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利年轻时:和谐敲响群众的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43:25
和谐敲响群众的门 ——宁都创新社会管理纪实

    □郭军民 记者谢若闲

    乡村有威望、讲公道的老辈人成为调解邻里纠纷的草根力量;乡镇综合办证服务中心华丽转身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回头“浪子”经社区矫正后重新走上求学路……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宁都县拓宽思路、延伸工作触角,交上了一张张群众满意的创新社会管理答卷,和谐敲响了群众的大门。

    化解纠纷的草根力量

    前不久,宁都县长胜镇水枞村大村组的郭强终于让出了圈起的2亩旱地,一个横亘多年的老矛盾得以解决。

    据了解,郭强让出的旱地系水枞村集体土地,他将其中的2亩圈了起来,准备建房。前年,水枞村开始旱地确权,将这块旱地分给了另一村民郭华华。为此,两家争斗3年,冲突9次,镇调解中心多次调解均无效。

    了解情况后,已退休的原村党支书郭学召和郭姓老长辈郭家文一行人来到村组,作为村调解中心的调解员专门来调解这起土地纠纷。拉家常,讲道理,郭强自觉理亏,渐渐地,他强硬的态度开始转变,两家最终达成和解。

    “不同的钥匙才能开不同的锁”,从事调解工作10年的老调解员老李深有感触地说:“在基层,虽然我们有调解中心,但实践证明,培育一些民间组织来调解纠纷更加有效。”

    几经酝酿,去年,一个包括退休老党员、老教师、宗族有威望的老人等能人长辈在内的民间调解中心在宁都县各村庄陆续成立。该中心为非盈利、群众性的社会服务组织,由镇调解中心按照其年度工作情况、调解成效,以购买服务的形式保障运行费用。这些有威望、讲公道的老辈热心人成了群众的“老娘舅”,他们的工作是“打圆场”、做“和事佬”,与其他调解组织相比,这种民间组织与村民离得近、叫得应、能服众,调解成功率高。今年上半年,宁都县的这支“草根”力量共调解矛盾纠纷2.36万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7%。

    华丽转身的服务中心

    今年夏天,宁都县赖村镇围足村黄大爷种的两亩西瓜快要熟了,不料,一天晚上,邻村肖某的一条狗为了追兔子,把黄大爷的西瓜损坏不少。黄大爷气呼呼地找到肖某理论,你来我往,后来竟发展成黄姓与肖姓的宗族争斗,眼看一场小纠纷要升级为流血大冲突,一村民连忙找出赖村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干群连心卡”,拨打了求助电话。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立即牵头,组织民警、乡干部和镇村两级调解员上门做工作,最终使得这场急剧升温的大纠纷得以化解。

    宁都县乡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的前身是综合办证服务中心,办证中心刚成立之初,颇受群众欢迎。但这种“导政”和“办证”式的便民服务,逐渐满足不了群众的需求,不少群众将山林纠纷、生活难题、就业务工等大小事情都反映到办证中心,要求工作人员给予解决。

    为解决这些难题,推动治安、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项目向乡村大覆盖,宁都县创新工作思路,把乡镇办证中心成功转型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实行求助“一张卡”服务,办公“一体化”运作,代理事项“一站式”办结,解决问题“一竿子”到底。该县各乡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成立以来,累计受理各项群众办理事项3.83万件,在规定时限内办结3.6万件,办结率达94%。

    “社会管理中心设立后,人好找,腿少跑,事好办,社会和谐度高。”群众乐呵呵地向记者反映。

    望闻问切的社区矫正

    小李曾经是一名好学上进的孩子,去年3月,小李在公交车上和几个社会小青年发生口角,失手将其中一名小青年捅了几刀,导致伤者5级伤残。被判了缓刑的小李在宁都县竹笮乡社区矫正点接受社区矫正。

    小李家庭经济困难,为支付受害人的医药费,社区不仅为他介绍了一份工作,还把他家纳入低保。社区干部也一直关心着小李,每天他下班后,司法工作人员陈民都会打电话与他沟通,每个月法院还让他作思想汇报,听取群众对他的反映。如今,小李成熟了不少,他每天除上班挣钱赔偿受害人医药费外,还经常去受害人家探望。“解除矫正以后他打算继续上学。”陈民介绍说,社区已联系好一所学校,让他能学得一技之长,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和赔偿受害人的医药费。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不使犯罪人员与社会隔离,并利用社区资源教育改造犯罪人员的方法,近年来成为社会管理的一道创新课题,宁都县自2010年2月实行社区矫正试点后,开拓思路,成功探索出望、闻、问、切社区矫正管理“四诊法”,即通过电话、短信、家访等多种形式来望其行踪,强化矫正对象的矫正意识;通过矫正对象接受群众测评来了解群众反映,使矫正工作更具针对性;通过“一对一”的交心来安慰犯罪人员的心灵,使其积极接受管理;通过解决求学、就业等实际问题,使其掌握一技之长,顺利回归社会。

    据宁都县司法部门统计,实行“四诊法”以来,该县社区矫正对象解除矫正后,成年人的就业率和未成年人的入学率分别为93.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