱上刻"同治六年岁次丁卯孟春吉旦众善信捐资重建"。为花岗石牌坊,高约52米,面宽2.7米,4块抱鼓石夹护柱脚,坊额东面刻"粤秀奇峰",四面刻"古之楚亭",均为篆体。上施石雕庑殿顶及鳌鱼宝珠脊,此处近越秀山最高峰,广州全城在望。据屈大均《广东新语》载,周惠王时,广州一带的越人臣服于楚,并建"楚亭"以示朝拜之意。清人以为楚亭是广州历史上最早的名字,故建此牌坊以纪之。
  【莲花塔】位于广州番禺市莲花山。原名文昌塔。因山多砺石(可作磨刀石),以及东面山坡上有一天然的狮形岩石,所以又名石砺塔和狮子塔。为明万历四十年(1612)番禺举人李惟凤等建。这座楼阁式砖塔,平面八角形,外观9级,内连暗层共11层,层层铺设木楼板。粉墙红柱,绿琉璃瓦,八角攒尖顶。总高约50米。因雄踞珠江入口,有"省会华表"之称。
  【城隍庙】位于广州市中山四路。原是供奉守护城池神的坛庙。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后经多次重修,现存建筑是清中期风格。城隍庙原有建筑规模宏大,有外门、中门、拜亭、大殿、廊庑、斋宿、羽士房等。现仅存大殿及拜亭。拜亭绿琉璃瓦歇山顶,檐柱及金柱均为花岗岩抹角楞柱。抬梁式构架,雕工较精细。大殿为人字形风火山墙,瓦西坡度陡峭,高11米多。梁枋出头等构件雕有姿态生动的人物、动物及卷草等纹样。大殿及拜亭基本保护完整。
【明代北城墙遗址】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洪武十三年(1380),永嘉侯朱亮祖修建广州城,把宋代广州三城合一,并加以扩展。北跨越秀山,东至今越秀路,南至今文明路、大南路、文德路,西至今人民路、盘福路,后称为老城。嘉靖年间又向南扩筑新城。广州城墙大部已拆,仅存越秀山上镇海楼旁的一段,残长1100米,高1~10米。城墙下部为红砂岩条石砌筑,上部为青色大城砖。其中镇海楼一带长200余米的城墙,已由广州市政府拨款修复。
【五仙观】位于广州市惠福西路。明洪武十年(1377)建成,是一座祭祀五仙的谷神庙。五仙观坐北朝南,门上石匾有清人书"五仙古观"4字。依山而建。部分殿宇已毁,现存头门、后殿、东斋和西斋。绿琉璃瓦重檐歇山顶,木构架保存完好,玲珑精巧。后殿东侧裸露的红砂岩层,上有巨大的脚印状凹穴,古人以为是仙人足迹。其实在晋代以前,这里还是江边,人称"坡山古渡头",凹穴是古时珠江潮水期的急流冲蚀而成的。明清两代,分别以"穗石洞天"和"五仙霞洞"列入羊城八景。
  【南汉康陵遗址】位于广州番禺市新造镇。五代南汉国第一代皇帝墓。全墓用青灰色砖砌筑,全长约12米。有前室、过道和后室,前室两侧各装饰着一列高大的凸字形壁龛。墓顶五重券拱,用大青石板封门,结构坚固。明崇祯九年(1636),雷电轰开了墓穴,人们进入墓内,看到许多奇珍异宝。后来,墓内器物全被取走,因当时保存有墓碑,故知是墓。

  【清真先贤古墓】位于广州市解放北路兰圃西侧。为唐代伊斯兰教传教士阿布·宛葛素来华在广州逝世后的墓地。墓园四周用青砖高墙围绕,内作庭园式布局,有敞口厅和拜堂等建筑。

【秦代造船工场遗址】位于广州市中山四路。1974年考古发掘。原为造船工场,建造在灰黑色的沉积粘土层上。汉代以来堆积形成一片东西长约300米的坡地。船台区有3个呈东西走向平行排列的造船台,1号船台在南,长度估计在100米以上;2号和3号船台,因被楼房压着,未有开揭。遗址出土有秦半两钱、汉初半两钱、秦汉瓦当及西汉初年陶器等物。这处造船遗址始建于秦始皇统一岭南时期,至西汉初的文、景期间废弃。这处造船工场的巨大规模、造船木材的选择及船台的结构形式等都充分表明2000多年前广州造船技术和造船生产能力已达到较高水平。
【南越国宫署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州市中山四路忠大街到儿童公园之间。包括南越国宫署走道、御花园、地下石构建筑、水渠、水井等,十分珍贵。由于周围为民居、商铺密集区,目前仍在进一步发掘中。
[ 此贴被沈堤烟柳在2007-08-09 13:57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条评分 隐藏 回复 引用 举报 沈堤烟柳

UID:1115

  • 注册时间2007-04-08
  • 最后登录2011-06-30
  • 发帖7007
  • 搜Ta的帖子
  • 精华8
  • 历史币48667
  • 白银19455
  • 好评度4913
  • 管理积分59
  • 学术积分3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级别: 正三品
发帖
7007
爵位
淮阳伯
  • 关注Ta
  •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7-07-20

历史名人

广州知名人物
【孙中山】(1866~1925)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名文,字逸仙。广东中山市(原香山县)人。早年学医。1894年赴檀香山,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长期在国外开展革命活动。1905年组织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被推为总理,提出三民主义学说。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1913年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总统。同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被选为理事长。讨伐袁世凯失败后,1914年在日本建立中华革命党。1917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当选为大元帅,后受军阀挟制,被迫辞职离粤。1920年重回广州,次年出任非常大总统。1922年因陈炯明叛变,退居广州。在中国共产党及苏俄的帮助下,1923年再回广州,重建大元帅府,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建设人才。1924年应邀北上商讨国事,1925年在北京逝世。后被尊为"国父"。



  【冼星海】(1905~1945) 作曲家。广州人。1935年从巴黎回国后,在广州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赴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生创作极为丰富,作品有《青年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被誉为"人民音乐家"。1945年在莫斯科病逝。1985年广州音乐学院改名广州星海音乐学院,以示广州人民对这位音乐家的怀念。

【马师曾】(1900~1964) 戏曲表演艺术家。广东顺德人。1917年中学毕业,入广州太平春教戏馆学戏,后到新加坡粤剧班当演员,拜著名小武靓元享为师,崭露头角。1923年回广州入人寿年班,在《苦凤莺怜》中饰演义丐余侠魂,一举成名。30年代前后,在西方有声电影冲击下,为振兴粤剧,他主张向话剧、电影和生活学习,使粤剧现代化、大众化,通过多方面的艺术革新,创立了动作丰富、节奏鲜明、生活气息浓郁的马派和行腔自然活泼、顿挫分明、突梯滑稽的马腔(俗称"乞儿喉")。马师曾曾到美国、越南、马来亚等地演出,驰誉国内外,影响深远。马师曾早年以丑生享盛名,兼长生、净等行当。代表剧目有《苦凤莺怜》、《贼王子》、《佳偶兵戎》、《刁蛮公主戆驸马》等。此外,还拍摄粤语影片数十部。马师曾赤诚爱国,抗日战争期间,积极编演宣扬爱国思想的剧目。1950年,带领红星剧团到广州上演现代粤剧《珠江泪》。1955年回穗,先后任广东粤剧团团长、广东粤剧院院长。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剧协广州分会副主席。晚年成功地塑造了《搜书院》剧中的谢宝、《关汉卿》剧中的关汉卿两个艺术形象,使马派艺术达到新的高峰。

【许广平】(1898~1968) 爱国民主人士,鲁迅夫人。笔名景宋。广州人。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在广州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抗战胜利后参加爱国民主运动。1949年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秘书长、全国妇联副主席等职。与鲁迅的通信合编为《两地书》。


【陈寅恪】(1890~1969) 历史学家。江西修水人,晚年定居广州。早年游学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等国18年,虽未得到一张大学文凭,但掌握了英、日、德、拉丁、希腊、蒙古、藏、满、梵、突厥、波斯等10多种语言文字,学识渊博。1925年被聘为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导师。抗战时,颠沛流离,辗转至西南,执教于西南联大等校。1949年到岭南大学任教,1952年后转至中山大学任教,曾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陈寅恪一生潜心学术,但"文化大革命"中仍未能免于迫害。在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佛学、敦煌学、西域民族史等领域,成果累累,蜚声中外,被誉为一代国学大师。晚年眼盲,由其口述、学生记录,撰写了长篇传记《柳如是别传》。

【朱执信】(1885~1920) 民主革命家。原名大符。生于广州。1905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黄花岗起义。1920年受孙中山派遣在广东策动桂系军队反正,在虎门遇害。1921年孙中山特派廖仲恺等筹建执信中学,以示纪念。


  【许崇清】(1888~1969) 教育家。字志澄。广州人。1905年渡日留学,1920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研究院。曾加入同盟会。1923年参加国民党改组工作,1925年任广东教育厅长,提倡平民教育,发起收回教育权。1931~1932、1940~1941、1951~1969年三次出任中山大学校长。1962年兼任广东省副省长,为广州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陈树人】(1883~1948) 画家。名韶,别号葭外渔子。广州人。近代中国画坛上的"岭南三杰"之一。早年追随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一生历任国民党要职。幼年从居廉学画,1912年毕业于日本京都美术学校。倡导国画革新。注重写生,主张以自然为法,形成以"清"、"新"独长的艺术风格。一生作品,数以千计。一些名作为国外博物馆购藏。其居所樗园(今东山署前路)现辟为陈树人纪念馆。


【高剑父】(1879~1951) 画家。原名仑,字爵廷。广州人。与其胞弟高奇峰(1880~1933)及画家陈树人被誉为近代中国画坛上的"岭南三杰"。高氏兄弟早年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并潜心绘画。幼年曾从居廉学画,后渡日留学,受日本画影响,率先倡导国画革新。高剑父的作品,熔国画、东洋画、西洋画于一炉,师于前人而不落前人窠臼,其画风奇姿磅礴。高奇峰折衷中外画法,出入百家,以瑰奇雄浑见胜。高氏兄弟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外博览会展览并获奖。


  【钟荣光】(1866~1942) 教育家。字惺可。广东中山市人。早年参与反清革命活动。1899年受聘为美国教会学校--广州格致书院(岭南大学前身)汉文教习。后出任岭南学堂教务长、岭南大学董事会主席、校长等职。在其主管岭大期间,创办岭南农科大学、岭南工学院、商学院、孙逸仙医学院。

【梁诚】(1864~1917) 清末外交官。广州海珠区新〖HT5"XL〗NCF75〖HT5"SS〗镇人。12岁赴美留学。回国后,在总理衙门工作,后随张荫恒公使赴美,任参赞。任满回国后,曾两次跟随我国特使,先后赴英国和美国,表现了爱国精神和出色的外交才能,博得赞誉。1903年至1908年初,以三品卿衔资格,出使美国、秘鲁、古巴等国。他不负国家重托,经过反复交涉,争回我国"庚子赔款"多出部分用于教育;争回"粤汉铁路"筑路权益。他在美国时多次函知国内,对诱骗妇女、华工出洋者"缉拿惩办"。1906年三藩市大地震,无数华人遇难,他即电驰海内外募款助赈,并率属捐俸,亲临该埠处理后事。任满将归,特以中国图书15000卷,赠予美国麻州安赫斯特学院。
【詹天佑】(1861~1919) 工程师。号眷诚,字达潮。祖籍江西,生于广州。1873年赴美留学,1881年回国。曾参加修筑芦台到天津的铁路。1905年担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满怀爱国热情,因地制宜运用"人"字形线路,攻克了八达岭附近山高坡大等技术难关。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全长140公里,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重要铁路。后人称詹天佑为中国"铁路之父"。
【刘永福】(1837~1917) 清末民族英雄。字渊亭,别名义。广西钦州(原属广东)人。早年参加天地会起义。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期,先后率黑旗军在越南抗法及在台湾抗日。在越南抗法回国后,长期居住在广州,留下了很多遗迹。现沙河顶有一个"永福村",动物园大门斜对面有一条永福路。
【居廉】(1828~1904) 清末画家。字士刚,号古泉,别号隔山老人。广州人。擅画花鸟、草虫,设色妍丽,笔致工整。主张师法自然,追求"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在创作中发展撞水、撞粉技法,在画坛上独树一帜,画风对其弟子岭南画派"岭南三杰"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有直接深刻的影响。其兄居巢(1811~1882)字梅生,号梅巢、今文庵主,亦擅画草虫,与之齐名,并称"居派"。
【洪仁?】(1822~1864) 太平天国领导人。广州花都市人。1843年参与创立拜上帝会。1859年从香港辗转到天京(今南京),被封为干王,总理政事。提出《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革新政治,发展资本主义。1864年天京陷落后,在江西被俘就义。
【屈大均】(1630~1696) 明末清初诗人。字介子、翁山。广州人。明末清初与陈恭尹、梁佩兰号称"岭南三大家"。曾参与抗清活动,游历各地,访求抗清志士,直到晚年,体力不支,才归家著述讲学,是一位具有崇高气节的民族志士。一生著书几十种,但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现仍有350余万字传世,《广东新语》等为其代表作。屈大均擅诗,其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其作品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他对广州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很高评价,说是"五岭北来峰在地,九州南尽水浮天",确是难得的好地方。
【邹伯奇】(1819~1869) 清代科学家。字一鹗、特夫。广东南海人。在数学、天文学、测绘学、力学、光学和化学等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他自制了中国第一架太阳系表演仪器,制造了中国第一部照相机。曾受聘任广州学海堂学长。其代表作有《舆地全图》、《学计一得》等。
  【陈澧】(1810~1882) 清代教育家。字兰甫。广州人。一生著述甚丰。1840年至1867年被聘为学海堂学长,1867年起任菊坡精舍山长达10多年之久,为广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何维柏】(1511~1587) 明代官吏。字乔仲,号古林。广东南海人。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是明代享有盛名的清官。他不畏权贵,犯颜直谏,弹劾权臣严嵩,被革职。回广州后以教书为主。为表彰其为人,广州人民在大市街(今惠福路)立了一座牌坊,上书"清朝柱石"、"名世儒宗"。
【陈子壮】(1596~1647) 明代名士。字集生,号秋涛。原籍广东南海沙贝乡,生于广州城内九曜坊之杲日堂故宅。4岁在广州受书成诵,7岁能文,号为神童。万历四十七年(1619)殿试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天启四年(1624),自翰林院去浙江主持乡试,发策问历代宦官之祸,因忤魏阉被削籍南归,于广州盐仓街(旧仓基)建筑新邸。崇祯十年(1637)在广州辟云淙书院于白云山,集众讲学;次年修禊南园,与弟子升复修南园旧址,世称南园十二子。其后,吴越江楚闽中诸名流,亦来入社。
【陈大震】 生卒年待考。宋末元初史志家。字希声。广州人。其最大贡献是编纂《南海志》20卷。该书叙事包括当时广州路管辖的番禺、南海、东莞、增城、香山、新会、清远7县,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广州方志。该书在明朝末年散佚,残本现存北京图书馆,有较高史料价值。
【杨孚】 生卒年待考。东汉官吏。字孝元。广州人。曾任议郎之职。学识渊博,为官清廉。晚年住广州河南下渡村,至今遗址有一口井,称"杨孚井"。著有《异物志》,详细记载了古代岭南物产及风俗,保存了古代许多珍贵的史料,对后世影响较大。

【任嚣】 (?~前206)秦代将领、南海郡尉。秦始皇初遣王翦平百粤,任屠睢为尉。粤人不服,逃避山林,并组织力量,攻杀屠睢。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统一岭南,任命任嚣为南海郡尉。任嚣入据番禺,建立郡治,采取"和辑百粤"的安抚政策,受到越族人民的拥护,便开始在番禺建立城郭,后人称为"任嚣城",是广州城建之始。
[ 此贴被沈堤烟柳在2007-08-09 13:58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条评分 隐藏 回复 引用 举报 沈堤烟柳

UID:1115

  • 注册时间2007-04-08
  • 最后登录2011-06-30
  • 发帖7007
  • 搜Ta的帖子
  • 精华8
  • 历史币48667
  • 白银19455
  • 好评度4913
  • 管理积分59
  • 学术积分3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级别: 正三品
发帖
7007
爵位
淮阳伯
  • 关注Ta
  •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7-20

广州历史大事

【广州海上"丝绸之路"考察活动】近10多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和考察的热潮。1979年,日本学者三杉隆敏和中国学者朱少伟、陈炎等,以其有关古代海上"丝路"的论著揭开国际性研究考察海上丝绸之路热的序幕。接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拟定了《海上丝绸之路考察研究十年规划》,并派出"和平方舟号"豪华游艇,沿着古代海上"丝路",抵达古代海上"丝路"发祥地广州等地,进行多学科综合性考察。阿曼苏丹国仿古木帆船"苏哈尔号"抵达广州考察访问,并在10周年后派遣文化使团前来广州举行纪念活动。瑞典政府耗巨资打捞18世纪三四十年代曾三次往返广州-哥德堡的古代海上"丝路"的沉船残体,并派遣历史代表团携带从沉船中打捞起来的货物到香港举办展览会,到广州举行有关学术交流活动,寻找该船当年在广州装货的起锚地。所有这些活动,把国际性的古代海上"丝路"考察热推向了高潮。与此同时,法、德等国的许多青年人,也纷纷自筹经费,亲自驾驶专门订造的仿古帆船,沿着古代海上"丝路",按照古代完全利用风力的航海方式,进行古代海上"丝路"的考察探险活动。
  【忠大街发现南越国宫署遗址】1995年7月,广州市考古队在中山四路忠大街建筑工地发现西汉南越国宫署遗址,同时发现的还有南越国御花园地下石构建筑。该处1997年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已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定为副省级城市】1994年2月25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决定广州的行政级别为副省级。

【第一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在广州举行】1991年11月16~30日,第一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举行。
【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举行】1957年4月25日至5月25日,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中苏友好大厦举行,简称"广交会"。此后,每年都在广州举办春秋两届交易会。
【广州市人民政府成立】1949年10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广州。10月28日,成立广州市人民政府,叶剑英任市长。

  【广州被日军占领】1938年10月21日,日军占领广州。广州沦陷长达7年之久。

【广州起义】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遭到逮捕和杀害。为了挽救革命,广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于12月11日举行起义。起义由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人领导。起义队伍迅速占领了珠江以北大部分城区,并建立广州苏维埃政府,成为东方共产主义运动中建立的第一个城市红色政权,被誉为"东方的巴黎公社"。但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猖狂反扑,广州起义经过3天浴血战斗之后失败了。
  【省港大罢工】1925年5月30日,广州发生了英帝国主义血腥屠杀示威游行群众的"五卅惨案",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6月19日,广州、香港工人举行了著名的省港大罢工,参加罢工的香港工人和沙面洋务工人达20多万人。7月初,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香港和广州两地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并在广州东园建立领导大罢工的机构--省港罢工委员会,苏兆征任委员长。罢工委员会组织起2000人的工人武装纠察队,采取封锁香港和广州沙面租界,断绝食物供应,禁止英船、英货来广州等措施。这次罢工坚持长达1年零4个月之久,给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同时支援了革命政府东征、南征和北伐,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这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工人运动史上也是罕见的。

【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广州成立】1925年5月1日,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和工农联合等30多个决议案,并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选举林伟民为委员长,刘少奇为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中枢,在发展工会组织、领导工人开展革命斗争、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和北伐战争中起过重大作用。

【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1924年1月20~30日,孙中山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广州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礼堂(今文明路钟楼)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孙中山、廖仲恺、汪精卫、胡汉民等国民党元老和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等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人。孙中山在会上重新解释三民主义,阐述了国共两党合作的思想。大会正式通过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的决定,还通过了含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思想的大会宣言和决议。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和反帝反封建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1923年6月12~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出席代表30余人,代表党员420人。广东党组织代表谭平山、冯菊坡、阮啸仙、刘尔嵩参加了大会。大会正确地估计了孙中山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民主主义立场,以及使国民党改造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革命联盟的可能性。大会讨论并决定与国民党实行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使国民党改造成为民主革命联盟,同时必须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这次大会还提出了革命统一战线的理论,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作了必要的准备。

  【孙中山三次在广州建立政权】1917年7月,孙中山反对段祺瑞政府解散国会,提出拥护宪法、恢复国会的主张,树起护法旗帜。8月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成立护法军政府。9月1日,孙中山被选为军政府大元帅,在广州士敏土厂建立大元帅府。1918年5月辞职赴沪。1920年11月,孙中山重返广州主政。1921年4月,国会非常会议在广州召开,成立中华民国政府。1921年5月,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设总统府于广州观音山(今越秀山)南麓。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孙中山再次被迫离穗赴沪。1923年2月,孙中山在驱逐陈炯明叛军后重返广州,3月1日重建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仍在广州士敏土厂设立元帅府。1925年1月,孙中山应邀北上讨论国事,不久病逝于北平。7月1日,广东国民政府成立,陆海军大元帅府遂告结束。

【广州建市】1921年2月15日,广州市市政厅成立,孙科为第一任市长。是为广州建市之始。

【拆城墙辟为马路】1918年10月19日,广州市政公所发出一号布告,宣布拆除城墙、开辟马路。自此,广州古城墙、城门全部拆毁,墙基辟为大马路。

【华侨在广州创办电灯公司】1889年,旅美华侨黄秉常在广州自办电厂,创办电灯公司,发电照明。他向美国华侨招集股金40万元,从美国威斯汀霍斯电气公司购买两台100马力的发电机和两台1000伏特的交流电发电机,聘请美国威司任总工程师,负责技术指导,雇用工人100名。发电量可供1500盏电灯照明之用,灯泡分16支光和10支光两种。每月收费:16支光16元,10支光1元。当时广州城有40条街的店铺和公共场所安装700盏电灯。此为中国第一家电灯公司。

  【康有为创办万木草堂】康有为(1858~1927)是戊戌维新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从1888年开始,他多次上书光绪皇帝,提出变法维新的主张。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创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培养和造就大批变法维新骨干,如梁启超、麦孟华、徐勤等,成了戊戌变法的重要人物。康有为在万木草堂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著作,成为维新运动的重要理论依据。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康有为逃亡日本,万木草堂于1898年9月被清政府查封停办。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讲学,前后历时7年,三迁堂址:1891年在今中山四路长兴里3号,原为邱氏书室;1892年迁至卫边街邝家祠(今广卫路内);1893年,因来学者日众,堂址迁至广府学宫仰高祠(今文明路市一宫院内)。

【华侨在广州创办"万隆兴行"】1862年,秘鲁华侨黎某等集资在广州创办"万隆兴行",经营进出口业务。这是华侨在广州开办的第一家企业,是近代华侨投资广州之始。

【黄花岗起义】1910年11月,孙中山、黄兴、赵声等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开同盟会骨干会,决定再次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黄兴担任总指挥,在越华路小东营5号设立起义总指挥部。1911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下午发动起义,黄兴率领130多名敢死队员冲入两广总督衙门,击毙卫队,焚毁衙署。经过一昼夜的浴血奋战,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而失败。革命党人发动的黄花岗起义成为辛亥武昌起义胜利的前奏。为纪念三二九广州起义牺牲的烈士,广东军政府于1912年始建烈士陵园。1919年华侨又捐款扩建。陵园正门有孙中山手书的"浩气长存"4个大字。陵墓后面有一座高几十米的纪功坊,立有纪功碑,记述起义的经过及烈士的名字。
[ 此贴被沈堤烟柳在2007-08-09 13:55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条评分 隐藏 回复 引用 举报 沈堤烟柳

UID:1115

  • 注册时间2007-04-08
  • 最后登录2011-06-30
  • 发帖7007
  • 搜Ta的帖子
  • 精华8
  • 历史币48667
  • 白银19455
  • 好评度4913
  • 管理积分59
  • 学术积分3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级别: 正三品
发帖
7007
爵位
淮阳伯
  • 关注Ta
  •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7-20   【林则徐广州禁烟】在鸦片走私猖獗、鸦片毒害日深的形势下,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以钦差大臣身份到达广州查禁鸦片,在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的支持下,下令查封广州所有烟馆。3月18日林则徐向外国鸦片烟贩传令缴出鸦片,并要求具结声明永不再贩运鸦片。开始外国烟贩拒交鸦片,林则徐采取坚决措施,宣布对停泊在黄埔港的外国商船先行封舱不准卸货,同时撤出外国商馆内全部中国雇员和工人,派兵包围外国商馆。4~5月间,英美鸦片贩子被迫陆续呈缴鸦片327.6万多斤,在林则徐主持下,于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海滩将其当众销毁。

【张之洞督广】光绪十年至十五年(1884~1889)清末洋务派首领之一张之洞任两广总督。其间,起用刘永福、冯子材在广西边境击败法军;1888年创设广雅书院(今广雅中学)、广雅书局、北江书院等,发展教育;同时积极筹办洋务,在广州创设黄埔造船厂和船政局,在番禺设枪弹厂,还筹办炼铁厂、织布纺纱官局等,刺激了广州近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广州禁烟斗争的胜利,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势力。英政府为维护其殖民主义政策,1839年10月借口"保护通商",正式决定出兵侵略中国。1840年6月28日英国"东方远征军"封锁珠江口,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当时任两广总督的林则徐率领广东军民严守海防,使英军进犯广东阴谋不能得逞。7月英军北上进犯厦门被击退后攻占定海,8月窜到天津的河口,威胁北京。道光皇帝派琦善"劝慰"英军退回广州等候谈判,随即令琦善为钦差大臣到广州与英国谈判,并将林则徐、邓廷桢革职。谈判期间,英殖民者为炫耀武力,于1841年1月7日突然进攻沙角、大角炮台,驻守炮台的三江口副将陈连升父子战死,炮台失守。1月26日英军强行占领香港。1月27日道光皇帝被迫下令对英宣战。2月25~26日英军进攻虎门要塞各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壮烈牺牲,虎门失陷。3月,英国进逼广州,炮击广州城。8月,英军又攻陷厦门,再占领宁波。1842年6月英军攻占吴淞和广州。8月29日耆英、伊里布等人在英舰汉华丽号上与璞鼎查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起点。
【广州设外国领事】清道光十七年(1837),英国义律任驻华商务监督和政府全权代表到达广州,履行领事职责,是为广州有外国领事之始。
  【基督教传入广州】清嘉庆十二年(1807),英国伦敦传道会派传教士马礼逊来广州传教。道光十八年(1838)在广州成立全国最早的在华医药传道会。
【清朝设立十三行】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清政府将对外贸易的商人从牙行中分离出来,在今十三行路设立"洋货行",统称"十三行"。到了乾隆年间,业务有较大的发展,十三行便分工为外洋行(专门办理外国商人来粤贸易业务)、本港行(专门办理暹罗贡使及商人贸易事务)、福潮行(专门办理潮州、福建商人的对外贸易业务)三种。行商的主要作用是:(1)包销外商运来的商品;(2)代缴关税和各种规银;(3)代替外商购买各种出口物资;(4)对外国商人的一切行动负保证监督之责;(5)代表政府向外国商人传达政广州十三行令,办理一切交涉事宜。为了接待外国商人,行商在十三行街还设有"商馆",亦称"十三行夷馆"。

【清朝设粤海关】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清政府在广州设立粤海关,作为管理对外贸易的行政管理机构,其任务是管理外贸及征收关税。这是我国政府最早设立的海关。

【签订中英《广州和约》】鸦片战争中,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5月,英国炮击广州,奕山派广州知府余保纯向英军求和,5月27日签订了休战协议,是为《广州和约》。主要内容是中国向英军缴交广州"赎城费"600万元,赔偿英国商馆损失费30万元,清军退出广州城60英里,英军退出虎门等条款。英国勒索巨款后,又提出割让香港,修改和约,因未满足其要求,旋即撕毁和约,扩大侵略战争。

【签订中法《黄埔条约》】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10月24日,法国专使刺萼尼与清两广总督耆英在停泊广州黄埔的法舰阿吉默特号上签订《中法五口贸易章程》,即《黄埔条约》。内容共36款,附有《海关税则》。该《章程》规定法国享受协定关税、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等特权。法国人还可以在通商口岸建造教堂,中国有保护教堂的义务。条约签订后,法国又强迫清政府取消对天主教的禁令。《黄埔条约》是法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56年10月23日,英国政府借口中国缉拿"亚罗"号走私船,派军舰进入珠江,炮轰广州,挑起了一场新的侵华战争,其本质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故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广州人民再度奋起抗击侵略军。英军攻入广州城后,放火焚烧十三行一带民居、店铺千余家。后来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城,抢去蕃库银22万多两、铜钱9吨及总督府财物,洗劫商户、民居。英法侵略军占据广州达3年又9个多月。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1841年5月29日,英军劫掠队窜到三元里一带抢劫,并侮辱菜农韦绍光的妻子。韦绍光等忍无可忍,与敌力搏,当场打死几名英国士兵。为预防英军报复,三元里人民在北郊三元古庙集会,决定立即武装抗击,以三星黑旗作指挥旗,旗进人进,旗退人退。三元里附近103乡人民闻讯后"义愤同赴",组成一支反侵略的武装力量。5月30日晨,数千名义勇军逼近英军司令部所在地四方炮台,诱敌军至预设的包围圈牛栏岗,经一天激战,打死英军200多人(其中有两名校官),英军逃回四方炮台。牛栏岗一仗,三元里人民大获全胜,英军惨败。31日,番禺、南海、花县、增城、从化等县400余乡的义勇也闻讯赶来助战,达10多万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武装反侵略斗争。当年三元里人民誓师抗英的三元古庙旧址,现已辟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陈列馆"。广州市人民政府于1950年在三元里建立"1841年广东人民在三元里反对英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牺牲烈士纪念碑"。

【朱聿钅粤建立南明政权】清顺治三年(1646)十一月,朱聿钅粤在广州称帝,年号"绍武",史称"南明"政权,仅存在40天。

【修建镇海楼】明洪武十三年(1380),永嘉侯朱亮祖在越秀山上建镇海楼。又名望海楼,俗称五层楼,为我国四大镇海楼之最。

【《广州市舶条》颁布】宋元丰三年(1080),宋朝正式颁布《广州市舶条》,并向全国推行,以加强海舶出入港的管理。
  【北宋设市舶司】宋开宝四年(971),宋太祖命令在广州设市舶司。这是一个专司对外贸易的管理机构。
【黄巢起义军攻占广州】唐乾符六年(879),黄巢农民起义军攻占广州,第二年离穗北上。

    【唐朝设市舶使】唐高宗显庆六年(661),创设市舶使于广州,总管海路邦交外贸,派专官充任。市舶使的职责主要是:向前来贸易的船舶征收关税,代表宫廷采购一定数量的舶来品,管理商人向皇帝进贡的物品,对市舶贸易进行监督和管理。

【唐朝始置"蕃坊"】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在广州城西设置供外国人(主要是阿拉伯和波斯人)侨居的社区--"蕃坊",并设"蕃坊司"和蕃长进行管理。史载当时有外国侨民12~20万人。到宋代,在"蕃坊"内还设有"蕃市"和"蕃学"。"蕃市"供侨居的外商交易。"蕃学"是应蕃人要求,由地方政府兴办的学校,诸蕃子弟均可入学,学习中国文化。宋代的"蕃坊"居住着众多的外国富翁,蕃长辛押陀罗,家资数百万。蕃商蒲亚里一次运来的货物,价值达5万余贯。蕃坊最繁盛时期光塔路一带有"蕃汉万家"。
【修建海神庙】隋开皇十四年(594),文帝下诏立祠祭祀南海,始在广州建海神庙(又称波罗庙)。此后,历代皇帝每年都派官员举行祭典。现存海神庙占地30000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海神庙。

【菩提达摩在广州传教】南朝梁大通元年(527),南天竺高僧菩提达摩到广州传播禅学,是为禅宗初祖。后人将菩提达摩登岸的地方叫西来初地,并修建西来庵(今华林寺)作为纪念。

【卢循占据广州】卢循(?~411),东晋范阳(今河北)人,曾参加绍兴孙恩起义。孙恩败死后,东晋元兴三年(404),卢循率余众浮海占领广州,号平南将军,军力发展到10余万人,占据广州达六七年之久。今海珠区晓港路至万松园之间隆起地带,为卢循城故址。

【葛洪二下岭南】葛洪(284~363),字稚川,号抱朴子,晋代宗教哲学思想家、科学家。一生两度下岭南,为岭南文化的开发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西晋"八王之乱"时,葛洪首赴广州,拜南海太守鲍玄为师,习炼丹术。东晋成帝咸和元年(326),葛洪再次携眷南下,在罗浮山辟山筑庵,建炼丹灶,并在山上度过了7年"神仙丹鼎"的生活。现罗浮山仍有冲虚古观、稚川丹灶等有关葛洪的遗迹。葛洪妻子鲍姑系鲍玄之女,精于医道。今广州三元宫仍奉鲍仙姑。

【佛教传入广州】东汉建和元年(147),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佛经翻译家安世高由海路来广州,后北上江淮。东吴以后,外国僧人络绎不绝由海路来广州,从事传教和译经。吴孙亮五凤二年(255),西域人支疆梁接到广州译出《法华三昧经》,这是佛经传入广州的最早记载。

  【交、广分治】吴黄武五年(226),孙权分交州合浦以北为广州,辖南海、苍梧、郁林、合浦4郡,治所番禺,命吕岱为刺史;合浦以南仍为交州,辖交趾、九真、日南3郡,治所龙编,戴良为刺史。这是广州得名之始。一年后,交、广合治。吴永安七年(264),交、广再度分治,仍置广州,辖南海、苍梧、郁林、高凉4郡,治所在番禺。此后交、广分治成为定制。

【陆贾两次出使南越国】汉高祖刘邦为结束岭南地区的分裂状态,统一全国,于高帝十一年(前196)派遣大夫陆贾出使南越,劝服赵佗归汉。赵佗开始时表现冷淡,态度傲慢。陆贾在城西筑土城为驻地,静心等待,并极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明利害关系,指出若违反统一大势,无异于以卵击石,必遭天谴。赵佗对陆贾十分钦佩,称赞他是南越惟一可以商谈的人,即接受了汉高祖赐给的南越王印绶,与汉朝剖符定约,互通关市,归附称臣。汉高祖死后,吕后临朝,采取"别异蛮夷"政策,严禁铁器、母牛、母马输入南越。赵佗再三遣使请求取消禁令,均遭拒绝。吕后还派人到赵佗老家河北真定(今正定县),掘赵氏父母祖坟,诛赵氏兄弟宗族,并派兵伐赵。赵佗一气之下,宣布脱离汉朝,南北再次陷于分裂状态。汉文帝即位后,恢复"和辑汉越"政策,为赵佗重修先人冢,每岁奉祀,并封官厚赐赵氏兄弟。文帝元年(前179)再次派遣陆贾出使南越。陆贾再一次说服赵佗臣服汉朝,为汉朝统一大业立下新功。
【赵佗建立南越国】秦末,中原动乱,群雄割据。公元前206年,南海郡尉赵佗乘中原楚汉相争之机,派兵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在岭南地区建立了南越国,定都番禺,自称南越武王。南越国疆土"东西万余里",包括今广东、广西大部分,今越南北部。是为岭南地区第一次建立独立政权。

【任嚣筑番禺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南海郡建立后,郡尉任嚣在番山、禺山上修筑番禺城(史称任嚣城)。是为广州建城之始。
  【秦置南海郡】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平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治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是为广州建置之始。
[ 此贴被沈堤烟柳在2007-07-20 12:01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条评分 隐藏 回复 引用 举报 苑江

UID:6048

  • 注册时间2006-12-18
  • 最后登录2011-05-02
  • 发帖3989
  • 搜Ta的帖子
  • 精华2
  • 历史币0
  • 白银20116
  • 好评度1385
  • 管理积分0
  • 学术积分0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级别: 正五品下朝议大夫
发帖
3989
爵位
  • 关注Ta
  •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10-21 中国的“南大门”:广州


  广州是广东省省会,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广州地处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范围为东经112度57分—114度3分,北纬22度26分—23度56分,濒临南海,毗邻香港和澳门,是华南地区的交通通讯枢纽和贸易口岸,是中国的“南大门”。2000年6月,番禺、花都两县级市撤市设区后,广州成为中国南方的海滨城市。广州又叫“五羊城”、“穗城”,是中国华南地区最大的城市。

  广州市辖十区和两个县级市,总面积7434.4 平方公里,人口685多万人,共设82个街道办事处、78个镇。市区平均每天有流动人口182多万人。


 由于北依九连山脉,南向伶仃洋,左有罗浮山,右有青云山,中有九连山-南昆山为龙脉,整个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再加上从化温泉,白云山风光和珠江三角洲田园风光,广州成为一个山秀、水清、人杰、地灵、最美的祖国南方大城市。清代南粤诗人屈大均曾以“五岭北来峰在地,九州南尽水浮天”的诗名来形容它的美丽。确实,它一年四季如春,繁花似锦,除夕迎春花市闻名海内外,又有“花城”之美誉。

  广州是一座历史古城,已有2800多年的文化历史。隋唐五代时期,广州就是世界著名的港口,一直到宋朝,都保持着全国第一大港的地位。经过2000多年的变迁,广州已发展成为一个多功能的综合性的现代型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