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月はるか首次参加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学 ——全心全意为大学生!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7:57:50

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摘要:
    针对当代部分大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欠佳等现象,提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更多的只是及于表而未渗于里。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的维护作用,以及如何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心理建构的有效途径,旨在积极探讨传统心理文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弘扬中国传统文明,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特点的中国化的心理健康理论体系。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心理健康; 大学生


  传统文化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行为、心理。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认识到文化对人们心理与行为的影响,熟悉中国的文化背景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哲学心理学思想,发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根基,不仅对正确认识和处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体育、美育之间的关系,而且对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中国文明的核心是传统的中国哲学,而中国传统哲学提供的对人的内心生活的探索是极为有价值的,它既不是西方的科学也不是西方的宗教,而是一种反身内求的学问。尽管它没有特定的心理学部分,但却有其独特的理论阐述和精神修养方式,并强有力地渗透了社会心理习俗,构筑了本土文化特有的心理生活方式〔1〕。如果换一个角度,我们就会发现,各学派有关心理的哲学阐述,都可以看作是了解、解释和干预人的心理生活的自成系统的心理学探索。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的维护作用
  1.传统文化强调通过内省、遵从本性、追求和谐、顺其自然来维护身心健康
  一些学生由于缺乏认识能力,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和应付紧张刺激的有效方式,表现出一些过度焦虑、过度抑郁、悲愤沮丧或者采取一些无效的行为,甚至表现出不由自主地无理恐惧等,这些神经症的典型症状,会殃及原本健康的躯体,罹患身心疾病。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言论是介绍如何维护心理平衡的。
  儒家强调自省自律,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在践行上,儒家也强调静坐这一类生理——心理性的自我调节。朱熹说:“盖精神不定,则道理无凑泊处”,“须是静坐,方能收敛。”儒学同其他一些思想体系或哲学一样都必须解决人的生存问题,而心理是这些问题的表现,所以儒学客观上具有调整心理的作用。快乐是人的基本情绪与追求,儒家并不否认快乐。但儒家的快乐不是物质的或生理的,而是心理和精神的。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雍也》)
  控制心理情绪,追求和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孔子提出了处理事物的总法则——中庸之道。孔子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庸》)意思是说,君子能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对外界各种刺激随时控制和调节自己的体验,时刻使内心世界居于适中状态,即保持心理平衡。孔子身体力行,表现出“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以及“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子张》)的理想人格特征。另外,“和为贵”集中体现了儒家的和谐思想。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了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这种讲究“中和”的为人处事的哲学和态度,客观上对大学生维护心理平衡、保持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2〕。
  在道家人生处世的主张里,老子崇尚“静”,提倡“无为”,并“顺从自然”,即所谓“非宁静无以致远”。老子的“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这里的“无为”是与“妄为”对抗。顺其自然,就是不要勉强去干那些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情。要了解和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才能事半功倍,游刃有余。
  2.传统文化以对抗挫折的超脱精神和承受力缓解心理的不适应
  对于绝大多数大学新生来说,陌生的校园、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学习内容和生活方式等一系列新环境需要大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力和承受力。同时,由于大学生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处于迅速变化的过程中,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即将走向社会,面临着更多复杂压力,他们的自尊心、欲望、情感极易受到伤害,因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应是加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力。
  儒家强调“君子不器”(《论语·为政》)和“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前者是说君子不象器皿一样,只有固定的用途,言外之意就是要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承受能力,不论在什么时候,处在什么环境,遇到什么情况,都能正常发挥自己应有的潜能和智慧,应付和处理好各种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发生的事情,保证不使身心受到危害;后者是指对一些不顺利、小挫折要善于忍让、忍耐,以顾全大局。
  适应力和对待挫折的承受力主要分为对待生活环境、社会关系、自身三个方面。在对生活环境的适应力方面,孔子认为生活在世界上首先要能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并有“君子固穷”“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的慨叹;在对待社会关系方面,孔子认为对挫折的承受力是一种美德,如他对颜渊说:“用则行,舍则藏,惟我与尔是夫!”(《论语·述而》),言外之意就是,遇到冷遇、遭到挫折要能坦然接受而不要愤愤不平、耿耿于怀。特别可贵的是他对待怨恨主张“以直报怨”(《论语·宽问》),坚持用公平正直来报答;在对待自身的接受力方面,孔子不仅主张看到并容忍认可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而且更进一步提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论语·里仁》)。可见,孔子对待自身的态度不仅仅是被动接受,更包含着积极进取精神。
  3.传统文化主张修身养性,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完善健全的人格
  中国传统文化里边道家和儒家都包含着深刻的心性修养思想,孔子主张修身养性与人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他提出了身心修养统一论,说:“欲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大学》),进而明确了思想品德修养对身心健康的积极意义——“德润身,心广体胖”(《大学》)。朱熹注:“德则能润身矣,故心无愧作,则广大宽平,而体常舒泰”(《大学》第六章注)。人只要具备了较高的思想品德修养,就能心怀善,心无愧作,自然就会产生舒泰、宽阔之感。孔子曰:“人之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天下鲜矣”(《大学》)。朱熹注:“辟,犹偏也。五者在人本有当然之则。然常人之情唯其所向而不加审焉。则必陷于一偏而身不修矣。”(《大学》第八章注)孔子的这种辩证思想,使得“修身养性”在其心理卫生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大学生要反思自己,坚持做到思齐自省,才能达到人格的完善。大学生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学会自我控制,用“戒、畏、思”几项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心理上要理解孔子所指“三戒”、“君子有九思”(《论语·季氏》),在社会大是大非面前,大学生要学会独立思想、判断,做出对自己对社会负责任的选择。大学生对同学、社会他人应该关心,不能冷漠,待人要 “恭、宽、信、敏、惠”。
  道家在虚静恬淡、调整心态方面也有自己的主张。老子的微妙思想之一便是“知和处下,以柔胜刚”。这种“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第二十二章)或者“柔弱胜刚强”(《老子》第三十六章)说明,道家守柔处弱的思想,是一种独特的取胜之道和生存之道。但老子所说的柔弱,不是衰弱,不是懦弱,而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状态。正如《老子》中所说:“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呐。静胜躁。寒胜热,清净为天下正”(《老子》第四十五章)。他还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第二十四章)。老子的思想说明,海纳百川,水容万物,求同存异,百花齐放;不同而和,兼容并蓄;不言自明,不战而胜。从心理咨询和心理调节的角度来看,知和处下能减少人际冲突,维持安定团结;以柔胜刚,老子以水为例,天下柔弱莫过于水,随圆而圆,随方而方,但人们都知道滴水石穿的道理,说明守柔更优于执刚,因为守柔是一种平和安静的状态,而执刚则往往使人逞强好斗,激化矛盾,增添很多无谓的烦恼,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
  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优化大学生心理建构的有效途径
  1.建立良好的社会宣传机制
  理想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培养是一个社会的过程,构建与塑造符合社会需要的理想人格,不仅仅需要充实和完善健康心理的内容,更需要进行广泛而有力的宣传,营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社会大环境,在社会中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在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上开设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专栏;组织创作、编辑、出版适合青少年的读物和视听产品,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导向;举办“中华传统经典名篇诵读比赛”、“青少年文化节”等大型活动,让广大青少年从中领略到中华民族固有的道德观念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只有让社会了解,才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同,才能更好的优化心理建构,培养社会的理想人格。
  2.重视家庭教育在构建心理健康中作用的发挥
  家庭要重视对子女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教育的根本是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一个人的人格是在5岁之前形成的,可见,家庭教育对于培养健全心理结构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开展对青少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青少年的道德水平和心理素质,家长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家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会直接影响到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政府应支持扶助街道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以社区为单位组织社区内的家长,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入手,定期开展各种相关活动,如古典文学沙龙,经典诵读、传统服饰的美学研究、中华戏曲欣赏、表演等,借此来增强家长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引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喜欢和热爱,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子女,以达到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3.改革学校教育中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
  加强对社会、人文、文化艺术等学科的建设;加强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通过文明主题教育活动,全方位多侧面的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润物无声的教化作用。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弘扬传统文化的教化精神。根据青年学生的特点,通过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参观文化古迹等活动载体,用富有特色的文化艺术去感染学生。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举办民族音乐会,开展高雅音乐进校园等活动,邀请名人、专家为学生做素质教育报告,按照先进文化的要求,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并把这些情感内化为理性认识,进而达到塑造自尊自强的民族精神和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的目的。
  4.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倡导“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方法,注重教育的实效,注重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榜样作用的发挥,以良好的道德品质,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向正确的方向、真的方向、善的方向、美的方向发展。同时,教师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促进学生培养完善的心理结构。实际上,好心情的出现,并不是在于环境,而在于心理。古人云:“心静自然凉,心安便是家”。这一切都在强调人心理、心态的重要。而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无疑又从相反的角度强调了人心理、心情的关键。因此,只有教师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能适应愈来愈变化的环境,愈来愈紧张的节奏,愈来愈复杂的矛盾,愈来愈激烈的竞争,才能调整好个人的心态,让自己有一份好心情,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才能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进而帮助学生适应环境,鼓足信心迎接挑战,学好本领面对生活。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就是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教师,才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5.加强个人的德育修养
  优秀的品质和健康的心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培养和形成需要内化和外化相互转换的过程,也是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填鸭式”的灌输只能流于形式,最终落脚点还是在主体的人。因此,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加强人自身的修养和学识,历练品格,对于完善心理建构尤为重要。
  第一,以儒家传统理想为基础,在继承中加以发展。对儒家文化中理想人格的继承,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独立、自主、自强、自尊的人格和对个人道德的重视以及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第二,遵从古代法家思想中理想人格的核心,培养良好的法制、纪律意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对于管理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在对社会、经济等的管理上依靠法制、纪律而非依靠个人,要求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参与者都拥有良好的法制、纪律意识。
  第三,培养道家的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超脱,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对待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和原始的道家思想不同,我们不仅仅要尊重自然,更要在自然规律的指引下积极改造自然,做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四,加强德育修养还要有“兼爱”的精神。重视培养人们具有“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思想,重视培养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宽容和互助,这是促进我国社会发展,加强自身修养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陈光磊.论中国传统心理文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荷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8):65.
〔2〕 王景芝.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的心理健康〔J〕.河北学刊,2003(2):92.
〔3〕 杨伯峻译著.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8:1-180.
〔4〕 饶尚宽译注.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54-57,60-62,88-9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