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西和纳兹:金鳟室内工厂化养殖试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5:30:56
金鳟是日本从虹鳟的突变种选育出的金黄色晶系,1996年引进我国后根据其体色特征命名为“金鳟”。金鳟属冷水性鱼类,正常生长上限水温为22℃,没有明显下限,下限水文接近OKi时仍能少量摄食,正常生存。它肉味较虹鳟更为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刺少肉多,食用价值高,是集观赏、游钓和美食于一体的优良品种,现已成为我国养鳟业继虹鳟后的第二个重要养殖品种。2003年,我们在青岛市城阳区上马兴海养殖基地进行了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试验材料
1.养蕴池塘
试验用养殖池塘为长方形水泥池,是经原有对虾育苗池改造而来,池长15m,宽4m,水深1m,面积为60m2,池塘内进排水通畅,并配有充氧设施。养殖初期,共使用养殖池塘4个,总面积240m2,后期逐步疏苗养殖,使用养殖池塘8个,总养殖面积达480m2。放苗前用漂白粉对池塘进行彻底消毒,并用地下井水反复冲刷,以杀灭病菌传染源。
2.水源、水质
试验用水的水源为地下井水,兴海养殖基地投资20万元,打了两眼深水井,水质清澈透明,五色无味,溶氧充足,为10mg/L以上,pH值为7.8,盐度为5‰一6‰,水温常年保持在15℃--16℃。养殖期间,采用每日循环水方法,每天排水四分之一,带走鱼类粪便及残饵,以保持良好水质,然后再添水四分之一,保持养殖用水数量。
3.鱼种放养
试验用鱼种由青岛市平度一育苗场购进。2002年10月放养,数量3000kg、50000尾,平均规格60g/尾,鱼种规格整齐,游动敏捷,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色鲜亮呈金黄色。
二、试验方法
1.饲料配方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饲料的配方有两个,即前期从定塘到2月上旬,饲料配方为动物性饲料占60%,植物性饲料占40%,具体为:鱼粉60%、豆饼15%、麸皮15%、粗粉5%、玉米5%。后期饲料配方从2月中旬到出池,动物性饲料占50%,植物性饲料占50%,具体为:鱼粉50%、豆饼25%、麸皮、玉米、粗粉的含量与前期相同。每100kg饲料添加多维素100g,氯化胆碱166g,无机盐200g,Veo的用量按鱼体重的0.1%的添加。
2.饲养管理
(1)投喂:根据鱼的摄食情况,以鱼摄食八成饱为度。每日投喂两次,分别是上午9时和下午3时,采用手撒的方法定时、定量、定点投喂,投饵量为鱼总量的2%--3%,并根据天气、水温和鱼的食欲状况灵活掌握,避免投饵过多,污染水质。
(2)鱼病防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具体措施为池水消毒与投喂药饵相结合:池水消毒常用的药物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以5:2混合,使池水浓度为0.7ppm,静水洗浴30分钟。消毒期间,观察施药后鱼的反应情况,如发现有异常现象,立即向池内加大水量,稀释药物浓度,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投喂药饵,主要是指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等抗菌药物,同时加大Ve、Vc和氯化胆碱的用量,每100kg饲料添加土霉素添加剂1OOg。
(3)定期疏苗,确保养殖密度合适。养殖期间,定期进行疏苗,放养到备用的四个池塘,进行分塘养殖,以确保合理的养殖密度,减少缺氧浮头等不必要的损害。
(4)捕大留小,均衡上市。从市场需求、生产资料周围以及群体产量增长等因素考虑,将规格达到500g/尾以上的个体挑选上市,既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又缓解了生产资金的紧缺,减少了鱼池负载力,提高了鱼池的整体生产能力。
三、试验结果与效益分析
本试验从2002年10月开始,至2003年6月结束。经过近8个月精心细致的饲养管理,在480m2的养殖池塘中,共生产成鱼16吨,平均规格达到357.4g/尾,成活率为90%。试验共投喂配合饲料31吨,饵料系数为1.95。共支付生产费用50万元,成鱼收入128万元,获纯利7日万元,投入产出比达1:2.56,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四、小结
1.近年来,由于鳗鱼、甲鱼价格直线下滑,养殖风险大大增加,金鳟鱼作为一种与桂花鱼类似,而且被评价为比桂花鱼还好吃的鱼,又没有桂花鱼养殖一定要活饵的麻烦,即所谓又好吃又好养的品种,深受养殖户青睐,是一种经济效益颇高的养殖新品种。
2.金鳟鱼适应能力极强,适宜生长水温为12℃一20℃,还可在纯淡水或盐度低于15‰的咸水中养殖。从试验所收集数据可以看出,金鳟生长良好,体质健壮,可见适合虹鳟鱼养殖的自然条件完全适用于金鳟养殖。
3.金鳟鱼性情温和,不互相残食,适合于高密度工厂化养殖。
4.建议以金鳟作为虹鳟的养殖替代品种,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适当调整金鳟与虹鳟的养殖比例,对提高虹鳟养殖单位的养殖效益,促进我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