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魂3隆德尔的白影:刘方炜:美国人的形象(中国青年报 2005-12-2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8:31:43
首页->>中国青年报->>特色周刊->>冰点观察
美国人的形象
2005年12月21日
刘方炜
中国人眼里的美国人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这是令美国人困惑的一件事情。事实上,许多中国人也闹不明白自己对美国人的真实看法。但无论如何,美国人在当今世界的存在对中国人来说太重要了,有一件小事可以说明这一点:中国人对外国人有一个统一的称呼———“老外”,但对美国人,则还有一个单独的称呼———“老美”。
在中国,关于美国的话题是无处不在的,无论是在高层还是在底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贩夫走卒,无论是关于国际事务还是国内生活,美国永远是一个被用来比较、夸赞、羡慕、嘲笑,甚至咒骂的对象。中国人对美国的爱恨交加可以说到了极致。
讲一个发生在中学生身上的故事。这个中学生,我们姑且叫他小A。
2001年,美国发生“9·11事件”的时候,小A是个初中生,对于美国纽约的世贸双子星大楼被炸,小A的态度是兴高采烈,说美国人活该,谁叫它在世界上这么霸道。作为一个初中学生,小A不可能对“9·11事件”这种大事做出与众不同的独立判断,他的这种反应,带有很强的群体性。也就是说,当时北京的中学生对“9·11事件”的群体反应,大致都是这样的。当然,孩子们的群体反应来源于社会,来源于社会舆论与大众心理的影响。据说当时有一个中国大陆访问团正在美国的一个机场候机,看到“9·11事件”的现场转播,竟然鼓起掌来,结果受到了美国政府的驱逐。这个例子可以作为小A故事的佐证。
转眼间几年过去了,小A中学毕业,父母决定送他出国留学,并且为他联系好了欧洲的学校,但是被小A一口拒绝。小A的要求很简单———要去就去美国,不是美国的的大学,坚决不上。小A的这个决定,让我这个局外人大跌眼镜。一个在感情上那么排斥美国的孩子,原来在骨子里充满了对美国的艳羡。
小A对美国的态度,其实也是很多中国人对美国的态度,特别是大多数中青年知识分子对美国的态度。
一位学者从香港访问归来,谈起一件让他很感慨的事情。一位美国退休老人,看到有关中国冤假错案的报道之后,自费到中国来,从各地的公开出版和发布的文书中查阅量刑很重的在押犯人的案情,发现疑点就给各地司法机关写信,替犯人要求重新调查核实案情,重新给予犯人一个公正的机会。有趣的是,由于这位老人是美国人,所以他的信件往往能够得到地方司法官员的重视。几年来,通过他个人默默的努力,已经有两百多个在押犯人提前获得了释放或减刑的机会。但是这些获得释放或减刑的人并不知道有这样一位美国老人对他们的命运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作用。学者评价说:美国人真是一根筋,但也的确可爱并且令人钦佩。
这是一个很有意味的现象。笼统而单纯地谈论起美国来,人们往往更多地持批评态度,特别是对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诟病很多。但是,如果结合国内的情况和具体的事例,特别是涉及到与己有关的生活和工作的细节时,相应的美国因素往往就变成了一个正面的标准,人们拿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处境,对美国生出无限的艳羡之心,美国的形象在这种时刻顿时高大起来。
对美国的这种爱恨交加的感情还表现在公开的政府事务中。美国是世界上对中国(人权、司法、新闻出版自由、军备发展、人民币汇率等方面)批评最多的国家,作为反击,中国政府和中国的传媒也不断针锋相对地去批评美国。双方都存在着在一定程度上“妖魔化”对方的倾向。但是,中国的政治家们对美国的制度和文化其实是情有独钟的。有一个事例可以作为有力的佐证:近年来,中国政府每年都要花费巨资,把中国有培养前途的司局级干部送到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去做短期培养,与美国的政府官员做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和学习美国先进的制度设计程序和政府管理模式,以期为我所用。大家都知道,在国际关系中,与中国更友好的西方国家是法国、德国,甚至英国都要排在美国前面。从这个道理上讲,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应该首先选择这些与中国友好的西方大国,可中国偏偏选择了与中国摩擦不断的美国。中国领导人的价值兴趣和务实精神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骂归骂,学习还是要向最好的老师去学。
中美两国交往的历史并没有太多的仇恨。早在清朝末期列强瓜分中国的冲突中,美国虽然也常常参与其中,但更多扮演的是平衡和抑制的作用。美国从中国获得的庚子赔款,除了建设一个清华大学之外,还用于培养中国赴美留学的学生。另一所著名的大学———燕京大学,也是美国人捐资修建的。美国的大学为中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留学生,从容闳、詹天佑到钱学森、邓稼先,美国的教育机构为中国锻造了一个又一个科技精英,支撑起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时至今日,美国的大学和研究生院对中国学生依然是世界上最慷慨的,他们毫无偏见地把奖学金赠于成绩优秀的中国学生,使得贫困的中国学生可以得到世界上最好的学习和研究机会。当然,有人会说这是美国人的一种伎俩,用这种手段把中国的优秀人才都挖走了。事实上,中国留学生毕业后在美国求职并不容易,即便是能够得到工作机会的优秀学生,很多也选择了回国发展,如陈章良、张朝阳等。
与日美之间关系完全不同,中国与美国从来没有在对方的国土上发动过战争。中国与美国之间的战争对话,分别是在朝鲜和越南的领土上进行的,其中特别是在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算是打了个平手,最后以签订停战条约的方式结束了这次战争对话。
中美两国之间关于战争也留下美好的回忆。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美国人曾经给予中国巨大的帮助。上个世纪80年代,一位美国学者在北京回忆二战中对中国的印象,当时这位学者还是一位孩童,在他的印象中,中国是一位急需帮助的孩子,美国则是对这位孩子负有保护责任的大人,所以美国人自发地捐钱捐物,帮助中国抗战。抗战中著名的“飞虎队”,就是美国民间自发组织的“抗日援中志愿军”。美国人高傲并且“一根筋”地认为自己对中国负有责任,这种责任甚至一直延续到美国今天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成之后,中美关系陷入了谷底。这一方面有冷战中两大阵营对峙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因为突发的朝鲜战争把两国推到了直接对抗的战场。实际上,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对美国的政治制度和建国精神是心存敬意的。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时就明确地表达过这一立场。但是,对峙一旦形成,战场一旦流血,所有的道理都变成了空谈,最要紧的是各自国家的实际利益。中美两国的互相妖魔化,从上世纪5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并且随着朝鲜战争以及后来的越南战争的爆发变得更加激烈。
毛泽东晚年做的最有价值的一件事情,就是主动把手伸向美国人,为中国与美国重新建立起正常的国家关系奠定了基础。邓小平完成了毛泽东的这一心愿,并把中美关系带进蜜月期。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融洽的中美关系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开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氛围。
1989年春夏之交的爆发使中美关系再次坠入深渊,次年发生的苏联和东欧的巨变更是把中国推到了与西方民主政体对立的前沿。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结束了冷战,也使新保守主义甚嚣尘上的美国失去了一个强大的敌人。新保守主义认为,只有在外部找到一个强大的对立目标,才能凝聚国内的民心,焕发起民族精神,使美国变得更为强大。迅速发展强大起来的中国作为这样一个目标,在美国人的想像中慢慢凸显出来。小布什上台后,更是明确宣布中国是其潜在的战略对手,加紧了打压中国的步伐。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理所当然地感到了巨大的压迫感,并对这种来自美国的压迫爆发出愤怒和抗拒的情绪。这也就是为什么上述那个中学生看到“9·11事件”的发生会感到解气和高兴的原因。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恐怖组织的活跃以及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对中美两国之间的对抗情绪在客观上起到疏解的作用,朝鲜核问题的出现更使得美国认识到中国对于世界局势的稳定能够起到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中美两国之间的敌意开始减弱,各项领域的接触与合作开始重新启动。但是,相互之间的戒备之心依然绷得很紧,互相妖魔化的行为也还在持续,贸易的摩擦更是在加剧。中美两国还远远不是朋友。
相对于中国人对美国的熟悉,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情况却是陌生的,甚至是缺乏常识的。对中国熟悉的美国人大多是纽约、洛杉矶等大城市的居民。很多到过美国偏远城市或小镇的中国人都经历过类似的笑话,那里的美国人会一本正经地问你:香港是中国的首都吗?
但随着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中国因素对于美国来说已经越来越重要,不仅在国际事务中,即使在美国国内也是这样。根据美国人的计算,2005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已经达到惊人的2000多亿美元。即使按照中国的算法再减去几百万美元,剩下的数字对于两个国家的贸易差额来说,依然是一个天文数字。中国的产品已经成功地、不可替代地进入美国的千家万户。仅仅从这一点上,美国人已经失去了忽略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存在的资本。
随着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睿智地调整台海策略并取得历史性的进展,中美关系也暂时摆脱了台湾问题的困扰,进入到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来看,中美两国谁想压倒谁都是不可能的事情。作为在世界上各自保持巨大影响力的大国,中美两国应该做的是努力从对方身上发现于己有利的积极因素,减少和避免互相妖魔化的行为,培养和加强两国人民之间的好感,这样做既延续了两国之间的历史传统,也能够为两国争取到一个和平共赢的未来。
(作者系作家,前一段时期在互联网广泛流传的网文《新三国演义———中日美三国关系分析》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