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道黑帮老大爱上我06:开学经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13:03:00
开学经济www.zhicheng.com  2011-08-18 15:09:30    点击:684  我有话说    字号:T|T

  新学期即将到来,不少“忙开学”的学生及家长正在紧张“置办”各类用品,“开学经济”正在全面升温。

  近日,记者深入走访了学生家长、商场和学校,并进行调查。采访中发现,高档文具、名牌运动鞋、流行电子产品,甚至iPad、iPhone如今成了不少学生的选择。在升温的“开学经济”中,暗藏着一股攀比之风,同时反映了成年人的消费理念,专家认为,“开学经济”有存在的合理性,但应加以引导。

  ■记者调查

  小学阶段

  消费情况:购买学习用品人均200元左右

  商机情报:旺季日销售额4000元~6000元

  刘先生的儿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他领着孩子在商场买了如下用品:一个书包,花了150元;笔、本、文具盒等,共计约100元;最贵的要属800多元的电子词典;两套衣服,400多元。上述物品共花了约1500元,其中学习用品是主要花费,超过1000元,占总开销的2/3.

  商情:旺季销售额超过平时两个月

  昨日,记者走访了长春市人民广场附近某大型商场的文具专柜,该商场负责文具和办公用品销售的穆经理介绍,近日,来商场购买学习用品的家长和孩子猛增,小学阶段的儿童选购的主要物品是书包和文具,平均花费在200元左右。文具专柜在每年开学前都是销售的旺季,平时日销售额约1000元,但开学前则可以达到4000元~6000元,并且持续两周左右,时间段集中在开学前的一周和开学后的一周。

  记者估算了一下,如果以日销售额5000元计算,两周时间该文具专柜的销售额可达7万元,相当于平时70天的销售额,超过两个月的销售业绩。

  校方:主要是家长帮买学习用品

  长春市某重点小学的一位班主任介绍,小学生主要由家长代为购买各类学习用品,主要是文具之类的用品,“因为小学生年龄小,所以大多数东西肯定不可能自己去买,而且懂的事情也不多,也不会要这要那的。”这位老师说道,“电子词典用得也并不多,主要还是普通的文具。”

  盘点:普遍花费在200元左右

  那么,一般小学生的家长都会为孩子消费多少呢?记者通过实地走访和电话调查了20多位家长,了解到家长为孩子花费约200元或200元以上来购买学习用品是具有普遍性的,家长们普遍反映200元在目前的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下并不是一个大数目,同时教育投资又是他们极为重视的一个家庭消费项目。

  初中阶段

  消费情况:“名牌”消费占绝对比例

  商机情报:书包和鞋销量是平时的二三倍

  赵女士的儿子今年上初中,她算了算近日的开销,发现儿子花在学习用品的钱,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最费钱的,竟是儿子的名牌鞋和书包。

  “为他买了一双名牌运动鞋,花了700多块,一个名牌书包,也近400块。好在学校要求穿校服,否则更费钱了。”赵女士说,“孩子才上初中,就开始要穿名牌,他的同学有条件的也几乎都穿名牌,我担心在这方面限制他,可能会影响他的自尊心,所以还是买了鞋。”

  而在学习用品上的开销,赵女士说一共就花了几十块钱,即使算上为他军训准备的用品,也不过花了200多块。

  算下来,赵女士总共花费了约1400元,虽然比刘先生给上小学的儿子花的钱要少,但其中的消费结构有了质的变化。在这1400元钱中,名牌书包和名牌运动鞋约1100元,占到近80%。

  商情:六七成的品牌都是学生消费

  长春市红旗街某大型商场的五楼主要销售有名的体育品牌。记者发现在该楼层选购商品的绝大多数是年轻人以及他们的家长。该商场五楼的刘经理对记者说,每年开学前都是一些体育品牌热销的时候。“60%~70%的品牌都是学生在消费,其中,家长带孩子来买的,约占了一半,孩子自己来买的,大约10%~20%。”刘经理介绍说,“近日销售最好的就是书包和鞋,销量是平常的2~3倍。书包中卖得比较好的是300~400块钱这个价位的,鞋类卖得较好的是500元~1000元的。”

  校方:男孩比女孩更爱穿名牌

  “因为学校都是要求穿校服的,初中孩子相对来说也还比较听话,所以在服装上大家都没有什么区别。”长春市一所初中的老师说,“男孩子确实有不少都会穿名牌运动鞋,我看得有个80%以上的比例吧。女孩子这方面差一些,但是也有不少会穿名牌鞋。”

  盘点:70%收入高的家庭买名牌

  购买名牌运动鞋和书包是否具有普遍性呢?记者同样调查了近20个家庭,发现这与家长的收入水平有较大的相关性,与不同家庭的教育方式也有一定的相关性。收入稳定、收入相对较高的家庭为孩子购买名牌的比例达到70%以上,另一些收入不属于这一群体的家庭,则因为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倾向于严格和节俭,所以谨慎为孩子买名牌。而在收入不稳定和收入水平相对不高的家庭中,为孩子购买名牌的比例则低得多,尚不及20%。

  高中阶段

  消费情况:电子产品流行啥就买啥

  商机情报:尤其青睐最新产品

  贺先生的女儿今年升高中,除了必要的学习用品和衣物,女儿又为他新增了一项开支——电子产品。

  “女儿读初中时,学习用品和衣服每个学期开学,都要花几百元到上千元,我以为这也就差不多了,但今年女儿升了高中,我又多了一笔开销,而且数目还不小。”原来,贺先生的女儿提出,上了高中,很需要一台iPhone4手机。虽然4000多块呢,但贺先生掂量一番后,还是决定买了!

  “买手机主要是为了和她联系方便。而且,现在高中生用手机是普遍现象。买iPhone4是因为接触潮流、接受新鲜事物是年轻人成长的需要。”贺先生解释说。

  商情:学生是iPhone等消费人群

  在红旗街的某电子产品大厦,一苹果产品专卖店的销售人员向记者表示,来购买苹果手机、平板电脑、mp3等这些产品的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大概要超过80%的比例。“其中也有一些高中生模样的孩子来买,暑假这段时间尤其多,一天至少有10个以上这样的孩子,另外,还有一些家长是带着孩子来买的。其中尤其以iPhone手机和iPad平板电脑卖得比较好,而且这些孩子特别喜欢买最新型号的。”这位店员还对记者表示,学生,尤其是大学生是购买他们产品的一个主力消费人群。

  校方:超九成学生都带手机

  长春市一所重点高中的班主任也向记者描述了他们学校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情况,“原则上学校是不许学生带手机上学的,但实际上超过90%的学生都会带手机上学,而且很大一部分都是非常昂贵、非常新潮的手机,是许多成年人都不一定舍得买的。另外,还有很多学生,尤其是男生带一些便携式游戏机,比如PSP,还有一些带iPad电脑的。主要目的是两个,一是玩游戏,二是同学有了,我也得有,互相攀比,带有炫耀的心理。”

  盘点:30%的高中生用的手机比较贵

  那么高中生购买电子产品的普遍情况又是怎样呢?

  记者调查了近20位家长。据了解,手机目前在高中生中几乎普及,但是并非所有高中生都会使用昂贵的手机,其比例只有30%的水平,远低于名牌运动鞋。一是因为高端电子产品价格相对昂贵,对家庭的经济能力要求更高,二是很多电子产品功能已超出了基本需求,家长担心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记者手记

  孩子消费行为是成人的投影

  记者认为孩子的消费行为只是成人社会各种消费行为的一个投影,是由成人社会的形态所决定的,因为孩子们所获得的各种信息是由成人主导的社会所给予的,孩子们也是在模仿成人的行为中逐渐长大的。

  名牌是成人主宰下的商业社会所创造的,是在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的必然产物。当成人社会把这些名牌传播到社会每一个角落的时候,对于世界充满求知欲的孩子是不可能接触不到的,而自身缺乏足够判断能力的孩子们也必然会对这些在广告宣传中被描绘得神乎其神的名牌产生崇拜心理,并希望能够亲身体验。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社会也急速地产生了贫富差距和阶层分化,具有不同经济基础的社会集团自然会有不同的消费选择,产生迥异的消费意识。在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群中不乏炫耀性、攀比性的盲目消费,并随着新闻媒体和影视作品宣传在社会上传播,自然也会被处于成长学习阶段的孩子们所模仿。

  对于孩子们的这些行为既没必要十分紧张,也应该有所引导。尤其是要避免炫耀、攀比、虚荣的心理影响他们的人格成长,尽量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成长氛围。本报记者袁孜学

  ■看他国

  孩子财商不是天生的

  目前,国外对儿童的理财商数愈来愈重视,家长希望自己的小孩能早一步具备理财观念,并打下财富基础。

  美国:习惯花未来钱的美国人对于儿童理财教育的要求是:3岁能辨认硬币和纸币,6岁具有“自己的钱”的意识。他们有一句口头禅:“要花钱打工去!”美国小孩会将自己用不着的玩具摆在家门口出售,以获得一点儿收入。

  英国:更提倡理性消费,鼓励精打细算,要求:5岁至7岁的儿童要懂得钱的不同来源,并懂得钱可以用于多种目的;7岁至11岁的儿童要学习管理自己的钱。

  日本:主张孩子不能随便向别人借钱,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零用钱。日本人教育孩子有一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许多日本家长都鼓励孩子长大一点,就利用课余时间在外打工挣钱。在日本,很多家庭在给孩子买玩具时,都会告诉孩子,玩具只能买一个,如果想要另一个,就要等到下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