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城县清水河电影院:典籍植物【七】——探秘真假敖汉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42:28

典籍植物】——探秘真假敖汉莲

陈东

 

郎世宁 千叶莲

 

蒋廷锡 的 敖汉莲图

 

 

现代的 敖汉莲

荷花也叫莲花,原产中国,是中国古典园林水景中的主要观赏植物。清代避暑山庄中有很多种荷花。第一类是来自“内地”的白莲,分布在远近泉声、长虹引练桥南和戒得堂镜香亭三处。第二类荷花主要栽植在香远益清,康熙皇帝在那里搜集天下各种名品荷花,“前后临池中植重台千叶诸名种”。第三类就是康熙皇帝从敖汉旗引种来的荷花,所以被称作敖汉莲,它在山庄栽植面积最广,也最有名气。避暑山庄冷香亭、观莲所等景点,都是以观赏敖汉莲得名的。

解放以后,人们惊奇的发现避暑山庄的敖汉莲不知道何时灭绝了,湖泊里只有普通的荷花。后来有传说是因为日军占领热河时将双湖夹镜填平当作打靶场造成敖汉莲灭绝的。到了1983年,避暑山庄清理了双湖夹镜的池塘,湖中的荷花又奇迹般复活。据此,很多人都认为双湖夹镜重新长出的荷花无疑就是消失很久的敖汉莲。这个说法一直延续到现在,并且这些现代的敖汉莲品种被引种到颐和园和其他公园中,参加过各种荷花展,很少有人怀疑过它们的真实性,就连中国花卉协会荷花分会都将它正式命名为敖汉莲。

上大学期间,笔者有幸阅读了记载避暑山庄最为详尽的文献《钦定热河志》。但是,当查阅清代有关敖汉莲的记载时发现,文献中的敖汉莲和现代的敖汉莲有着天壤之别。难道是文献记载有误?但是后来发现清代其他的文献的记载都是相同的,偏偏与现代敖汉莲不一样。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开始了解密敖汉莲的研究历程。

 

灭绝?

随着清王朝的灭亡,避暑山庄逐渐走向衰败。据档案记载,民国三年(1914年)“值荷花初放之际,极宜禁止入园瞻仰,庶免任意作践”,可见当时避暑山庄里荷花还极为繁盛。但是找到民国时期的老照片却惊奇的发现,所有池塘里的荷花都是普通的单瓣型荷花,敖汉莲早已不见了踪迹。

一般认为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军占领承德以后,将双湖夹镜的内湖填平造成了敖汉莲的灭绝。但是这个说法有两个漏洞。其一,根据文献记载和民国初年的老照片,内湖在日军侵华之前就已经因为水土流失淤平了。其二,避暑山庄的敖汉莲栽植十分广泛,几乎遍及了避暑山庄的所有水域,并不只是内湖一处。根据文献记载,敖汉莲栽植在香远益清、戒得堂镜香亭前的池塘、冷香亭、烟雨楼、长虹引练、文津阁、曲水荷香、临芳墅、芝径云堤、畅远台、文园狮子林清閟阁前池塘等十几处,其中观莲所和冷香亭是避暑山庄敖汉莲最茂盛的地方。日伪时期冷香亭、烟雨楼、芝径云堤等处水源充足,一直都有荷花盛开,所以填平双湖夹镜的内湖是不可能造成所有敖汉莲灭绝的。那敖汉莲真正的灭绝原因什么?

 

重生?

1983年,避暑山庄清挖了双湖夹镜所在的内湖,淤泥中沉寂了几十年的莲子又奇迹般复活,并且开出了与众不同的荷花。它的花朵比其他湖里的荷花略小一些,颜色是粉红色,更有奇者,这些荷花的初花期与其它荷花接近,都是7月初,但是花期却很长,可以开放到9月份。据此,很多的人都认为这些再生的荷花就是消失了很久的敖汉莲。

2001年避暑山庄开展“引水工程”,对武烈河到避暑山庄湖区之间淤积了100多年的引水渠进行清理,在远近泉声和瞩朝霞亭子附近的两处池塘里又清理出了大量的荷花籽。此后2年里,这二段池塘便天然再生出荷花。这些荷花的外观和习性与双湖夹镜的现代敖汉莲基本一致,花色红色或者浅粉色,均为单瓣型荷花,花期也可以延续到9月份。难道这些也是清代敖汉莲的后代?

 

质疑!

乾隆皇帝每年都写诗描写敖汉莲,各种清代文献对敖汉莲的记载也十分详尽,总结起来敖汉莲具有以下特征:“瓣大”、“花皆重楼”、花瓣数较多,“千瓣攒簇”,所以又称作“千叶莲”;花“色至鲜艳”,颜色艳于常见的红荷;“花虽晚开,亦复晚谢”,“已届霜降,而塞湖之荷尚有作花者”。这些特征都明显有异于其他品种的荷花。其中最主要的是“千叶莲”这个典型特征。

现代荷花的分类基本上与中国古代相接近,一般依据花瓣的数量进行分类。花瓣20枚以内为单瓣型, 21—50枚为复瓣型;51至百枚左右为重瓣型,数百枚以上称作千叶莲。雌蕊的心皮花瓣化,即花中有花称作“重台莲”,一朵花内包含2个花心或者一支花茎上并开两朵花称作“并蒂莲”。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已经出现了千叶莲,最早在晋代就有了千叶莲的记载。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就曾经栽植过盆栽的千叶莲。到了明清,中国的千叶莲已经发展到了几十个品种。如果您见过千叶莲就会知道它是多么与众不同,他的花朵与普通的荷花非常容易区别。清代著名的西洋画家郎世宁曾经用西洋画法绘制过当时皇家园林中的千叶莲,其花瓣层层叠叠难以计数,至少在几百枚以上。

但是,现代的敖汉莲花朵属于中等大小,花色粉色、浅粉色或者粉白色,不是很鲜艳,最关键的是花瓣很少,不会超过20枚,属于十分典型的单瓣型荷花,就连复瓣型和重瓣型的资格都不够,怎么能称作千瓣莲呢?此外,据笔者常年观察,双湖夹镜的现代敖汉莲花期一般在7月初至9月底,最迟开到中秋节,虽然比其他池塘中的荷花要延长1个月的花期,但从来没有像文献记载那样开到霜降。现代敖汉莲疑点重重,它真的是清代的敖汉莲吗?

 

 

灭绝之谜

什么样的情况会造成荷花在一个地区灭绝?一般认为有三种可能。其一,所有荷花生长的地方被水淹没1.5米以上,超过10天会造成荷花的死亡,这种情况在避暑山庄没有出现过,也不可能出现。其二,有害动物的破坏,例如大量饲养草鱼,啃噬嫩芽,会造成荷花无法发芽而死亡,但一般不会造成荷花的绝迹。其三,就是荷花生长的池塘长时间干涸或者被填平,这种灾难对于荷花是最致命的。经过多年查证,笔者终于找到了敖汉莲灭绝的真实原因。

据《清宫热河档案》记载,道光20年(1840年),热河档案房副千总永茂上奏折告发热河苑丞黄鑑:“进水闸之设原为引大河之水入园,由出水闸而流行俾园内河水活波,莲花茂盛,借河水以成盛景。近年以来荷花断种,藕苗全无者何也?向例每年开销此项银两缘引水以大河挡坝及闸底挖淤用银180两。园内挖淤共用银437两5钱。三、四年来园外并未动工,其大河挡坝闸底挖淤尽成虚话,不过照常报销窃资分肥而已。至于园内清挖草草完工,不过点景已而。现今进水闸尽被淤泥壅塞又不挡坝引水,其外河之水无由得进,自然园内河浅,至有旱干之处。因而河莲尽枯,根株无存”。这个奏折揭发当时管理避暑山庄的官员贪污了清理水渠的工程款,造成武烈河水无法进入避暑山庄的湖泊,致使所有湖泊长期干涸,湖里的荷花全部死亡。其中“荷花断种,藕苗全无”、“ 河莲尽枯,根株无存”可以说明这一事件造成了避暑山庄所有荷花的灭绝。在那之后的清朝末年或者民国期间又在避暑山庄里栽植了单瓣品种的普通荷花。也就是说,在日军占领承德的90多年前敖汉莲就已经灭绝了。

 

真假之谜

    康乾盛世时期没有现代的照相技术,无法记录敖汉莲的真实模样;清代的文字记载又过于抽象,无法让人信服。还好古人有高超的绘画技能,要是能找到清代敖汉莲的绘画就好了。为此,笔者专门查阅了文献,尤其是《石渠宝笈》和《活计档》,终于找到了关键的线索。康熙时期一位叫做蒋廷锡的大臣确实专门写生了敖汉莲。康熙五十一年,皇帝让各位大臣欣赏瓶插的敖汉莲,蒋廷锡专门绘制了一幅《瓶莲图》。康熙六十一年七月,康熙皇帝再次命令蒋廷锡绘制了2幅插在花瓶里的敖汉莲图,并且要求7位内阁大学士(清代最高等级的官员)在其中一幅画上面即兴题诗一首。63年以后,康熙的孙子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发现了这幅题诗的绘画,并且和湖里盛开的敖汉莲相比较,发现“携此图相对不辨是一是二也”,也就是说蒋廷锡的敖汉莲图非常写实,和实物几乎一模一样。乾隆对这幅画赞赏有加,诗兴大发,但是又不敢在这幅画上面涂鸦,当即命令画师临摹了一幅,然后挥笔题诗一首,并且也让他手下的6名大学士各题诗一首。

也就是说目前已知的一共有4幅敖汉莲图,找到了这些图画就可以解开敖汉莲之谜。但是笔者四处寻找了多年都杳无音讯,就连中国绘画搜集最多的北京故宫博物院也没有这些画。直到2005年,笔者通过一位法籍华人朋友终于在国外找到了其中2幅画的复印件,2007年笔者才又找到另外2幅画,现代敖汉莲真假之谜终于水落石出。

根据这些绘画分析,画中的敖汉莲和文献记载完全一致,能够数出的花瓣数量就有250枚以上,而且画家在构图时还特意挑选了千叶敖汉莲、并蒂敖汉莲、重台敖汉莲和普通的单瓣荷花骨朵插在同一个花瓶中作为对比,这样不但可以说明敖汉莲确实像乾隆诗文所说的经常出现千叶、并蒂、重台三种不同的花型,而且花朵比单瓣荷花要大很多。这样可以明确的证明现代的敖汉莲并不是清代避暑山庄中盛极一时的敖汉莲。

 

重生之谜

从康熙六十一年蒋廷锡所绘的敖汉莲图可知,真正的敖汉莲为千叶莲,根据植物学的基本常识,这类荷花的雌雄蕊完全瓣化(变成花瓣),已经丧失了结实能力,是不可能产生花粉和种子的。千叶莲在自然条件下只能靠分藕这一种方法繁殖,与乾隆形容的“敖汉出荷花,移藕植此”的记载一致。如果池塘干涸或者被填平,藕的寿命仅能维持不到一年,所以一旦千叶莲的莲藕全部死亡,这一种质资源将会灭绝。双湖夹镜等处天然再生的荷花是靠种子存活的,所以肯定不是敖汉莲。

荷花是一种极易种间杂交而发生串种的花卉,在清代,双湖夹镜处“桥南种敖汉荷花万枝,间以内地白莲”,香远益清还栽植了各种名品荷花,其中的单瓣型和复瓣型的荷花是能够产生种子的。荷花的种子外面有致密的种皮保护,在淤泥中埋藏千百年也可以发芽成活。所以,现代所谓的敖汉莲很有可能是“内地白莲”与其他红莲的杂种后代。

 

敖汉寻访

避暑山庄的敖汉莲灭绝了,那么,敖汉莲的故乡,现在的内蒙古敖汉旗还有没有敖汉莲呢?清代敖汉旗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县的大小,面积只有8316平方公里(清代略大于此),全旗有老哈河、孟克河、叫来河等主要河流,但流量都比较小,而且,荷花是不能生活在流动的河水中的。清代这些河流附近有很多的天然水池,当地称作“泡子”。有一个说法提到敖汉莲就是水泡子里的野生荷花。解放以后,敖汉旗开展了大面积的平湖造田活动,所有的水泡子都被填平了,水中的荷花也全部灭绝。近些年,翁牛特旗大兴乡和白音套海苏木两个地方人工挖掘了池塘,竟然都和避暑山庄内湖一样天然生长出了成片的荷花,当地也流传着这就是敖汉莲的传闻。带着这样的疑问,2008年笔者在敖汉旗和翁牛特旗进行了详细的寻访。根据实地考察,翁牛特旗和敖汉旗人工湖中的野生荷花都是普通的单瓣型荷花,与敖汉莲没有任何关系。

其实这种传说本身就是不可能的,因为当地的水泡子是随着洪水泛滥而经常变动位置的,水位高低变化无常,这样的水域只有普通的单瓣型荷花才能生存,因为他们可以借助莲子休眠的特性躲过自然干湖的浩劫,重新生长。靠藕根繁殖的敖汉莲是不具备这种能力的,很容易被自然淘汰。所以,笔者在考察敖汉旗自然水域荷花资源的同时,还特意对清代的敖汉王府进行考察。因为敖汉莲很有可能是人工栽植的品种,而清代的敖汉主要以游牧民为主,居无定所,是不可能养殖荷花的,更没有机会将荷花进献给康熙皇帝。只有敖汉王府、贝子府具备这样的条件和经济实力。现在虽然所有敖汉王府、贝子府都已经不存了,但是笔者还是探访到了曾经见过王府庭院的见证人。据他回忆敖汉王府里有小型的池溏,也有人曾经见过两个用来栽植荷花的黑色石缸,但是现在都已经损毁不存了。也许,清代避暑山庄里的敖汉莲就来自于这里。

 

未解悬疑?

到目前为止,敖汉莲的灭绝与重生之谜基本破解,但是与敖汉莲有关的很多谜题还有待于深入研究。例如,为何现代敖汉莲在避暑山庄里的花期能够延长一个多月?2003年,避暑山庄从武汉中国荷花基地引种了几种重瓣型荷花栽植到远近泉声池塘里,这些荷花在武汉的花期是6到8月,总花期2个月左右。但是来到避暑山庄却发生了神奇的变化,每年的花期都可以延长到10月份,一直到霜冻以后才逐渐死亡,与清代敖汉莲的习性基本一致。这说明避暑山庄荷花晚开晚谢的习性除了和品种有关以外,还和避暑山庄独特的自然环境有关。清代的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就专门描述了敖汉莲神奇的原因:“莲以夏开,惟避暑山庄之莲至秋乃开,较长城以内迟一月有余。然花虽晚开,亦复晚谢,至九月初旬,翠盖红衣,宛然尚在。苑中每与菊花同瓶对插,屡见于圣制诗中。盖塞外地寒,春来较晚,故夏亦花迟,至秋早寒,而不早凋,则莫明其理。今岁恭读圣制诗注,乃知苑中池沼,汇武列水之三源,又引温泉以注之,暖气内涵,故花能耐冷也”。清代,避暑山庄湖泊中有多处温泉,除了热河泉以外,康熙还记载远近泉声也有一个天然温泉,他给起名“趵突泉”。但是情况并不是这样简单。清代,北京的汤山行宫是皇家著名的温泉景区,由于水温比较高,那里的荷花要比北京早开,但并不会晚谢。为何避暑山庄的敖汉莲是晚开晚谢呢?这应该是许多综合因素产生的结果,笔者从2008年秋季开始监测避暑山庄不同水域的水温,并对避暑山庄不同水域、不同品种的荷花物候期进行准确记录,希望今后能够破解这个谜题。

文献记载敖汉莲“色鲜瓣大,胜于内地”,但是都没有花朵的准确大小。目前已知的敖汉莲图都是将荷花插在花瓶里的静物写生图,从其中荷花与香蒲、野慈姑等配景植物的比例关系可以推断出敖汉莲的花朵确实比较硕大,但是这种推断无法十分精确。如果找到了绘画中的花瓶就能够按照比例推测出敖汉莲花朵的准确大小,但是笔者在避暑山庄博物馆和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瓷器收藏中都没有找到这些花瓶和相关的信息。也许随着研究的深入可以准确的确定敖汉莲花朵的大小。

此外,蒋廷锡敖汉莲图中的荷花有红白两种颜色的敖汉莲,而且红色敖汉莲只有花瓣边缘是红色的,远观效果以粉红色为主,并不像文献里描述的“色至鲜艳者”。是绘画色彩构图的需要?还是别的原因?这一点还需要深入研究。

  

真正的永别.......

    避暑山庄的敖汉莲灭绝了,敖汉旗的敖汉莲绝迹了,难道敖汉莲真的与避暑山庄永别了?笔者以前也曾考虑过,清代避暑山庄的荷花会不会由日本、朝鲜或者其他国家的使节引种到国外?尤其清末时期是西方国家植物分类与种质资源引种的鼎盛发展时期,当时外国的植物学家会不会引种敖汉莲并一直存活下来?而且根据乾隆末年英国特使马噶尔尼访问中国的记载,当时使节中还有英国皇家植物园的植物学家,这些线索都意味着敖汉莲有可能在国外扎根成长,躲过这场浩劫。但是经过多年的探寻,希望越来越渺茫。清朝时期,西方国家确实在在中国引种了上万种植物,其中也包括荷花,但这些名录里都没有承德的荷花。而且,西方古典园林与园艺植物育种一直没有注重荷花。在西方,荷花一直处于半野生状态,只是近几十年才开始对荷花的育种与园林栽植产生兴趣。日本和韩国虽然都有栽植荷花的传统,但是他们整理的荷花品种名录中也没有与敖汉莲相接近的品种。

同样,敖汉莲更不太可能在中国找到避难所。从民国战乱到文革期间,中国的荷花种质资源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无数名品荷花仅剩下几十种。虽然中国花卉协会荷花分会近些年搜集整理了几百种荷花品种,但是其中千叶莲只有一种,其花朵大小和花瓣层次都逊于敖汉莲。

也许随着科技的发展,经过现代植物育种技术还可能培育出与敖汉莲接近的荷花品种,但是清代避暑山庄曾经盛极一时的敖汉莲的确已经与我们永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