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建华李冰冰:第十八章 遵循心理规律 选择启迪心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5:11:09
  

第十八章 遵循心理规律 选择启迪心灵

思想是指导行动的。孩子的求知过程,是和他们的心理发展过程直接相关的;要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关键是要求孩子的思维健康发展,具有较高的悟性。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具有不同的思维形式和成熟程度,他们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孩子的心理成熟和变化过程,反应在认知能力获取和角色认同两个方面。所以在求知和社会化过程中,孩子本人要知道自身心理成熟的轨迹,家长、老师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选择启迪心灵,按不同思维形式,采取相应的学习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节  心理发展的加速期

进入小学的孩子,心理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被称为心理发展的“加速期”。小学儿童的思维发展,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低年级儿童,他们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对概念的掌握,只是反映事物外部的、最明显的特征。你问他什么是工人?他只能回答出做那样具体工作的是什么工人,如炼钢工人、纺织工人等。记数、数数总离不开具体的物体,还要借手指头记数。处于这一思维阶段的孩子,注意事物的具体形象,而缺乏概括能力。

第二阶段是小学中年级,这是儿童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由于儿童感性认识的逐渐丰富,具体事物在他脑子里留下的“印象”多了,逐步形成了对事物的本质理解。我国心理学家研究指出:三年级是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四年级是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长期实践证明,小学生品德行为和学习成绩的分化也是从这个年龄段开始的。

第三阶段是小学高年级,这时儿童的思维形式发展到以抽象思维为主,他们能初步地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内在联系进行抽象概括。如能说出动植物的本质区别,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水的三态等等。抽象思维的发展,为孩子进入新的认知领域打下了基础。

第二节  认知能力的成熟与发展

从认知能力看,进入小学阶段,儿童心理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

一、他们的视觉、触觉、听觉能力发展都很迅速,但仍不够充分。在感知事物时,还不能自觉地组织和支配自己的知觉。带有情绪性和无意性,目的性不够明确。如在观察图画、标本、实物时,容易被感兴趣的、新颖的内容所吸引,忘记了观察的主要内容。儿童感知事物比较笼统,不精确,容易把形体相近的字,如“9”和“6”、“p”和“q”“未”和“末”等互相混淆。而且,他们对事物的主要特点和次要特点也往往分辨不清。对左右方位也不易搞清楚,特别是三年级以前的孩子。

二是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根据实验材料证明:7-10岁儿童集中注意某事物的平均时间约20分钟,10-12岁儿童平均时间若25分钟。儿童注意的分配范围狭小,在同一时间内所能知觉的客体数量少,注意分配能力也较差。所以做事经常丢三拉四。他们的注意还往往带有情绪色彩,易被新异刺激所吸引。在家庭教育中,引导儿童集中注意力,逐步提高他们注意力的分配能力是很重要的。

三是机械记忆占优势,擅长具体的形象记忆。学龄初期可以逐字逐句机械地记忆一些东西,但不大留心所识记的东西的意义。他们可以记住九九表、诗歌、故事,但如果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话叙述其中的一段,就会觉得很困难。根据实验,学龄儿童的记忆效果,首先是对物体和有视觉形象的具体事物的记忆最好,其次是对声音、音调的记忆,第三是带有感情色彩的表象的记忆,最后是对抽象概念的记忆。感情在记忆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他们热心背诵的诗、歌曲、童话,就能记得非常牢固。因此,从小教孩子熟记一些基本知识和实际材料,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初中,抽象思维进一步发展,心理成熟,学习能力增强。

1、感知的自觉性提高,精确性不断发展。孩子学会了按教学要求来观察客观事物。比如在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中,能按课时要求较长时间地进行观察。观察事物由片面到全面,理解由抽象到具体。研究表明,初中生视觉感受性比小学一年级学生提高60%以上。初中生一般能掌握三度空间[长、宽、高]的相互关系,能理解图形的透视关系,并逐步形成宏观知觉即;远距离空间知觉的观念。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视觉和听觉的敏感度上甚至可以超过成人,同时关节、肌肉的感受性迅速提高。因此,往往能在小学、初中学生中发现和培养音乐、绘画、和体育方面的人才。

2、意义记忆迅速发展,抽象记忆能力提高。初中的课程难度加大,要求学生对记忆的材料进行逻辑加工,再不能像小学生那样死记硬背。这就要求通过理解分出主次,用自己的语言来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这就促进了初中生意义记忆能力的迅速发展。老师要帮助孩子掌握有效的良好记忆方法。包括不同学科采用不同方法、同一学科分清主次、新旧课程的联系、背诵与意义记忆结合,以及如何安排复习等。

初中生各学科内容不断深化,需要掌握各种科学概念和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必须进行逻辑判断、推理和证明。因此,抽象记忆能力明显提高,是思维迅速发展的重要标志,这些都是在具体形象记忆基础上形成的,反过来又改造着具体形象记忆。他们开始用抽象原理公式来理解具体事物,认识能力向理性水平迈进了新的一步。但初中生对具体材料记忆的指标,仍比对词的记忆的指标高。据研究材料在初中时期,学生由看过而记住的东西,比由听后记住的东西多一点六六倍。说明直观教学仍然重要。

到了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迅速发展,观察更加细致,注意力更能持久,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逐渐养成,积累的知识不断增加,掌握知识的能力明显增强。在同一时间里,高中一、二年级学生记住的材料数量比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多四倍,比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多一倍多。

第三节  角色认知能力发展中的问题

小学的孩子,在意志行为方面表现为自制能力差,容易受暗示、喜欢模仿。特别是带趣味性的言行。如电影、戏剧中的反面人物的语言、动作,相声中的怪声怪调,同学中的怪异言行等,而很少考虑到这种行为或动作是否正确。所以,榜样对孩子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在一个父母不和睦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往往性情古怪,行为固执倔强;在杂乱、龌龊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难养成爱整洁有条理的生活习惯。所以,学龄初期,父母严慈有度的关怀教育,有利于塑造儿童健康的性格行为。

进入少年期,随着孩子第二个生长高峰期到来,生理特征具有突变性。内分泌机制完善,使人体机能和形体产生巨大变化,大脑功能完善,身体长高、体力增强、第二性征出现。在各项活动中体验自身能量增大,老师和大人都说“自己不小了”。孩子“自我”和“成人”的发现,使他们走向了第二个“断乳期”。生理变化的物质基础加上环境的影响和教育。表现出情感发展与现实的矛盾,这些矛盾集中反映了青少年发育过程中的心理特点。

一、闭锁性与渴望交往的矛盾。青少年期的孩子自尊心强,思想情感、个人秘密不愿轻易向他人吐露,如果长辈不能正确对待,他们极易产生逆反心理,导致他们与父母、师长交往熟悉的人之间产生距离,造成心理上的闭锁;同时心理话需要倾诉,又渴望与同龄朋友交往,从而形成闭锁与渴望交往的矛盾。据专家调查:小学六年级、初一、初二的学生有了心里话能同家长或老师说的,分别为90%以上、不到50%和25%。但是“闭锁”是有选择的,对自己和自己选定的知心朋友是开放的。孩子在日记上、可以吐露真情,发牢骚、谈幻想,以求心理安慰;有的走进网吧,想从虚拟世界中寻求解脱;同时,寻找与自己信念、爱好、性格相投的同龄者做知心朋友,以倾诉、交流、沟通情感,随着闭锁性的加强,孩子与同龄伙伴的关系更为密切,横向关系占据主导地位,他们从伙伴那里得到理解、信任与支持。所以,尽管回家时沉默寡言,与伙伴在一起却滔滔不绝,异常兴奋。在同伴与老师发生矛盾时,宁肯得罪老师也不出卖同伴。孩子要寻找知心朋友是可以理解的,家长也应给予支持。但是他交了什么朋友是值得家长关心的事情,交到好朋友,可以促进他的进步,交上坏人就有跟着变坏的危险。面对这一矛盾,家长要努力与孩子沟通,平时要和孩子交朋友,关心他们、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谅解他们出现的过急言行;在满足他们成人感的同时,要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动态,因势利导地提高他们的认识;尊重他们和同学的正常交往,正确处理一些事情。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家长要加强自身修养,以自己高尚的人品,赢得子女的信任,自然地树立起家长的威信,使子女愿意与尊敬的家长说心里话。

二、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在世界动物中,人的幼年期最长,在这期间离不开大人的喂养和细致入微的照顾,否则是难以生存的;在成人保护下生活贯穿孩子的成长过程,因此依赖性成了孩子的心理特点。但孩子毕竟是要长大的,事实上存在由依赖性向独立性转化的必然过程。有三个突出的转折点:[1]二岁半至三岁孩子发现了自我,用我称呼自己,标志着自己在各种关系中的自主性;[2]六岁半到八岁突破家庭,依附关系较多地转移到了学校,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最听老师的话,十分崇拜老师。[3]十二岁到十五六岁的少年,到了生长发育的第二个生长高峰期,在人生的旅途中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开始迈向社会。一方面自认为已经成人,强烈要求自作主张,竭力摆脱家长的管束,在思想言行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独立性,表现出心理“断乳”愿望。然而另一方面,他们对父母、成人及长辈又存在较多的依赖性。因为青少年阅历还不够丰富,面对陌生或复杂的环境时,往往缺乏信心,难作决断;同时,在经济上大多还靠父母,对家庭的依赖作为一种惯性影响仍然存在,青少年要摆脱这种影响并非易事。报考大学、选择就业、甚至择偶都要听取父母的意见。家长要充分认识孩子由依赖走向独立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在过渡期的种种表现,积极引导。要像对待知心朋友一样,平等地和他们商讨问题,并为他们创造条件和时机,锻炼自主能力。引导他们稳定地由依附地位转到自主地位,成为社会生活中独立负责的一员。
    三、求知欲强与识别力低的矛盾。青少年具有极强的求知欲,这有利于增长知识,但由于识别能力低,往往难辩好坏,分不清精华与糟粕。这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矛盾,家庭与学校要密切配合,适当引导。要根据年龄特征,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好的课外阅读计划,读些对课业和培养良好思想品德有益的书籍、音像资料等;一开始就要帮助孩子正确利用互联网资料,主要用于学习,自觉避开低级淫秽内容,控制娱乐和聊天,以避免受害、浪费时间和分散精力。
    四、情感与理智的矛盾。青少年情感丰富,情绪不够稳定,往往容易感情用事。虽然他们也懂得一些道理,但不善于处理情感与理智之间的关系,不能理智地控制自己,常成为情感的俘虏;事后往往又为此追悔莫及、苦恼不已。由于成人感独立性不断加大,孩子自尊心比任何时期都强,打骂、嘲笑、讽刺挖苦等教育方式,都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引起强烈的反抗。有的记仇、出走,甚至自杀。当孩子沮丧时,彷徨不知所云,往往易于沉溺于网吧,若遇坏人就会轻易地被拉过去,甚至遭到残害、卷入流氓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等不良后果。家长要十分注意引导孩子,用理智驾驭丰富的感情,用冷静控制冲动的言行,用意志稳定热情,用知识加速成熟。
   五、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青少年朝气蓬勃,富于幻想,胸怀远大的理想与信念,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然而,他们对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又往往估计不足,以致在升学、就业、恋爱等事情上可能遇到的问题,缺乏思想准备;或一旦困惑于现实生活中某些不正之风,又容易引起激烈的情绪波动,出现沉重的挫折感,有的甚至悲观失望,严重的陷入极端或绝望境地而不能自拔。家长和老师都要密切关注,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

六、性意识的发展与道德规范的矛盾。到了青少年时期,特别是青年期,个体发育几近成人,尤其是性机能的成熟。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男子日益壮美,女子越渐丰满。性意识的觉醒,产生了对异性的爱慕,并且这种爱慕会越来越强烈,于是男女交友、恋爱、婚姻等问题自然出现。这个时期的男女交往有一个特点,就是极其敏感、容易冲动,常表现为激情,而他们此时思想尚未成熟,意志力薄弱,强大的生理冲击力有时会使他们做出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以致过早地恋爱和同居,给学业和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所以这个时期应特别注意将性科学知识教育与伦理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使他们的性意识发展走向健康的道路。

总之,少年期虽然只有三、四年时间,从人的成长看,它是人一生的春天,是黄金期;从情绪不稳定、容易出问题看是人生中的危险期;从与家长的关系看,是第二次断奶期。家长要充分重视孩子青少年期心理变化。在处理与孩子的关系时:一要节爱。不能溺爱,不能护短。爱没有节制就会变成溺爱,典型的表现就是尽管全家人节衣缩食,而孩子各个方面要什么就给什么,满足他们高消费的要求;同时不让他们参加任何劳动。有的母亲驱车数百里到大学去把孩子的赃衣服拿回家洗,而让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其直接后果将可能培养出一个纨裤子弟,一个精神贵族。这样的孩子从小就只知道受人爱,而不知爱别人。一旦自己欲望得不到满足,便连父母也不会认。从小就把孩子摆在不适当的位子上,当小皇帝,父母成了仆人,自然无法管他。爱应当是双向的,是一种教育手段,爱与严格要求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二要节怒。家长爱子女,恨铁不成钢,孩子犯了错或成绩、表现不如人意,就火冒三丈,甚至采取粗暴手段,这样不好。对待具体事情要冷处理,把事情弄清楚,在语言和行动上都要有分寸,否则容易造成孩子心灵上的创伤。三要用心。要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细心观察了解孩子,用心帮助孩子,孩子犯了错,要耐心教育和等待孩子的进步。要和学校、社会密切配合,从各方面给以积极的正确引导,使他们的思想和行动能按照健康的道路前进。

进入高中,学生各方面都在逐渐成熟,一方面感到新鲜,同时也感到默生和拘束,从心理上进入拘谨期。这一阶段由于学习比较紧张,家长也管得紧,人际关系和环境没有大的变化;孩子一门心思读书,备战高考,充满期待,心理发展比较平稳;但是,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关爱,甚至包办一切,使他们没有受到应有的锻炼,缺乏最起码的独立生活及为人处世的能力,而使心理发展产生了延缓期。

到了大学孩子面临全新的环境,心理上从拘谨期进入到开放期,大学生要经历人际关系上的突变。由于在备战高考过程中,学生视自由、轻松、浪漫的大学生活为自己的精神寄托,但是由于他们对大学生活缺乏全面和正确的理解,对录取的学校期望过高;如果考试成绩不理想,填报的专业不如意,便会使这部分学生进入大学之后,感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巨大反差。情绪的落差、自我认知的偏差、对前途未来的茫然等诸多问题,会一股脑儿地出现在大学生面前,让他们不知所措。加上心理成熟延缓,以致进入大学这个准社会后很难融入,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存在自私、娇气、蛮横等弱点。这些都会给他们最初的大学集体生活带来很多麻烦,主要表现在学习被动,不善于和同学相处,易冲动、烦躁,报复心强。同学关系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大学的学业和生活,还会给学生心理带来压力,产生自卑、抑郁、彷徨,甚至导致恶性事件。因此,家长和学校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延缓期,一方面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所学专业,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把学习搞上正轨;同时对新生进行包容性的心理教育,补上包容性思维方式这一课,学会处理不同意见,学会与人相处,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获取社会心理支持,顺利度过新生适应期,高质量地完成大学学业。

值得注意的是,大学新生中的问题,是高中教育的缺陷所造成的。高中学生对大学生活充满各种期待是很正常的。这是他们对自己升学后行为的某种预测性认知,是心理的内在需求;期待的结果直接影响个人的行为。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智慧的实质就是适应。”每个人进入新的环境都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对于身处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除了期待还必须掌握适应的智慧。因此,高考前除了紧张的学习之外,另一个紧迫的工作就是,要让他们掌握考察大学的方法,清楚地认识专业学习和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学会调试自己的心理。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大学心理适应的辅导,会最大限度地缓解升入大学后的心理压力。

第四节  孩子的心理健康标准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应是一种身体的、心智的和社会道德的完美状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心理健康。WHO曾对心理健康作了一个定义: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基础上,将个人的心境发展到最佳状态。现在中外专家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提出了十条标准:

一、智力正常。智力是以思维为核心的各种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总和,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正常的智力是学习文化知识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智力发展水平要赶得上实际年龄的智力水平。

二、情绪的稳定性与协调性。儿童青少年经常保持轻松、愉快、稳定、协调的情绪,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使整个心身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从而提高心理功能有助于发挥自身的内在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成绩。如果经常出现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会影响潜能的发挥,势必影响学习效果。

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标志着心理健康水平,一个心理健康的儿童青少年能够较快地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包括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及人际环境等。即使发生意外变化或身处恶劣环境中,也能较快地顺应环境并保持心理平衡。有些独生子女由于早期社会化的娇生惯养,致使他们生活自理能力低下,不能有效地处理与现实环境的关系,往往导致适应性障碍。

四、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儿童青少年能够与同龄人建立平等、互助、和睦相处的伙伴关系。如果早期社会交往被剥夺,家庭不和睦、接受较多消极影响,易形成孤僻、敌意、敏感、过度警觉、自我为中心、妒忌、自私等不合群的不良个性,而导致人际关系的不协调。

五、反应能力适度与行为协调。健康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和谐统一。对外部刺激反应适度,既不异常敏感也不异常迟钝,并具有一定应变、应对能力。

六、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心理健康的儿童青少年具有与其实际年龄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并形成与年龄阶段相适应的心理、行为模式。如果心理、行为严重偏离相应的年龄段特征,可能存在心理发育问题。表现为发展严重滞后或超前,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七、心理自控能力。心理活动自控能力强的儿童、青少年,其注意集中水平高,记忆和意识活动有效水平也高。而自控能力较差者,其注意集中水平低,注意力难集中,缺乏专注性,其记忆和意识活动有效水平低,往往导致学习困难。

八、健全的个性特征。个性(人格)是每一个人独有的心理特征及特有的行为模式,具有相对的倾向性和稳定性。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和后天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是一切心理特征的总和。自幼培养儿童青少年客观而积极的自我意识,能适度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使其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形成良好、健全的个性是个体适应环境的重要保证。

九、自信心。自信心是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对自我的客观评价,实质上是对思维的分析综合能力。如果自我评价过高、自命不凡,会因盲目自信导致失败而沮丧,产生失落感或抑郁情绪;若自我评价过低,会产生自卑感,因缺乏勇气不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失去机遇而一事无成。恰当的自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十、心理耐受力。对突发的强烈精神刺激或长期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以及对压力、失败、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即为心理耐受力。因为儿童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发育和个性形成时期,其可塑性强,应及早培养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经受失败、挫折的坚强意志力。不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有利于心理健康。

孩子要学会按照这些标准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老师和家长要重视孩子心理素质的培养,使他们真正成为身心健康的新一代。

第五节  健康上网  避免网瘾危害

目前青少年上网成瘾是一个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玩游戏成瘾是网瘾的一种,也是沉迷其中人数最多,危害最广的网瘾。

据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症发病率高达15%。己经成为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杀手。因此,如今“网瘾”被纳入了精神病的诊断范畴。如何判断已经网络成瘾?专家表示,网络成瘾与精神医学中的药物依赖和病理性赌博等成瘾性行为比较相似,因此其诊断标准也比较类似,这些诊断标准具体、明确,容易操作,可以作为自测或他人评定工具。心理学专家表示,具有五类精神障碍的人是网络成瘾症的高危人群。
    一是人格障碍:一些分裂型人格障碍者常常合并网络成瘾,人际交往以及控制力的不足使他们容易产生瘾性行为。
   二是心境障碍: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常常同时会引发成瘾行为。
   三是心理应激反应与适应障碍:上网作为一种对心理应激的反应和应付挫折的手段,可以缓解应激带来的情绪紧张和自我挫败感,因此会产生网络成瘾。
   四是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前驱阶段和慢性期可能会表现为上网成瘾以及其他方面的异常。患者对正常的工作、学习不感兴趣,而对成瘾性事物过分依赖。
   五是青少年品行障碍: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使得他们是网络成瘾的主要受害者,上网成瘾行为是其突出的行为问题之一。
   据专家介绍,在日常生活中,网络成瘾者往往表现出一些独特的人格特点,包括:喜欢独处、敏感、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 不服从社会规范、倾向于激动、烦恼、忧虑、抑郁、烦躁不安、易受环境的支配、易失眠、遭遇挫折时容易沮丧悲观、缺乏与人接近的勇气等。此外,一些与抑郁相关的人格特征,如低自尊、缺乏动机、寻求外界认可、害怕被拒绝等也可能是网络成瘾发生的原因。研究还发现,具有高度的厌倦倾向、孤独、社会焦虑、自我封闭等性格特点的人均容易发生网络成瘾症。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其中有两个诊断标准比较常用:
  一、 心理学家Yang提出诊断网络成瘾的10条标准:
   上网时全神贯注,下网后仍念念不忘上网之事;总嫌上网时间太少而不满足;无法控制上网;一旦减少上网时间就会烦躁不安;一上网,种种不愉快消失,精神亢奋;为了上网而荒废学业、事业;因上网失去重要的人际交往、工作等;不惜支付巨额上网费用;对亲友掩盖自己频频上网的行为;下网后有孤寂失落感。
符合以上标准的4条或4条以上,就可诊断为网络成瘾。

二、心理学家布瑞德提出的诊断网络成瘾的标准:
一心想着上网,包括回想以前的网上活动,或期待下次上网;需增加更多的上网时间以获得满足感;多次努力控制、减少或停止上网,但未能成功;在努力减少或停止上网时,感到烦躁不安、闷闷不乐、忧郁或易发脾气;上网的时间比计划的要长。
   同时至少有以下表现中的1条:因为上网,妨碍或丧失了重要的人际关系或工作,或失去教育与就业的机会;对家人、好友、治疗者或其他人说谎,隐瞒上网的程度;把上网作为逃避问题或缓解无助、嫉妒、内疚、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方法。
    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空间,是他们获得信息的新渠道,有助于他们拓宽视野、提高技能、加强交流、增强社会参与度,从而开发其潜能。

但是网络是虚拟空间,信息来源极其复杂,也为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对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构成威胁,使不少青少年沉溺于虚拟世界、脱离实际、荒废学业,网上的不良信息、网络犯罪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与安全。受“网瘾”危害青少年的比例高达成10%以上。如果已经网络成瘾,专家建议到网络成瘾防治中心等专门机构治疗。据介绍,目前国内已经出现网络成瘾防治中心,在其中可以得到健康的利用网络防止网络成瘾的知识,还可以提供一般性心理治疗。在专门的心理治疗或精神疾病治疗机构,可以得到正规的心理治疗,同时可以找出并治疗合并的心理问题或者精神疾患,如果网络成瘾严重则需要住院治疗。
    我们应从孩子的心理发展来认识这个问题。进入少年期他们的身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是人生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孩子的心理成熟滞后于生理成熟而形成矛盾,身心发展要求与社会教育要求也形成矛盾,加上社会信息铺天盖地,学业竞争异常激烈。这些都使他们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难于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产生各种心理困扰,非常需要有力的支持和帮助。而在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不但不能成为他们的贴心朋友,反而施加各种压力,使他们心理遭受更多挫折和困惑。这些都会使青少年走向网络寻求朋友,迷恋游戏寻求解脱;加上他们是非分辨能力差,兴趣爱好志向等还没有定型,又不像成年人承受家庭经济生活压力,需要努力工作发展事业,而且不用承担像成年人一样的社会责任,在心理结构和指向上很容易对网络娱乐节目成瘾。而现在一些网络游戏内容的设计方面,又往往具有诱使青少年成瘾的特点。他们上网操作娴熟、交流广泛,在网上随意、放纵,没有节制,很容易上瘾和受骗。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在网上容易沉迷的原因。

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上网群体,大都是中、小学生。按艾里克森的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他们的年龄正处在第四、五两个阶段,这时期的孩子面临的发展课题是:正确地发展会产生勤奋和自信、对自我身分有正面而确定的自我意识[同一性];负面的影响是懒惰和自卑、角色混乱或消极的自我意识。而网瘾危害正是后者的结果。所以社会、学校、家长对青少年的教育措施,都必须促进孩子主体意识的健康成长。

一、帮助青少年提高自我意识水平。帮助他们解决主观我与客观我、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正确对待不同的事物,形成正面的角色意识,明确生活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努力完成学业,学做有益于社会的人,做有益于社会的事。

二、青少年自身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上网前要计划,明确上网的目的和上网的时间,避免无节制的上网。帮助孩子正确确定学习网站。选定自己到网上的学习任务,如政治时事、专题讨论,与学习有关的参考资料等,以提高学习成绩。从思想上淡化网络游戏。

三、帮助孩子转移对网络游戏的注意力。业余时间多参加体育、文化娱乐或交际活动,不仅丰富业余生活,陶冶情操。而且提高自己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避免依赖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在网上除了学习外,也要多参加各种智力竞赛活动,进行象棋、围棋对弈等各种文体活动,以避开网络游戏。
    四、帮助孩子提高自己的自我情感控制能力。学生要以学习为中心,尽量少上网。如果不是工作需要,一般人每天上网不要超过2小时,且中间休息15分钟。要做到在各种诱惑面前,不为所动,自觉从网瘾的阴影中走出来。

老师和家长只有从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迈开生活的每一步,才能使他们从虚拟世界中解脱出来,从而把网络作为学习的手段和生活补充。

因此健康上网,戒除网瘾,避免网瘾危害,需要各方面的共识、配合和努力。国家要为网络健康立法。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强互联网的管理,从源头上消除成瘾的可能。网络企业和编创人员要摒弃唯利是图的劣习,为国家和民族利益着想,遵纪守法,严格自律,为孩子开发和使用一些健康有益的游戏软件。社会各界都要共同努力,建设绿色网络空间,才能保证下一代能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