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阿尔卡迪亚怎么样:黄陂王家河街:小镇演绎“王河水乡”风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3:02:47

古镇、滨水、田野、草原、竹海、玫瑰、菊园、红酒……位于木兰山脚下,滠水、长堰两河交汇处的黄陂区王家河街依山傍水、绿树浓荫、鸟语花香。

  这里被誉为武汉木兰生态旅游前栈:木兰草原、胜天农庄、木兰竹海、木兰玫瑰园、葡萄庄园、特色观光农业……是木兰生态旅游休闲度假走廊的重要节点。

  这里曾是一片红色的热土:诞生了黄陂第一个党支部,先后走出了黄麻起义副总指挥吴光浩烈士、童陆生、袁伟、余明海、吴连生等将军。

  这里正在苦心布局,强势挺进:作为黄陂区“一带一轴双城三区”中部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滨水小镇,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发展战略规划,北部片区依托木兰生态旅游区主攻乡村休闲旅游,南部以建筑机械、铸造、建材、农产品深加工的新型工业园为主导,跨河向前川新城融入;东部依托台湾农民创业园,走现代观光农业道路,带动农民致富。

  这里正在充分利用滠水、长堰两河滨水临山的自然景观,打造亲山、亲水、亲绿、生态、宜居的“王河水乡”,同时兼具公共服务设施与古镇旅游功能的街道——古镇体验、时尚娱乐、休闲观光。

  这里处处彰显着山为骨、水为脉、绿为容、文为魂的绿色生态与和谐发展的气息。

  “王河水乡”不寻常——兼备“山、水、园、林”特质,纯真自然,宜居、宜业、宜游。

  从汉口开车40分钟,就能到达“王河水乡”。

  这里将敞开胸怀接纳来自繁华都市的八方宾朋,来此投资置业、休闲度假……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的风情画卷。

  这块风水宝地正被激活!

  

  “2.1扩3.8”

  谋划跨河突围

  从黄陂前川街驱车出发,沿川王(前川——王家河)公路东行约10分钟,就到了王家河街。

  王家河街与前川一河之隔,因川王公路、陈门潭大桥的建成通车,两地距离由原来的18公里缩短至9公里。

  与前川接壤的滠水河西片,一座占地千亩的工业园区正在规划兴建。今年初,拥有离心式超速离合器、同步自锁安全钳、SSD100/100系列升降机,获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和国家专利的新隆建筑机械厂在此第一个“吃螃蟹“,投资5000万元建的现代化厂房即将竣工。

  新隆公司总经理王学新说:“王家河街道精心谋划跨河突围,体现了王家河地域发展趋势,增强了我们企业扎根王家河的投资信心。”

  “跨河突围”背后是大智慧的决策。街党政办主任缪庆红提供的一份2006年度《王家河街产业布局规划》材料显示:区域分工不清晰,“小而全、小而散、小而低”现象突出,城镇集聚辐射能力弱,与相邻的前川差距较大,城镇空间及其内部生产、居住、商贸等功能存在混杂交错现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业企业的扩产改造。

  镇域面积小,功能混杂,人居环境差。拓展镇域发展空间势在必行——工业园区布局原地还是跨河向西突围?王家河街主要领导多次与专家学者、企业老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干部群众召开了一个又一个“诸葛亮会”。

  与此同时,街工委、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主动向区规划部门“讨教”。集思广益——“跨河建新型工业园区,与前川新城融合!”

  街办组织国土规划部门制定向河西扩张的方案,规划1.7平方公里。镇域面积由原来的2.1平方公里拓展至3.8平方公里。王家河街与前川实现无缝对接。

  街办主任陈少鹏说:“巢筑好了,也引来了各路企业。但我们坚持择优选商,因环保不达标等原因,街办曾拒绝过一些项目。我们提高入园门槛不是限商,而是为了真招商,招真商。”

  街党工委书记柳育青逢会必讲:“项目是招进来了,政府要做诚信的政府,要为业主负责。我们干部要大力营造重商、亲商、敬商、扶商的氛围,当好企业的‘勤务兵’。所有引进的项目全部实行干部分包制,落实责任人。”

  

  “二规合一”

  苦心布局谋变

  王家河街位于黄陂中东部,人口7.1万,面积78平方公里。东临蔡家榨,南接前川、六指,西邻罗汉寺,北依木兰乡。这片土地上,曾诞生黄陂第一个党支部,先后走出了黄麻起义副总指挥吴光浩烈士、童陆生、袁伟、余明海、吴连生等将军,可谓人杰地灵。

  按武汉市关于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乡镇总体规划合一编制要求,去年12月,王家河街委托武汉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黄陂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联合编制了《黄陂王家河街总体规划》,主要发展旅游业、农副产品加工和建筑制造业。

  构建“南堰——王家河——长堰——玉枝”经济发展主轴,形成城镇发展主要脊梁,分别以王家河、长堰为核心延伸出三翼,分别连接三合、彭岗、凉亭村形成城镇发展三次轴,各行政村范围内确定一个中心村,基层村围绕一般村均匀分布在街域空间范围内。

  主轴沿线主要以工业、商贸物流业、旅游业为主。其中镇区主要以工业、旅游业为主;长堰社区主要以工业、商贸业为主;三条轴线主要以发展特色农产品、农业观光旅游为主。

  集镇中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型产业;陈门潭大桥以西构筑工业园,拉开布局框架,形成以建筑制造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享有山水自然资源优势的街东北部,已形成了木兰草原、胜天农庄、银杏山庄、小寨度假山庄和木兰竹园旅游休闲带。

  目前,东部、中部种植的特色农业有芦笋、蔬菜、玫瑰、银白菊、酿酒葡萄、桑椹、茶叶、优质水稻等。

  剑指机械制造业中心、特色林果旅游观光农业中心和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王家河街已成竹在胸!

  

  大手笔规划

  助推村民致富

  “今年银白菊收成不错,一亩二分地卖了8700元,另外套种的西瓜也卖了2700元。”昨天,玉枝村村民韩光明高兴地说。

  韩光明是玉枝村玉松银白菊合作社的27名成员之一,去年该社成员种植杭白菊,亩产纯利4000多元,而种传统的水稻,每亩仅1000元左右。

  王家河街工商所所长罗正国说,在工商部门的引导下,村民由原来单打独斗搞种植、养殖,发展到现在的抱团闯市场,规模效益日益凸显。目前,该街已组建了甘露山甘蔗专业合作社、木兰玫瑰园种植专业合作社等14家专业(产业)合作社,涉及甘蔗、蜜业、禽类、菊花等多个产业。

  村民抱团致富得益于王家河街产业调整发展的好路子!

  王家河街根据街域资源和产业特色,以长堰沿河两岸为主,北至玉枝村、胜天村,沿黄夏公路至南部彭岗村、花园村总面积15000亩,着重发展种植芦笋、有机茶、酿酒葡萄、玫瑰、大棚蔬菜、花卉苗圃、银白菊、水稻制种,带动万余户村民发家致富。

  中部和西部产业带上主要是农业,已形成特色林果、蔬菜花卉、畜禽养殖、特色效益农业和粮食种植等5类基地。

  长堰河沿河两岸,以科普瑞公司为中心,大力发展蔬菜花卉苗圃种植业,雪莲果、太空莲、芦笋、快生菜、甜玉米等特色品种已初具规模。

  沿玉枝村、胜天村至南部彭岗村,重点打造银白菊、玫瑰、酿酒葡萄、桑椹、芦笋等基地。

  

  挖掘水乡文化

  打造“王河水乡”

  “下河捕鱼,归家种地,滨水而居……村民们仍保留着先辈们传统的生活习俗。”昨天,家住群益村的村民刘大伢说。

  记者漫步滠水、长堰河畔,悠闲的村民有节奏地摇着手中的橹,木船穿梭在河面上,船上装满丰收的果蔬或是刚捕获的鱼。

  考古发现,王家河镇起源于汉代古城池陈门潭城和马寨城,距今约2200年,是鄂北豫南通往武汉三镇和长江黄金水道的必经之地,沿街滨水石砌驳岸,码头遗迹和建筑物依然留存,强烈的沧桑感把人们无形带进百年前商贾云集,商埠码头人声鼎沸的繁忙景象。

  以古镇为起点,沿河东岸由北至南大约3公里内,依次“三城”并列,即王家河镇(城)、陈门潭城和马寨城,像这样“一镇统三城”的景区资源在全国绝无仅有。

  独具特色的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在这里实现了完美结合,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水乡文化,为开发水乡旅游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生逢其时,“王河水乡”规划横空出世!

  “一乡、二庄、四园”是王家河街产业布局的总体框架。“一乡”即王河水乡,在陈门潭大桥以北建设与旅游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吃、住、行、游、购、娱”一条街。“二庄”即在北部、东部布局胜天农庄和银杏山庄。“四园”即木兰草原、玫瑰花园、葡萄庄园、木兰竹园,发展农耕制作、观光采摘、红酒品尝及休闲游。

  有思路才有出路。王家河街铆足劲开始将“王河水乡“设计成一种由“水乡+田园+小镇+多元文化”的休闲旅游生活模式,培育成田园风光、小桥流水、古镇人家这一独特的生态游文化品牌。出门见绿、抬头见树。“王河水乡”将处处彰显着山为骨、水为脉、绿为容、文为魂的绿色生态、和谐发展的新气息。

  王家河街党工委书记柳育青说,“‘王河水乡’兼具山、水、园、林特质,亲山、亲水、亲绿的水乡式小镇,未来三五年内,将打造成为湖北地区知名的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

  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完美结合的“王河水乡”规划图。


  生机盎然的彭岗葡萄庄园。

详情请看:http://cjmp.cnhan.com/whcb/html/2011-08/31/content_48807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