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小玉传作者是:国学大讲堂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9:56:29
国学课堂之

                                                第一篇

 

                                        命里有时终须有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论语.里仁》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孔子说,不用担忧自己没有社会地位,而应担忧没有可以立足于世的本领。

好多人抱怨怀才不遇;自己这匹千里马怎么就老遇不上伯乐呢?其实“怀才不遇”往往不是他人造成的,如果你没遇到伯乐,可能是因为你现在还不是匹千里马!

如今抱怨“怀才不遇”好像成了年轻人的一种通病,他们普遍的症状是:牢骚满腹,喜欢批评人,有时也会显出一副郁郁不得志的样子;和这种人交谈,运气不好的时候,还会被他批评一顿。

当然,这类人中有的的确是怀才不遇,由于无法适应客观环境,“虎落平阳被犬欺,龙困浅滩遭虾戏”。但为了生活,他们又不得不委屈自己,所以生活得十分痛苦。

难道实现中有才的人都是如此吗?不,尽管有时千里马可能无缘遇伯乐,但如果你真是一匹千里马,一次错遇伯乐,应该还有第二次,第三次……很多人之所以无缘于伯乐,主要原因还在于自己。有些人确实有才,但他们常自识清高,看不起那些能力和学历比较低的人,可如今的社会并不是你有才气就能成大器。别人看不惯你的傲气,就会想办法修理你。至于你的上司,更有可能因我的不知收敛而打压你,不让你出头。在人生丛林中,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大都是这么回事!最后的结局就是,你慢慢变成了一位“怀才不遇”者。

还有一种怀才不遇者,他人其实就是一类自我膨胀的庸才,因为他们本身无能,别人当然无法重用。但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自己没用,以倒认为自己怀才不遇,没人识才,于是到处发牢骚,吐苦水。

不管是有才还是无才,怀才不遇者真是人见人怕,因为他们一谈话就骂人,开口就是批评同事、主管、老板,然后吹嘘自己多行,多么能干。听者也只好点头称是,要不然,他也许会骂到自己头上!

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怀才不遇”感越强的人,越会把自己孤立在一个越来越小的圈子里,甚至无法与其他人的圈子相交。每个人都怕惹麻烦而不敢跟这种人打交道,人人视之为“怪物”,敬而远之!一个人如果给众人的不良印象已成定局,那除非遇到贵人大力提拔,否则将永无出头之日。结果往往是:有的辞职,有的外调,有的总是个小职员,有的则一辈子“怀才不遇”。

一个人不管才干如何,都会碰到无法施展自己才干的时候,这时候千万要记住:即使你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也不能明显地表现出来,你越是沉不住气,别人就越看轻你。

与其把大好的光阴浪费在抱怨与哀叹上,不如用心把自己打磨成一粒珍珠。

当你真的已成为一粒珍珠时,你的光芒是无法被掩盖的。人们常说这样一句老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难道不是这样吗?

没有人给你的人生设置障碍,欲求伯乐的赏识先要让自己成为一匹千里马。当你对人生有怀才不遇的感叹时,要警告自己一句: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国学课堂之

 

                                             第二课

 

                                       学着用减法生活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

 

修身养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语》也以“君子三戒”来警示世人严于修身。人生的境界高低不在于社会地位的高低,与各人的财富多寡也无关。内心的和谐宁静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人的生命看似很漫长,其实匆匆的几十载,历经少年、壮年、老年三个阶段,也只是弹指之间的事儿,而每个阶段因年龄、阅历的不同,要迈的门坎就不尽相同。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是如何警示世人成功迈过这三道坎的呢?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要警惕:年轻时,精力不稳定,要警惕贪恋女色;到了壮年阶段,血气正旺,要警惕争强好斗;到了老年时,精力衰退,要警惕保守与贪婪。”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人在少年的时候,很容易冲动,这个时候我们尤其注意不能因男女关系而玩物丧志,或因感情的变故而导致人生走向不稳定。有不少青少年,因为谈朋友而误了学业,更有甚者为了争夺一个异性朋友而作出伤害他人的举动。想不开的时候,甚至会跳楼自杀。所以,在这个时期要慎重处理感情问题。切忌因色生事,情关难过。

过了这个坎儿,就到了中年。孔子说,人在这个阶段,“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人在中年,血气方刚,事业、家庭都很稳定。个人为了突破事业上的瓶颈完全与人“大打出手”,所以孔子说“戒之在斗”。与他们斗的结果很可能是两强相争两败俱伤,此时既已家业有成,当静享人生乐趣,以一颗平和之心来看世相万千。

人生不过几十个春秋,一晃眼到了老年,这时应注意些什么呢?按照孔子的说法,叫“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老人多半性情温和,如罗素所说,湍急的河流冲过山峦,终于汇入大海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平缓和辽阔。在这个时候,人要正确对待你得到的东西。孔子所说的“戒之在得”其实是大有深意的。

人年轻的时候,都是用加法生活,因为你每天都需要学习很多知识、经验。但是到一定层次后,要学着用减法生活,还和年轻时一样拼命,你的身体根本撑不住,心理也同样承受不了。

年少时忙着学习,给自己的心理堆了很多东西,但到老了就必须学会决择,有些东西虽然很好,却不一定是你所必需的。这就好比去超市,年轻人见一新奇的东西,不管自己需要不需要,行买了再说,所以“打折”对他们最具有诱惑力。但老人就不一样,他们有自己的人生经验,“任它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永远只买自己用得着的。

孔子的人生三戒,其实是对心灵的自我释放与抚慰。只有大度、洒脱的人才能从中获益,修养不够的小人是不会理解其中的深意的。

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少一份豁达,就少一份平常心,当然,快乐就少了很多。觉迷色欲、功名,都是贪欲作祟。若只是求而不得,只能徒增烦恼。以“君子三戒”为修身准则,才能获得内心的宁静、平和。

国学课堂之

 

第三篇

 

宽容:一种疼痛的过程

 

子击磐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磐乎!”既而曰:“鄙哉,??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论语.宪问》

 

 

人们常说世事本混沌,何必太较真。慧能五祖更是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世俗之人汲汲于功名利禄,很难达到禅宗的这种境界,但凡事能放且放仍不失为一种聪明的生活方式。

《论语.宪问》中有一段描写孔子失落心情的文字:

子击磐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磐乎!”既而曰:“鄙哉,??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从这段晦涩难解的文字里,我们似乎能窥见孔子内心的一丝秘密:他也有看不开的事情。

孔子在卫国的时候,有一天正击着磐,一个挑着草筐子的汉子恰巧从门前走过,说道:“这击磐是有深意的啊。”过了一会儿,又说:“可笑啊,磐声的,似乎在倾诉没有人了解自己。没有人了解自己就算了呗。《诗经》上说得好,河水深就穿着衣裳走过去,河水浅就撩起衣裳趟过去。”孔子听了后说:“好坚决呀,没有办法来说服他了。”

如果人人都能像荷蒉者那样豁达,那还有什么好痛苦和失望的呢?有位智者说,大街上有人骂他,他连头都不回,他根本不想知道骂他的人是谁。因为人生如此短暂和宝贵,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何必计较这种令人不愉快的事情而浪费时间呢?

怎样做人是一门学问,甚至是一门用毕生精力也未必能勘破其中因果的大学问。多少不甘寂寞的人穷究原委,试图领悟人生真谛,塑造辉煌的人生。然而人生的复杂性使人们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洞明其全部内涵,人们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总是局限在事件的启迪上。所以,聪明人很快就会悟到:处事不能太较真。

做人固然不能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但也不能太较真,认死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太认真了,就会对什么也看不惯,连一个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来。镜子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就变得凹凸不平;肉眼看很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满目都是细菌。试想,如果我们“戴”着放大镜、显微镜生活,恐怕连饭都不敢吃了;如果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缺点,恐怕那家伙早就罪该当诛、无药可救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与人相处就要互相谅解,经常以“难得糊涂”自勉,求大同存小异,有肚量、能容人,你就会有许多朋友,且左右逢源,诸事随愿;相反,“明察秋毫”,眼里不揉半立沙子,过分挑剔,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论个是非曲直,容不得人,人家也会躲你远远的,最后你只能关起门来“称孤道寡”,成为使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异己之徒。古今中外,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具有一种优秀的品质,就是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善于求大同存小异,团结大多数人。他们胸怀豁达而不拘小节,大处着眼而不会鼠目寸光,并且从不斤斤计较,纠缠于非原则的锁事,所以他们才能成大事、立大业,使自己成为不平凡的伟人。

但是,如果要一个人真正做到不较真、能容人,也不是简单的事,需要有良好的修养、善解人意的思维方法,并且要从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和处理问题。多一些体谅和理解,就会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和谐、多一些友谊。比如,有些人一旦做了官,便容不得下属的缺点,动则横眉竖目,使属下畏之如虎,时间久了,必积怨成仇。静下来想一想,天下的事并不是你一个人能包揽的,何必因一点点毛病便与人生气呢?

太较真的人,往往容易揪住别人的缺点不放。但有道德修养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有过能改,不再重犯。所以用人时,用有过之人是常事,应该看到他的过错只不过是局部的,他的大方向是好的。《尚书.伊训》中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话,是说我们与人相处的时候,不求全责备,检查约束自己的时候,认识到自己也许还不如别人。若别人也对自己较真起来,自己岂不是也要没有容身之地了?所以,要求别人怎么去做的时候,应该先问一下自己能否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赢得人心,共同做好工作。一味地苛求,一味地较真,就什么事情也办不好。

哲人说,宽容和忍让的痛苦,能换来甜蜜的结果。

在大是大非上讲究原则,这就是所谓的大事不糊涂;鸡毛蒜皮的小事则能忍就忍。太较真的人之所以生活痛苦,就是因为眼里容不得沙子,爱钻牛角尖。摒弃这一点,才能拥有快乐的人生。

国学课堂之

第四篇

“安贫乐道”不等于不思进取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不骄,易。”

                              ——《论语.宪问》

今天我们的邻居、亲戚、朋友,总会有贫穷的也有富贵的。他们多半是什么样的心态呢?究的抱怨富的不帮助他、不接济他;富的呢,在穷的面前摆脸色,内心里却害怕这些穷亲戚、穷朋友找上门来。

所以,还是孔子说得最透明了。他在《论语》里谈到了这种现象,他是这样讲的“贫而无怨,难;富而不骄,易。”

没有人会喜欢贫穷,所以,在贫穷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怨恨,这是人的本能,是人的常情。本能与本性不同,本能需要外在的力量去发动起来,一旦发动起来,也就容易偏离本性。君子的修养,所需要的就是这种节制这种本能的发动,使它不至于偏离本性。如果没有这种修养,就只能服从于本能,从而使我们被得失左右,被情感左右,被名利左右,内心中那种与生俱来的善良本性便可能完全被遮蔽了。如果修养不够,就不可能有足够的定力,从而使自己在贫富贵践的波涛之中上下浮沉,在人生的大海中漂浮不定。修养使我们能够在贫践之时,可以心安地生活做事,心安才能使自己不至于颓废,做事才能使自己有希望。修养使我们能够在富贵之时,可以不骄不躁,善于节制自己,不骄不躁才能使自己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善于节制自己才能防患于未然。

在贫穷的时候,在不得志的时候,能够不怨恨,确实很难,但是,君子的修养,就是勉为其难。产生怨恨之情很容易,也很可以理解,但是,怨恨无用、无益、反而有害。然而,天下之人虽多,能够完全符合君子修养的人毕竟不会太多,所以,执政者首先需要的是尽力避免使百姓陷入贫穷卑贱之中,要使百姓衣食无忧,这是执政者的责任,也是君子的义务。只顾使百姓富裕起来,并不是目的就达到了,因为富裕不一定使人心安,反而有可能因此而骄横傲慢、懈怠奢侈,富贵之后如果不知道节制,要害人更容易,自我的堕落也更容易,所以,通过礼义教化来提高百姓的修养,增加君子的数量,才能根本性解决方法。今日的贫贱,不一定明日仍然贫贱;今日的富贵,不一定明日仍然保持。贫贱的时候不怨恨,也就有希望;富贵的时候不骄横,也就可以避免未来的堕落。

“富而不骄”,指有地位、有财富却不骄傲。能做到这一步并不是很容易,但是比较起来还算容易。古今中外有些人虽然地位高了,风度却蛮好。不过这种风度好只是外在的,外形过得去,看不出骄傲起来,已经了不起,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内心到底还是有一点觉得自己了不起。

我们销加留意便会发现这么一个现象:有许多人很难做到不骄傲。地位高了会骄傲;有钱会骄傲;年龄大了会骄傲——认为自己多吃几年饭,年轻小伙子就没有,其实多吃几十年饭,不一定吃得对;学问高了也会骄傲。所以要修养到“无骄”,实在不容易。

“贫而无怨”的“贫”指的并不一定是经济环境的贫,不得志也是贫;没有知识也是贫。

庄子就曾经提到,眼睛看不见的瞎子,耳朵听不见的聋子,并非不能弥补他们的缺陷;知识上的瞎子,知识上的聋子,就不可救药。

所以分并不一定指没有钱,各种贫乏都包括在内。人贫了就会有怨,就牢骚多,人穷气大。所以人应当做到“安贫乐道”。但是要真正做到贫而能安,实在是太不容易的一件事。

现在有人拿“安贫乐道,知足常乐”这两句话讽刺中国文化,说民族不进步就是受了这种思想的影响。这种批评当然是不准确的,“安贫乐道”与“知足常乐”是个人的修养,而且也少有人能真正修养到这么高的境界——又怎能扼杀一个民族的进取心呢?何况安贫乐道是为了以正确的心态来追求财富,使人能怀有一颗平常心,在没有获得物质财富时能够做到贫而无怨。
            国学课堂之

                                                                 第五篇

                                                        孔子这样成为“社交明星”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论语.季氏》

我们常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要了解一个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够了。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朋友在一个人的社会活动中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着他的为人。歌德也曾说:“你只要告诉我他的朋友是什么样的,我就可以判断他的性格与为人。”

朋友关系是人生重要的一环,但是结交好的朋友并不容易。西方文学家亨利·亚当斯曾说:“人的一生中有一次友谊(交到一个好朋友)就已足够,有两次友谊就太多了,有三次友谊几乎不可能。”的确如此,人的一生中很多时候是因缘而聚,缘尽即散。聚聚散散,身不由己,所以交朋友往往是被动的,没有选择的余地,这是很无奈的事情。如果人生都由被动的因素来决定,生命的意义何在?想想看,我们无法选择父母,无法选择出生时间、地点,无法选择种族、国家、文化传统,无法选择成长的经验,如果连朋友也无法选择,那么这一生能由自己选择的实在太有限了。人的价值在于以某种方式突破限制,突破的程度越高,自主性也越强。人生有许多无奈,但所有的无奈都比不上放弃选择的权利,一味消极地接受生活的安排。因此,交朋友首先要化被动为主动,也就是说要学会选择朋友,然后去主动表达你的友谊。好朋友是你一生的财富,也是助你成功的关键力量。历史上的许多伟人之间的友谊都成为彼此人生成功的催化剂。

什么样的朋友算是益友呢?在《论语.季氏》中孔子给出了正确的答案:友直,友谅,友多闻。

他认为这个世界上对自己人生、事业有帮助的朋友有三种,就是所谓“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第一,               友直。直,指的是正直。这种朋友为人真诚、坦荡,刚正不阿,有一种朗朗人格,没有一丝诌媚之色。这种朋友会在你得意时直言不讳地提醒你,也会在你因失意而心灰意冷时不离不弃,是真君子。

第二,               友谅,指的就是诚实与信用。

第三,               友多闻。见多识广的朋友多半心胸开阔、为人豁达、思想深刻,因为这是广博的知识与经验所赋予他的特质。与这样的人交往,我们就能得到他的指点,让他的经验转化为我们的经验。

朋友不是工具,无“利用”之说,朋友不是风景,仅供自己赏心悦目。但是,交良友、益友,交有长处的朋友,会使自己的个人智性、悟性得到提升,会使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足,这又何尝不是一件乐事呢?

 

                                                      国学课堂之

                                                         第六篇

                                     只有心灵委琐的人才会把“烦”挂在嘴上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人活在世上只有短短几十年,却浪费了很多时间去为一些一年之内就会忘了的小事发愁。因此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三条,每一条都是念起来简单、顺口,却很难做到。

有些人能很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那些大的危机,却常常被一些小事搞得垂头丧气。我们常常会因为工作时间长、薪水少、没有机会升迁而发愁;也会因为没有办法买房子,没有钱买车子,没有钱给自己买漂亮的衣服而忧虑;每晚回到家的时候,自己总感到非常疲倦和烦躁,常常跟自己的亲人为一点小事吵架;还曾为自己额头多长了一颗痘痘而发愁。

很多其它的自寻烦恼也是一样,我们不喜欢那些小事,结果被小事弄得整个人很颓废,只不过因为我们都夸张了那些小事的重要性。

狄士雷利说过:“生命太短促,不能再只顾小事。“

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确实,不管生活中有哪些不幸和挫折,你都应以欢悦的态度,微笑着对待生活。

安德烈·摩瑞斯也在《本周》杂志里说:“……我们常常被一些小事、一些应该不屑一顾并忘了的小事弄得非常心烦……我们活在这个世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却浪费了很多不可能再补回来的时间,去愁一些在一年之内就会被所有人忘了的事。不要这样,让我们把精力只用在值得做的事情上,去运用伟大的思维,去经历真正的感情,去做必须做的事情。”生命太短促了,不该再去自寻烦恼了。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何苦让这短暂的几十年在忧愁与痛苦中度过呢?人,难道不应该对自己好一点,生活得潇洒一点吗?孔子之所以认为仁者无忧,就是因为仁者心胸宽广,行事光明磊落,做事目光长远,自然就不会为小事而烦忧了。
    国学课堂之

                                                        第七篇

                                              欣然而对无力更改的事情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 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论语·八佾》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 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哀公问宰我,社稷坛与历史文化演变有什么关系呢?宰我告诉他夏朝社稷坛上栽的是松树,殷朝栽的是柏树,周朝栽的是栗树(如同现在的国槐)。不过哀公说栗树栽得不好,栗树使人看了会害怕,战战兢兢。宰我后来回到孔子这里,向孔子说了这件事,孔子听了以后大发感叹。他说已往既成事实,再多说无益。

禅宗讲究凡事随缘,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有个小故事深得其精髓,故事是这样的: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片。“快点撒点草籽吧!太难看了!”小和尚说。

师父挥挥手:“随时!”

中秋时,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

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不好了,很多种子都被吹飞了。”小和尚喊。

“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

刚撒完种子,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要命了,种子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直跳。

“没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

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一早冲进禅房:“师父,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冲走了!”

“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师父说,“随缘!”

一个星期过去了,原本光秃秃的地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嫩草。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

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

师父点头:“随喜!”

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恨、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

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

落英在晚秋凋零,来年又灿烂一片;黄叶在秋风中飘落,春天又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何偿不是一种达观,一种洒脱,一份人情的练达!

洒脱不是玩世不恭,更不是自暴自弃。洒脱是一种思想上的轻装,是一种睿智。有酒脱才不会终日郁郁寡欢,有洒脱才不感觉活得太累。

懂得了这一点,我们才不至于对生活求全责备,才会在委屈、懊恼之余,收回耿耿于怀的愁绪,懂得适时放下。做到随性、随缘、方能随喜。

适应那些己经发生而我们无力更改的事,对它们抱以“既往不咎”的态度,不也是一种高明的生存智慧吗?
     国学课堂之第八篇: 避免蹈入“跳蚤的人生”(转载)


  ——《论语·雍也》

  余秋雨曾写道:“人生的追求,情感的冲撞,进取的热情,可以隐匿却不可以贫乏,可以浑然却不可以清淡。”人的追求在哪儿,他的人生也就在哪儿。一旦在心里为自己预设一个追求的高度,你的人生就会在一个小圈子里打转。不可否认每个人都有懒惰的时候,但更糟糕的是偷懒还找借口。孔子在《论语·雍也》中就批评过冉求这一点: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冉求对孔了说:“我不是不喜欢您讲授的道理,只是我的能力不足以实行。”孔子说:“能力不足的人,会走到中途就停止下来。你这孩子,是自己画个界限止步不前哪。”(画:画线为界,停止前进的意思。)

  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往一个玻璃杯里放进一只跳蚤,跳骚立即轻易地跳了出来。再重复几遍,结果还是一样。一测试,原来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达到它身体高度的400倍左右。

  接下来实验者再次把这只跳蚤放进杯子里,不过这次是立即在杯子上加一个玻璃盖。“嘣”的一声,跳蚤重重的撞在玻璃盖上。跳蚤十分困惑,但是它不会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次次被撞之后,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跳的高度。又过了一阵子,这只跳蚤再也没有撞击到这个盖子,而是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

  后来,实验者把这个盖子轻轻拿掉了,跳蚤还是在原来的高度继续地跳。三天以后,他发现这只跳蚤还在那跳,但它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

  生活中,有许多人也在过着这样的“跳蚤人生”,年轻时意气风发,屡屡去尝试成功,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屡屡失败。几次失败以后,他们便开始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或者怀疑自己的能力。他们不是千方百计的去追求成功,而是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标准,即使原有的一切限制已取消,就像刚才的“玻璃盖”已经被取掉一样,但他们早已经被撞怕了,或者已习惯了,不再向新的高度起跳了。人们往往因为害怕追求成功而不得,就自我设限,甘愿忍受失败者的生活。

  难道跳蚤真的不能跳出这个杯子吗?绝对不是。只是它在心里面已经默认了这个杯子的高度是自己无法逾越的。一个人追求的高度决定了他人生的高度,如果他为自己画定了界线,那么他将永远无法超越这个界线。

  自我设限的观念使人既对失败惶恐不安,又对失败习以为常,从而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渐渐变得懦弱、狐疑、狭隘、自卑、孤僻、害怕承担责任、不思进取、不敢拼博。这将使人永远叩不开成功的大门,因为他们在心里面也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暗示自己:成功是不可能的,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自我设限,把自己放在原地,就不可能突破自我,甚至连本来可以做到的事也变成了不可能。这种思想是一个真正的杀手。它不等同于谦逊。如果你做不到某件事情,你可以说:我可以试试;而不是说:我不行,我不是这块料。


    国学课堂之

                                             第九篇

                                     选取信息的3个筛子

 

子曰:“道听途说,德之弃也!”

                        ——《论语·阳货》

有一种人我们在生活中一定不会陌生,那就是“小喇叭”型的人。这些人天生就是个信息“收藏专家”和谣言的传播专家。

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苏格拉底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

“等一等,”苏格拉底打断了他的话,平静地说,“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3个筛子筛过了吗?”

“3个筛子?哪3个筛子?”那人不解地问。

“第一个筛子叫真实。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确实是真的吗?”

“不确定,我是从街上听来的。”

“现在再用第二个筛子审查吧。”苏格拉底接着说,“你要告诉我的消息就算不是真实的,也应该是善意的吧。”

那人有些踌躇:“不,刚好相反……”

苏格拉底再次打断他的话:“那么我们再用第三个筛子,请问,使你如此激动的消息很重要吗?”

“并不怎么重要。”那人有些不好意思了。

苏格拉底说:“既然你要告诉我的事,既不真实,也非善意,更不重要,好么就请你别说了吧!这样的话,它就不会困扰你和我了。”

多么富有智慧的处世之道!如果我们希望能网聚我们与他人的人气,能积攒我们的人脉,不妨也用这3个筛子筛一下信息!

孔子说:“道听途说,德之弃也!

道听途说、散布流言是可怕的。三人在虎,众口铄金;谗言三至,慈母不亲。

孔子对道听途说的批判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凡事都要深入调查,不可道听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