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三中分数查询:南丹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3:25:40

南丹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地区辖县,重要矿业县。位于自治区北部,与贵州省毗邻。面积3916平方公里,聚居有壮、汉、瑶、苗、毛南、水等多民族,人口26.53万。县府驻城关镇。南丹县原称南丹州,1917年降州为南丹县。县境崇山峻岭,海拔多在800~1200米,河谷深切,属云贵高原的一部分。因地处高原边缘,气候属亚热带山地气候,年均温16.5℃,年降水量1333毫米,3~5月常降冰雹,全年无霜期295天。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境内地质构造复杂,为丹(南丹)池(河池)矿带六大矿田之一,矿藏丰富,已发现的有色金属矿储量达1.8万亿吨以上。其中大厂一带,锡矿藏量约占全国的1/3,占世界的1/7。铅、锌、锑藏量亦丰。此外,还伴有铟、银、镍、镉等稀贵金属及大量硫和砷,是国内少见的以锡为主的多种有色金属矿带。南丹县将发展为中国南部重要有色金属工业基地。黔桂铁路和黔桂公路纵贯全县。县境有莲花山古城堡遗迹。

目录

·                                 • 南丹县

·                                 • 地理位置优越

·                                 • 历史悠久

·                                 • 自然资源丰富

·                                 • 服饰

[显示全部]

南丹县-南丹县

 

南丹县

南丹县位于广西西北面,全县总面积3916平方公里,辖7镇6乡,居有壮、汉、瑶、苗、毛南、水、仫佬等23个民族,总人口27.6万。

南丹县-地理位置优越

 

是桂、黔、川交通的重要枢纽,是历史上的“兵家喉地”。南丹位于西南公路210国道和黔桂铁路交叉点上,西南出海大通道成都——重庆——贵阳——南宁——柳州——北海二级公路贯城而过;国家重点工程龙滩电站的前期工程南丹——天峨二级公路已竣工

南丹县-历史悠久

 

南丹县

宋置南丹州,明复南丹州,南丹土州,民国7年改州置县至今。南丹的气候独特,冬无严寒流、夏无酷暑,年均气温16.9℃,山青水秀,洞奇多姿,民俗古朴,是旅游避署的好胜地。

南丹县-自然资源丰富

 

县内有锡、锑、锌、金、银、铜、铁、铟、钨等20多种有色金属,总储量1100万吨,其中锡储量144万多吨,居全国首位,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中国的锡都”、“矿物学家的天堂”;南丹工业初具规模,已形成有色金属、建材、机械、化工、食品、造纸等12类工业体系,有色金属的采选冶自成体系,已具有7000吨/日选矿能力的锡、锑、锌综合选矿能力,具备年产1万吨的锡冶炼、年产2万吨的锑冶炼、年产1万吨的铅冶炼、年产1万吨的锌冶炼能力,锡锌产量居全国第一,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锡锌生产基地。

南丹县-服饰

 

南丹各民族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瑶族的服饰简洁明快,古风依然。苗族的衣着朴实华丽,集厚(百褶)重(九斤)长(三丈)于一身,她们的发式高雅,最显个性。壮锦最能反映壮族妇女的智慧和才华,壮族的山歌含蓄而迷人,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南丹县-投资环境

 

南丹县

南丹位于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南缘,总面积3916平方公里,辖7镇6乡,居有壮、汉、瑶、苗、毛南、水、仫佬等13个民族,总人口27.6万。南丹历史悠久,宋置南丹州,明复南丹州,清称南丹土州,民国7年改州置县至今。
南丹的地理位置优越,是桂、黔、川交通的重要枢纽,黔桂铁路和210国道纵贯南丹全境,水路沿江水河上可到贵州云南,下可达珠江入海。

南丹县-气候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16.9℃,山青水秀,洞奇多姿,民俗古朴,加之处于旅游文化名城桂林和著名的贵州黄果树瀑布之间,紧邻贵州樟江国家级自然名胜风景区,是旅游避暑的好胜地。

南丹县-名优特产

 

南丹县

南丹特产丰富,品质独特,主要包括丹泉酒、烤烟、南丹瑶鸡、六龙茶、长角辣椒、柑桔、李子、柿子、板粟等。其中,烤烟生产初具规模,产量居广西第三位,成为广西烤烟生产基地;盛产瑶鸡及长角辣椒,被评为“中国瑶鸡之乡”和“中国长角辣椒之乡”,并被同时列为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南丹长角辣椒已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其特点是角长、肉厚、香脆微甜、辣味适中。远销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量400万公斤。长角辣椒被列为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南丹是“中国长角辣椒之乡”。南丹瑶鸡原是野鸡群种,产于深山老林中。瑶鸡肉质细嫰、味道鲜美、皮薄、脂肪少、口感极好。瑶鸡成为市场上的抢收货,年出笼200万羽,产品供不应求。被列为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南丹是“中国瑶鸡之乡”。黄腊李是南丹特产。主要产于南丹县罗富乡,是在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地方稀有李子品种。南丹黄腊李品质优良,是明清的贡品,享誉区内外,目前在国内只有南丹才能生产出特别优质的黄蜡李。六龙茶、丹泉酒成为名闻区内外的优质产品;柑桔、李子、柿子、板粟等水果资源丰富多样;烤烟生产初具规模,产量居广西第三位,成为广西烤烟生产基地。

南丹县-长风浩荡,日月更新

 

南丹经历了改革开放内雨的洗礼,已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长足进步,国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良好的环境、宽松的政策、商机无限的投资项目、欣欣向荣的城区面貌,已使南丹成为一块安居乐业、抽资发展的热土。

南丹县-经济建设

 

南丹县

南丹县以“科技支撑、品牌引领、多业并举”思路发展创新型经济,拉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去年,该县综合经济实力跃居河池市第一,财政收入总量全区第二、增速全区第四,首次跻身“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行列。县委书记潘育伟介绍,今年该县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1-4月地区生产总值12亿元、财政收入2.3758亿元,同比增长25.5%和101.12%。南丹已投资2亿元把城区面积由原来的3平方公里扩大到5平方公里,城区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计新颖、造型别致、色彩明快,新建有15层农行金融大厦,12层建行大厦、饮食大厦、商贸大厦等高层建筑,集经营、吃、住、玩、乐为一体的综合农贸市场、工贸市场,是安居乐业、投资发展的理想之地。

南丹县-现代农业

 

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截至4月25日,该县落实烤烟种植2.55万亩,移栽烟叶1120亩,种植红高粱5000亩、种桑养蚕6000亩,瑶山鸡养殖420万羽,实施乡村屯级公路建设26条286公里,兴建28处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和26处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南丹县积极运用现代物质条件整合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用现代理念引领农业,用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以烤烟、长角辣椒、巴平大米、红高粱优质农产品基地和板栗、椪柑、黄腊李、瑶山糖梨等优质水果基地以及桑蚕、瑶山鸡、优质鹅、黄牛水牛养殖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形成了"一乡一品、几村一品"的发展格局。仅烤烟一项,该县共落实示范种植2400亩,种植20亩以上的烟农达120户,六寨镇巴定老街王朝丽租用好田好地种植25亩。致力打造产地品牌,积极推进产地认定、产品质量认证工作,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化组织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使长角辣椒、黄腊李、瑶山糖梨、优质椪柑、瑶山鸡等品牌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前景看好。按照“招商引资新建一批,改革改造巩固一批,创造条件培育一批”的思路,该县在做大做强丹泉酒业、吉朗食品厂、六寨茶厂等原有重点企业的同时,积极引进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启动了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为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该县积极拓宽农产品销售网络和渠道,发展了6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

南丹县-有色金属

 

南丹县

河池市地处环太平洋金属成矿带,是中国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享有“中国锡都”、“矿物学家的天堂”等多种美誉。全市11个县(市、区)均有矿藏,初步探明锡、锑、锌、铅、铜、铟、金、银等46类矿种,总价值达到700多亿美元。丹池矿带矿区面积达到3000平方公里,是世界罕见的多金属共生富矿区。其中锡金属储量居中国首位,达到90.55万吨,占全国的1/3,占世界的25%;铅锌金属储量610万吨,居中国第二位;铟金属储量4400多吨,占广西的99.71%,占世界的55%,是世界的“铟都”。镓、钒、钼、镉、钯、钴等伴生贵重金属保有储量也达10万吨以上。目前,已开发利用的矿种达28种,锡、锌、锑、铟等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河池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法依规对大厂矿区进行专项治理整顿,河池矿山开发走上了依法依规、科学有序、安全高效的发展轨道。同时,河池市大力调整有色金属产业结构,注重有色金属深加工,千方百计做强做大有色金属产业。河池有色金属产业已从地下发展到地上,从粗加工向深加工延伸,从单一采选向采选、冶炼、深加工多元化发展,河池的有色金属产业初具规模。2006年全市有色金属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70亿元,增长58.9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一半;有色金属年采选能力达530万吨、年冶炼能力达70万吨,南方有色冶炼公司、成源冶炼厂分别成为中国有色金属冶炼10强企业和广西10大创汇企业。实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开放带动战略取得明显成效。河池的有色金属企业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秘鲁、比利时、墨西哥、日本、东盟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紧密联系的矿产资源购销网络,形成了面向世界的开放格局。发展循环经济取得新成果,掌握并运用了冶炼废气回收制造硫酸,冶炼矿渣回收铋、镉、银等贵重金属,废渣生产水泥等资源回收循环技术,年烟气制酸能力已达到50万吨,铋、镉等贵重金属回收能力分别达到60吨和300吨;河池的一些冶炼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研发并掌握了高纯度铟、硫酸锌、硫酸亚锡等一批高附加值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全市有色金属高新技术产品年加工能力达到8000吨。建立了有色金属产学研基地和河池有色金属博士后工作站,加快了河池有色金属人才小高地建设,有色金属产业人才团队初步形成。已初步建立有色金属工业园区,形成园区引领、矿电支撑、加快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格局。河池•南丹有色金属工业园区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多亿元。

南丹县-旅游服务

 

南丹县

南丹位于广西西北部,总面积3916平方公里,人口28万。西南出海大通道和黔桂铁路纵贯南丹。南丹处于旅游文化名城和著名的贵州黄果树瀑布之间,与贵州荔波樟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只有一江之隔,距仅次于长江三峡电站的龙滩电站70多公里。由于有大面积森林覆盖和受海洋季风的影响,故气候凉爽,四季宜人。
大自然赋予南丹众多的资源,南丹的矿产著称于世,锡矿的蕴藏量居全国首位,有“中国锡都”之美称。罗富泥盆纪剖面被列为“世界泥盆纪海相标准剖面”。南丹境内有红水河、清水河、纳立河等多条美丽的河流。南丹的山水洞石尽揽雄奇险秀。那跨江越河、手臂相交的鸳鸯桥;那亿万年前就已形成的马岭神龙壁;那如海底龙宫的里湖地下河网;那山山相通、洞洞相连迷宫般的恩村溶洞群;那于明代正德年间(1615年)划破长空散落在瑶山的天外来客——铁陨石,无不让人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南丹县-自然景观

 

南丹县

奇美绝伦,人文景观也极具魅力,千年的土司文化和六座古代营盘充分展现南丹历史的渊源。南丹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生活着壮、汉、苗、瑶等13个民族,其民俗风情多姿多彩。人口总数不足3万的白裤瑶至今仍保留着顺应自然的生活特色。他们崇拜天地,信奉自然,敬重祖先。白裤瑶民俗风情奇异多彩,它是中国乃至世界民俗文化一道奇特的景观,吸引世界的目光。南丹是美丽诱人的。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途经南丹时不得不留步10日,赞叹不已,以“第一奇胜”为南丹定论。今天,中央电视台记者曾题词:“当人类步入现代社会之时,人们往往忘却了什么是真是美,其实真的美,真的艺术,真的人生在祖国的边陲。南丹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在西南出海大通道全线贯通和国家重点工程龙滩水电站兴建之际,南丹县委、县政府已将“原始、独特、多样化”的南丹旅游资源纳入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南丹旅游势必在新世纪中成为新的亮点,并以最新的诱惑吸引四海宾朋的到来。

南丹县-民族风情

 

南丹县

着装广西南丹县里湖、八圩瑶寨与接壤的贵州荔波县朝阳瑶乡一带,誉称“中国白裤瑶之乡”。白裤瑶是瑶族大家庭中的一个特殊支系,约有3万多人口。憨厚、朴实、勤劳、勇敢的白裤瑶山民,在长期求生存的实践中发展成为一个闻名遐迩的山地民族,创造了婚俗、葬礼、服饰等各种浓郁的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风情,倍受世人关注。以其独特的服饰,自成一体。男人服饰最独特之处“白裤”,裤长仅过膝,用蓝布条锁口,正面裤脚上绣有五条红线绣织的红边,中间长两边逐渐短,形似五指。衣服对襟,圆领背开一小叉,有的襟底镶花边。包白头巾,裹里白外黑绑带而得名。白裤瑶妇女四季均穿齐膝百褶裙,裙边绣红线,裙面为蜡染的淡红色环形图案。女上身穿挂衣,胸前和背后两块家机黑布,上面用彩色线绣成各种各样的图案,一尺多见,同印状形(传说是皇帝御赐官印),两肩各用10厘米长的黑布相连,无领无袖,腋下无扣。“及膝白裤,背绣大印”,是白裤瑶服饰的概括。还有背篓代担挑的生产运输工具的习俗,也很引人注目。
白裤瑶住境峰峦叠嶂,岩溶峰峒纵横交错,大小天坑及粘膏树神秘怪异,道路蜿蜒曲折,崎岖险峻,用背篓背东西,比肩挑担子安全、省力。故此,竹背篓成为白裤瑶的重要的运输工具。同时,当你步入白裤瑶乡,貌似碉堡的粮仓均建在村边。瑶家的粮食收藏不放在居家,而藏放在村外边的粮仓。由此可见当地民风淳朴。白裤瑶居住在高山缺水,换洗的衣服积集几天才到山下里湖或樟江河去洗晒。在这瑶山的里湖边,樟江河畔,目睹赤身裸体的浣衣瑶女,更是一道瑰丽神奇风景线。

南丹县-白裤瑶简介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因男士都穿白裤而得名,又因女性上衣是前一片后一片,又称两片瑶,总人口约3万人,主要分布在南丹县里湖、八圩瑶族乡,而里湖瑶乡中白裤瑶占人口总数的67%,是全国白裤瑶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因里湖怀里村自然环境比较封闭,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少,保持着男耕女织的传统习俗。
白裤瑶着装很有特色,男女成婚后,头上都包有白布,男性上衣黑布平领,后衣角绣有鸡头,代表白裤瑶信奉的图腾“鸡”,黑腰带,裤子纯白大裤裆;女性是否成婚以包头为区别,而服装没有什么变化,上衣前片不绣任何东西,后片则绣有颜色艳丽、非常精美的图案,下身则是绚丽的百褶裙。家里的男女老少的衣服全是家庭主妇手工织、染的,据说一个家庭主妇做一套衣服最少需要一年的时间,特别是用粘高树脂来画衣裙是白裤瑶服饰文化的一绝。在南丹的各乡的白裤瑶依然保持着男不外娶、女不外嫁,不与外族人通婚习俗,白裤瑶的寨居文化、陀螺文化、铜鼓文是白裤瑶民族文化的代表。到南丹旅游除了领略神奇的白裤瑶风情外,当地的美食也是不能错过的。南丹人把蕨菜腌成酸,当客人来时,就拿出来配辣椒加肥肉一起炒,酸辣可口,既好下饭又开胃;“火麻鸡”则是用一种名叫火麻的植物炖土鸡,因为火麻是长寿植物,与土鸡炖,是一款既营养长寿的绿色食品;豆腐菜则是当地人自家家常菜,用自磨做豆腐料,水煮过后配上青菜,入口清爽无比;另一个是南丹家家户户都吃的臭酸,闻起来很臭,吃起来既开胃又好下饭。

南丹县-白裤瑶的婚俗

 

南丹县

白裤瑶族至今还保留着本民族的原始风俗,很少与外族通婚,而且近亲结婚生子,因此他们的族人个头都不高,而且长相有的看起来很相似。白裤瑶族人也很热情友好,比如当你问路的时候只要叫声“老同”,他们就会热情的给你指路。白裤瑶族的男女找对象、结婚很特别哦,比如找对象,在3、6、9圩日的晚上,男女就会聚在一起,互相喜欢后两人就会离开然后上山喽。女人怀孕了,才有男人来提亲,女人不怀孕也就没有男人要喽。所以第一个孩子出生他们大多数不知道自己的亲父是谁,男人也不喜欢第一个孩子,当然结婚后女人是绝对从夫的白裤瑶男人的心胸,豁达得令人难以置信,结婚当天,还允许新娘去会以前的情人!白裤瑶族男女青年习惯赶夜街,每每到里湖圩日,天黑过后,三三两两的白裤瑶男女青年就涌向里湖,去寻找他们的意中人。三日晚上正好是里湖圩日,晚上十二时记者参加完婚礼赶到里湖时,只见街上人山人海,到处是卿卿我我的白裤瑶族情侣,借着暗淡的街灯,记者发现,情侣门爱到浓时,甚至把嘴凑到对方的耳旁唱瑶歌,歌声很小,大概也只有情侣双方才听得见,里湖街上遍地透着浪漫的气息。南丹白裤瑶是一个由原始社会生活形态直接跨入现代社会生活形态的民族。至今仍遗留着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的社会文化信息。在婚前的两性交往上,母系社会文化遗存最为突出。恋爱中,女子往往占据着主导地位,主动选择,大胆追求,女子挑选男子,支配男子,男子处于从属地位。结婚之后,女子从夫居住,绝对服从男子的领导。白裤瑶人口大约三万人,主要居住在南丹县里湖和八圩两个乡镇。

南丹县-敬牛节

 

南丹县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南丹那地壮族人民的“敬牛节”。节日里,牛不用下地干活,人们还穿上道具扮牛跳“四季春牛舞”,唱敬牛歌,并举行“相牛过佛门”、“三驯牛”等仪式。那地的敬牛节,让人在古朴的风情中感到人与牛和谐相处和壮族人民对拓荒牛精神的崇尚。

南丹县-白裤瑶葬礼——砍牛

 

南丹县

南丹奇异多彩的民族风情牵引着世界的目光。流传在这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它的原汁原味,散发着独特的芬芳。白裤瑶的民族风情更是一绝,它是中国乃至世界民俗文化一道奇特的景观。南丹民族风情的巨大魅力,令一批又一批中外宾朋纷至沓来,留连忘返

南丹县-蚂(虫+另)节

 

南丹县

埋蚂(虫+另)作为祈愿丰收的一种习俗,在红水河畔的南丹壮族人民中已流传近千年。每年正月初一,人们举行仪式,把由小孩子从野外翻寻回来的蚂(虫+另)放入石棺,用花桥抬去埋葬。整个仪式过程载歌载舞,锣鼓喧天,极具特色

南丹县-封村扫寨祭火鬼

 

南丹县

封村扫寨祭火鬼是白裤瑶群众以村寨为单位,请鬼师到寨通过念咒语等方式祈求人畜安康、除鬼火、消灾难的一项祭礼活动。封村扫寨祭火鬼活动一般都是在秋收以后进行,因为秋收后,粮食晒干后就全部收入仓库,此时天气非常干燥,特别需要防火,另外秋冬季节病疫较为流行,人畜容易得病,反映了白裤瑶人民除灾祈福的美好愿望。祭礼活动开始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作好经费预算、按人头筹集粮款、买好牛猪鸡等祭品和准备好其它所需材料;活动期间是不许“生人”进寨的,所以要指定专人守好通往寨上的各个路口,做好规劝来访者改日再来的工作。当寨老宣布活动开始后,左手提铜锣、右手拿锣槌的鬼师出场,通过念咒语来祈求神灵保祜、消灾除难保安康,所有在场的人都要跟随着鬼师默念。当鬼师念到“天苍苍、地茫茫,秋高气爽火如狼;除灾星、驱火神,保我瑶寨人丁旺,保我民族人安康……”时,点燃事先搭建的摸拟木屋,拿水在旁等候的人群就边喊“救火呀!救火呀!”,边把水往木屋上泼去,直到把火扑灭。之后鬼师端一碗水持一根嫩芭芒杆,嘴念着咒语走过家家户户门口,每经过一家,都停下来,口中喃念驱火鬼、保平安的“解词”,把摆在各家门口的清水就地倒掉,碗翻盖过来。如此挨家逐户转完一圈,以示把火扑灭,把火鬼打死,把安康引回来了。最后回到祭桌边,所有人如同开场仪式那样跟着鬼师喃念乞求吉祥的咒语,向天神地鬼三拜乞求斋念显灵。整个祭祀活动持续三到四个小时。在举行封村扫寨祭火鬼活动的这一天,不仅是“生人”不能进寨,还禁止寨内所有人外出,妇女在家不能做针线活。违者轻则向全寨人赔礼道歉,重则罚款,赔偿当天扫寨祭神的全部费用。封村扫寨祭火鬼活动严禁生人进寨、禁止寨中所有人外出和不准妇女做针线活的禁忌,集体扑火和挨家逐户碗水倒地的象征性活动,祈求消灾保康的主题,鬼师念咒集体默应的神秘方式,把火扑灭打死“火鬼”保安康的目的等等,无不充满着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封建迷信的眼光看待这个体现浓郁“鬼话”特征的民族信仰风俗。在《白裤瑶包头禁发习俗溯源考究》(作者:磨现强《南丹文学》2005年第二期载)一文中,作者认为"封村扫寨祭火鬼"活动与“包头禁发”、“薄情探心”等这些习俗,同样都是瑶民起义被清军镇压的历史事件对白裤瑶民族心理的影响,在民族文化思想留下印迹的体现;作者提出了:是什么样的火鬼让瑶人如此畏惧需要如此的方式和禁忌来消除危害?火灾固然让人恐惧后怕,如果是把对火灾的防范演变成“封村扫寨祭火鬼”的风俗活动,那么这种风俗活动不应与不准做针线活和严禁人员进出的禁忌相关联,而且对于早已熟练操作使用火的人类来说,控制火的危害用不着采用念咒祈求的神秘方式。文章中写到:这个同样体现浓郁“鬼话”特征的民族信仰风俗,其谜底就是那场忽如其来让族人大批感染的天花病,不明的病源、急性的传染性和病人高烧、全身出红疹的可怕症状,让族人在内忧外困中陷入极度恐慌却无可奈何的绝望……他们对天花病高热症状不明底细的心理恐慌会意刻录留下了“火鬼”作祟的痕迹,流传下如此忌讳生人进寨、忌讳寨民外出、忌讳妇女接触针线的泼水念咒语打“火鬼”消灾保安康的封村扫寨祭火鬼的信仰习俗。所以,对于类似的民俗活动,不能简单地认为是瑶族群众崇神信鬼的迷信活动,需要破旧立新加以改变,应该认识到其传承对于民族历史和心理的研究具有保留参考的价值。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传播,存留在白裤瑶民族中的一些封建迷信现象一定会破除。

南丹县-教育

 

南丹县共有学校460所。其中,幼儿园3所,村完小147所,村以下教学点285人,初级中学23所,高中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全县教职工总数3465人(专任教师3222人,工人243人)。其中,高中教师95人,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13人,中级教师28人。初中教师总数748人,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22人,中级教师144人。小学教师总数2363人,中级职称438人,初级职称1475人。小学生总数31688人,初中生总数12784人,高中生总数1180人,职高生77人。全县校舍总面积284241平方米,钢混结构楼房373栋,共194500平方米,占总面积约70%,中小学教学行政用房总数159880平方米(中学45269平方米,小学114611平方米)。

南丹县-文化

 

南丹县

文化事业红红火火,城乡文体活动频繁开展,多彩多姿;民间文化活动被纳入政府行为。南丹被评为全区“知识工程先进县”和“社会文化先进县”。

南丹县-卫生

 

南丹全面推行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建立健全了农村卫生网络,基本实现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

南丹县-广播电视

 

南丹广播电视微波联网开通,实现村村通电视目标。南丹是全区第一个规范采用定向微波传输广播节目的县

南丹县-名乡名镇

 

城关镇

南丹县

城关镇位于南丹县县县城中部,土地面积为59.3平方公里,有7个村委会,3个居民委、75个自然屯,共有3.123万人口。该镇是南丹县县县城居在地,是主要的蔬菜、水果生产基地。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及农业科技部门的技术指导下,成立了农业技术协会。由镇农业推广站、畜牧兽医站、农机推广站以及供销社、信用社、财政所等部门组成,以适应农村广大人民群众对农业技术的需求,积极提供各层次的有效服务,为农业项目开发提供了技术、资金、物质等服务,已初步形成了农副产品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流通服务体系,并且建立了完善销售网络,较好地促进了全镇经济的发展。全镇上年农业总产值为3119万元,其中农业6823万元,林业98万元,牧业2245万元,渔业94万元;年水果产量为1001吨,其中柑橙817吨、梨子7吨、柿子39吨,其他水果69吨;年蔬菜种植4275亩,产量4100吨。

芒场镇
芒场镇位于南丹县北部,北与贵州省独山县接壤,土地面积为387.4平方公里,有13个村委会,251个自然屯,2.44万人口,是该县瑶鸡养殖、烤烟种植、水果等生产基地。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为了搞好该镇的农副产品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流通服务体系,成立了农业技术协会,由镇农业推广站、农业机推广站、烟叶站、畜牧兽医站以及信用社、财政所等部门组成,该协会成立后,积极为各层有效服务,为农业项目开发提供技术,并建立了完善销售网络,较好地促进了全镇经济的发展。全镇上年农业总产值为5196万元。年养殖瑶鸡403万羽,烤烟3500亩,已开发水果基地1000亩。

大厂镇

南丹县

大厂镇位于南丹县西南部,距县城41公里。土地面积为273.3平方公里,有8个村委会,105个自然屯3.35万人口。该镇属半石山区,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金属矿种20多种,尤其锡矿最为丰富,被誉了中国未来“锡都”。人口比较密集,对农副产品需求量较大,也是该县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除了发展矿业外,还积极加强农业、农村工作,加大对农业投入,开发农业基地,并成立了农业技术协会,分别由镇农业推广站、畜牧兽医站、农机推广站及供销社、信用社、财政所等部门组成。为该镇农副产品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流通服务体系及建立了完善销售网络,较好的促进了全镇经济的发展,全镇上年农业总产值4651万元,其中农业2253万元,林业764万元,牧业1538万元、渔业96万元,年水果产量为517吨,其中蕉类23吨,柚子18吨,柑橙250吨,梨子60吨,柿子25吨,其他水果120吨,年蔬菜种植6420亩,产量6970吨。

六寨镇

南丹县

六寨镇地处南丹县县城北部,东北两面与贵州省独山县交界,土地面积为406.7平方公里,现有13个村委会,243个自然屯,2.58万人口。境内没有矿产资源,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上年粮食播种面积为37515亩,总产量为11145吨,是南丹县主要产粮乡镇之一。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长角辣椒、茶叶、柿子、梨子。年种植烤烟5000亩、烟叶总产量483吨;长角辣椒色鲜、肉质嫩、味香甜、年种植5000亩,亩产203公斤以上;茶叶种植面积2000亩,产量12吨。该镇党委、政府为搞好该镇农副产品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流通服务体系,专门成立了由镇农业推广站、农机推广站、畜牧兽医站、烟叶站以及供销社、信用社、财政所组成的农业技术协会、并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网络,较好的促进了全镇经济的发展。

车河镇
车河镇位于南丹县南部,镇政府驻地距县城22公里,距河池市政府所在地61公里,总面积160.3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62%。下辖7个村民委员会、2个社区,109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壮、苗、瑶、毛南、回、侗、仫佬、水家、彝等10多个民族,总人口1.75万人。车河镇是一个集工矿、商贸和农业为一体的乡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以“三级联创”为契机,实施退耕还林,大力发展创建特色品牌,主要有椪柑、柠檬、板栗、生姜等,仅八步优质椪柑就有近万亩。镇境交通便利、电讯发达、资源丰富,已探明并开采利用的有锡、铅、锌、金、银、铜、铁等20多种有色金属,镇内有区、市、县属及合资工矿企业数十家,乡镇企业发达,是南丹县经济、科技、文化重镇。2002年,全镇财政收入27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138元。几年来,车河镇先后获得“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自治区乡镇企业总量奖”、“自治区市容市貌‘南珠杯’”活动先进乡镇、“自治区科技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