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存整取怎么存:上虞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7:42:45

上虞市地图

上虞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曹娥江上游,北纬30°01′,东经120°52′。东邻余姚市,南接嵊州市,西连绍兴县,北濒钱塘江河口,隔水与海盐县相望。境域南北最长60千米,东西最宽46千米,总面积1402.53平方千米。总人口77万人(2004年)。邮编:312300 代码:330682 区号:0575 拼音:ShangyuShi

目录

·                                 • 区域概况

·                                 • 行政区划

·                                 • 历史沿革

·                                 • 特色产业

·                                 • 社会发展

[显示全部]

上虞市-区域概况

 

上虞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地处杭州湾南岸、杭州市和宁波市之间,与上海市隔海相望。总面积1403平方公里,人口77.4万,有21个乡镇(街道),呈“五山一水四分田”的格局。上虞过去是一个以生产粮棉为主的农业县,到现在已发展成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滨江生态型中等城市。是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浙江省14个经济强县市之一,是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2006年,实现GDP265.94亿元,财政收入25.0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600元,在全国百强县(市)名列46位。

上虞市



上虞是一个区位优势较为突出的县市。素有“九县通衢”之称,铁路、高速公路、国道、运河一应俱有。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宁波机场、宁波北仑港仅45分钟车程。拥有杭州湾南岸唯一的出海港口——上虞港(5000吨级)。已动工建设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与上虞相邻,只有10多分钟车程。规划位于我市、即将动工建设的钱塘江绍兴跨江大桥将使我市纳入上海2小时交通圈。

上虞是一个历史底蕴极为深厚的县市。是中国古代“三皇五帝”之一大舜的出生地,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是梁祝传说中的英台故里。公元前222年设县,1992年撤县设市。上虞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古时有提出唯物论断的王充,投江救父的孝女曹娥,在上虞隐居后东山再起的谢安;近代有气象学家竺可桢,当代茶圣吴觉农;现今又有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经叔平,奥运之子何振梁,著名导演谢晋等。创办于1921年的春晖中学,早年享有“北南开、南春晖”美誉,朱自清、夏丐尊、丰子恺、李叔同、朱光潜、叶圣陶等一代名师名家都曾在这里任教或讲学,形成了文坛上颇有影响力的“白马湖作家群”,“与时俱进”当年就是它的校训。

上虞市-行政区划

 

上虞市区划图

上虞市辖3个街道、15个镇、3个乡:百官街道、曹娥街道、东关街道;道墟镇、上浦镇、汤浦镇、章镇镇、下管镇、丰惠镇、永和镇、梁湖镇、驿亭镇、崧厦镇、沥海镇、小越镇、谢塘镇、长塘镇、盖北镇;岭南乡、陈溪乡、丁宅乡。共有355个行政村、85个社区(居委会)(截至2006年12月31日)。市人民政府驻百官街道市府路5号。

上虞市-历史沿革

 

上虞是浙江省建县最早县份之一,历史悠久。史籍记载和出土文物证明,4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活。相传父系氏族社会后期,虞舜避丹朱之乱来此。据郭沫若考证,殷商甲骨文中已有“上虞”地名。夏帝少康后属越国,战国时期楚灭越后属楚,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上虞县,属会稽郡。新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废上虞入会稽县,属会稽郡。东汉建武(公元25~56年)初恢复上虞县,属会稽郡。永建四年(公元129年),分上虞南乡入始宁县,同属会稽郡,历三国两晋南北朝不变。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上虞、始宁入会稽县,先后属吴州、越州、会稽郡。唐初,今上虞境仍为会稽县的一部分,属越州。

上虞市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曾以剡县与故始宁地为嵊州,八年州废。天宝、至德年间(公元742~758年),属会稽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后,仍属越州。
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分会稽复置上虞。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并入余姚,次年复置,属越州。五代时属吴越国东府。北宋仍属越州。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改越州为绍兴府。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改绍兴府为绍兴路,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复为绍兴府,上虞皆为其属县。
清承明制。民国初年改府制为道制,上虞属会稽道。民国16年(公元1927年)废道制,直属于省。民国21年,属浙江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24年,属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37年,属第二行政督察区。
解放初属绍兴专区。1952年2月起属宁波专区,1964年9月起属绍兴专区。1968年6月起初属绍兴地区。1983年8月起属绍兴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上虞与绍兴县、余姚县相邻部分地区有几次变动。1954年秋,绍兴县东关区及汤浦区的四峰、渔浦、汤霞、四村、胜江5乡和富盛区的长东、保山、长塘、会胡4乡划入上虞。1956年11月,丰惠区永兴乡和下管区王家庄、大岭顶村划归余姚县,绍兴县川下村划归汤浦乡;
1960年8月及1966年1月,下管大公社的大山、隐地、黑龙潭、悬岩、溪山5村以及陈溪公社戴王、糜家2村划归余姚县。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建县时县治设百官镇,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县治迁丰惠镇,1954年9月,县人民政府迁至百官镇。1992年10月18日上虞撤县设市。据2007年统计,全市人口77.28万,面积1403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15个镇、3个乡,属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和杭嘉湖高科技地区成员单位,2007年全市总产值309.53亿元,人均达到40051元。

 文化底蕴

 上虞是一个历史底蕴极为深厚的县市。是中国古代“三皇五帝”之一大舜的出生地,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是梁祝传说中的英台故里。公元前222年设县,1992年撤县设市。上虞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古时有提出唯物论断的王充,投江救父的孝女曹娥,在上虞隐居后东山再起的谢安;近代有气象学家竺可桢,当代茶圣吴觉农;现今又有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经叔平,奥运之子何振梁,著名导演谢晋等。创办于1921年的春晖中学,早年享有“北南开、南春晖”美誉,朱自清、夏丏尊、丰子恺、李叔同、朱光潜、叶圣陶等一代名师名家都曾在这里任教或讲学,形成了文坛上颇有影响力的“白马湖作家群”,“与时俱进”当年就是它的校训。

上虞市-特色产业

 

上虞市是一个产业特色比较鲜明的县市。工业形成了机电、化工、轻纺、建材、食品等五大行业,其中机电、化工两大行业已占全市经济总量的2/3左右。拥有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灯具、伞件、铜管、劳保用品是上虞的块状状特色经济。现有规模以上企业705家,其中11家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有6家上市企业。上虞是全国专利工作试点城市和浙江省唯一的全国技术创新示范试点城市。上虞依靠科技进步、

上虞市

开展产学研合作,曾被时任国家科技部部长的朱丽兰称为“上虞现象”。就农业来看,上虞既是“葡萄之乡”、“杨梅之乡”、“板栗之乡”、“黄花梨之乡”,2004年又被认定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上虞还是著名的建筑之乡,2006年完成建安产值473亿元,名列浙江省之首。
上虞是一个开明开放度比较高的县市。1999年,作为改革先行市的上虞,率先在全国进行了政府审批制度改革,建立了集中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的“便民服务中心”,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2004年又率先成立了经济发展投诉中心、招投标中心、机关财务结算中心和招投标监督办公室等一办三中心。近年来,上虞非常重视外向发展,对外开放水平日益提高。已有9家世界500强和著名跨国公司在虞投资落户,如日本松下、荷兰菲利浦、西班牙阿克希龙等。去年实现自营出口突破10亿美元,实到外资这几年每年均在1亿美元以上,外经业务拓展到近30个国家和地区。
上虞是一个发展活力(空间)极大的县市。上虞北部,拥有45公里海岸线,26.7万亩的海涂,这是一片得天独厚、未经开发的土地,储备量大、开发成本低。对此,市委、市政府又规划建设杭州湾工业新区,将把打造它成为一座现代化的生态型工业新城,成为浙江省打造环杭州湾产业带的主要区块。上虞中部,随着城北新区的开发建设,城市化加快推进,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市政府所在的这一区块已成为上虞的政治、文化中心,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和公建项目相继建成投用,以曹娥江为轴心,“一江两岸”的城市水系景观初具雏形,面向公众开放,正成为融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现代文明为一体的绿色文化长廊和体育运动长廊。上虞南部,拥有800平方公里的好山好水、青山秀水,那里人文景观、历史遗迹众多,生态资源非常丰富,对此,市里正规划把它打造成为沪、杭、甬城市圈的“后花园”。

上虞市-社会发展

 

上虞是

上虞市

一个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县市。文化教体事业蓬勃发展。有14个乡镇、街道成为省教育强乡镇,先后获得“全国体育先进县(市)”、“省级教育强市”等荣誉称号。素质教育扎实推进,教育质量位居全省前茅。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建成公共卫生服务中心,1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5家服务站。教育、文化和医疗卫生的基础设施条件相比过去有了极大地改善和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全面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去年全市有55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全市农业人口的87.2%。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化,成功创建为省级文明城市,目前,正朝着省级文明示范城市创建目标前进。
面对长三角一体化趋势,上虞把加快工业化、城市化作为两大主要任务,确立了“工业立市、开放兴市、商贸活市、文化强市、生态靓市”的发展战略。以浙江省第二大江、上虞的母亲河——曹娥江为轴心,上虞的城市发展正从曹娥江时代进迈向杭州湾时代,上虞正在构建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特色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都市农业基地和旅游休闲基地。随着大桥、大闸、大江、大运河、大码头、大干线、大滩涂的开发、建成和启用,上虞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将会更加凸现,上虞必将以更加开放、大气的姿态迎接新一轮的挑战。

上虞市-名优特产

 

越红酒

上虞市


越红酒的产地上虞县东关镇,在历史上属于古鉴湖范围,生产黄酒历史悠久。越红酒是按照绍兴老酒的传统工艺,结合采用先进技术配制的优质黄酒。其产品特色为:色泽橙黄明亮,香气浓郁芬芳,滋味醇厚甘甜。据测定,越红酒酒精含量在16.5%左右,糖份0.5%左右,酸度在0.45%以下,它含有近20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越红酒酒性温和,是一种妇孺老少皆宜的低酒精度饮料,又是制药酒,烹调佳肴的佐料,它具有舒筋活血,延年益寿的功效。1981年在庐山召开的全国黄酒评品会上越红酒获“与绍兴元红不相上下”的评价。1984年荣获省及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并获得轻工业部酒类大赛银杯奖。1987年又在上海获全国首届黄酒节评选特等奖,产品深受省内外和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欢迎和喜爱。

崧厦榨菜
榨菜是世界三大名咸菜之一。崧厦榨菜具有鲜嫩、香辣、松脆、耐贮藏等特色。配料讲究,工艺精细。加工工艺是:检菜剥皮,使每只菜头成圆形。进行第一次腌制;24小时后,捞起上囤沥干,进行第二次腌制;待无心白时,捞起修剪挑筋、分等整形,淘洗上榨,再配以多种调料。撒上花椒,装入特制的陶坛封口,经椂问奔渲,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磷、铁、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多种营养成份,能增进食欲,是人们喜爱的佐餐佳肴。

梁湖水磨年糕
  水磨年糕是上虞县的传统特产,产于上虞县梁湖。生产历史悠久,曾是献给慈禧太后的贡品。清朝光绪年间,梁湖人在绍兴开店卖年糕,那时的年糕是燥粉加水手捏而成,易开裂,味道也不好,因而生意不很兴旺。梁湖有个农民叫陈培基,他见豆腐店里的豆腐又白又细又嫩,模仿豆腐制作方法,把米用水浸透,然后水磨,做成水磨年糕。他在绍兴解放路挂出“梁湖陈协卿上白水磨年糕店”的牌子,顾客盈门,水磨年糕从此出名。梁湖年糕以光滑、细嫩、柔软、可口而闻名,曾远销香港、上海、杭州、宁波等地。自水磨年糕流传于世后,仿制者甚多。梁湖年糕所以质量特优,其主要原因是梁湖年糕有独特的制作方法:一是采用水质清亮的皂李湖、洪山湖水,渗水恰当,每公斤米,只能制作1.3—1.4公斤年糕;二是选用优质的白粳米,群众称“泥鳅粳米”作原料;三是采用绍兴罗山石磨或小钢磨加榨等工具磨粉,确保糕粉的细度;四是掌握制作季节,一般在立冬至立春期间,气温适宜,原料充足时投料加工销售。

越 瓷
  我国是世界上首创瓷器的国家,而越瓷的故乡上虞市,则被认为是我国青瓷的著名发源地。越瓷是我国陶瓷艺术园地中的一枝奇葩。早在商朝中期,古越人民就率先彩叠压的“龙瓷”,烧制印纹硬陶,釉色绿中泛黄,具有一定的光泽度,这就是历史上的原始青瓷,至东汉,制瓷技艺日趋成熟,至今在曹娥江两岸遗留下来的汉代古窑址就有40多处。从这些古窑中发掘的瓷片,经过化验表明,烧成温度达1300℃,釉色呈淡青色,光亮明快,瓷胎质地坚实细致,说明越瓷从色泽到质地,早在17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已具有相当水平了。到了唐代中后期,由于创制了将坯盛于匣钵之中与火分离的操作法,使瓷器烧制技术达到了纯熟的程度。当时的越瓷器型端庄,器壁减薄,色泽青绿、晶莹,质量位居全国瓷器之冠,蜚声海内外,产品广传到日本、朝鲜、巴基斯坦、伊朗等国。如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博物馆中,都收藏有越瓷的珍品。

盖北葡萄
  上虞葡萄的主要产地——盖北镇,享有“江南吐鲁番”的美誉。这里北山面海,气候独特,孕育出了一片生气盎然的迷人绿洲,万亩棚架葡萄集中连片种植,每当盛夏季节,碧叶连天,随风荡漾,景色宜人。成熟的葡萄散发出醉人的清香。尽管头上骄阳似火,但在浓荫覆盖的葡萄棚下,却是一片清凉世界。徜徉在葡萄园中,品尝甜美的葡萄,纳凉消夏,确实别有一番情趣。
  盖北葡萄品种优,种植广。主导品种有巨峰、红富士、藤稔,近年来,无核白鸡心、红意大利、兴华1号、美人指、秦龙大穗、红地球、早紫87—1系、高妻等新优品种不断扩大。全镇葡萄种植面积1.02万亩,年产鲜果2.5万吨,7—8月是葡萄成熟采摘旺季,是江南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一九九六年三月盖北乡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葡萄之乡”。盖北葡萄园区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农业旅游风景线。
  盖北葡萄营养价值较高,据分析,每百克葡萄浆果中含糖10—13克,蛋白质0.15—0.9克,有机酸0.5—1.4克,矿物质0.3—0.5克,还含有多种维生素。浆果所含的热量也远超过苹果、柑桔等多种水果。葡萄的多种营养成分对改善人体新陈代谢功能,软化血管、降低血压,治疗心脏病与贫血均有一定疗效。葡萄用途广泛,除鲜食和酿酒外,还可制成葡萄汁、葡萄干、葡萄酱及葡萄罐头等。

青 梅
  青梅是上虞的传统名果之一,栽培历史悠久。丰惠镇盛产的大青梅,素以果大核小,肉厚质脆而闻名,具有色泽翠绿,果大核小,肉厚质脆,风味酸而清口等特点,经测定,大青梅平均单果重20.9克,可食率89%,可溶性固形物6.0%,注册商标为“东青”牌。
  多数水果以甜取胜,唯独青梅以酸逗人。梅果中含有单宁酸、酒石酸、枸橼酸等多种酸,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糖分及多种维生素。青梅除作鲜果外,主要用来加工梅坯、乌干梅、果汁、果酒和蜜饯;以梅果为原料制作的话梅、陈皮梅等产品被誉称为“蜜饯之王”。我市生产的梅果除少量鲜销外,大部分加工成梅坯与清口梅、话梅、陈皮梅等,销售国内外,深受消费者欢迎。


崧厦霉千张
  崧厦霉千张是我市的著名特产,制作历史悠久,早在200多年前就已经出名。据传清代崧厦镇有家“蔡万成水作坊”,所产的霉千张曾被皇宫誉为宫廷“奇菜”。乾隆皇帝南游到绍兴时,曾品尝过上虞知县送来的崧厦霉千张,深为赏识,因不能亲自去崧厦一游,遂留下了“霉千张好吃崧厦难到”的叹息。当时,东海普陀山的普济、法雨、慧济3大寺,经常派和尚到崧厦来购买霉千张,以敬请香客和云游的高僧。建国后,在崧厦一带制作霉千张的水作坊,已普及到千家万户,产品畅销上海、杭州、宁波、北京乃至香港、印尼、新加坡等地。曾有一位老家在崧厦的华侨为了满足他在香港重病的老母亲的心愿,专程乘飞机来崧厦购买霉千张。1982年,我国著名教育家范寿康教授从美国回国定居时,一下飞机就想吃家乡的霉千张。
  崧厦霉千张具有独特的风味,它以鲜洁、清香、素淡而闻名,是豆制品中的佳品。上虞崧厦镇地处曹娥江口滨海区,盛产优质黄豆;附近海边产盐,可提供上等盐卤;加之当地独特的制作工艺,故这里的霉千张品质特佳。崧厦霉千张的制作工艺流程是:挑选优质黄豆浸胀,用石磨磨成浆汁,再用文火把新鲜豆浆烧熟,用盐卤打花(而不是用石膏),打花后倒在一张事先铺好的土粗布上压干水份,做成薄、匀、燥的“千层衣”,再把“千层衣”叠齐,切成长方形小条,下面垫上干净的籼稻稻草(切不可用粳、糯稻草和塑料薄膜),上面压一块豆板,把它放在较暖的地方,霉化后即可食用。


上虞魁栗
  上虞魁栗是劳动人民长期在生产实践中,精心培植和选育出来的一个地方优良品种,素以颗粒大、色泽鲜艳、风味佳美而闻名中外。栽培历史悠久,据清《嘉庆上虞志》记述,上虞魁栗形成的历史至少已有2000多年了,主要分布于下管、陈溪、岭南、丰惠、章镇等虞南山区乡镇,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市总数的80%以上。
  魁栗外形美观,果皮赤褐色,富光泽,少茸毛,顶部平或微凹,肩部浑圆,底座小,接线平直。坚果大,为板栗之“魁”,平均单果重17.85—19.23克。魁栗果肉淡黄色,味甜且粳性,宜作菜用,也可加工成罐头、栗子羹、糕点等副食品。魁栗营养丰富。据测定,种仁含总糖8.4—9.2%,蛋白质6.7—11.1%,淀粉4.76—7.6%,脂肪1.4—3.3%,还富含多种维生素(A、B1、B2、C)与矿物质(ca、P、K)。


二都杨梅
  《上虞县志》校续述“嘉泰志及万历志盛称山、会、余、萧而不及虞邑,今吾邑所产者盛于他邑”、“产不一处,出县北杨家溪尤佳”。这一带古时行政区划属二都,故称二都杨梅。可见早在南宋时期,二都杨梅就很有名气了。二都杨梅,果大、核小、色艳、质优、味美,独具一格。清代时作过慈禧的贡品。建国后,省农业厅将上虞二都杨梅的水晶、深红、淡红3种杨梅,送至中央领导品尝,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赞誉。198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胡愈之又一次赞许二都杨梅。1986年,上虞县委、县府决定,利用二都杨梅这个传统名果的商品优势,在横塘乡原有基础上建立万亩杨梅商品生产基地。
  二都杨梅主要有水晶杨梅和深红种杨梅两个优良品种。水晶杨梅又名白沙杨梅,树势强健,树冠半圆形,叶为倒披针形或倒长卵形,先端圆钝,间或渐尖,边缘间或有锯齿,质薄,淡绿色。果实大,果面呈白玉色,平均单果重15.2克,最大单果重17.6克,可食率95.4%,可溶性固形物13.4%。果肉柔软,多汁、味甜而稍带酸,品质好。在历次杨梅评比中夺魁。1932年,在全省杨梅评比中获第一名。1983年由孙玄蔚教授主编的《中国果树史与果树资源》一书中,二都水晶杨梅被列为中国杨梅9个地方良种之一。深红种树势强健,树枝圆头形,叫倒披针形,先端圆钝或近于圆形,果实大,果面鲜红色,平均单果重14.7克,可食率95.0%,可溶性固形物12.9%。肉质细而柔软,汁多,味甜而微酸,品质较好。在1932年浙江省农业改良场对浙东杨梅所作的一次调查中,深红种产量居全省第三位,品质居全省第二位。
  杨梅富含人体所需的糖类和维生素等,营养价值很高。在医学上有止咳生津,助消化、益肾利尿的作用,对心胃气痛和霍乱等也有一定的疗效。产区群众还有利用烧酒浸渍后食用的习惯,说有祛暑解闷之作用。杨梅除鲜食外,可加工制成糖水罐头,果汁果酱、果酒及蜜饯等。核仁含油量高达40%,可供炒食或榨油用,叶可提炼香精,树皮和根皮富含单宁,可熬制鱼网涂料或其他涂料。

上虞黄瓜

上虞市


上虞黄瓜是黄瓜中的一个短瓜类型品种,是经本地劳动人民选优汰劣培育出来的地方良种,主产地是曹娥江两岸的江滩冲积地带。具有质优味佳、产量较高,外貌美观的特点,适合当地消费者的口味和食用习惯。上虞黄瓜以生食为主,有清口解渴、利湿利尿、解毒作用。黄瓜上市正值瓜果淡季,而且本地人民向有在端午节必食黄瓜的风俗习惯,很受消费者欢迎。黄瓜除生食外,可作菜肴腌渍、凉拌,甜、咸均宜,并可炒食或作汤料,可食率为96%。

上虞柳编
上虞柳编是浙江省出口的名优工艺品之一。上虞依山临海,有丰富的柳条资源,几十里的滩涂,人工栽培的柳条有上千亩,年产白柳条500多。上虞柳编制品选用色白、质韧、光洁、条干均匀的优质杞柳为原料,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市场流行的款式设计创造,具有造型精巧,实用与观赏兼备的特点,产品有各种动物形包装、各式花篮、花鸟屏风、手提包及筐、箱、篓、笼等3000多个。